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白蘞的結果 展開
  • 葡萄科蛇葡萄屬植物
  • 中藥

白蘞

葡萄科蛇葡萄屬植物

白徠蘞(學名:Ampelopsis japonica (Thunb.) Makino)是葡萄科蛇葡萄屬植物,聚傘花序通常集生於花序梗頂端,直徑1-2厘米,通常與葉對生。果實球形,直徑0.8-1厘米,成熟后帶白色,有種子1-3顆;種子倒卵形,頂端圓形,基部喙短鈍。花期5-6月,果期7-9月。

該植物多做地栽,進行棚架綠化效果很好,適合用來配植在假山之側。其枝蔓亦可作為插花材料。全株可入葯,具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功效;塊根富含澱粉,可供釀酒。

形態特徵


白蘞
白蘞
木質藤本。小枝圓柱形,有縱棱紋,無毛。卷鬚不分枝或卷鬚頂端有短的分叉,相隔3節以上間斷與葉對生。葉為掌狀3-5小葉,小葉片羽狀深裂或小葉邊緣有深鋸齒而不分裂,羽狀分裂者裂片寬0.5-3.5厘米,頂端漸尖或急尖,掌狀5小葉者中央小葉深裂至基部並有1-3個關節,關節間有翅,翅寬2-6毫米,側小葉無關節或有1個關節,3小葉者中央小葉有1個或無關節,基部狹窄呈翅狀,翅寬2-3毫米,上面綠色,無毛,下面淺綠色,無毛或有時在脈上被稀疏短柔毛;葉柄長1-4厘米,無毛;托葉早落。
聚傘花序通常集生於花序梗頂端,直徑1-2厘米,通常與葉對生;花序梗長1.5-5厘米,常呈卷鬚狀捲曲,無毛;花梗極短或幾無梗,無毛;花蕾卵球形,高1.5-2毫米,頂端圓形;萼碟形,邊緣呈波狀淺裂,無毛;花瓣5,卵圓形,高1.2-2.2毫米,無毛;雄蕊5,花藥卵圓形,長寬近相等;花盤發達,邊緣波狀淺裂;子房下部與花盤合生,花柱短棒狀,柱頭不明顯擴大。果實球形,直徑0.8-1厘米,成熟后帶白色,有種子1-3顆;種子倒卵形,頂端圓形,基部喙短鈍,種臍在種子背面中部呈帶狀橢圓形,向上漸狹,表面無肋紋,背部種脊突出,腹部中棱脊突出,兩側窪穴呈溝狀,從基部向上達種子上部1/3處。花期5-6月,果期7-9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100-900米的山坡地邊、灌叢或草地。

分佈範圍


分佈於日本和中國;在中國分佈於遼寧、吉林、河北、山西、陝西、江蘇、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和四川。

生長繁殖


播種:繁殖可採用種子播種或分栽其地下塊根的方法。籽播可於10月份採收其完全成熟的果實,去除果皮後進行播種。採用此方法可獲得大量的種苗,適宜大面積繁殖,但生長期長,管理較複雜,須2-3年後才能應用。
分栽:觀賞及小面積栽培應採用分栽地下塊根的方法進行繁殖,其優點是成型較快、方法簡單、管理方便。可於3-4月份將野外剛剛開始萌芽的塊根挖出,根據栽培需要選取后另行栽植。為保護野生資源,挖取時不可全部挖盡,應留下部分塊根使其繼續繁衍。

栽培技術


栽培基質:對土壤適應性較強。如果有條件,最好選用土層深厚、富含腐殖質的壤土。在瘠薄的土壤中亦能較好生長。
定植方法:地栽,白蘞種苗多在春季進行定植。應選擇地勢較高、陽光充足之地,注意應該避開風口。通常在設立好的支架旁,保持80厘米的株距挖穴,其直徑約為60厘米、深度約為60厘米。如果土質不佳,需填入客土,可在穴中施用豬糞作為基肥,注意要將其用底土蓋好。通常每穴栽種二年生苗一株,先將其扶正,使根系散開,然後填土踩實。再澆透水一次,經3-5天後,還要澆灌二水。此項操作最好在傍晚時進行。
管理要點:白蘞喜微潮偏乾的土壤環境,較耐旱,生長旺盛階段應保證水分的供應。,其對肥料的需求量較多,除在定植時施用豬糞外,生長旺盛階段可以每隔2-3周追肥一次。白蘞喜日光充足的環境,每天最好接受不少於4小時的日光照射。它性喜溫暖,較為耐寒,在14-28℃的溫度範圍內生長較好。當枝蔓長約20厘米時,應該及時牽引上架。對於已經掛果的枝條,應該摘除新梢,以使養分集中運至所結的果實中。白蘞在光照充足的環境,葉質肥厚近革質,色澤濃綠光亮,且藤莖粗壯,生長旺盛。而在較隱蔽的環境條件下,雖然能生長,但藤莖細弱,葉片呈薄紙質,葉色暗淡缺乏光澤,不易開花結實。因此,無論地植還足盆栽,應盡量選擇在陽光充足之處。白蘞耐寒,冬季地栽植株可自然留地越冬,盆栽植株則應停止澆水,保持土壤微潤,放在不結冰處即可安全越冬。

