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七姐妹

西方石油工業中常見的辭彙

石油七姐妹,是西方石油工業中常見的一個辭彙,指當初洛克菲勒的標準石油公司解散后在石油方面的三家大公司和另外四家有國際影響力的大公司。

由來


在1975 年,一位英國記者寫了本關於石油歷史的書,這本書中提出了“Seven sisters”一詞,自此,“七姐妹”成為了西方石油工業的代名詞,也被稱為國際石油卡特爾
她們包括:
新澤西標準石油,即後來的埃克森(Exxon)石油公司;
紐約標準石油,即後來的美孚(Mobil)石油公司,1998 年與埃克森(Exxon)合併組成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
加利福尼亞標準石油,後來成為雪佛龍Chevron),2001 年吞併了七姐妹的另外一家德士古(Texaco),名字仍叫雪佛龍(Chevron);
德士古(Texaco),是在前幾年一次經濟危機中垮掉了,為雪佛龍(Chevron)吞併;
海灣石油(Gulf Oil),1984年為雪佛龍(Chevron)所收購;
英國波斯石油公司,因為他當時主要的經營範圍在伊朗,在伊朗革命後撤走,然後全力經營北海油田,即後來的英國石油公司(British Petrleum,“BP”)。也有的把英國石油稱為超越石油(Beyond Petroleum);
殼牌公司(Shell),其為英荷合資公司。七姐妹在多次合併重組后所剩只有四家,後來隨著新的石油企業興起,有人把新的“石油七姐妹”是:沙烏地阿拉伯石油公司(Saudi Aramco)、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CNPC)、伊朗國家石油公司(NIOC)、委內瑞拉石油公司(PDVSA)、巴西石油公司(Petrobras)和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Petronas)。這些公司總共控制著全球近三分之一的油氣生產和超過三分之一的油氣儲量。

