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菌痢
慢性菌痢
慢性菌痢主要病理變化是結腸潰瘍性病變,潰瘍邊緣可有息肉形成,潰瘍癒合后留有瘢痕,導致腸狹窄,若瘢痕正在腸腺開口處,可阻塞腸腺,導致囊腫形成,其中貯存的病原菌可因囊腫破裂而間歇排出。菌痢病情遷延不愈超過2個月以上者稱作慢性菌痢。慢性菌痢多由於輕型病例未能診治,一般病例治療不及時或不合理造成,也有因菌耐葯,雖經正規治療仍轉為慢性者。凡有營養不良,胃酸低,慢性膽囊炎,徠腸道寄生蟲病者易形成慢性;神經穩定性失常,飲食失常,受涼或過度勞累則是導致慢性或緩解期轉為急性發作的誘因。
慢性菌痢
菌痢病情遷延不愈超過2個月以上者稱作慢性菌痢,多與急性期治療不及時或不徹底,細菌耐葯或機體抵抗力下降有關,也常因飲食不當、受涼、過勞或精神因素等誘發。依據臨床表現慢性菌痢的癥狀分為以下三型:
(1)急性發作型此型約佔5%,其主要臨床表現同急性典型菌痢,但程度輕,恢復不完全,一般是半年內有痢疾病史或複發史,而除外同群痢菌再感染,或異群痢菌或其它致腹瀉細菌的感染。
(2)遷延型發生率約10%,常有腹部不適或隱痛,腹脹、腹瀉、粘膿血便等消化道癥狀時輕時重,遷延不愈,亦可腹瀉與便泌交替出現,病程久之可有失眠、多夢、健忘等神經衰弱癥狀,以及乏力、消瘦、食慾下降、貧血等表現。左下腹壓痛,可捫及乙狀結腸,呈條索狀。
(3)隱慝型此型發生率約2~3%,一年內有菌痢史,臨床癥狀消失2個月以上,但糞培養可檢出痢菌,乙狀結腸鏡檢查可見腸粘膜病變。此型在流行病學上具有重要意義。
(1)尋找誘因,對症處置。避免過度勞累,勿使腹部受涼,勿食生冷飲食。體質虛弱者應及時使用免疫增強劑。當出現腸道菌群失衡時,切忌濫用抗菌藥物,立即停止耐葯抗菌藥物使用。改用酶生或乳酸桿菌,以利腸道厭氧菌生長。加用B族維生素、維生素C、葉酸等,或者口服左旋咪唑,或肌注轉移因子等免疫調節劑,以加強療效。
(2)對於腸道粘膜病變經久未愈者,同時採用保留灌腸療法,可用1~5000呋喃西林液150ml,或加氫化可地松100mg,或5~10%大蒜溶液150ml加強地松20mg及0.25%普魯卡因10ml,保留灌腸,每晚一次,10~14日為一療程。
1、直腸、結腸癌:中年以後發病率較高,病情頑固,抗菌劑療效不佳,全身狀況差並且呈進行性。一般來講,對慢性患者,均應儘早肛檢或內窺鏡檢。
3、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病程較長,內窺鏡可視腸粘膜充血、水腫及潰瘍形成,粘膜鬆脆易於出血,抗菌劑治療多無效,需用皮質激素與免疫抑製劑。血清中有對腸粘膜上皮細胞的脂多糖抗體。
血象:急性期白細胞總數多增高,常在10-20×109/L之間,中性粒細胞百分比也顯著增高。慢性病人紅細胞及血色素常有減少。糞便檢查:急性期典型患者的糞便量少,有膿血,粘液,無糞質。顯微鏡下有大量膿細胞、紅細胞與巨噬細胞有診斷價值。糞便培養陽性是確立診斷的依據。為取得陽性結果,應在用抗菌素之前選取大便的膿血或粘液部分作培養。標本必須新鮮,如擱置3~4小時或與尿混合,將影響結果。取肛拭作床邊培養效果較好。
X線鋇劑檢查:慢性期可見腸道痙攣,動力改變,袋形消失,腸腔狹窄,腸粘膜增厚,腸段收短,或呈節段狀病變如香腸樣。
二、忌粗纖維、脹氣食物。如芥菜、芹菜、韭菜等纖維粗而多的食物,不易消化,導致局部充血、水腫,炎症不易癒合。而牛奶和糖、豆製品也易引起腸道蠕動增加,導致脹氣。
三徠、忌刺激類食物。如煎、炸及腌、熏的大塊魚肉,對腸壁有直接刺激,使腸壁損傷加劇;這些食物又難以消化,脹氣發熱,停留的時間長,會加重消化道負擔。
四、忌污染食物。未經消毒的瓜果蔬菜,這些既帶菌又易引起中毒,是致病因素,並使病人抵抗力下降。
五、忌性寒滑腸食物。如荸薺、甲魚、生梨、花生等物,性寒傷脾胃,易滑腸致瀉,故忌用。
六、忌辛熱刺激食物、韭菜、羊肉、辣椒、鮮辣椒粉和濃茶、酒、各種咖啡飲料,都是強烈的刺激品,致血管痙攣收縮,使粘膜充血、水腫、破損,故忌用。
另外,在恢復好轉期間的患者,由於腸胃較弱,仍應禁食生冷、堅硬、寒涼、滑膩之物,如涼拌蔬菜、豆類、冷飲、酒類、瓜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