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藥材概述
白蘞出自《本經》。陶弘景:白蘞近道處處有之。作藤生,根如白芷。破片,以竹穿之,日干。生取根搗敷癰腫亦效。《唐本草》:白蘞,根似天門冬,一株下有十許根,皮赤黑,肉白如芍藥,殊不如白芷。《本草圖經》:白蘞,今江淮州郡及荊、襄、懷、孟、商、齊諸州皆有之。二月生苗,多在林中,作蔓,赤莖,葉如小桑,五月開花,七月結實,根如雞鴨卵,三、五枚同窠,皮赤黑,肉白。濠州有一種赤蘞,功用與白蘞同,花實亦相類,但表裡俱赤耳。
功能主治
功能:清熱解毒;散結止痛;生肌斂瘡。
主治:瘡瘍腫毒,瘰癧,燙傷,濕瘡,溫瘧,驚癇,血痢,腸風,痔漏,白帶,跌打損傷,外傷出血。
用法與用量:外用:研末撒或調塗。內服:煎湯,1~3錢。
藥材基源:為葡萄科植物白蘞Ampelopsis japonica(Thunb.)Makino的乾燥塊根。
生態環境:生於山地、荒坡及灌木林中。
資源分佈:華北、東北、華東、中南及陝西、寧夏、四川等地。
採收和儲藏:春、秋季採挖,除去莖及細鬚根,洗凈,多縱切成兩瓣、四瓣或斜片,曬乾。
注意:脾胃虛寒及無實火者,癰疽已潰者均不宜服。陰疽色淡不起,胃氣弱者,也不宜服用。
藥理作用
1、抑制作用
水浸劑(1∶3)在試管內對同心性毛癬菌、奧杜盎氏小芽胞癬菌、腹股溝和紅色表皮癬菌等皮膚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水浸劑用試管稀釋法,1:15的濃度對共心性毛癬菌、奧杜盎小孢子菌、腹股溝表皮癬菌等有抑制作用。根醇提物醋酸乙酸酯可溶部分,對四氯化碳致小鼠肝損傷具有保護作用,300mg/kg顯著抑制谷丙轉氨酶(SGPT)、穀草轉氨酶(SGOT)活性的升高。
2、輔助鎮痛作用
白蘞煎劑本身無鎮痛作用,但可顯著增強黑附片和炙川烏的鎮痛作用,拮抗黑附片、炙川烏和炙草烏時對離體蛙心的收縮作用。
3、抗癌作用
體外試驗對人子宮頸癌細胞培養系JTC-26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在90%以上。
臨床應用
1.治療外科炎症
將白蘞塊根去皮研末,取3兩(用量根據炎症面積加減)以沸水攪拌成團后,加75~95%酒精調成稠糊狀,外敷患處,每日1次,以愈為度。對於癤、癰、蜂窩織炎、淋巴結炎、各種炎性腫塊等急性感染的初期,有顯著療效。共觀察3l例,除個別病情危急、全身反應嚴重加用抗菌素外,一般不用其他藥物。用藥后疼痛減輕,炎症很快吸收或局限。一般經治2~3天可愈。
2.治療扭徠挫傷取見腫消2個,食鹽適量,搗爛如泥外敷。共治80例,66例有效。有的經治4天就腫消痛減而愈。
3.小偏方
取白蘞適量研末,每次取適量,用沸水攪拌成團后,加75~95%酒精(或白酒)調成稠糊狀,外敷患處。
每日1次,以愈為度。
本方對癤、癰、蜂窩組織炎、淋巴結炎、各種炎性腫塊等急性感染的初期,有顯著療效。
共觀察31例,一般經治2~3天可愈。
臨床報道
1.治療細菌性痢疾:白蘞塊根曬乾或焙乾,研成細末,裝入膠囊,每粒0.3g,每次6粒,日服3次.急性菌痢3天為1療程,慢性菌痢5天為1療程.治療140例,急性者116例,痊癒106例,好轉6例,無效4例;慢性者24例,痊癒17例,好轉5例,無效2例.【中西醫結合雜誌1986;6⑻:500】
