九門四閣
中國文化遺產
九門四閣
“十八個獅子對面笑”:指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貴陽電影院門口,兩邊各聳立著九個大獅子相對而笑。
“過廟不見廟”:指舊式貴陽有個叫孔子廟的地方,但其實並非真正的孔子廟,據傳“文革”后該地名就沒有再使用。
“過橋不見橋”:指上世紀六十年代的貴陽小十字一帶,沿貴陽電影院往大十字方向20多米處的一條側巷。
雲岩十街:一品泉(今龍井路)、二浪坡(在今小十字一帶)、三道坎(省府北路一帶)、四眼井(四川巷)、五顯廟、六座碑(民生路一帶)、齊(諧音七)家灣(今延安東路一帶)、八角岩(六廣門一帶)、九華宮(在東門外蓮花坡一帶)、大十字(今中華中路)。
南明十街:余家壩(貴陽方言將“余”讀成“一”,在今箭道街一帶)、二戈寨、三板橋、四方河、五里關(今五里沖一帶)、六洞橋(今博愛路一帶)、七里沖(與五里關對街相鄰)、八里屯(今雲關鄉一帶)、九架爐(今二醫旁一條小巷)、石(諧音十)嶺街。
城牆在中國至少有5000年的歷史,貴陽老城牆在歷史上經歷了不斷的演變,先後建有“九門四閣”。
隨著歷史的變遷,貴陽老城牆和“九門”已淹沒在時光的塵埃之中,不復存在。“四閣”僅余文昌閣,靜卧於東門一段殘垣之上。
真正形成貴陽老城基本格局的是明朝兩次修築的貴陽石城。第一次是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修建貴陽的內城,周圍九里七分,共建五座城門,東稱武勝門,南稱朝京門,西稱聖泉門,北稱柔遠門,次南稱德化門。
第二次是明天啟六年(1626年),雲貴總督張鶴鳴、貴州巡撫王瑊在北門外增砌外城600多丈,設威清門、六廣門、洪邊門、小東門四門。
清初,為了抹掉前朝痕迹,樹立清王朝正宗思想,地方政府將明朝的城門名稱進行了更改。
東門稱為昭文門,城牆上又有文昌閣,城外風景極佳,所以成為人們踏青遊覽,享受春光的好去處。(清)王覆升《春日同人集飲文昌閣看桃李》一詩寫道:“花氣襲衣裙,晴光透林壑。郊原浮青蔥,桃李遍城郭。”描繪的就是東門的美好景色。
南門稱為迎恩門,在今新華路上的南明橋頭處。
西南為廣濟門,對廣濟門所處的地勢,有詩描繪:“排闥雙峰青對峙,繞城二水翠交流。”
“近聽河聲宜洗馬,遠窺山意欲搏獅。”寫的就是西門了。西門為振武門,就在現在的大西門。
北門為布德門,今噴水池。在修築外城后,北門已起不到什麼作用,逐漸成了集市的場地。“笙歌十里市中市,冠蓋千家城外城。”對聯點出了當時北門的場景。
威清門俗稱威西門,是外城的西門,從此門出可通威清衛(今清鎮)。
六廣門,從此門出可通六廣(今修文)。“關雄北控三巴遠,江險西圍六廣深。”這條路是明代通往水西的要道。到後來,六廣門變為貴陽一個集中賣水場所。
洪邊門,從此門出可通洪邊十二碼頭(今開陽),《黔詩紀略》載有一首題為《出洪邊門》詩:“重來下馬叩荊扉,半畝荒園蝶亂飛。橋北數家留過客,青山如舊主人非。”
小東門,是因為次於內城之東門,由於外城建築時間較晚,小東門俗稱新東門。
經過洪武和天啟年間兩次興建,貴陽城垣已全部建成,它的形狀,南北長,東西短,猶如一個不規則的橢圓形。
貴陽城在以後的歲月里數毀數修。清順治十六年(1659年),雲貴總督趙廷臣、貴州巡撫卞三元重建內城,並將內城城牆在原來的基礎上增高了三尺,使之高達二丈五尺。乾隆六年(1741年),總督張廣泗改建外城。在這之前,雲貴總督甘文焜已經重修了外城,外城城牆高二丈,頂厚八尺,底厚一丈。
民國16年(1927年),老北門城樓西南角由於年久失修,受雨水沖刷而傾塌。
