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粒黑粉病
稻粒黑粉病
稻粒黑粉病是由狼尾草腥黑粉菌為害水稻穀粒的一種真菌病害。
主要發生在日本、緬甸、印度、印度尼西亞、尼泊爾、菲律賓、泰國、越南;美洲的美國、蓋亞那、墨西哥、特立尼達和委內瑞拉以及非洲的獅子山等產稻國及中國的浙江、江蘇、安徽、江西、湖南、四川、雲南、河南、遼寧和台灣等。自20世紀70年代中期推廣雜交稻以來,發病加劇,尤以雜交稻制種田受害更重,一般年份病粒率5%~20%,重病年可高達40%~60%,嚴重影響制種的產量和種子品質。
水稻受害后,穗部病粒少則數粒,多則十數粒至數十粒,病穀米粒全部或部分被破壞,變成青黑色粉末狀物即病原菌的冬孢子。癥狀分為三種類型:①穀粒不變色,在外穎背線近護穎處開裂,長出赤紅色或白色舌狀物(病粒的胚及胚乳部分),常粘附散出的黑色粉末;②穀粒不變色,在內外穎間開裂,露出圓錐形黑色角狀物,破裂后,散出黑色粉末,粘附在開穎部分;③穀粒變暗綠色,內外穎間不開裂,籽粒不充實,與青粒相似,有的變為焦黃色,手捏有鬆軟感,用水浸泡病粒,穀粒變黑。
病原物為狼尾草腥黑粉菌〔Tilletia barc-layana (Bref.) Sacc. et Syd.〕,屬擔子菌、黑粉菌目。冬孢子球形,黑色,大小為25~32×23~30(微米),表面密布無色或淡色的齒狀突起,在顯微鏡下呈網狀,略彎曲,基部寬2~3微米,高2.5~4微米。不育細胞圓形至多角形或長圓形,無色或淡黃色,大小為15~23微米,膜厚1.5~2微米,有一短而無色的尾突。冬孢子經5個月的休眠期后,在充足的水濕及溫度在30℃左右和一定光照條件下即可萌發。萌芽時長出無色先菌絲,隨水的深度而伸長,大小為23~150×6.0~7.5(微米),水下萌發的先菌絲可長達580微米,頂端生指狀突起,擔孢子集生在突起上,多達50~60餘個,線狀,稍彎曲,兩端尖,無色透明,不分隔,大小為38~55×1.8(微米)。擔孢子萌芽生菌絲或次生小孢子,香蕉狀或針狀,大小為8.1~10.3×1.3~2.5(微米)和10.0~18.5×1.3~2.5(微米)(見圖)。擔孢子在pH值5~7的PSA培養基中,28℃,經15天左右,反覆芽殖形成酵母狀菌落,表面粘稠,初期白色,后變乳酪色,後期革質化,表面產生輻射狀皺褶。
病菌以冬孢子沾附種子內外和散落田間越冬,存活期一年以上。連年制種田的田間越冬菌量大,每平方米達2~4億個。病菌主要在水稻開花至灌漿期侵染,侵染高峰為盛花期。病菌從花柱進入子房,再侵入珠心組織,菌絲在其中生長蔓延,有的緊貼糊粉層細胞,有的在糊粉層細胞間,後期侵染菌絲產生許多瘤狀突起,逐漸膨大為橢圓形或近球形。病菌入侵花器后2天,子房內出現樹枝狀膨大菌絲,3天後形成雛形冬孢子,4~5天後冬孢子變褐色,6天後形成小刺,11天後病粒破裂露出黑粉,散落田間或粘附在種子上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