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佛樂

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徠五台山佛樂,流行於山西省五台縣五台山一帶的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五台山佛樂是隨著佛教向山西地區的傳入興盛起來的。原來的印度梵樂佛曲、唄讚轉讀,逐漸汲取中國唐宋曲牌、元代雜劇散曲以及民歌、民間器樂等音樂養分,發展成為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寺廟音樂。五台山佛樂包括聲樂和器樂兩部分,是音樂藝術與宗教相結合的產物,被認為是北方佛教音樂的代表。

2006年5月20日,五台山佛樂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Ⅱ-66。

歷史沿革


佛光寺文殊殿前唐代石經幢底座刻有樂伎八人
佛光寺文殊殿前唐代石經幢底座刻有樂伎八人
五台山是中國唯一兼有漢傳佛教(俗稱“青廟”)和藏傳佛教(俗稱“黃廟”)的佛教聖地。
五台山佛教創立於東漢永平十一年(68年),五台山佛教開山之時,是五台山佛樂的初始時期,經文誦詠處在以個體為主的“讚唄”“唱導”階段。
唐代,五台山佛樂同佛教一樣達到繁盛,佛教儀式集體化、規範化,獨唱、齊唱、輪唱等多種演唱形式被應用於經文誦詠中,經文誦詠有了較高的藝術性。
元明之交,吹奏樂被吸收到佛門,帶伴奏的佛經詠誦形成。這種融長短句(贊)、齊言(偈)、散文(文)為一體的佛教歌曲,加上器樂的伴奏與曲牌的演奏,使法事儀式具有了藝術欣賞的價值,五台山佛教儀式藝術性大大提高。
民國初年,五台山佛教出現衰微,五台山佛樂也受到嚴重影響。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為了挽救、扶植這一藝術品種,在省、地、縣文化部門的組織安排下,進行了全面挖掘、整理五台山佛樂的工作,使得五台山佛樂再度大放異彩。
徠20世紀80年代起,五台山佛樂雖然得到傳承與發展,但由於僧人流動性大,傳承一度不容樂觀。

綜述


五台山佛樂
五台山佛樂
五台山佛樂的基本特徵是佛教、音樂、舞蹈結合,使佛教儀式成為名副其實的“音聲佛事”,表現了佛教的藝術化特徵。除有一些佛教根據經文創作的佛教歌曲外,大部分是中國傳統的民間歌曲或樂曲,表現了佛教音樂民俗化、民間化的特徵。除有佛教自身創作的歌曲外,還有較多的中國歷史多個朝代所流行的歌曲,表現了專業性和古老性特徵。五台山佛樂中甚至有20世紀初至50年代的流行歌曲和樂曲,表現了宗教與時俱進的特徵。
五台山佛樂的譜系是“工尺譜”,以師父帶徒弟的口傳心授方式傳承。
形式
五台山佛樂分為漢傳(青廟)音樂和藏傳(黃廟)音樂兩大類,無論青廟音樂還是黃廟音樂,均包括“聲樂”和“器樂”兩種形態。
“聲樂”是在法事儀式中對各種經文的演唱,主要有“和(音格)念”“令調”“吟誦”“直數”四種形式。
“器樂”是指由笙、管、梅(竹笛)、鐺、音(雲)等樂器和木魚、引罄等法器組成的小型吹打樂隊演奏。
“令調”是五台山佛樂的主體,是詞(經文)、曲緊密並有序結合的形式,在演唱“令調”時,有的曲調加上了伴奏,這種帶伴奏的形式就是僧人們稱的“和念”,成為五台山佛樂的重要表現形式之一。
樂器
五台山佛樂完善的標誌是樂器的應用,這也是北方佛樂與南方佛樂最大的不同之處。由器樂對經文的演唱加以伴奏和純器樂的合奏,是五台山佛教音樂主要特色之一,也是僧人們用以區分“南方佛事”和“北方佛事”的首要標準,二者的區別在於法事儀式中有無樂隊的參與。
五台山佛樂的主要樂器是笙、管、笛(梅),配以鼓、鐃、鈸、磬、鑼等。

