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廟

山東省慶雲縣觀音廟

徠觀音廟,位於金川縣觀音橋,始建於清嘉慶十年(公元1805年),1961年失火,1979年重建。

觀音廟中供奉的觀音菩薩與西藏布達拉宮和五台山的觀音菩薩為同根三姊妹,故香火鼎盛。

歷史淵源


觀音廟,位於山東省慶雲縣縣城東北13公里,五黃邱村之間。觀世音菩薩廟,簡稱觀音廟,又名大廟。大廟的名稱較觀音廟名稱,名聲更大,流傳更廣。觀音廟,地處五黃邱中間,為五黃邱共同扶持。廟基拔高,廟宇宏偉,形式對稱。相傳為唐代創建。廟宇座北朝南有東西兩大殿:東大殿為觀音堂;西大殿為羅漢堂徠。大殿前,東西相對,各有十餘處小殿。西偏殿為誦經房和僧人的居室,東偏殿多為游僧客居之房。在東偏殿中間有一間無頂房,中有一棵古槐,時人稱唐槐。槐粗約需三人合抱。樹有一朝南的枝幹,上掛一唐鍾,為防鍾重墜落,特加兩根柱樁支撐支幹。鐘聲悠揚悅耳,如呼佛號,周圍五黃邱村民均能清晰可聞。
如今古稀以上老人,都曾聞聽過。後來懸鐘的鐵絲繩,因年久鏽蝕,難負鍾重,致改使斷毀,巨鍾落地,扎入土中約尺余深,幾人推之,莫想能動。此鍾傳說毀於上世紀大鍊鋼鐵時。廟門為正陽門,高大寬闊。立於廟門觀望,大有登樓遠眺之感。廟門左右有四株槐樹,都是古樹,不知何朝何代所栽植。古樹枝葉茂密,是夏日乘涼的好所在。農忙時節,打工的農人清晨常聚於此處,等待人家招聘。舊時稱此處為短工市場,廟門左側還立石碑,碑文鐫刻大廟歷史及捐募資金的名人。

民間傳說


據說此碑尚存,成為刁黃邱一村井上的基石。出廟門拾級而下,便有一條東西大道橫亘於前:往西經蔣黃邱至老慶雲縣城;往東經撒黃邱至十八苦村。大道南有一甘甜水井,水質清淡爽口,飲之可敗火,世傳為神井。五黃邱村民常到此取水,甚至十幾裡外的十八苦村的村民,亦到此取水。人言“天賜神水,消災得福”。也有一說:“菩薩賜水,趨福避災”。井東是一荷花灣,約二畝大小的面積,呈梯形,南窄北寬。相傳為觀音採蓮處。灣周圍多楊柳,鬱鬱蔥蔥,景色悠美。荷花灣南,便是大黃邱村。大廟西南,約里許,便是蔣臨照的墓地。墓地松柏蒼翠,樹植有規格,有很多石碑,記載蔣氏興旺的一斑。蔣氏墓,景色肅穆,亦有遊人到此觀瞻。
廟宇之北為棗林,過棗林,望西北是刁黃邱村;看正北是鄧黃邱村。廟宇建築面積約有十餘畝。畝東還有十餘畝的地,為廟宇僧人所有,由僧人耕作。這十餘畝地的南頭,與廟門平行,有一方形高台。那是戲台的台基。每年農曆二月十九日觀世音菩薩生日時,五黃邱要集資聯合主辦趕廟會。

廟會活動


廟會一般十餘天,趕廟會時,各地商賈雲集,那時的情景比過年還熱鬧。求神拜佛者絡繹不絕。一九二九年,在蔣黃邱蔣耀奎倡導下,慶雲縣開始將私塾改為學堂。學生上學開始學國文。蔣耀奎於滄州先創辦了河北第二中學。而後,回慶推廣辦學堂。時人稱蔣耀奎、賈佩卿、崔蘭西為燕南三傑,蔣耀奎又與周秋珊、張雨嶺稱棣城三傑。於一九二九年,大廟改為黃邱學堂,后又稱黃邱學校。當時僅將羅漢堂改做教室。因僧人已雲散,僧人住房便成了校長教師的辦公處。觀音堂仍供有觀世音菩薩,許多羅漢塑像也都移動到觀音堂了,並實行了封存。趕廟會的習俗還保留著。解放后,大約在四七年,正式命名為黃邱小學,可五黃邱村民卻叫大廟小學。當時有辦學董事會。稱董事為校董。五黃邱都有本村名人任校董。校董長為刁黃邱的趙秀庭和崔邦起,校長為鄧黃邱劉壽卿和大黃邱肖玉岩。後來,學校與遷往蔣黃邱的大風完小合併。
大廟舊址就改為敬老院了。以後房屋失修倒塌,便成為農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時,又在大廟舊址東面重新建立了黃邱小學而至今。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大廟唐槐。此樹高大茂盛,其蔭可覆蓋整個廟宇。稍一起風,便颯颯作響,常令人肅然起敬。此樹有一向南的粗壯枝幹,直指廟前神井和荷花灣。此樹的這一枝幹,其粗一人合抱不過來。它與樹主幹的交接處有一樹洞。
傳說樹洞內有一巨靈蛇。它有時,尾纏繞於樹榦上,身子迤邐向南,將頭伸向井中飲水。它飲過後,水就變得特別涼、特別甜,人再飲用了,便可醫治百病。故大廟周圍的一些善男信女,聞后便紛至沓來,求取神水,向菩薩敬香祈福,亦面向唐槐(即面向靈蛇洞),頂禮膜拜。

重大意義


相傳,靈蛇是觀音菩薩的衛士,它受觀音的點化而施善、而普渡眾生。觀音廟(大廟)的歷史熠熠閃光,觀音廟的傳說也源遠流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