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蛇含委陵菜的結果 展開

蛇含委陵菜

蛇含委陵菜

蛇含委陵菜(學名:Potentilla kleiniana Wight et Arn.)是薔薇科委陵菜屬植物,一年生、二年生或多年生宿根草本。多鬚根。花莖上升或匍匐,常於節處生根併發育出新植株,長10-50厘米,被疏柔毛或開展長柔毛。聚傘花序密集枝頂如假傘形,花梗長1-1.5厘米,密被開展長柔毛,下有莖生葉如苞片狀。瘦果近圓形,一面稍平,直徑約0.5毫米,具皺紋。花果期4-9月。

分佈於中國、朝鮮、日本、印度、馬來西亞及印度尼西亞;在中國分佈於遼寧、陝西、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浙江、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西藏。生長於海拔400-3000米的田邊、水旁、草甸及山坡草地。

全草供藥用,有清熱、解毒、止咳、化痰之效,搗爛外敷治瘡毒、痛腫及蛇蟲咬傷。蛇含委陵菜的葉、花、果均有較高觀賞價值。

形態特徵


基生葉為近於鳥足狀5小葉,連葉柄長3-20厘米,葉柄被疏柔毛或開展長柔毛;小葉幾無柄稀有短柄,小葉片倒卵形或長圓倒卵形,長0.5-4厘米,寬0.4-2厘米,頂端圓鈍,基部楔形,邊緣有多數急尖或圓鈍鋸齒,兩面綠色,被疏柔毛,有時上面脫落幾無毛,或下面沿脈密被伏生長柔毛,下部莖生葉有5小葉,上部莖生葉有3小葉,小葉與基生小葉相似,唯葉柄較短;基生葉托葉膜質,淡褐色,外面被疏柔毛或脫落幾無毛,莖生葉托葉草質,綠色,卵形至卵狀披針形,全緣,稀有1-2齒,頂端急尖或漸尖,外被稀疏長柔毛。
聚傘花序密集枝頂如假傘形,花梗長1-1.5厘米,密被開展長柔毛,下有莖生葉如苞片狀;花直徑0.8-1厘米;萼片三角卵圓形,頂端急尖或漸尖,副萼片披針形或橢圓披針形,頂端急尖或漸尖,花時比萼片短,果時略長或近等長,外被稀疏長柔毛;花瓣黃色,倒卵形,頂端微凹,長於萼片;花柱近頂生,圓錐形,基部膨大,柱頭擴大。瘦果近圓形,一面稍平,直徑約0.5毫米,具皺紋。花果期4-9月。
蛇含委陵菜
蛇含委陵菜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400-3000米的田邊、水旁、草甸及山坡草地。既喜光又耐陰,抗寒。喜陽光充足、溫暖濕潤的環境,但又極耐乾旱與貧瘠。對氣候的適應性較強,在高山,平壩都可生長,以地勢向陽、較肥沃、潮濕的夾沙土或二泥土生長較好。
蛇含委陵菜
蛇含委陵菜

分佈範圍


分佈於中國、朝鮮、日本、印度、馬來西亞及印度尼西亞;在中國分佈於遼寧、陝西、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浙江、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貢山、德欽、麗江、瀘水、福貢、瀾滄、滄源、勐海、雙江、硯山、師宗、景東、昆明、文山、西疇)、西藏(察隅、定日)。

主要價值


全草供藥用,有清熱、解毒、止咳、化痰之效,搗爛外敷治瘡毒、痛腫及蛇蟲咬傷。

性味

味苦;性咸寒
歸經肝;肺經
功效清熱定驚;截瘧;止咳化痰;解毒活血

功效分類

清熱定驚葯;截瘧葯;止咳化痰葯;解毒活血葯

主治

高熱驚風;瘧疾;肺熱咳嗽;百晶咳;痢疾;瘡癤腫毒;咽喉腫痛;風火牙痛;帶狀皰疹;目赤腫痛;蟲蛇咬傷;風濕麻木;跌打損傷;月經不調;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鮮品倍量。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或搗汁塗;或煎水含漱。

臨床運用

治療腸梗阻。取鮮蛇含全株4兩,搗爛絞汁,沖入等量童便,稍加熱,緩緩服下。冬季用干品,每次2兩作煎劑,沖等量童便內服,同樣有效。服藥后如有劇烈嘔吐吐出藥液時,應補足服藥量;採取小量多次服藥方法,一般第2次服藥即不嘔吐。臨床試治數例,均在24小時內見效。

