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核潛艇
中國海軍核潛艇部隊的主力裝備
中國核潛艇是中國海軍核潛艇部隊的主力裝備。
核潛艇是潛艇中的一種類型,指以核反應堆為動力來源設計的潛艇。由於這種潛艇的生產與操作成本,加上相關設備的體積與重量,只有軍用潛艇採用這種動力來源。核動力潛艇水下續航能力為20萬海里,自持力達60-90天。作為戰略打擊力量,核潛艇可以裝備帶核彈頭的彈道導彈或飛航式導彈。按武器裝備可以分為魚雷核潛艇和導彈核潛艇。核潛艇是一國潛艇中的戰略力量,為當前軍事理念中軍事核能“三位一體”中海基核力量的主要實現形式。在軍事戰爭中,因為其強大的續航性備受關注。在一些國家的軍事思想中,核潛艇是應對核動力航空母艦的最有力武器,核動力潛艇一般分為兩種:攻擊型核潛艇與導彈核潛艇(也稱戰略核潛艇),其中導彈核潛艇因其往往攜帶潛射核彈頭洲際導彈出海面以柴油引擎輸出動力。
早期的核潛艇均以魚雷作為武器。以後由於導彈的發展,出現了攜帶導彈的核潛艇。核潛艇安上導彈之後,便出現了兩種類型:一類是近程導彈和魚雷為主要武器的攻擊型核潛艇;另一類是以中遠程彈道導彈為主要武器的彈道導彈核潛艇(又稱戰略核潛艇)。攻擊型核潛艇主要用於攻擊敵水面艦艇和潛艇,同時還可擔負護航及各種偵察任務。彈道導彈核潛艇則是戰略核力量的一次重要的轉移。
戰略導彈潛艇是用艇載核導彈對敵方陸上重要目標進行戰略核襲擊的潛艇。它大多是核動力的,主要武器是潛對地導彈,並裝備有自衛用魚雷。戰略導彈潛艇與陸基戰略導彈,戰略轟炸機共同構成核軍事在國核威懾與核打擊力量的三大支柱,並且是其中隱蔽性最強打擊突然性最大的一種。
冷戰時期,美蘇不僅具備互相摧毀的能力,而且具備互相摧毀幾次的能力。美國戰略核力量是全球最龐大的核打擊群。俄戰略核力量總的發展趨勢是減少數量、提高質量、延長服役期等。考慮到今後投放一枚海基核彈的成本比陸基核彈便宜54%—56.5%,核潛艇可能成為俄最“經濟”的核戰略系統。英國雖然只有海基核力量,但生存率很高,而且有美國的核保護傘。法國人將“凱旋”級核潛艇看作“解決戰略問題的最後一把鑰匙”。即便是剛跨入核武器俱樂部門檻的印度,也不遺餘力地發展二次核打擊力量。以色列也試圖依靠數量有限的“海豚”級常規動力潛艇加裝帶核彈頭的巡航導彈,從而具備二次核打擊能力。
核動力潛艇水下續航能力為20萬海里,自持力達60-90天。作為戰略打擊力量,核潛艇可以裝備帶核彈頭的彈道導彈或飛航式導彈。按武器裝備可以分為魚雷攻擊型核潛艇和導彈核潛艇。1985年底至1986年初,中國核潛艇成功地進行了最大自給力的試驗,安全航行兩萬餘海里,打破了美國"鸚鵡螺"號核潛艇最大自給力84天的紀錄,顯示了中國核潛艇良好的機動性、適航性、隱蔽性和動力系統運行穩定可靠的優點。
中國核潛艇部隊
中國核潛艇水下發射的導彈落點精確度一直欠佳——比照陸上發射而言。同一艘艇的第2枚導彈發射比首枚又要差一截。這是由於先射出的導彈對下一枚待發的導彈平台造成的振動所致。中國核潛艇的其它技術性能也顯示了良好的安全可靠性。
從1958年到1975年這17年間,世界上各國核潛艇事故66起,沉艇21艘。最為著名的要數1970年蘇聯“十一月”號魚雷K-8級核潛艇的海難事件。該艇在西班牙以北300海里潛航,不幸於水下160米處突發電火,空氣再生裝置燒毀,兩個核反應堆中的一個在事故警報訊號下自動停爐,訓練有素的艇長即刻將另一熱核爐關閉,但海水從焚毀的密封艙門湧入,潛艇來不及上浮即告沉沒,全體官兵連同艇上攜帶的一枚氫彈便永遠墜落黑暗無邊的海底深淵。
中國核潛艇
深潛能力的軍事意義並不大,如果有“十全武功”,水下一兩百米就足夠了,但是長航能力就至關重要’了。核潛艇之所以被稱為“第二次核打擊力量”,就因為它是潛伏流動的導彈基地,它可以幾個月隱蔽水底,無須外面的新鮮空氣,哪怕國土上的軍事設施已被敵國第一波核打擊悉數摧毀,我方僅剩一艘核潛艇,也仍能以牙還牙。現實正是5個核大國都有核武器,因此它們之間的核大戰難以打起。
無論是深潛還是長航試驗,都不能代替戰略導彈水下發射的實戰演習,這是核潛艇終極軍事價值之所在。
經過28年的建設,中國海軍核潛艇的數量和總噸位不斷增加,活動範圍已逐步擴大延伸至太平洋西部海域和西沙、南沙群島海域。中國海軍的核潛艇還多次與水面艦船、海軍航空兵協同,參加打擊敵海上編隊、封鎖海島、偵察與反偵察等合成訓練,有效地提高了現代戰爭條件下的快速反應、電子對抗、遠洋航行、深海攻擊、協同作戰和後勤保障能力。
中國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建設了一支能夠有效地鞏固海防,捍衛國家主權、領土完整與統一的核潛艇部隊,舉世矚目。據不完全統計,已有數十國家的海軍首腦參觀過中國海軍的攻擊型核潛艇,這其中包括美國海軍的作戰部長、英國、法國的海軍參謀長及俄羅斯海軍總司令等。
第一代艇