2.治療化膿性皮膚病:白蘞塊根90g(用量根據炎症面積加減),去皮研細末,以沸水攪拌成團后,加75%~95%酒精調成稠糊狀,外敷患處,每日1 次,至愈.治療癤、癰、蜂窩織炎、淋巴結炎、各種炎性腫塊等急性感染31例,用藥后疼痛減輕,炎症很快吸收或局限.一般經治2~3天可愈.在炎症初期,膿腫未形成前敷藥,效果更佳.個別病情危急、全身反應嚴重者加用抗生素.【江蘇新醫學院。中藥大辭典。第 1 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7: 692】
3.治療手足皸裂:白蘞、白芨各30g,大黃50g(焙黃)研粉,冰片3g,研極細粉,和勻過篩,加蜂蜜調成稠糊狀.將患處洗凈拭乾后塗敷藥膏,每日3~5次,以愈為度.治療55例,痊癒44例,好轉8例,無效3例.輕者3~5天見效,重者7~10天痊癒.【黑龍江中醫藥1985;⑹:48】
白蘞散(《聖濟總錄》)治療耳出膿血:白蘞、黃連(去須)、龍骨赤石脂、烏賊魚骨(去甲)各30g。上5味,搗羅為散。先以綿試膿干,用藥2g,綿裹塞耳中。方中白蘞清熱解毒,散結,為君葯。
白蘞散(《太平聖惠方》)治瘰癧生於頸腋,結腫寒熱:白蘞、甘草、玄參木香赤芍藥川大黃各15g。上藥搗細羅為散,以醋調為膏,貼於患處,干即易之。方中白蘞清熱解毒,散結,止痛,生肌,為君葯。
白蘞湯(《聖濟總錄》)治吐血,咯血不止:白蘞90g,阿膠60g(炙令燥)。上2味,粗搗篩,每服4g,酒水共1盞,入生地黃汁2合,同煎至七分,去渣,食后溫服。如無地黃汁,入生地黃0.3g同煎亦得。中白蘞清熱解毒,止痛,生肌,為君葯。
實用選方
1.治癰腫:一白蘞二分,藜蘆一分。為末,酒和如泥,貼上,日三。(《補缺肘後方》)
白蘞
白蘞
2、斂瘡:白蘞、白芨、絡石各半兩,取干者。為細末,干撒瘡上。(《雞峰普濟方》白蘞散)
3、治聤耳出膿血:白蘞、黃連(去須)、龍骨、赤石脂、烏賊魚骨(去甲)各一兩。上五味,搗羅為散。先以綿拭膿干,用藥一錢匕,綿裹塞耳中。(《聖濟總錄》白蘞散)
4、治白癜風,遍身斑點瘙癢:白蘞三兩。天雄三兩(炮裂去皮臍),商陸一兩,黃芩二兩,乾薑二兩(炮裂、銼),躑躅花一兩(酒拌炒令干)。上藥搗羅為細散,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聖惠方》白蘞散)
5、治凍耳成瘡,或癢或痛者:黃柏、白蘞各半兩。為末。先以湯洗瘡,後用香油調塗。(《仁齋直指方》白蘞散)
6、治瘰癧生於頸腋,結腫寒熱:白蘞、甘草、玄參、木香、赤芍藥、川大黃各半兩。上藥搗細羅為散,以醋調為膏,貼於患上,干即易之。(《聖惠方》白蘞散)
7、治皮膚中熱痱、瘰癧:白蘞、黃連各二兩,生胡粉一兩。上搗篩,容脂調和敷之。(《劉涓子鬼遺方》白蘞膏)
8、治扭挫傷:見腫消二個,食鹽適量。搗爛外敷。(《全展選編·外科》)
9、治湯火灼爛:白蘞末敷之。(《備急方》)
10、治吐血、咯血不止:白蘞三兩,阿膠二兩(炙令燥)。上二味,粗搗篩,每服二鏡匕,酒水共一盞,入生地黃汁二合,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溫服。如無地黃汁。入生地黃一分同煎亦得。(《聖濟總錄》白蘞湯)
用藥禁忌
1.癰疽已潰者均不宜服。陰疽色淡不起,胃氣弱者,也不宜服用。
2、脾胃虛寒及無實火者忌服。
3.《本草經集注》:代赭為使。反烏頭。
4.《本草經疏》:癰疽已潰者不宜服。
5.《本經逢原》:陰疽色淡不起,胃氣弱者,非其所宜。