形成發展


石油“七姐妹”即七大石油公司的形成與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七姐妹”初步形成(19世紀70年代—20世紀20年代)
1859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泰特斯維爾的石油溪旁誕生了美國也是世界的近代石油工業。1870年出現了洛克菲勒的標準石油公司(Standard Oil Company),不到20年,標準石油公司成為美國第一家行業壟斷性的石油托拉斯——標準石油托拉斯,也是世界第一個石油“巨頭”。19世紀80-90年代,美國的石油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70%~80%,而標準石油托拉斯控制著美國30%的石油產量、80%以上的原油管道運輸以及85%以上的石油煉製和油品的生產、出口。它在美國本土各州建立了地區性子公司。埃克森、美孚、雪佛龍當初就是標準托拉斯(公司)在新澤西州、紐約州、加利福尼亞州的子公司。
標準石油公司的壟斷,引起了政界、媒體界的不滿,從19世紀90年代起,標準石油公司不斷受到訴訟。1911年,在羅斯福總統的主持下,美國最高法院裁決標準石油公司解體為各自獨立經營的34家地區性、專業性子公司。
分離出來的新澤西標準石油公司繼承了標準石油公司一半的資產,仍然是美國第一大石油公司。它的下游(煉製和銷售)業務很強,而上游(勘探和開發)業務很弱。20世紀20-30年代,它先後兼并了卡特石油公司和漢伯爾(Humble)石油公司,把它們變為自己的上遊子公司,掌握了得克薩斯州等地相當數量的石油資產。與此同時,在北邊它持有加拿大第一大石油公司——帝國石油60%的股權;在南邊它進入墨西哥和委內瑞拉,在1932年購買了印第安納標準石油公司(阿莫科)在墨西哥和委內瑞拉的大量石油資產。這樣,到30年代後期,新澤西標準石油公司不僅成為世界第一大石油煉製商、第一大油品銷售商(營銷網路遍及西歐、東南亞、北美),而且成為第一大原油生產商,確立了它在“七姐妹”中的老大地位。
紐約標準石油公司本來是洛克菲勒石油托拉斯開拓海外市場的專業子公司,它的燈用煤油很早就進入了中國市場,品牌叫“美孚”。它的最大優勢在下游,早就在歐洲、亞洲建立了銷售網路體系。紐約標準石油公司從“標準大家庭”獨立出來后,不久便與真空石油公司合併,成為一家“有下無上”的石油公司。20世紀20年代,它收購了當時美國一家名為馬格諾利亞的勘探公司,形成了上下游一體化的石油公司。
同是標準石油公司中分離出來的加利福尼亞標準石油公司,原本是“標準家族”在加州的地區性的是上下游一體化的公司。它的優勢在上游,1919年它已成為美國最大的上游公司之一,石油產量佔到全美產量的26%。
另外兩家美國石油巨頭“出生”於得克薩斯州南部的紡錘頂(Spindletop)油田。1901年,這裡的高產井噴湧出的強大油流,促使上百家石油公司一下子湧現出來,其中只有屬於得州本地資本並且得到政界支持的得克薩斯公司(即後來的德士古)和梅隆家族的海灣石油公司,頂住了標準石油公司的壓力成長起來,依託得州豐富的石油資源和大量油氣發現,成為有實力向海外發展的兩家美國石油公司。
殼牌集團在印尼(當時是荷屬殖民地東印度群島)起家。其母公司有兩家:一家是皇家荷蘭石油公司,1886年在印尼蘇門答臘島上找到並開發印尼第一個油田,建立起印尼第一座煉油廠、第一條輸油管線和第一座碼頭。另一家母公司是英國的殼牌運輸貿易公司,靠運輸、銷售俄國巴庫石油起家,1896年在婆羅洲找到一個油田,建了一座煉油廠,並在遠東有龐大的石油運銷體系。1907年,這兩家公司合併,組成皇家荷蘭—殼牌集團。20世紀20年代初,它兼并了墨西哥之鷹石油公司,成為當時世界第二大產油國墨西哥的第一大石油公司;它在委內瑞拉取得大量石油租借地,20年代在馬拉開波湖以東發現了大油田,成為委內瑞拉(30年代成為世界第二大產油國)第一大石油公司;與此同時,它進入羅馬尼亞(當時歐洲第一大產油國)、美國(當時美國原油產量佔世界產量一半以上),最終成為最國際化的上下游一體化的跨國石油巨頭。
英國石油公司發跡於伊朗。它是在中東找油的第一家石油公司。由於中東石油的戰略地位,英國政府在其中投資,並控股40%。它隨著中東(尤其是伊朗)石油工業的發展而壯大。
到20世紀20年代,這七家大石油公司在世界各地互相競爭,20年代中期發生了大規模的價格戰,對各方都造成了巨大的傷害。