20世紀六十年代,中國的核潛艇自自行上馬以來,確實經歷了極為坎坷的發展歷程。中國首先發展的是核動力攻擊潛艇,首艘下水於1970年,當時的名稱為‘長征一號’,國內稱為091型,國外稱為‘漢’級。在海軍試驗接收后,編號為401艇,隨後402、403、404、405 相繼建成服役,海軍首先將這種戰略性武器部署於保衛京畿重地的北海艦隊,用來守衛祖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心臟。在成功建造091型漢級攻擊型核潛艇的基礎上,中國又成功建造了首艘戰略導彈核潛艇,型號為092型,國外稱為‘夏’級的戰略導彈核潛艇406號
1966年,中國海軍奉命開始秘密研製核潛艇。研製地點是在內陸深處煙波浩渺的雲南陽宗海湖邊。大西南是戰略後方,軍工企業密集。首批核潛艇研製人員集結了各行各業專家共29名,他們手中僅有的資料是兩張模糊不清的核潛艇照片以及一件從美國帶回來的和一件從香港帶回來的兒童航模玩具。誠然,中國雖有核反應堆,但如何將它變成潛艇的中樞,卻是困難重重。
美國在核反應堆的基礎上造核潛艇,用了10年(1954年第一艘核潛艇下水),經歷了“常規動力水滴型——核動力常規型——核動力水滴型”三部曲。蘇聯更為坎坷,經歷了迂迴曲折的六部曲。而中國則要一步到位。
研製部門中最為繁忙的是一位木匠,他是通過最嚴格的技術考核(當然免不了苛刻的政審)篩選出來的。因為,核潛艇的模型是按1:1的比例完全用木頭製作的,它有著逼真的五臟六腑,宛如一艘超級玩具。
國產核潛艇就是在陽宗海湖邊的一條木殼“大雪茄”里孕育出來的。它被拆拆卸卸,敲敲打打,已逾幾度寒暑。那些尖端科學的精英們就在紛紛揚揚的鋸末與刨花中獲取了大量的感性及理性知識。從木殼到鐵殼,中國的第一艘核潛艇終於移師到葫蘆島軍港開工建造了。
核安全
越戰、珍寶島之戰、蘇俄“外科手術”核打擊的威脅,致使中央軍委發出“邊設計邊建造”的硬性指令。核潛艇設計與建造交叉,這也是“文革”中“打倒爬行主義”的新生事物。核潛艇研製所耗的財力,實難以計算。但不管如何,哪怕用金山銀山堆出來,只要它令中國具有“第二次核報復”能力,總還是物超所值。
正是在這種情況之下,核潛艇的設計與建造來回折騰,明明已裝上艇體的成套設備,僅因設計的某處不合理,又徹底推倒重來,這是花錢買時間的戰略競賽,中國核潛艇建造之困難可以想像。第一艘鋼殼潛艇在北海艦隊某基地開始做“系泊試驗”,發生了最重大事故——核反應堆主泵泄漏,高溫高壓高劑量的放射性物質泄漏出來。而這次事故,也讓軍方刻骨銘心,當時正是“政治掛帥”時期,軍旅中的格言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生命不息,衝鋒不止”,研製單位里的所有軍代表都向黨組織遞交了“火線決心書”,請纓赴湯蹈火,進入核反應堆艙排除故障。然而事故並不簡單,軍工技師輪番上陣,履險最多的麥新春共進入熱態的堆艙達10次之多。
如今,核反應堆的“軍轉民”技術,已用於浙江秦山核電廠和廣東大亞灣核電廠。這些民用企業的核安全、核防護措施,確實從當年核潛艇的原始數據中獲益匪淺。
第一艘核潛艇命名
國產核潛艇解纜試航,在內海(渤海)與海岸線游弋,狀況正常。
1974年“八一”建軍節,中央軍委將中國第一艘核潛艇命名為“長征一號”,正式編入海軍戰鬥序列,它就是北海艦隊的“漢”級核動力潛艇。此時距立項之初,已經8年過去了。
然而,中國第一艘核潛艇的研製過程紕漏極多,耗資頗巨,軍方並沒急於將它定型成批生產。如果說,當初尚有國力的承受限度問題,中國擁有核潛艇的數量仍十分有限,原因已非核反應堆以及機械部分的阻滯,而是潛艇的“神經網”——電子系統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甚大。
1985年,新華社公告:中國將於9月28日至10月18日進行運載火箭發射試驗,要求各國的飛機、船舶在上述期間的當地時間每日10時至17時不要進入北緯28度13分、東經123度53分為中心的半徑35海里的海域。於是,所有強國都動用了它們的軍事衛星監測,並派出艦艇和偵察機逼近那一片海域。眾目的焦點都是中國大陸上已偵知或未探明的發射井,沒想到這次是中國最大規模的核潛艇水下發射演習。
1985年大演習,不為外人所知的花絮頗多。首先是一位導彈潛射的權威專家提出了“一艇兩枚同步齊射”的試驗方案,以期提高兩彈先後發射之不能令人滿意的精確度。
多數人卻持反對立場,“臨陣變招”為兵家大忌,倘有差池,整個大演習就砸鍋了。但贊成者的理由很對軍方的胃口,兩彈齊射更具實戰意義,將增加敵方攔截的難度(如美國的“愛國者”攔截飛彈);其次,可以先進行模型彈的齊射試驗,收集各項參數。提議終獲通過,模型試驗的效果良好,潛艇的耐壓性、經受發射深度的衝擊量載荷都沒有問題;潛艇的動力系統及主要設備運行正常;兩彈齊發對導彈發射系統及地面指揮系統均無影響。為防萬一,最後採用的還是甲艇兩彈齊射,乙艇兩彈先後發射的綜合演習方案。
