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石鼓山的結果 展開

石鼓山

渭南市臨渭區石鼓山

徠石鼓山位於陝西省渭南市臨渭區陽郭鎮石鼓山村東南,北臨橋南鎮,南接西安市藍田縣厚鎮,素有“雞叫一聲聽兩縣”之稱。《水經注》稱“石樓山”,海拔約1200米,佔地4平方公里,有“小華山”之稱。

民間傳說


關於石鼓山山名的出處,按照民間傳說,出自莽漢之爭。說是西漢末光武帝劉秀被王莽的追兵攆到此地,前無生路後有追兵,情勢萬分緊迫,便匆忙逃上山頂。見山頂有一大石,形狀像石鼓,斬木為棰,不禁悲從中來,捏五根樹枝為香對天默禱盟誓:“他日我若能得天下,請讓此石鼓發聲!”言罷,掄棰猛擊,石鼓竟轟然作響,其聲之迅猛,好似驚雷一般,王莽的追兵聞之,潰敗而退。劉秀鼓足了勇氣繼續逃命,最後終於熬過了逆境坐上了龍位。從此這山便命石鼓山。

簡介


石鼓
石鼓
石鼓山位於臨渭區陽郭鎮石鼓山村,距渭南城區約32公里,1981年公布為縣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周圍各500米。海拔在900米到1200米之間,地質構造為黑色花崗岩結構,氣候為半濕季風氣候,年降水量在700-900毫米,年均氣溫1l℃左右,土壤以森林棕壤為主,厚約為30-70厘米,自然地貌獨特。有東南西北中五個主峰,秀峰對峙,懸崖如削,怪石林立,壁立千仞,其險可與華山媲美,其秀可與華山並提,素有“小華山”之稱。山上生長著茂盛的天然松柏混交林,四季翠綠,層林疊嶂,景色優美,自秦朝以來先後有五個朝代在此修建廟宇,是歷代文人騷客和社會名流常常涉足之地。公元9年,劉秀曾在此指石為鼓,擊鼓整兵,后命人修建了“紅花寺”以示紀念。公元684年,唐高宗李治又重建廟宇,擴大規模。1958年以前尚存一石砌三層樓閣。時至今日,逢農曆7月15日,附近群眾朝山集會,場面壯觀。解放戰爭時期,石鼓山又成為革命根據地,現有遺跡、遺物可尋。
渭南石鼓山,大多仿照西嶽華山而命名。除東、西、南、北、中五峰外,還有長空棧道、龍潭、天池等景,因此,又稱小華山。
在遼寧省庄河市長嶺鎮,也有一處石鼓山,現稱為石鼓山森林公園。位於城山後石城東北2000米,305國道南。
舊唐書》卷八十三 列傳第三十三
薛仁貴“與梁建方、契苾何力於遼東共高麗大將溫沙門戰於橫山(今一面山),仁貴匹馬先入,莫不應弦而倒。高麗有善射者,於石城(城山後石城)下射殺十餘人,仁貴單騎直往沖之,其賊弓矢俱失,手不能舉,便生擒之。”便是在石鼓山。
高句麗將軍溫沙門戰敗於此。 《三國史記》:冬十一月 唐右領軍中 將薛仁貴等 與我將溫沙門戰於橫山 破之。

石鼓之巔


西峰的頂上高豎一石,型狀如巨鼓,據說,這就是劉秀當年敲擊的那面石鼓;在石鼓周圍的岩石上,依稀分佈著一些老碗大小圓柱型或半圓柱型的石洞,據說這就是當年劉秀騎乘駿馬經過此地所留下的馬蹄印跡。我站在巨大石鼓上可望東南遠處的秦嶺最高峰玄象山,雄偉而高大;極目西眺,遠處的群山起伏連綿不斷,藍田山、驪山,依稀可見。近處,腳下這西峰的左右兩邊如刀削一般,直達山下,一個“險”字了得。
石鼓山
石鼓山
南峰,雄壯渾然,大有領袖群峰之勢,因南面為尊之意,峰上建有廟宇。中峰,古木參天,林陰夾道,鳥鳴其間,實在是天然幽境。路邊的石縫中,不時還長出幾朵盛開的紫色、紅色的無名小花朵。一陣陣春風微微吹來,這點點的紫色紅色一陣陣顫動著,給這幽境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遊客們大多休息於此,盡情享受這自然美景。這松柏遍地、山花爛漫的景色,一直延綿傾覆整個東峰,真可謂“秀色可餐”。
北峰最高,像似大漢挺立,高峻無比。當我站在北峰頂時,突然間感到天地開闊,心曠神怡。南望群山連綿遠去;北望則為觀賞崇凝、陽郭兩塬和沋河川風光最佳之處。極目遠去,渭河細如一條舞動的銀絲飄帶一樣,環繞著渭南城,隱約可見;兩塬如橫卧的兩條巨蟒,黃底綠斑,蒼蒼茫茫,甚是壯觀;沋河水庫則宛如一面明鏡鑲在沋河川盡頭的兩塬之間。