第二階段

“七姐妹”的“聯姻”與卡特爾的形成(20世紀20年代末—50年代初)
在這個階段,“七姐妹”在世界各主要產油國(尤其是中東)互相“聯姻”,結成了廣泛的、多層次的關係網,結成了共存共榮的利益共同體——壟斷資本主義石油市場的卡特爾。
這個卡特爾的“奠基式”是1928年由殼牌領導人發起的阿克納卡里會談。在這次會談中,殼牌、BP、新澤西三家石油公司達成了瓜分世界石油市場的“阿克納卡里協定”,並且就世界市場的原油價格商定了一個“法則”——以美國得克薩斯海灣出口原油的價格加運費為基準。這是一個有利於七大石油公司在世界各地尤其是在中東找油的規則,它在任何時候都將保證成本高的美國原油生產商有利可圖,並使拉美、中東各公司由於其原油生產成本低而獲利更多。隨後,“七姐妹”的其他四家都參加了“阿克納卡里協定”。
同在1928年,在美國政府“門戶開放”政策的推動下,英國政府被迫“開放”美索不達米亞的石油資源,改組土耳其石油公司為伊拉克石油公司,由新澤西與美孚(最初還有海灣等公司)組成的近東開發公司、法國石油公司、BP和殼牌各持有23.75%的權益,其餘5%權益留給土耳其石油公司的創始人古爾本基安。這是英美石油公司首次在一個產油國家聯手投資,共享資源。競爭者在這裡成了合伙人。根據它們的秘密協定(“紅線協定”),在原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範圍內,各公司不得獨自開發其石油資源。後來,伊拉克石油公司取得了在卡達、阿聯酋(主要是阿布扎比酋長國)的獨家經營權,從而使這五家石油公司共享卡達、阿聯酋的石油資源。
1932年,加利福尼亞標準石油公司在巴林找到了油,並且獲得了沙烏地阿拉伯的一片租借地。它把得克薩斯公司拉進來,雙方各持股50%,組成合資公司——美國阿拉伯公司(簡稱阿美石油公司,Aramco)。1948年,經過一番勾心鬥角的爭鬥,美國另兩個巨頭——新澤西標準和美孚公司撕毀了“紅線協定”,加入對沙烏地阿拉伯的開發。控制了沙烏地阿拉伯石油資源的阿美石油公司成為上述四家公司共有的子公司。
1934年,美國海灣石油公司與英波石油公司聯手,取得覆蓋科威特全境的石油租借地,組成對半合營的科威特石油公司(KOC)。
1954年,美英政府策動軍事政變,推翻了主張國有化的伊朗摩薩台政府,取代英國石油公司在伊朗“一統天下”的是美歐石油公司集團——伊朗石油參股者財團。英國石油公司保留40%股權和作業者的地位,殼牌獲14%的股權,五大美國公司——新澤西標準、加利福尼亞標準、德士古、美孚及海灣各得7%的股權,另外9家美國小公司共享5%的股權。伊朗保留了“國家所有”的空殼。
除在上述中東地區互相“聯姻”之外,1933年,殼牌與新澤西標準石油公司達成協議,按50∶50比例合資,組成殼牌—埃索(Shell-Esso)公司,在歐洲開展上游活動。1938年,加利福尼亞標準石油公司同德士古把蘇伊士運河以東地區的石油資產合併,組成加德士(Caltex)公司。新澤西標準石油公司與美孚聯手,把在印尼的資產合併,組成Stanvac公司。為了共同開發奈及利亞資源,殼牌與BP組成Shell-BP公司。在拉美的委內瑞拉,海灣石油公司把它的子公司梅因格蘭德公司的一半股權讓給了主要對手新澤西標準和殼牌公司。
這樣,到20世紀50年代,這七大石油公司就已經編織起了盤根錯節的關係網,結成了“聯姻”式、共為母公司的親緣網,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榮皆榮、一損皆損、共存共榮的利益共同體,一個實實在在的卡特爾。