臨近發射,指令已下達,乙艇導彈點火系統的電子元件又出了故障,如按常規,要拆卸回基地逐級檢修,勢必會錯過已向國際公布的試驗時間。於是潛艇上浮,派出技師“火線搶險”。濕淋淋的導彈已豎立在潛艇平台上,技師須用臨時器械吊上去,鑽進狹小的點火艙里以手的觸感去排除故障。潛艇、導彈以及整個海平面都在搖來晃去,波動不已,而技師居然大玩空中雜耍一樣將它修好了——相信這又是一項世界記錄。潛艇迅速下潛,旋即發射了導彈。多枚長程導彈拖著炫目的火龍,飛向南太平洋的試驗末區。
其後,彈著點的電訊傳來,甲艇兩彈齊發的落點比乙艇精確度高出一倍,這次大演習,收穫良多。
中國在“建立現代化的強大海軍”的戰略任務尚未實現之前,現有的核潛艇戰鬥操典仍是非常謹慎和保守,真正攜帶核彈頭的潛艇絕少開進深海遠航,一般都在近海游弋或乾脆在隱秘的海底靜卧。中國已可睥睨天下,袖裡藏著幾手絕活,在國際社會上就可得到應有的尊重。
1987年12月31日,中國海軍核潛艇首次遠航訓練獲得圓滿成功。潛艇部隊的全體官兵駕駛著核潛艇,在遼闊的海洋上完成各項訓練任務,創造了中國海軍潛艇水下航行時間最長、航程最遠、平均航速最高的記錄。參加這次遠航訓練的核動力潛艇,是中國自行設計和建造的,全部機械和設備都是國產。它具有續航能力大、航行速度高、潛航時間長、隱蔽性能好等特點,是中國海軍史上的里程碑。
中國海軍裝備的首種攻擊核潛艇代號091型,西方稱其為漢級攻擊核潛艇,中國海軍迄今裝備有5艘漢級核潛艇,編號為401,402,403,404,和405。
1988年春,中國核潛艇首次穿越台灣海峽,遠赴南中國海,並成功地進行了極限深潛、水下全速航行和深海撈雷等多項試驗,表明中國的核潛艇完全符合隱蔽、突襲、適合中遠海、大深度、遠距離作戰的使命要求。
1990年代之前,這5艘攻擊核潛艇均部署在北海艦隊,1990年代之後有2艘轉移部署到南海艦隊,以加強對南海和台灣的海上作戰力量。
1994年10月,中國核潛艇與美國航空母艦在公海對峙,正是因為偵訊系統耳目不聰,被人反制。從另一方面來看,核潛艇這東西無非是鎮家宅、辟外邪,不需“流水線”一般大批量建造,有固然比無好,少卻比多好。中國現有的“漢”級核潛艇、“夏”級彈道導彈核潛艇,大致相當於蘇俄第一代核潛艇的改進型,而那類潛艇原型已成為俄國“浮動的切爾諾貝利”。
1995年10月,俄國官方向國際社會呼籲,說明該國老舊的軍艦中有10艘核潛艇要淘汰,但以俄國當時的國力卻無力拆除其核子爐,因而請求國際原子能總署提供技術援助,以免這些隨時可能沉沒的核潛艇造成生態災難。
2007年3月,關於中國二次核打擊能力的各種傳言突然多了起來。月初,法新社等媒體紛紛說,中國094型核潛艇最早可在2008年服役,“可以為中國提供現代化和強大的海基核威懾力量”。月中,不少媒體引述美國情報機構的話稱,中國已在近海水域測試了“巨浪-2”洲際彈道導彈,射程達到8000公里以上,“這標誌著中國將具備二次水下核打擊能力”。月底,美國“戰略版面”網站上又出現了中國094型核潛艇試航的消息。一系列的報道,引來了各界關於中國二次核打擊能力的再度關注。中國有091級3艘(建造5艘,2艘退役),092級4艘(1艘因事故報廢)、093級4艘、094級6艘。
2009年,中國戰略核潛艇在海軍成立60周年海上閱兵中首次公開亮相。
中國第一支核潛艇部隊——海軍北海艦隊某潛艇基地已成立42年。這支部隊先後創造了世界核潛艇一次長航時間、大深度極限深潛等多個紀錄。到2013年為止,作為一支重點建設的作戰部隊,某潛艇基地已初步具備了核威懾和核反擊能力,成為中國堅不可摧的水下盾牌。
2013年10月,海軍第一艘核潛艇退出現役,並完成核廢料、核反應裝置及相關設備的安全、徹底、穩妥處理,標誌著我國核潛艇從研製生產、使用管理到退役處置形成全壽命保障能力。
2015年2月,網上爆料,google地球最新的衛照圖顯示,葫蘆島造船廠已完成3艘093G核動力攻擊潛艇的建造工作,其垂直發射導彈裝置也已經安裝到位,性能遠超俄奧斯卡級。
圖冊”中國核潛艇部隊“參考資料:
黃旭華,中國工程院和科學院兩院士,是中國首批獲得工程院院士稱號的科學家。一生致力於中國核潛艇研究和開發,創造了中國核潛艇史上的無數個第一,有“中國核潛艇之父”之稱。
著名船舶專家,核潛艇研究設計專家。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原籍廣東省揭陽市,出生於廣東省汕尾市。1949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船舶製造專業。先後擔任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第七一九所副總工程師、副所長、所長兼代理黨委書記、總設計師、研究員、高級工程師。他從事核潛艇研製工作30多年,為中國核潛艇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在核潛艇水下發射運載火箭的多次海上試驗任務中,他作為中國核潛艇工程總設計師、副指揮,嚴格執行上級指示,處理了許多重大技術問題,並榮獲船舶工業總公司個人一等功。他參與完成的中國第一代核潛艇研製獲1985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導彈核潛艇研製獲1996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於1986年被授予船舶工業總公司勞動模範。接著1989年被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