當時正值周西成修建城內馬路,嫌北門橫亘不便,遂命將內城北門一帶隔離外城的城牆一律拆去,辟廣場布置綠地,這是貴陽拆城之始。
周西成死後,在此樹立周西成銅像,稱為銅像台。貴陽解放后,人民政府拆除銅像,並將廣場拓寬,裝置噴泉以點綴街景,地名改稱噴水池。
於是,由城內之中山公園前可過此門直達金鎖橋。民國26年(1937年),抗日戰爭開始,內遷機關、廠礦甚多,貴陽人口驟增,市面繁榮,遂拆除大南門月城,闢為廣場,以利交通,封閉原大南門,在其側另闢一門,名為中正門。
民國27年(1938年),今中山路東段,從小十字起修建馬路,在原老東門側牆拆開一口,直對東山,使中山路延伸,接通環城馬路。至此老城之西門、南門、東門雖仍有門,但已非原來的城門。
民國28年(1939年)2月4日,日本飛機轟炸貴陽,炸毀市街十餘條,死傷數千人。以後,為便於老百姓疏散,在老東門與中正門之間,增闢禹門、指月、會文三門;老東門與新東門之間增闢忠烈、三民二門;新東門與洪邊門間增闢虎門;六廣門與威清門間增闢霽雲、樂群二門;威清門至大西門間增闢世傑、飛山二門。並築路以通城外,使城內的出口通道增多。
民國35年(1946年),省主席楊森兼貴陽市長,以拓展市區,便利交通為由,下令拆除全部城牆,城基路即當時北門至威清門城牆拆除后在其基礎上修建馬路而得名。貴陽老城牆現僅在東門、都司路等處有殘留痕迹,近年作了修復,由此可窺其一斑。
貴陽的城牆,自元順帝至正年間(約公元1349年前後)的土城算起,至民國35年(1946年)拆除為止,經歷了元、明、清三個王朝和民國共四個歷史時期,巍然屹立近600年。
貴陽城裡,有許多樓閣,由閣來講,以文昌閣、玉皇閣、靈官閣、皇經閣“四閣”較為著名。
文昌閣在貴陽東門月城內,地處文昌街。始建於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目的是為了倡文教、培風水。
清朝康熙八年(1667年)、三十一年(1692年),雍正年間(1723年—1735年),乾隆六年(1741年),嘉慶四年(1799年),道光元年(1821年)、二十二年(1842年)多次對文昌閣重建維修,以培養文風、鼓勵讀書人走科舉取士之路。
除了供奉文昌魁神,貴陽百姓認為建文昌閣也是為培風水。
清貴州巡撫馮光熊撰《重修東門文昌閣碑記》中一開始便說:“會城諸山來自修文之木閣箐,綿亘數十里,至扶風山而一峰矗立,形家所謂木筆文星者也。
南拱棲霞,北環相寶,若張兩翼,蟺蜒而赴東門,脊起平岡,實扼全黔之盛,昔人相陰陽,建閣三層……培地脈,意良善也。”
其意為將文昌閣建東門的月城上是因龍脈由修文來到貴陽東門,地勢就逐漸下降,由東向西傾斜,為了不使龍脈在東門斷氣,所以建文昌閣於東門月城上。
城高又加閣三層,就可以幫助龍勢“聳拔”起來。
今文昌閣還保存有道光年間刊刻的一塊《美盛相傳碑》,碑中說:“竊思東隅乃黔人脈總處,風水攸關。”所以修建文昌閣有“培地脈”的意思。
玉皇閣在貴陽城裡有兩座,一座在現今新華路,另一座在城基巷現城基路小學。城基巷的玉皇閣又名永福觀,是在清康熙時候建造的,原來有文昌殿在裡面。
皇經閣在現在的省府路上,建於清代。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宣統三年(1911年)、民國2年(1913年)、民國12年(1923年)都對其進行了改造,現在它已成為省府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