觀賞價值

該植物多做地栽,進行棚架綠化效果很好,適合用來配植在假山之側。其枝蔓亦可作為插花材料。

鑒別方法


顯微鑒別
根橫切面:木栓層為2-6列木栓細胞,有時脫落。韌皮部射線寬廣,韌皮束呈窄條狀,形成層成環。木質部導管稀疏排列,周圍有木纖維及木化薄壁細胞。薄壁組織中散有粘液細胞,內含草酸鈣針晶束;薄墨細胞內充滿澱粉粒,有的內含草酸鈣簇晶。
粉末特徵:淡紅棕色。
澱粉粒單粒棍棒形、長圓形、長卵形、腎形、扁三角形或菱形,有的兩端尖,直徑3-13(-26)μm長至25(-43)μm,臍點、層紋不明顯;復粒少數。
②草酸鈣針晶散在或成束存在於粘液細胞中,針晶長86-169μm。
③粘液細胞類圓形或橢圓形,長108-224μm,直徑66-91μm,內含淡黃色粘液質,有的含針晶束。
④草酸鈣簇晶直徑25-78μm,稜角寬大,有的似方晶。
⑤具緣紋孔導管直徑35-60(-83)μm,具緣紋孔排列成梯狀或網狀,紋孔口線形。
⑥木薄壁細胞長方形壁稍厚,連珠狀,單紋孔形狀大小不一。此外,有石細胞、木纖維及木栓細胞。
化學成分
塊根含粘質和澱粉,酒石酸(tartaric 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延胡索酸(fumaric acid),胡蘿蔔甙(daucosterol)。葉含沒食子酸(gallic acid),
1,2,6-三-O-沒食子醯基-β-D-吡喃葡萄糖甙(1,2,6-tri-O-galloyl-β-D-glucopyranoside),1,2,3,6-四-O-沒食子醯基-β-D-吡喃葡萄糖甙(1,2,3,6-tetra-O-galloyl-β-D-glucopyranoside),1,2,3,4,6-五-O-沒食子醯基-β-D-吡喃葡萄糖甙(1,2,3,4,6-penta-O-galloyl-β-D-glucopyranoside),二沒食子酸(digallic acid),1,4,6-三-O-沒食子醯基-β-D-吡喃葡萄糖甙(1,4,6-tri-O-galloyl-β-D-glucopyra-noside),2,4,6-三-O-沒食子醯基-D-吡喃葡萄糖甙(2,4,6-tri-O-galloyl-D-glucopyranoside),2,3,4,6-四-O-沒食子醯基-D-吡喃葡萄糖甙(2,3,4,6-tetra-O-galloyl-D-glucopyranoside),6-O-二沒食子醯基-1,2,3-三-O-沒食子醯基-β-D-吡喃葡萄糖甙(6-O-digal-loyl-1,2,3-tri-O-galloyl-β-D-glucopyranoside),槲皮素-3-O-a-L-鼠李糖甙(quercetin-3-O-a-L-rhamnoside),槲皮素-3-O-(2-O-沒食子醯基)-a-L-鼠李糖甙[quercetin-3-O-(2-O-galloyl)-a-L-rhamnoside]

藥理作用


1.白蘞煎劑本身無鎮痛作用,但可顯著增強黑附片和炙川烏的鎮痛作用,拮抗黑附片、炙川烏和炙草烏時對離體蛙心的收縮作用。
2.抗癌作用:體外試驗對人子宮頸癌細胞培養系JTC-26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在90%以上。

防治方法


病蟲防治

褐斑病:主要危害葉片。患褐斑病後可及時噴灑50%多菌靈800-1000倍液進行防治。
根腐病:常因土壤太潮濕引起。患根腐病後可切除病變部位,塗抹50%多菌靈進行處理。
紅蜘蛛:主要危害植株的莖葉。盆植和庭院栽培的白蘞患紅蜘蛛后宜選用低毒高效殺蟲劑速滅殺丁或敵殺死2000-2500倍液進行噴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