核潛艇分為攻擊核潛艇和彈道導彈核潛艇,攻擊核潛艇為戰術裝備,彈道導彈核潛艇為戰略裝備。
中國核潛艇型號奇數為攻擊核潛艇,偶數為彈道導彈核潛艇。北約以中國朝代代稱中國核潛艇。
a、091型攻擊核潛艇(漢級)
“漢”級(091型)攻擊型核潛艇是中國第一代攻擊型核潛艇(SSN),共五艘,舷號:401、402、403、404、405 。
b、092型彈道導彈核潛艇(夏級)
中國推出的第一種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092,北約代號“夏”級,1978年動工,1981年4月下水,1983年8月交付海軍使用,共4艘。
c、093型攻擊核潛艇(商級)
中國核潛艇
中國核潛艇
093攻擊型核潛艇水面排水量約6000噸,採用雙殼體結構,一台改進型壓水堆,功率10兆瓦。該艇水面航速18節,水下航速25節。艇首有六個魚雷發射管,其中四個是533毫米,用於發射魚5改和魚6反艦反潛兩用魚雷,兩個650毫米魚雷發射管,專門發射魚8重型反艦魚雷和反艦鷹擊83水下發射導彈。主要的是在它的指揮台圍殼后,有一個導彈垂直發射艙段,可以發射遠程反艦用HHN-3型反艦導彈,攜載量12枚。主要的電子設備有新型主動攻擊聲納,中頻艦殼聲納,艇中部偵聽聲納基陣,以及艇尾的拖曳陣列聲納基陣。該艇也裝設了最新型的極低頻通訊天線和激光衛星通信接收裝置,可以在遠洋深海隨時與基地保持通信聯繫。它還使用了中國最型研製成功的核潛艇用微光夜視CCD一體不穿透殼體潛望鏡。它一改中國核潛艇使用五葉螺旋槳的歷史,首次應用了中國自研的核潛艇用七葉大側斜漿,其安靜性和推進效率都有明顯提高。特別是中國首次在核潛艇上應用橡膠消聲瓦取得成功,此舉可極大地提高自身的隱蔽性,減小敵方聲納的探測距離。中國工程技術人員還在反應堆減速裝置與艇的固定連接中首次使用了彈性減震裝置和減震套墊,使得艇的動力系統所產生的噪音,需通過減震裝置傳 向艇體,大大減少了噪音輻射。該級艇主要的特點是噪音小、隱蔽性強、機動性好、生存率高、導彈射程遠、高科技含量大等特點。
d、094型彈道導彈核潛艇(晉級)
094彈道導彈核潛艇是在093型的基礎上放大改進而來的,它水面排水量9000噸,水上航速是 15.5節,最大水下航速是23節。它的動力系統與093相同,艇體結構是半雙殼體。艇首自衛用武器和093幾乎一樣,也是兩種魚雷發射管。不同的是指揮台圍殼后的武器是大名鼎鼎的‘巨浪-2’型戰略彈道導彈,這是中國二次核反擊力量的中堅,共16枚射程8000公里,每枚可以載分導式核彈頭3-6枚,載三枚時是大當量彈頭,載6枚時是相對小當量彈頭。這樣,每艘核潛艇就具有攜載96枚核彈頭的能力,可以攻擊96個不同的目標,一艘就相當於092型‘夏 ’級的八艘。從整體上來看,低噪音高機動的094型潛艇可以在同樣出色的093型核潛艇的伴隨下,具有自由出入太平洋中心地帶的可能,再配上遠射程的‘巨浪-2’型導彈,完全可以覆蓋地球的任何角落。
台海危機
1996年3月的台海危機中,中國海軍的核潛艇作為國家威懾力量的象徵,充分發揮了其應有的作用。
中國核潛艇
針對美國不斷向台灣附近海域集結兵力的挑釁行動,中國最高決策層並未示弱。作為回應,中國的第二炮兵部隊奉命在3月13日凌晨向預定海域發射了第4枚地地中程導彈。時隔一日,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發言人又宣布:美已向在台海附近監視中國軍事演習的航母編隊增派三艘核動力攻擊型潛艇。至此,美國在台灣海域附近集結了兩個航母編隊共十餘艘艦艇,百餘架飛機,成為有史以來,美國在此海域集結兵力最多的一次。一時間,台灣海域波詭雲譎,戰雲密布,危機起伏,大有一觸即發之勢。
然而事態的發展,戲劇性地出乎人們預料之外。1996年3月20日,美國海軍駐香港聯絡官異乎尋常地向媒體透露:台灣海域局勢有所緩解,因此,美"尼米茲"航母戰鬥群已奉命放緩航速,但該戰鬥群駛赴台灣附近海域的航向和企圖暫不改變。其後,美"獨立"號航母編隊一直在台灣以東200海里以外海區徘徊,而"尼米茲"航母戰鬥群則一直在台灣南部200海里以外的海區游弋,一直到25日美國防部發言人宣布:美國兩個航母編隊將離開台灣附近海域,"尼米茲"航母戰鬥群並未駛入高雄外海,更未像事前宣稱的那樣駛入台灣海峽。緣何美國"尼米茲"航母戰鬥群突然改變了原定計劃?