上山之路


石鼓山
石鼓山
石鼓山西峰腳下,抬眼望去卻是片片巨石疊加,陡峭無比,高不可攀,令人望而生畏;山上一片片綠油油的大小松柏、雜草從石縫中頂出,頑強的生長著,覆蓋著這原本光禿禿的石山。在崖石縫隙中長出的每一根草,每一棵樹;腳下是被雨水沖刷過的石縫上,遍布細小沙粒,非常光滑。沿著被遊客們踩出的這條不是路的路,滿頭大汗艱難地在這陡坡上往山頂攀爬著。可以說這石鼓山西峰中根本就沒有路,只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這條不是路的路。這真是印證了魯迅先生的一句名言:“這世上根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歷史文化


若單講山石景觀,山西的天涯石鼓山應該要比海南島的海畔石陣壯觀不知多少倍,主峰海拔達1114米的天涯石鼓山,群峰羅列尤如犬牙交錯,山勢所指皆直插穹宇。當地人稱,山名原本為“天牙”,“天涯”實是隋唐以前文人筆下風雅所致。天涯石鼓山,當然要以其山中蓮花峰上的肖形石鼓最為壯觀。上得山去,便可見那天然石鼓群石支架,那“鼓槌”則形若巨勺倒扣,昂然翹首悍然擂下,直覺得有一種撼天動地的氣勢。遊人從“鼓槌”下走過,如遇有風的天氣,便能聞得陣陣“鼓聲”。金代詩人元好問有《天涯山》七言長詩,詩中有“喚起山靈槌石鼓,漢女汀妃出歌舞”的妙句。好像他不但已經聽到鼓聲,而且這鼓聲還能把漢女汀妃那樣的古代美女從天國召來,真的歌舞一番呢。“石鼓”儘管只是天涯山蓮花峰上許多景觀中的一處景觀,但是它的成名卻悠古。不但在唐宋以後的很多典籍中者對它有所記載,而且早在南有時期就已經史出有名。如《北史》中就有“斬步藩於秀容之石鼓山”這樣的記述。這裡的“秀容”即秀容郡,此郡設置於北魏永興二年(公元410年)。可見“石鼓山”在1500餘年前,就有了赫赫大名。人們民經飛慣於將古崞的天涯山和石鼓山統一稱為“天涯石”,而事實上“天涯”與“石鼓”實為兩山。天涯山居東,石山(即蓮花峰)居西。兩山摩肩相依,十分親近,故漸次呼為一體。若追本源,歷史上的石鼓山實際要比天涯山享名在先。

歷史評價


古人將天涯石鼓山與五峰山匹配媲美,時有“天涯是為天涯,五峰好比地角”。唐末寫過“楚客莫言山勢險,世人心更險于山”那樣駭世警句的詩人雍陶,據說十年間曾經兩度到過我們的天涯石鼓山。第二次來時留下了一首題曰《再經天涯地角山》的四言絕句。詩曰:“每憶雲山養才,悔緣名利入塵埃。十年馬足行多少,兩度天涯地角來。”今天的國內外遊客大多知道在中國的海南島有著名的“天涯海角”之美景,而殊不知早在千餘年前,在三晉大地上卻有一個“天涯地角”的北國名勝已先它而名聞於天下了。因為,海南島的“天涯海角”的知名,實際上是在清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由當時的崖州知州程哲題寫了“天涯”與“海角”兩幅摩崖石刻以後才發生的事情。
石鼓山曾為革命根據地,1946年解放戰爭時期,老革命家汪鋒(王均治)、李先念大軍在石鼓山下的張村設有無線電台、印刷機構等,與國民黨軍隊進行多次戰鬥,為解放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汪鋒揮筆寫道:“石鼓山莊設柳營,馬嘶刀寒催軍行,厚鎮戰敗武清林,凱旋迴師青峪坪。”