第三階段

“七姐妹”快速發展(20世紀50—70年代)
20世紀50-70年代,是“七姐妹”快速發展的時期,它們迅速壯大成為實實在在的“巨頭”。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七姐妹”在中東發現了幾個大油田,沒有來得及開發。中東石油工業的大發展是在50年代前後開始的。
伊朗於1928-1938年相繼發現了加奇薩蘭和阿賈加里兩個特大油田,並在“二戰”后正式投入開發。1958年和1963年又先後發現阿瓦士和馬榮兩個特大油田。由此,伊朗石油產量不斷攀升,1943年為1009萬噸,1950年達到3226萬噸,1963年達到5349萬噸,1970年達到1.0545億噸,1974年超過3億噸。
伊拉克發現的第一個大油田是基爾庫克油田,“二戰”后才全面開發。1953年和1961年又先後發現魯邁拉和北魯邁拉兩個特大油田,以及一批億噸級(可采儲量)大型油田。伊拉克戰前最高年產量約400萬噸,1952年突破1000萬噸,1954年躍上3000萬噸,1963年突破5000萬噸,1971年達到8327萬噸。
阿聯酋1958年發現烏姆謝夫大油田,1964年發現扎庫姆特大油田,另有一批億噸級大油田。阿聯酋1959年開始產油,1968年產油2400萬噸,1971年達到5000萬噸。
沙烏地阿拉伯1938年到1972年相繼發現可采儲量億噸以上的大油田17個,其中10億噸以上的特大油田7個,特別是加瓦爾油田,這是世界上最大的油田,可采儲量超過100億噸。沙烏地阿拉伯1945年產量只有288萬噸,1950年為2665萬噸,1960年達到5000萬噸,1965年突破1億噸,1970年已接近2億噸。
整個中東地區1945年的石油產量為2565萬噸,1956年達到8600萬噸,1955年1.6億噸,1960年2.6億噸,1965年4億噸,1970年高達6.87億噸。
中東油田的特點是儲量大、油層厚、單井產量高。美國平均單井日產量為12桶(1.64噸),委內瑞拉平均單井日產量為225桶(30.8噸),而中東平均單井日產量是5000桶(685噸)。
1953年,來自中東的利潤,加利福尼亞標準石油公司和德士古都是1.1750億美元,新澤西標準石油公司6550萬美元,海灣石油公司7600萬美元,紐約標準石油公司3559萬美元。
1957年,來自伊朗的利潤,BP 8970萬美元,殼牌2660萬美元,新澤西等5家美國石油公司各1520萬美元。
在1948-1954年的7年裡,加利福尼亞標準石油公司從亞洲(主要是中東)賺得了6.45億美元的利潤。其中,1954年一年獲得利潤1.17億美元,而它在亞洲的投資總共只有1300萬美元。同一時期,它在亞洲的資產累計達3.85億美元,每投入1美元,可以積累29.61美元。
七大石油公司的實力增加之快由此可見一斑。1972年,在世界最大公司排名中,按資產額排名,七姐妹都在前11名以內,其中新澤西標準第一,殼牌第二,資產額分別為215.58億和200.67億美元。按營業額排名,它們全在前15名以內,新澤西標準、殼牌分別位居第二、第四,各為203.975億和140.6億美元。按資產額計,其餘五姐妹第三至第七位的排序依次是德士古、海灣、美孚、英國石油、雪佛龍。其中老七雪佛龍的資產為84.84億美元,營業額為57.11億美元。

體系瓦解


從20世紀60年代末到80年代,發生了幾次“大地震”,對“七姐妹”構成了強烈衝擊,以致“七姐妹”巨頭體系瓦解。

衝擊一

石油輸出國組織的形成及其活動
第一次衝擊是1960年石油輸出國組織成立到1970年加拉加斯會議。歐佩克成員國第一次如此緊密地團結起來,相互支持,同“七姐妹”為首的外國石油公司鬥爭,要求原油標價反映匯率變化,提高稅率,增加利潤分成。
20世紀50年代,中東連續發現特大油田,石油產量增長很快。此時,蘇聯由於開發“第二巴庫”,也把大量原油投放西方市場,石油市場形成供大於求的局面,義大利在發達國家中率先從蘇聯大量進口原油。50年代末,出現了市價低於標價的情況。1959年,英國石油公司率先單方面把標價壓下來,“七姐妹”立即跟進。1960年,新澤西再一次壓低標價,“七姐妹”又一次跟進。標價直接關係東道國的收入,“七姐妹”事先不同產油國商量,其我行我素的做法激怒了產油國。在民族主義思潮的支持下,五個主要產油國——伊拉克、沙烏地阿拉伯、伊朗、科威特、委內瑞拉發起組成了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此後,歐佩克成員國發展到13個。歐佩克的團結、鬥爭,迫使“七姐妹”卡特爾不得不把標價恢復到第二次壓價前的水平。
在石油輸出國組織成立前後,中東產油國共同鬥爭,迫使各國石油公司普遍接受委內瑞拉的“五五分成”原則。原先石油公司的利潤,大體上產油國政府與公司是“三七開”,產油國得到30%,改為“五五分成”后,產油國可以拿到50%的利潤。
1969年,利比亞發生革命。新上台的卡扎菲政府率先向國際公司發動攻勢,要求提高標價,增加稅率。它採取分化瓦解、各個擊破的策略,迫使在利比亞的23家外國公司先後都接受了條件,即標價提高每桶50美分,稅率提高5%,政府同公司的利潤分成改為55∶45。
由於擔心利比亞的做法會引起“多米諾效應”,“七姐妹”把在中東的23家外國公司組織成“聯合陣線”,共同對抗歐佩克成員國,國際公司形成一個集團來同歐佩克談判,各家公司不單獨與產油國政府談。如果哪家公司被產油國減產乃至停產,其他公司就向它提供原油。但是由於歐佩克加拉加斯會議推廣了利比亞的經驗,導致這一策略完全失敗。海灣產油國首先迫使國際公司方面在德黑蘭協議上簽字,利比亞等地中海原油出口國又迫使公司方面接受的黎波里協議。最後原油標價提高了,稅率提高了,“七姐妹”在各產油國的控制地位被動搖,它們控制石油價格的特權也被剝奪。