這一直是個謎。由此引發的各種猜測、議論四起。有分析認為,這是中美兩國政府通過緊急磋商而達成的默契;還有的觀察家認為,這是因為美國的航母編隊擔心"擦槍走火",和中國參加演習的海、空軍發生不測意外事件。其實,這一謎底只有美國軍方心知肚明。最根本、最直接的原因,是美國軍用偵察衛星從空中拍攝的照片顯示,自1996年3月13日以後,原本停靠在青島核潛艇基地碼頭上的中國海軍核潛艇全部無影無蹤地消失了。美國軍方據此研判認定,為對付美國的航母編隊,中國海軍的核潛艇正趕赴台灣附近海域。而一旦發生意外,美國航母編隊將很難對付不知藏匿在水下何處的中國海軍核潛艇。來無影、去無蹤,具有很強攻擊力的中國核潛艇迫使美國在海灣戰爭中耀武揚威的航母編隊在台海危機中不敢輕舉妄動。
英國核潛艇
在世界海軍發展史上,核潛艇的誕生,是人類將高科技廣泛應用于軍事領域的一個重要成果。1954年,美國研製出世界上第一艘核潛艇"鸚鵡螺"號在美國格羅頓下水。在其後三年時間裡,航行6萬多海里,並從冰層下穿越北極,而消耗的核燃料卻只有幾公斤。核潛艇以其常規潛艇無法比擬的隱蔽性好,機動性強,航行速度快,活動範圍廣,續航能力大等優勢,震動了世界。有些軍事專家評論說:"核潛艇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海軍軍事技術上空前的大變革。"此後,世界上一些發達國家不惜斥巨資,重點研製發展核潛艇。英國、法國、前蘇聯等西方大國都相繼研製成功了自己的核潛艇。
面對當時的世界局勢和海軍發展的最新動態,中國的第一代領導核心高瞻遠矚,認為:核潛艇將成為未來霸權主義的戰略武器。中國必須擁有自己的核潛艇,才能以威懾對付威脅。
最高機密的09工程1958年6月27日,中國最高層批准了國防工業委員會"關於研製導彈原子潛艇"的絕密報告。在聶榮臻元帥的主持下,中國開始了研製核潛艇的艱難歷程。當時,研製核潛艇同研製原子彈一樣,被列為國家最高機密。意味深長的是中國有關部門以"09"作為這項工程的代號。"09"當時是中國大陸城市火警的報警電話號碼。也就是說,中國研製核潛艇已是十萬火急,刻不容緩。當時一無圖紙,二無資料,更沒有外國專家指點迷津,其難度可想而知。說起來,誰也不會相信,可供研製人員參考的只有兩張模糊不清、從外國報紙上翻拍的外國核潛艇照片,一件從西方玩具店裡買來的核潛艇模型。
就是在這種異常困難的情況下,全國20多個省市的2000多個科研單位、工廠,群策群力,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1970年12月26日,中國的第一艘攻擊型核潛艇建造完畢下水。核潛艇技術工藝複雜,涉及航海、導彈、計算機、核反應堆等幾十個專業學科,一艘核潛艇就是一座浮動的海上科學城堡。一般核潛艇的發電量可以滿足一座中等城市的照明用電,倘若把核潛艇內的管路、電纜連接起來可以環繞地球一周仍有富餘。在核潛艇的"五臟六腑"內,安裝有各類設備數千台,各種儀器和儀錶、指示燈和大大小小閥門成千上萬,五花八門的零部件數以萬計,而所有這些,全都是中國人自己建造的,堪稱是一個奇迹。其後,在經歷了將近四年時間,數以萬次的嚴格試驗之後,這艘核潛艇正式服役,編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的戰鬥序列,它被命名為"長征一號"。
海洋國家的海軍是一個戰略軍種,而擁有海上核打擊力量,是海軍作為戰略軍種的標誌。中國第一艘攻擊型核潛艇服役后,加快了研製戰略導彈核潛艇的步伐。因為,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太空中的大量偵察衛星,加上其它偵察手段,陸上固定的導彈發射基地和較大的導彈機動車隊很難不被對方的間諜發現和受到監視,在這種情況下,海上核力量就顯示出其生存上的優勢。戰略導彈核潛艇可以航行在茫茫大海的水下,來無影,去無蹤,造成敵方戰略防禦的困難,一艘戰略導彈核潛艇就是一座浮動、隱蔽的導彈基地,可以後發制人,對敵方實施外科手術式的打擊。中國只有擁有了戰略導彈核潛艇,才真正具備海上核反擊的能力。
1983年8月,中國自行研製、建造的第一艘戰略導彈核潛艇正式服役。1988年9月27日,中國的戰略導彈核潛艇水下發射運載火箭獲得圓滿成功,震動了世界。這意味著中國的戰略導彈可以在任何海域、任何時刻,打到世界的任何角落。中國從此擁有了自己的海上核反擊力量。美聯社對此評論說:"中國核潛艇水下發射運載火箭成功,表明中國海軍起了質的變化,已經擁有發動海上進攻的能力。"法新社援引一位軍事觀察家的評論說:"中國已成為世界上第5個擁有核潛艇水下發射戰略導彈能力的國家,中國海軍已不再是一支只能在近海巡邏的海岸警備隊。中國的軍事實力有了明顯的加強。
a.元級潛艇
一派觀點認為,“元”級應該是俄羅斯“基洛級”的弟弟,從基洛級演化而來。主要證據有二點:
首先,元級潛艇排水量與基洛級基本相當,並具有基洛級略微突起的K型梁,且突起輪廓更為明顯,這樣可以判定元級潛艇內部空間結構和布局基本與基洛級相同。其次,指揮台位置和尺寸有調整。原宋級潛艇的指揮塔尺寸過大,水下潛行時上、下面的阻力差過大,似乎必須依靠首舵來抵銷上仰力矩,同時還會增大潛艇水下潛航的阻力;而新潛艇的指揮塔圍殼的各種比例與基洛級相當接近,顯示中國軍工設計人員已經意識和彌補這種缺陷。如此,俄羅斯基洛級和國產039宋級潛艇的技術特長相互綜合,性能肯定更進一步提高,可以稱為“超級宋”[注1]潛艇。
也有一派觀點認為,元級潛艇應該屬於俄羅斯“阿穆爾”級的改進型。俄國軍方是這種言論的始作俑者。俄海軍技術分析人士普遍認為元級潛艇在設計上參考了阿穆爾級的概念。元級的外輪廓採用了水滴型設計,而捨棄了原039級潛艇的鯨型輪廓,並且繼承了基洛級和阿穆爾簡練的外形。通過判讀元級船體升降舵和尾舵的位置,還認為元級已經裝有被動聲納系統和拖拽聲納系統。而且,通過已經證實的039潛艇消音瓦和吸音橡膠層技術,元級潛艇繼續使用毫無問題,甚至可能使用更為先進的整體橡膠覆蓋技術。這樣降噪水平可能已經接近俄式潛水艇。因此,俄羅斯人興高采烈的把中國的潛艇稱之為“中華阿穆爾”級
武器系統:英國簡氏防務周刊聲稱,早在2000年,俄羅斯革新家設計局已將3M54俱樂部型潛射導彈技術轉交中國,該導彈可從水面艦艇或基洛877EKM/636型柴電潛艇上發射,隨後引進的基洛級潛艇更是掌握了先進的潛射導彈和魚雷,這些威力巨大的“大規模殺傷技術”,毫無疑問的將用在元級潛艇上。3M54E這種系統主要發射3M54E(E1)、3M54E和91RE1(E2)等三種型號的導彈執行反艦任務,其中3M54E1裝備在小型艦船和潛艇,91RE1(E2)用於反潛,有一個配備尋的感測器導引頭的可分離水下火箭,三種型號的導彈在系統基本結構和助推方式相同,制導方式和發動機等處有細微差別。這套用於攻擊地面、海面和水下的導彈系統,可由彈上飛行控制系統精確保持飛行高度;地形匹配和衛星導航系統確保導彈有較高的命中精度,能極大提高潛艇的攻擊能力。
動力系統:美國媒體在報道時直接揭露,中國肯定會對潛艇的推進系統進行升級,如把電動機軸速由500轉/分降至250轉/分,用單軸螺旋槳代替傳統的雙軸或三軸螺旋槳,槳葉由6葉增為7葉。同時採用雙層彈性墊座、發動機加裝軟墊等措施,大幅降低潛艇的噪音強度。由於中國一直有“引進技術勝過購買技術的”傳統,當中國從俄羅斯購買了877EKM、636型基洛級潛艇后,必然對潛艇的推進系統進行消化吸收。從購買之後的研究和日常維修,中國有充裕的時間進行消化和提高,通過運用這些靜音措施,使元級潛艇噪音大幅降低,直逼有“黑洞”的綽號基洛級潛艇。鑒於美國海軍僅有一種主動式聲納能捕捉基洛級潛艇反射迴音,因此對元級潛艇的噪音指標高度關注是意料之中的事。
AIP系統:常規潛艇為追求最大水下航程,不知愁煞了多少才華橫溢的天才設計師,終於進化出相對完善的AlP系統這個好東東。AIP系統就是不依賴空氣的推進系統。最早萌芽於二戰期間,蘇聯和德國幾乎同時開始研究。蘇聯採用液態氧和柴油驅動一個閉式循環發動機,德國是利用高濃縮的過氧化氫,產生蒸汽驅動渦輪機,這些艱苦的嘗試取得了一定的寶貴經驗。二戰後經過不斷努力,這項技術逐漸進入實用階段,現代新式常規潛艇基本都裝備了AIP系統。
這次對於中國的元級潛艇,國外眾媒體是異口同聲滴堅定滴毫不含糊滴指出中國已經擁有了AlP技術,理由是中國的盟友巴基斯坦已經從法國獲得阿戈斯塔90B型潛艇的AIP技術。法國這項AIP技術被稱之為MESMA(獨立潛艇能量模型)蒸汽渦輪機系統,以乙醇和液態氧為能源,驅動一台渦輪式發電機,系統功率指標16PA4V185VG。這項技術可以把潛艇水下續航力增加3到5倍,通過加長一段艇體。可以方便的裝到許多現役潛艇上。
b.基洛級潛艇
基洛級柴電常規潛艇是由俄羅斯的大名鼎鼎的"紅寶石"設計局設計。1974年,前蘇聯海軍和蘇造船工業部簽署了研製新型常規潛艇的協議,型號編號877型。協議對這一級潛艇提出了在動力、武備、和降噪方面一系列新的要求。接受該級潛艇設計任務的"紅寶石"設計局在研究了戰術技術要求后,將新艇的研究設計重點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降低輻射雜訊
2、提高使用可靠性
3、提高生存力
4、具有優越的航海能力
5、採用模塊化建造技術
6、改善居住性。