鼓神祠


鼓神祠
鼓神祠
蓮花山麓,有原平市著名古廟石鼓神祠。石鼓神祠座北向南,呈長方形,共有各種建築物20餘間,皆為明 清遺物。祠前百米處,立一木牌坊,四柱三檐。山門前,旗杆兩根,石獅一對,左右鐘鼓二樓。第一進院,北為過殿,南是戲台,左右禪房。第二進院,正殿三間,懸“精忠純孝”匾,為該寺主體建築。殿內塑介子推及其老母像。東西配殿各四間。。祠前門外有高聳的石旗杆,有華麗輝煌的木雕牌坊和一對怒目圓睜的石獅,還有一座和神祠山門相對視的古戲 鼓神祠台。這古戲台台柱上的兩副對聯大有玩味之處。第一副的上聯是“上下數千年史書偌大壇場演就”,下聯是“新舊幾百章樂譜等時歌舞盡之”。第二副的上聯則是“名利交迫扮幾場爭奪情形如覓蠅頭如居媧角”,下聯是“善惡兩分寫一本彰嫜榜樣儼披魯史儼譜毛詩”。勸言警世,真是含蓄若海洋之大,深刻實入木三分呢?許多遊人第一次到天涯石鼓山,不知這“石鼓之神”究竟是何等模樣,急切切入得廟來便直奔“石鼓殿”而去。細看之後,卻大大出乎預料——石鼓神原來就是那鼎鼎大名的介子推和他的老母親!

歷史來源


據舊《崞縣誌》記載,大約是元代初的事情。一位姓延的介休人樂善好施,他在石鼓山下辦了一個舍葯院,意在為當地百姓消災除病。有一天夜深后,這個姓延的介休人剛剛睡下,突然聽到外面傳來一陣陣的人喊馬叫之聲。姓延的介休人非常驚異,就隔著窗戶斗膽相問,說:“窗外你們是什麼人?”讓他感到更為吃驚的是,窗外的人竟回答說:“乃介子推駐兵於此!”聽說是兩千年前的介子推駐兵於此
,姓延的介休人真以為是天兵天將從天而降了。第二天這個故事就傳遍了天涯石鼓山,再後來四鄉百姓就干跪把舍葯院改擴建成了介子推行宮。東周春秋時期的介子推也就自然成了石鼓山的山神。介子推行宮為什麼要在山門前掛起所謂“石鼓神祠”的廟額,這是真正的原因。廟中的石鼓殿還珍藏著一塊元仁宗延佑四年(公元1317年)製作的“石鼓殿”三字牌匾。這塊元匾也從另外一個角度,以實物客觀地說明了石鼓神祠始建於元初的真實性。介子推神祠在天涯石鼓山安下了家,於是這裡近七百年來的寒食節(此地叫石鼓廟會)就顯得特別熱鬧。節日期間,四鄉商賈雲集,游山進香唱戲。本應悲壯凄清的寒食節,在天涯石鼓山完全變成了另外一種氣氛。天涯石鼓山西攬滹沱長流,東擁同川果鄉,周圍地熱資壘下分豐富。古“天涯八景”中有一景即曰“天涯曉雪”,看似講雪景,實是說地熱。清光緒版《山西通志·山川卷》所謂天涯山“峭石壁立,雪下隨消”,實際上記述的也是地熱資源在當地的表現。天涯石鼓山可以隨下即消一年一度千年百歲的降雪,也能欣然容納介子推的千古神靈與像姓延的介休人那樣的遠方來客。古崞天涯石鼓之山,真乃神奇之山!

傳統廟會


每年農曆7月15日,是石鼓山傳統廟會,總要唱戲以賀。商賈雲集,物資交流,趕會者超過萬人。

氣侯特徵


石鼓山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因地勢起伏顯著,境內各地氣候差異甚大,一般年均氣溫在8.5℃左右,一月平均—9℃,七月平均23℃,最高氣溫達40.4℃,最低氣溫—27.2℃,全年積溫為3200~3500℃,霜凍期為十月上旬至次年四月中旬,無霜期15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為450~500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2900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