衝擊二

國有化浪潮
第二輪衝擊波——國有化,是一場根本性的“革命”。歐佩克國家採取了一步走(接管)和分步走(參股)兩種方式。
1972年10月5日,沙烏地阿拉伯的石油大臣亞馬尼率領海灣國家石油部長同相關石油公司在紐約簽訂參股總協議。總協議規定,從1973年1月1日起,各產油國在相關石油公司中參股25%,穩定5年;1979-1982年,每年增加參股5%,1983年增加6%,達到51%(標誌著產油國取得對公司的控制權),然後保持到租借權期滿(約1990-2000年)。事實上,各國都加快了進度。科威特首先提前到1974年1月1日參股60%,1975年取得科威特石油公司100%的股權。沙烏地阿拉伯、卡達、阿聯酋如法炮製。伊朗1973年讓國際參股財團立即把經營管理權歸還伊朗國家石油公司,完成了國有化。伊拉克於1972年接管了伊拉克石油公司的所有權,1973年取得巴士拉石油公司(伊拉克石油公司在南部的子公司)60%的股權。在此之前,阿爾及利亞首先發難,1968年12月初接管蓋蒂石油公司51%的股權;利比亞1970年12月接收薩里爾油田中英國石油公司的一半股權,分別開始它們的國有化進程。委內瑞拉自1976年1月1日起,接收全部20多家外國石油公司的石油資產。這樣,到1976年初,歐佩克成員國完成或基本完成了石油工業國有化。
國有化對“七姐妹”的打擊十分沉重。第一,幾十年來高額利潤來源的基礎——租借權合同全部作廢,租借權這種殖民主義性質的控制權從此消滅。第二,“七姐妹”的上遊資產大部損失。除了在美國、加拿大的不受影響外,凡在發展中國家的上遊資產——巨大的油氣儲量、高產量的油田、管道、儲油設施、自用煉油廠、碼頭,統統被東道國收走。第三,一批產油國的國家石油公司走上舞台,進入世界石油市場。它們擁有大量的油氣儲量、巨大的原油生產能力、少量煉油能力,佔有本國油品市場(或成為本國市場的主體)。“七姐妹”在世界石油工業中“一統天下”的地位被打破,不再能肆無忌憚地掠奪產油國的石油、天然氣。第四,“七姐妹”之間由於擁有租讓權、股權而形成的血緣性的關係破滅了,它們不再是不可侵犯的“巨無霸”,它們之間的共生共榮關係轉變為以競爭為主的關係。第五,“七姐妹”同產油國的關係,不再是帶有宗主國色彩的特權關係,取而代之的是同產油國國家石油公司通過產量分成合同或服務合同進行平等、互利合作的關係。國際石油公司從產油國國家石油公司得到原油供應,向產油國提供資本、人才、技術幫助。
同1972年比較,1980年“七姐妹”擁有的原油可采儲量從2844億桶(398.6億噸)減少到274億桶(37.5億噸),減少了90%;在資本主義世界可采儲量中的比重從50%減少到5%;它們所掌握的原油供應量,從平均每日3035萬桶(415.8萬噸)減少到2043萬桶(279.86萬噸),減少了32.7%;它們掌握的原油產量,由平均每日2772萬桶(379.7萬噸)減少到824萬桶(112.87萬噸),減少70%。
不過,“七姐妹”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由於油價大大提高,其營業額和利潤大大增加了。1980年是“七姐妹”銷售收入的高峰年。在資本主義世界最大工業公司中,按銷售額排序,它們佔了前一、二、三、五、六、七、十位,依次為:埃克森、殼牌、美孚、德士古、英國石油公司、雪佛龍、海灣。埃克森的銷售額獨領風騷,突破1000億美元;“小妹妹”海灣石油公司為264.83億美元。按資產總額排序,依次是殼牌(685.19億美元)、埃克森(565.7億美元)、BP(423.78億美元)、美孚(327.05億美元)、德士古(264.3億美元)、雪佛龍(221.62億美元)、海灣(186.38億美元)。按利潤排序,名列第一、第二位的是埃克森(56.5億美元)和殼牌(51.74億美元),後面分別是BP(33.37億美元)、美孚(32.72億美元)、德士古(26.43億美元)、雪佛龍(24.01億美元)和海灣(19.15億美元)。“七姐妹”中,美國佔5家,歐洲佔2家,美國資本的優勢明顯。