由於有多年常規潛艇的設計經驗,877型艇的研製目標均得以實現。基洛級潛艇採用了前蘇聯當時最先進的技術裝備,在柴電機組、推進電機、水聲設備以及武備系統等方面都足以和西方媲美。潛艇由克斯曼斯克船廠建造,國內型稱法霞夫揚卡級。出口型編號877EKM,即基洛(Kilo)級。基洛級柴電潛艇外型為低阻水滴型,艇體分為六個耐壓艙,儲備浮力為30%,任一艙破損都仍能保持不沉性。水下排水量超過三千噸,如此大的排水量在世界各國的常規潛艇中是比較罕見的。這也使基洛級能夠擁有大的武器載量,良好的居住性以及優良的遠航能力。動力裝置包括了兩台柴電機組,一台推進電機和一台經濟巡航電機。柴電機組可在水面及通氣管狀態下工作。推進系統為單軸六葉低雜訊槳,是俄羅斯常規潛艇家族中唯一一型採用這種驅動方式的。艇上蓄電池為兩組二型鉛酸電池組,每組120塊,可以提供水下最大航速約20節或最大續航距離超過400海里的電能。一般來說,蓄電池組在最大航速下的電能消耗極快,只能達到最大航程的百分之十至二十。武器裝備為艏部六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除管中六枚魚雷外,可攜帶12枚魚雷備用。為提高裝填速度,還配備一台快速裝雷設備。魚雷型號包括T3T-71M3線導魚雷等,這種魚雷在發射前由射控計算機裝定目標參數,並在發射後由測控導線不斷根據目標機動情況提供彈道修正。在執行佈雷封鎖任務時,不帶魚雷的情況下,可載24枚水雷。潛艇的眼睛是水聲設備--聲納。基洛級配備了MTK-400艇殼聲納,具有全方位被動工作方式和航向角130度扇面主動測距方式。為降低艇體對水聲系統的干擾,設計時特別注意了艇艏線型的優化,艏部無開孔,艏水平舵后移,使艇首渦流雜訊大大減小,並且將艇體雜訊源后移,這些措施有效地提高了聲納的探測距離。基洛級的最大特點是極其優異的安靜性。現代反潛技術的發展,已使潛艇的生存受到極大的威脅,為對付各種來自空中、水面、水下的威脅,潛艇只有充分利用自身的特點--隱蔽性。除了能長時間潛航,還要求儘可能低的航行雜訊,減少被敵方聲納發現的距離。基洛級的設計目標就是將安靜性置於快速性之上的。作為提高安靜性的代價,其17.5節的潛航速度甚至低於某些老式的常規潛艇。為降低雜訊,基洛級採用了電力驅動方式,由柴油發電機組為推進電機和蓄電池組充電提供電力,這種辦法有效地降低了機械雜訊。為進一步減少艇體的雜訊輻射,還將所有的動力機械等雜訊源安裝在稱為"減振浮筏"的平台上,與艇殼隔離,並在艇殼表面敷設了一層特製的消聲瓦,這不但使艇體的雜訊水平降到了極低的水平,還能有效地躲避主動聲納的探測。基洛級巡航時的雜訊水平已接近海洋的背景雜訊。安靜的常規潛艇。西方的刊物甚至稱它為海洋中的"黑洞"。
a.094型彈道導彈核潛艇
對於中國海軍是至關重要的,該級艇正處於設計階段,預計將利用從俄羅斯和西方獲得的技術。美國海軍情報局認為:"094型將是中國有史以來建造的最大的潛艇。預計將比‘夏'級潛艇有明顯改進,安靜性和感測器系統性能有所提高,推進系統也要可靠得多。"更重要的是,094型將裝載十六枚新型導彈,在數目和性能上大大超過‘夏'級核潛艇上裝載的十二導彈。094型在渤海造船廠建造。預計將在本世紀初下水服役。"094型核潛艇將裝載新型"巨浪-2"(JL-2)彈道導彈,射程超過4000海里(7400千米,一說1.2萬千米)。因此,中國彈道導彈核潛艇能夠從中國近海的活動"陣地"瞄準美國的目標區。關於中國海軍新一代核潛艇093/094,民間與國外媒體一直猜測頗多,但多有不實。在此,我首先要說明的是,此前關於"093/094已經於2001年服役"或者"093/094已經大量建造"的說法都是不實的。一些技術瓶徑(主要還是"心臟病"——反應堆)使093/094項目大大延遲了,不過各位軍友可以放心:這個壓倒了中國航母計劃的"093/094";這個"二十年磨一劍"的093/094,必是精品。
093/094的第一批可能仍將使用由減震合金製成的7葉大側斜低噪螺旋槳。
"泵噴射推進系統"即能防止螺旋槳產生的空泡,又能對噪音形成屏蔽。
美國"弗吉尼亞"級,"海狼";法國"凱旋";英國"前衛" 都採用了"泵噴射推進系統"。90年代中期中國就已經做了大量的泵噴射推進系統的水動力實驗,並進行了1/4與1/2模型實驗。(2003年10月4日補註:最新信息顯示,中國的泵噴射推進系統研製進展緩慢,尚未進入實用階段。093/094的第一批仍將使用由減震合金製成的7葉大側斜低噪螺旋槳。)中國海軍一艘新型核潛艇曾在中國青島港的外海成功發射一枚“巨浪2”型潛射彈道導彈,在飛行幾千公里之後導彈擊中了新疆內陸沙漠中的目標。發射這枚射程至少為8600千米的“巨浪2”的導彈載體,就是中國自行研製的“094”戰略導彈核潛艇。094的基本情況了;長135m.寬12.5-13m.水面排水量9000t.水下11500t.單軸.7葉槳。雙殼體。壓水核堆[不可能是高溫氣冷堆].推進功率25000kw.水下航速26節以上。工作潛深大於300m.艇員120人。自持力70天。噪音水平120分貝.12枚JL2.彈長13.2m.彈徑2.25m.三級固體火箭發動機。發射重量55t.碳纖維複合材料殼體.11000公里射程[小於此射程就失去其戰略意義].6個30萬t當量機動分導熱核彈頭。精度300m內. 094已有六艘裝備於中國各艦艇部隊,並有六艘093型攻擊型核潛艇分別與之配合,中國已完全建立了海基二次核打擊能力。
b.093型攻擊型核潛艇