選方

1、治小兒驚風:一、五皮風四錢,土升麻三錢,辰砂草二錢,銀花藤二錢,土瓜根二錢。煎水服。二、五皮風三錢,全蟲一個,僵蟲一個,硃砂五分。各葯研成細末,混合成散劑,開水吞服。(《貴陽民間藥草》)
2、治溫瘧、發高燒、咳嗽:五匹風五錢,白蘞二錢,紫蘇三錢。加水煎湯,於發瘧前兩小 時服用,每日一劑,連服三劑。(《貴州民間方葯集》)
3、治瘧疾:蛇含五至七株(以無毛莖細者為好),泡開水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4、治傷風咳嗽:五皮風、排風藤。煎水服。
5、治百日咳:五皮風五錢,生薑三片。煎水服。
6、治麻疹后熱咳:五皮風、白蠟花、枇杷花各三錢。研末,加蜂蜜蒸服。(④方以下出《 貴陽民間藥草》)
7、治風濕麻木:五匹風、生薑。熬水洗患處。(《貴州草藥》)
8、治癰腫,偏頭痛:蛇含全草搗汁搽,或搗爛敷患處。(《湖南藥物志》)
9、治金瘡:蛇含草搗爛敷之。(《肘後方》)
10、治赤疹:蛇含草搗令極爛,敷之。(《古今錄驗方》)
11、治蛇咬傷:五爪龍、山棕子各三兩,一條邊一兩。上藥一半煮湯,一半粹爛敷傷口。(《閩東本草》)
⒓、治螟蟻螫人,蛇含草挼敷之。(《斗門方》)
⒔、治身面惡癬:紫背草入生礬研,敷二、三次。(《仁齋直指方》)
⒕、治角膜潰瘍:鮮蛇含全草三株。洗凈,搗爛,敷患眼眉弓,一至二日換藥一次。(《 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⒖、治雷公藤中毒:鮮蛇含全草二至四兩,鮮構樹枝梢(連葉)七、八枝。搗爛取汁,加鴨蛋清四隻混勻,灌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考證

出自《神農本草經》。
名醫別錄》:蛇含生益州山谷。八月采,陰乾。
陶弘景:蛇銜有兩種,並生石上,當用細葉黃花者,處處有之。亦生黃土地,不必皆 生石上也。
《綱目》:蛇含,草也,其葉似龍牙而小,背紫色,故俗名小龍牙,又名紫背龍牙;蘇頌《圖經》重出紫背龍牙,今並為一。此二種:細葉者名蛇銜,大葉者名龍銜,亦入瘡膏用。

本種提示


本種廣泛分佈中國南北各省,生北方乾旱地帶,水濕條件較好地區植株多高大直立,花莖、葉柄和葉片下面密被開展長柔毛,花序頂生著多花如假傘形,而生在華南潮濕溫暖地區多為匍匐小草,每節生不定根,花莖、葉柄及葉片毛多脫落,聚傘花序著花減少,成為兩個不同的生態變異,但這種情況在中國南方兩個類型很不固定,很難再加以劃分。

繁育方法


蛇含委陵菜用分株繁殖。種子繁殖不可靠。2-3月或9-10月都可栽種,一般以9-10月栽種較好。栽前,挖取老株匍匐莖上著生的新株,作為種苗,每株都要帶有根子。土地挖翻后,軟細整平,開成133厘米寬的廂,按行窩距各16.6-20厘米打窩,每窩栽苗2-3株,蓋土壓緊,並施清淡人畜糞水。
蛇含委陵菜
蛇含委陵菜

栽培技術


田間管理

栽後土干,要及時澆水。五匹風可以連續採收3-4年,以後才換地栽種。栽種當年12月左右,要中耕除草,追肥一次,以後每年3月和9-10月第二次收穫后,都要淺薅一次。並在3月和每次收穫后,都要追施人畜糞水一次。

收穫加工

蛇含委陵菜除可隨時采鮮草作葯外,栽種后每年可收兩次,在5月與9-10月進行。收時,第一次可用刀割,第二次可結合淺薅鏟起,但要注意保留少數不鏟,使第二年能夠連續生產。收割后,抖凈泥沙,揀去雜質,曬乾即成。蛇含委陵菜用篾包包裝貯運,放通風乾燥處,防受潮發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