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埠集鄉

下埠集鄉

下埠集鄉位於江徠西省南昌市進賢縣東南,經鄉政府駐地下埠集距縣城14公里,南昌市70公里。

下埠集鄉總面積121.3平方公里,轄16個行政村,137個自然村,總人口28750人,是個區位優勢,交通便利,資源豐富,山水秀麗的農業鄉。浙贛鐵路320國道,滬瑞高速公路穿鄉而過,集鎮設有火車站、汽車站。

該鄉種植業穩產穩收,除主產糧食(年達2100萬公斤)以外,瓜、果、芋、蔗應有盡有,尤以山油茶著名,食用菌、雙孢菌菇暢銷市場,年產160萬斤,供不應求。

養殖業頗具特色,截止到2008年,全鄉有養鴿專業村4個,養鴿專業戶500多戶,年產肉用乳鴿和種鴿40多萬羽。

歷史沿革


下埠集鄉
下埠集鄉
因此地三面環水,相傳是個船形地,船靠埠岸,故名下埠。解放前屬下埠鄉和德橋鄉,1950年為下埠、塗港等鄉,1958年合併為下埠公社,1984年改鄉。1997年,面積121平方千米,人口2.6萬,轄下埠、前東、中洲、木圩、楊家、花園、樂家、鵝窠、柯溪、鄧坊、塗港、龍坊、夏家、和塘、南頭、港東、雙溪、良溪18個行政村,鄉政府駐下埠集街。

行政區劃


轄觀田村、轄下埠村、前東村、楊家村、花園村、鵝窠村、柯溪村、塗港村、龍坊村、和塘村、良溪村、雙溪村、木圩村、樂家村、鄧坊村、南頭村、港東村16個行政村。共137個自然村,鄉政府駐下埠集街,距縣城14.5千米。320國道、浙贛鐵路穿境而過,有下埠集、雙溪兩個火車站。
徠行政代碼:360124207:~200下埠村 ~201前東村 ~202木圩村 ~203楊家村 ~204花園村 ~205樂家村 ~206鵝窠村 ~207柯溪村 ~208鄧坊村 ~209塗港村 ~210龍坊村 ~211和塘村 ~212南頭村 ~213港東村 ~214雙溪村 ~215良溪村

地理位置


下埠集鄉
下埠集鄉
下埠集鄉位於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東部,是個交通便利,資源物產豐富,基礎設施過硬,文化底蘊深厚,發展環境寬鬆的農業鄉,素有糧倉之稱,在南昌市以東70公里,臨、進、東3縣(區)交界的丘陵地帶,地處丘陵,多溪流。面積116.9平方公里,統計到2008年人口約28780人,均為漢族江右民系。

資源特色


該鄉交通便利,浙贛鐵路、320國道、梨溫高速公路穿越該鄉境內,資源豐富,該鄉有山8.5萬畝,水面5500畝,耕地45900畝。水利資源充足,全鄉有水庫40多座,蓄水總量達3800多立方米,境內有山85000畝,山村資源厚實,物產品種繁多,盛產糧油和時鮮瓜果、蔬菜、小麥、大豆、花生、甘蔗應有盡有,建有無公害、無污染綠色食品——食用菌苦基地,年產菌菇300噸。民間傳統加工食品稻穀吊酒、農家豆豉、壇朴辣椒暢銷市場,供不應求。特色養殖下埠肉鴿構何優成勢,年產銷40萬羽,為南昌市肉鴿產銷之最。

經濟發展


種植業
該鄉種植業穩產穩收,除主產糧食(年達2100萬公斤)以外,瓜、果、芋、蔗應有盡有,尤以山油茶著名,食用菌、雙孢菌菇暢銷市場,年產160萬斤,供不應求。
養殖業
養殖業頗具特色,截止到2008年,全鄉有養鴿專業村4個,養鴿專業戶500多戶,年產肉用乳鴿和種鴿40多萬羽。
農副產品
農副產品加工頗具特色,傳統稻穀吊酒、壇撲辣椒、農家豆豉3大產品清香四溢,聲名遠播。
油茶基地
下埠集鄉油茶基地
下埠集鄉油茶基地
2007年6月25日,投資總額為5億元的進賢縣下埠集鄉現代農業科技園正式開工。該科技園內即將建設的
30000畝優質油茶基地為全國最大的油茶基地。省農業廳廳長毛惠忠,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吳志明出席開工儀式。該農業科技園位於進賢縣下埠集鄉西南部的低丘山地,總面積為32000畝,由澳門高氏貿易娛樂集團全額投資,投資總額為5億元人民幣,將於2009年底全面建成。澳門高氏貿易娛樂集團將在園區內種植30000畝優質油茶,創辦全國最大的優質油茶基地。
該項目建成后,整個園區年收入可達2億多元,其中30000畝油茶基地年總產值可達3240萬元。僅油茶基地生產建設一項,就可給當地農民帶來1000多萬元的收入。與此同時,園區建設還將產生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不僅使區域內傳統的農業生產模式得到改變,而且可以推動促進農業產品深加工企業的發展與形成。

社會事業


基礎設施
下埠集鄉
下埠集鄉
該鄉基礎設施較硬,鄉村公路四通八達,截止到2008年,程式控制電話、移動通信已入農家,佔地面積近100畝的農貿市場功能齊全。集鎮閉路電視全天候播放,3.5萬千伏的變電站建在下埠。電力能源足以保障。鄉有電視差轉檯,安裝有線電視網路,有中學一所,小學15所,衛生院一所,文化娛樂,基礎教育,衛生保健服務,各項條件較好。

人文景觀


人文景觀獨特,位於鄉南一公裡外的南土墩是商周時期古戰場遺址,曾有珍稱文物出土。鄉北赤路亭氣派壯觀,建築漂亮。鄉南邊緣伏山嶺與金山、麻山三足鼎立,風光異樣,為進賢內三座高山勝境之一,民間藏有前清翰林、《四庫全書》編纂曹秀先的陶瓷楹聯,令人嘆為觀之。

旅遊資源


文化底蘊深厚:位於下埠集街南500米處的南土墩是商周時期的古文化遺跡,曾有珍稀文物出土。地處鄉南端的伏山嶺是進賢縣境內3座高山之一(海拔186米)山頭奇石遍布,松濤陣陣,山腰“羅漢洞”為探險攬勝的好去處。位於鄉北赤路村的赤路亭8柱3開,琉璃瓦蓋頂,飛檐涯角,為田園山村構築了一幅奇異景觀。

人口數據


總人口25930
13553
12377
家庭戶戶數5905
家庭戶總人口(總)25731
家庭戶男13407
家庭戶女12324
0-14歲(總)7202
0-14歲男3932
0-14歲女3270
15-64歲(總)17115
15-64歲男8901
15-64歲女8214
65歲及以上(總)1613
65歲及以上男720
65歲及以上女893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25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