中國093“商”級核潛艇正在於設計階段。據美國海軍情報局報道,093型是“一級多用途的攻擊型核潛艇,其安靜性、武器和感測器系統將比在役的‘漢’級有所改進。093型大約相當於70年代末俄羅斯第二代攻擊型核潛艇的設計,譬如‘V-III’型。”在評估武器裝備的性能時,美國海軍情報局強調:“除魚雷和可能裝備的反潛導彈外,預計093型還將潛射反艦巡航導彈,可能為自行研製的C801的後續型”。據美國海軍情報局預計,093型核潛艇首艇將在本世紀初從渤海造船廠下水。
2013年6月13日,由於印度財政部的質疑,致使印海軍為建造6艘新AIP潛艇而增加120億美元預算計劃被推遲。
國防部已經清查了最近兩年的購置計劃,但是對於此購置潛艇的計劃,仍然未採取明確措施。按照印度國防採辦委員會在2010年的提議,這6艘潛艇中的3艘將在孟買的馬扎崗船廠建造,同時,另1艘將在維薩卡帕特南的印度斯坦船廠建造。
另外兩艘,或者從國外合作夥伴國家進口,或者在國內私人船廠建造。
印度海軍官員向國防部表示,2012年海軍潛艇力量正在不斷削弱,尤其是與同時期中國海軍正在飛速購置新的軍艦和潛艇的情況對比。
印度僅擁有14艘潛艇,低於20世紀80年代的21艘水平,並且遠遠落後於中國包括10艘核潛艇在內的,總數為60艘左右的潛艇力量。
另外,印度的10艘俄制“基洛”級潛艇,只有一半還能運行,此外,還有4艘哈德威潛艇急需升級。
同時,國產的“殲敵者號”核潛艇正在進行海試,而兩艘在法國建造的“鮋魚”級潛艇,比計劃慢了至少3年。
對相關話題說得最起勁的顯然是美國媒體,雖然說法和結論不盡相同,但話題的焦點幾乎都是“巨浪-2”導彈和搭載它的094型核潛艇。美國情報機構公布的報告,似乎是新一輪關注的起點。3月2日,《華盛頓時報》引述情報機構的報告說,中國094型彈道導彈戰略核潛艇最早可在2008年服役,“可以為中國提供現代化和強大的海基核威懾力量”,並稱這是五角大樓第一次系統地數清了中國擁有的戰略潛艇的數量。9日,美國合眾國際社說,按照中國的發展速度,到2017年中國將擁有比美國海軍還強大的潛艇隊伍,預示著中國將對美國海軍優勢構成長期的挑戰。13日,美國“戰略版面”網站稱,中國的094型核潛艇2008年應該可以正式開始服役,前提條件是“巨浪-2”導彈也必須達到戰備使用的水平。
中國核潛艇
中國的094型核潛艇在夏威夷或者阿拉斯加水域游弋,“巨浪-2”導彈就能擊中美國本土的任何目標。
不過,文章引用美國蒙特雷國際研究學院資深研究員、軍事專家袁勁東的話說,根據以往的經驗,美國的情報分析和預測往往把這種軍事部署的時間說得過於超前。“以前說是本世紀第一個十年的中期可能就會部署,可是已經是2007年了,還沒有部署。”28日,美國《華盛頓觀察》的文章在談及這一系列話題時引用“美國科學家聯合會”核信息項目主任克里斯汀生的話說,中美在核武力策略上的競賽雖然還不到美蘇在冷戰時那樣嚴重的地步,但中美彼此都在視對方的核實力而做出調整,卻也是不爭的事實。此外,美國海軍情報部門3月公布的2007年中國海軍報告也提到,中國海軍在加強核反擊的能力,努力將自己建設成一支擁有核與常規手段相結合的合同作戰能力的現代化海軍。
其他國家的媒體也顯然注意到了相關的消息。《俄羅斯報》19日發表題為“美國害怕中國的新型核潛艇”的文章說,中國的094型核潛艇可攜帶戰略導彈對美進行第二次核打擊。這將使美協防颱灣複雜化。27日,俄《國家報》發表題為“中國具備了反擊美國的核力量”的文章說,日前,中國用094型戰略核潛艇成功試射了一枚射程超過1.2萬公里的“巨浪-2”導彈,不僅標誌著中國已擁有更強大的核反擊威懾力,而且說明中國研發核潛艇的能力也有了很大進步,同時也是中國走向世界大國的一個重要標誌。有了這種導彈,中國導彈核潛艇可以在遠離敵方海岸的深海展開攻擊,而不必擔心對方反潛力量的牽制。如果中國部署幾艘這樣的核潛艇,對美國將構成巨大威懾,因為“巨浪-2”導彈足以毀滅美國數次。中國對美國的威脅已從戰術層次提高到了戰略層次。日本防衛省“防衛研究所”26日公布的《2007年東亞戰略概觀》中也提到,中國如果成功研發出“巨浪-2”導彈,中國對美國的遏制力會顯著加強。中國核潛艇從092型改良為094型,還會增強核導彈的實力。
中國核潛艇
中共的開國元勛們為核潛艇的研製傾注了大量心血。核反應堆在陸上第一次運行正式開始發電曾用專線向周恩來總理報告,周總理下達了"嚴密組織,確保安全,萬無一失"的指示。
朱德元帥在第一艘核潛艇服役后,親自觀看了核潛艇的海上演練。鄧小平任軍委主席期間,對中國的核潛艇部隊的中長期發展規劃,作了一系列具體、明確的指示。
以江澤民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領導集體,更是十分關心和重視中國海軍核潛艇部隊的建設。江澤民擔任中央軍委主席后,先後兩次到核潛艇基地視察,並欣然為潛艇部隊題詞:"加強核潛艇部隊建設,壯中國威,壯我軍威。"李鵬委員長在任總理期間,也曾於1988年的8月興緻勃勃地登上了準備進行發射運載火箭試驗的導彈核潛艇參觀。他走遍了每個艙室,詳細地詢問了艇員們的工作和身體情況,並高興地為核潛艇部隊題詞:"壯大海上核威懾力量,利國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