六巨頭


從1981年到20世紀90年代後期,對於大國際石油公司來說是動蕩的歲月,是調整結構、資產重組的年代。
20世紀80年代前中期
“難過的年月”——“七姐妹”變為“六姐妹”
進入20世紀80年代,世界石油市場發生了重要變化——石油市場開始由賣方市場轉為買方市場。70年代油價的大幅度上升,對石油消費產生了抑制作用;高油價刺激了世界各地的勘探和開採,歐洲北海和美國阿拉斯加的石油生產逐步進入高峰期,非歐佩克國家的產量上升較快,進入80年代,世界形成石油供大於求的局面,油價趨於疲軟。1981年3月,油價由每桶43美元高峰下落到29美元。石油公司的銷售額下降,利潤也隨之減少。同時,成本卻在上升。國際石油公司加工的原油大部分來自市場供應,往日租借地上低成本開採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而70年代得以接替原油供應的阿拉斯加北海的原油,生產成本要高得多。
總之,對於國際石油公司來說,80年代前期是難過的年月,從1980年到1985年,七大石油公司的儲量變化不大,原油供應量下降37%,原油加工量減少25%,石油產品銷售量下降12%,利潤減少達44%。
在這種情況下,七巨頭紛紛調整經營戰略,採取緊縮措施。海灣石油公司做出決策,放棄國外業務,將業務範圍收縮回美國本土。1982-1984年,它把在歐洲這個大市場的下游業務——包括煉油廠、加油站統統出售。雪佛龍1983年宣布放棄在西歐的下游業務,以加強在美國的業務。埃克森與美孚出售了它們在70年代下半期現金購入的大量非油業務,停止在加拿大的大規模油砂開發項目和美國科羅拉多的頁岩油開發項目。
各公司普遍壓縮煉油能力,關停低效高耗的小煉油廠和老設備,進行技術改造。1985年與1980年相比,“七姐妹”中的五家美國公司的煉油總能力減少了27%,從平均每日1605萬桶(219.86萬噸)減少到1175萬桶(160.96萬噸)。
與此同時,全球形成了石油公司兼并重組的熱潮。首先是美國殼牌石油公司(Shell Oil)以36.5億美元併購了美國的貝爾里奇公司。接著,德士古兼并了蓋蒂;美孚兼并蘇必利爾;英荷殼牌把美國殼牌變成了全資子公司;雪佛龍兼并了海灣,使“七姐妹”成了“六姐妹”。
1986-2002年
三次石油價格暴跌與超級六巨頭的最終形成
1986-1998年的13年,世界發生了三次石油價格暴跌,所有石油公司都深受其害。這三次油價暴跌對石油工業和石油巨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尤其是1998年的價格暴跌,更是引發了世界範圍內石油公司的兼并與重組浪潮,促使超級六巨頭最終形成。
(1)1986年石油價格暴跌及其影響
1986年,世界發生了歐佩克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油價戰。發起者是歐佩克中的沙烏地阿拉伯等主要產油國。原因是1982-1985年,為了穩定世界石油市場供應,歐佩克一直採取限產保價的政策,而非歐佩克國家卻一直在拚命生產,結果是歐佩克國家的市場份額逐步下降。沙烏地阿拉伯為維護歐佩克的利益,在限產保價的政策框架下一直充當機動產油國,其石油產量從1981年的980萬桶/日降至1985年的318萬桶/日,而歐佩克其他成員國卻不嚴格執行限產紀律,超配額生產,導致沙特遭受很大損失。1985年7月,沙特宣布不再充當機動產油國,同年12月歐佩克部長級會議決定放棄限產保價政策,轉而採取捍衛市場份額的政策。由此,產油國之間開展了油價戰,1986年7月阿拉伯輕油的現貨平均價從1985年12月的26.92美元/桶跌至8.63美元/桶。油價暴跌使歐佩克成了最大的受害者。七大公司(美國的阿莫科取代海灣石油公司)1986年上游利潤比1985年猛降51.9%,營業利潤下降13.1%。
這次油價暴跌並非是世界消費萎縮引起,而是嚴重供大於求引起的。因此,當歐佩克決定從1987年1月1日起恢復限產保價政策,並確定歐佩克的參考油價為18美元/桶以後,油價就開始逐步回升了。
(2)1991-1993年的經濟衰退、油價大跌及其影響
1991年1月,世界發生了經濟衰退。當年世界GDP增長率降為2.2%,其中工業國的GDP增長率僅為0.3%。世界石油消費停滯在31.35億噸的水平上。1992年成為國際石油公司營業額狀況空前惡化的一年。石油需求大幅度下降,而全球石油生產能力卻一直在增加,油價呈頻繁波動的狀況。