代表作品


五台山佛樂常見的早課曲目有《楞嚴咒》《大悲咒》《十小咒》等,晚課曲目有《彌陀經》《懺悔文》《蒙山文》等。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五台山佛樂是音樂藝術與宗教相結合的產物,是社會發展中的一種特殊文化現象,也是五台山佛教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被認為是北方佛教音樂的代表,除五台山所屬地域外,在整個北方及全國都有較大的影響。
傳承現狀
五台山精通佛樂的僧人已越來越少,而且僧人學習佛樂后一旦離開五台山,就面臨失傳的危險,尤其是隨著老一代樂僧的離世,一些傳統曲目也在漸漸消失。因此,五台山佛樂亟待更廣博地加以保護和傳承。
傳承人物
釋匯光,俗名王環展,男,漢族,1966年生,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釋匯光1991年到五台山南山寺,拜萬富為師,由塔院寺高僧寂度親授具足戒,開始參禪禮佛,受持戒規,同時學習吟誦經文曲牌和演奏樂器的技藝。釋匯光是南山寺主持,他重視佛教音樂的傳承延續,致力於整理遺存下來的曲譜,擴大佛樂隊伍並主抓佛樂培訓班樂僧的訓練。
章樣摩蘭,俗名梁林虎,男,漢族,1969年9月生,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梁林虎13歲便與佛結緣,走進了菩薩頂。1990年任五台山管委會副主任,專門負責文物保護和文化搶救工作。1996年被推選為菩薩頂的住持。章樣摩蘭從出家開始就傾心到佛樂的吹奏、金剛舞的排練等重要的藏傳佛教音樂中。他整理出了藏傳佛教金剛舞的全部佛樂,還恢復了不少有民樂特色的廟堂音樂,為漢藏文化交流寫下了重要一筆。章樣摩蘭已與鎮海寺管家金光喇嘛、萬佛閣管家常青喇嘛共同培養了一批演奏藏傳佛教音樂的青年喇嘛。
果祥,男,漢族,1977年4月生,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果祥是山西省佛教協會副秘書長、五台山佛教協會副會長、五台山殊像寺監院、佛教協會理事、五台山殊像寺住持。他1998年出家於五台山殊像寺,師承五台山老一輩佛教音樂演奏藝人釋常治,主工笙、管、笛演奏,能熟練演奏40多首佛樂曲目,是五台山殊像寺佛樂訓練班的負責人,擔負著整理佛樂資料和教授佛樂的任務。曾帶領五台山殊像寺佛樂隊在北京人民大會堂、中山音樂廳等地演出,並出訪韓國等國家或地區。果祥法師學習佛樂主要沿用工尺譜及師傅心傳口授的方式,他還學習了一些簡譜,更利於佛樂的學習和傳承。
保護措施
五台山佛樂樂器
1978年至1999年,山西省曾多次組織專人對五台山佛樂進行了全面的調研、採集。
1986年以來,為解決曲目的傳承問題,五台山南山寺、殊像寺和普薩頂分別成立了佛樂培訓班,擔負起挖掘、整理五台山佛樂資料和教授五台山佛樂的任務。繁峙縣極樂寺善意法師組建了“五台山北方佛教音樂學修院”培養佛樂傳承人。
1987年,五台山佛樂團成立。
1993年,山西省音樂舞蹈研究所研究員韓軍將多年調查、採訪所獲得的資料和研究的成果整理成冊,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書名為《五台山佛教音樂》。
2004年,山西省公布五台山佛教音樂為首批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試點項目。
2006年,為了保護五台山佛樂,國務院將其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后陸續確定了三位傳承人,其中包括兩名漢傳佛教音樂傳承人和一名藏傳佛教音樂傳承人,並給予一定的經費補助。
五台山佛樂
五台山佛樂

主要流派


五台山佛光寺明代壁畫中的樂僧
五台山佛教音樂分為“青廟”和“黃廟”兩系,青廟講究“入法”,即規矩,風格典雅莊重;黃廟要求不甚嚴格,曲調明朗,粗獷奔放,更富有民間色彩。青廟音樂因其普適性強,從五台山向周邊地區輻射;黃廟音樂因其民族性,影響主要在五台山地區。
青廟音樂曲牌及黃廟音樂曲牌構成五台山佛教音樂的具體內涵。青廟系統可分為:瑜珈焰口、唱誦、吹腔和散曲4個部分,留傳下來的約有40多首,在佛教法事活動中常用的有《華嚴會》《普庵咒》《千聲佛》等。青廟音樂中的吹腔是法事中的純器樂曲,主要曲目有《上經台》《秘摩岩》《普庵咒》《雲中鳥》《進蘭房》等40餘首。黃廟音樂有唱誦、吹腔、儀式音樂,留下來的曲牌共40首。
青廟樂器以笙為主,管和梅相助,樂隊一般由14人組成。黃廟樂器主要有大把鼓、管子、笙、大木魚、大號、海螺、鐃鈸、嗩吶、海笛,以管子為主,笙笛相助,樂隊一般由10人組成。

社會影響


● 重要演出
1958年,五台山青、黃兩廟的18位僧人組成樂隊,赴山西省城太原演奏廟堂音樂,榮獲嘉獎。
1989年3月,五台山佛樂團首次抵達香港演出大型佛教音樂。
1992年,五台山佛樂團應邀在英國伯明翰音樂學院演出。
2000年,五台山沙彌佛樂團赴台灣演出。
2003年11月20日,五台山佛樂團參加了在北京中山音樂廳舉行的“中國佛樂、道樂精粹展演”。
2004年,中央音樂學院與韓國東北亞音樂研究所共同主辦第4次中韓佛教音樂研討會,五台山佛樂團赴韓國參加演出。
2008年6月,五台山佛樂團到北京民族文化宮參加了文化部組織的“2008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
2011年3月19日,由匯光法師帶領的南山寺、殊像寺樂僧組成的佛樂團參加“魅力三晉——山西文化藝術精品展演月”活動,在上海大劇院演奏了《吉祥佛韻》。
五台山佛樂
五台山佛樂

文化軼事


五台山佛樂
北宋僧人延一在《廣清涼傳》中記載:“音樂一部,工技百人。簫笛箜篌琵琶箏瑟。吹螺振鼓,百戲喧闐。舞袖雲飛,歌梁塵起。隨時供養,系日窮年。”形象地描述了五台山佛樂的盛況。
五台山佛光寺文殊殿前的唐時石經幢,在須彌座上束腰八方各刻有手持不同樂器演奏的樂伎八人。在佛光寺文殊殿的壁畫中,有手持樂器演奏的羅漢畫像,他們手中的樂器和法器有笙、笛、木魚、引磬、小鼓、鐺、鈴、杵等。這些古老的樂器仍在五台山法會演奏時使用,是五台山佛樂流傳的實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