同1991年相比,1992年七大石油公司的利潤下降18.8%,不僅是上游,而且下游連同化工,都陷入不景氣。1992年埃克森的利潤從上年的56億美元降到48億美元,下降14.8%;美孚從19.2億美元降到8.6億美元,下降55.2%;德士古從13億美元降到7億美元,減少45%;殼牌從1990年的66億美元降到44億美元;BP則出現幾十年來未有的艱難局面,從贏利8億美元變成虧損4.6億美元,導致上任不久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R·霍頓引咎辭職。六大巨頭中,唯有雪佛龍一枝獨秀,1992年的利潤為22.1億美元,比上年的15.6億美元增長20.9%,而且保持了大石油公司中投資回報率最高(15%)的地位,原因是它在1992年初及時分析了形勢,迅速採取了一系列對策。
1993年,世界GDP比上年實際增長2.9%,其中工業國增長1.8%,增長率均低於上年。由於歐佩克和非歐佩克產油國繼續增加產量,1993年國際油價大幅度下降,美國WTI原油價格最低跌到14.06美元/桶。與1992年同品種現貨平均價格相比,WTI下跌10.3%,鹿特丹成品油下跌8.3%,新加坡成品油下跌6.9%。儘管原油和成品油價格都下跌,但原油價格下跌幅度更大,煉廠原油成本下降幅度相應較大,因此,對於一體化的大石油公司來說,下游凈收入帶動了總體凈收入的增加。
(3)1998年石油價格暴跌及其影響
1997年下半年,東南亞金融危機爆發,並迅速波及韓國、日本,1998年進一步擴大到俄羅斯、拉美乃至美國和歐洲,世界經濟情況迅速惡化。而此時歐佩克做出錯誤判斷,於1997年11月決定把生產限額提高200萬桶/日(1億噸/年)。供過於求的局面使得油價又一次大幅度下降。儘管1998年歐佩克聯合非歐佩克產油國共同減產,但仍未能扭轉油價的暴跌。全年WTI平均現貨價格跌至14.39美元/桶,低點跌至10.76美元/桶,剔除物價因素,已跌到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前的水平。
這次油價大跌,在石油業界引起了大震動。為應對這種形勢,各大石油公司採取了大規模的資產重組,實行優勢互補,強強聯合。例如,1996年,殼牌會同阿莫科,把它們在美國西南部帕爾緬(二迭系)盆地的油田資產合併,組成阿爾多拉能源公司,以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營效率。BP與美孚合併它們在歐洲的下游業務,覆蓋歐洲43個國家,資產達50多億美元,銷售額近2億美元。其中70%股權屬於BP,兩家的燃料油業務由BP經營,用BP品牌;30%股份屬於美孚,經營兩家的潤滑油業務,用美孚商標。德士古、Star與美國殼牌公司組成美國最大的下游聯合公司,資產超過100億美元。大陸石油公司與菲利普斯公司聯合它們在美國的煉油、銷售和儲運業務,成為美國第六大煉油商,煉油能力達到3850萬噸/年,加油站有12000家。殼牌與埃克森合併它們在全球的添加劑業務,成為世界第三大添加劑供應商,市場份額達25%。
另一種方式是公司兼并。這一次的兼并風潮超過了國界,跨越了大西洋,而且顯然歐洲資本居優勢地位。例如,1998年,BP兼并了美國的阿莫科,又於1999年兼并了美國另一家大獨立石油公司、世界500強之一的阿科。1998年12月,美國最大兩家石油公司、原“七姐妹”中的埃克森同美孚合併成埃克森美孚公司。同年,法國道達爾先後合併比利時的菲納和本國的姐妹公司埃爾夫。2000年,原“七姐妹”中的兩姐妹、美國的雪佛龍同德士古合併,組成新的雪佛龍公司。2002年,美國的兩大獨立石油公司大陸石油公司(1996年脫離杜邦公司)同菲利普斯合併組成康菲公司。
這樣,2003年世界石油工業形成了新格局。按銷售收入計,埃克森美孚、BP、殼牌三家都超過2000億美元,分別達到2370、2326、2689億美元;雪佛龍、道達爾、康菲三家超過1000億美元,分別是1200億美元、1182億美元、1051億美元。這六家國際石油公司被稱為六個“超級石油巨頭”。
值得注意的是,在先前的“石油七姐妹”中,美國佔5家,歐洲佔2家。六大超級巨頭中,美國、歐洲各3家,與“七姐妹”時期相比,歐洲資本的地位已經有了較大的提高。

挑戰優勢


1.六巨頭面臨的新挑戰
進入21世紀以來,世界石油工業進入了又一個相對穩定的發展階段,然而新挑戰的出現,使六大巨頭的日子在將來也不會輕鬆。
以OECD為代表的工業發達國家,經濟進入后工業化時期,經濟發展對石油的依賴大為減少,經濟增長速度平緩(1%~3%)。全球石油需求的增長主要來自“新興市場經濟國家”——中國、印度、俄羅斯、南非、巴西等國。全世界節能降耗呼聲很高,這些新興國家也不會重走高能耗的發展道路。因此,世界石油需求不大可能有大幅度的增長。
國際石油公司必須面對國家石油公司的嚴峻挑戰。全世界已經有上百家國家石油公司,其中包括主要石油生產國的國家石油公司。它們擁有70%以上的儲量和產量,正在大力發展石化業和油品銷售業,它們中的一部分正在國際化,擠占超級巨頭的“地盤”。國際石油公司為了取得原油供應,不得不同它們合作,而合作條件越來越苛刻。首先,產油國要通過國家石油公司實現對資源開發的控制權,體現主權,在與外國公司的合作中國家石油公司的持股要求達到51%~60%,有的國家把這稱為新的“國有化”。其次,國際石油公司實行風險勘探,找不到油氣時,勘探的損失往往由公司自身完全承擔;找到了油田,公司獲利卻由於與產油國簽訂的產品分成協議而減少。第三,利潤分成大幅度向產油國傾斜,產油國通過礦區使用費、所得稅、利潤油分成等,拿走80%以上的利潤,並且通過徵收特別稅,拿走大部分高油價下的超額利潤。
即便這樣,競爭仍然很激烈。除了六大超級巨頭,發達國家(尤其美國)還有一批大、中、小石油公司參與競爭。其中,有實力單獨向產油國投標,充當作業者的公司不多,但參股勘探開發項目的不少。還有一些國家石油公司,尤其是“新興市場經濟國家”的國家石油公司,在資本、技術、人才方面已經有了一定優勢,加上它們比國際石油公司更具活力,它們的國家同產油國有較好的關係,因此在資源開發中也具有一定的競爭力。中國的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俄羅斯的Gazprom、Rosneft,印度的印度石油天然氣公司(ONGC),馬來西亞的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Petronas),巴西的巴西國家石油公司(Petrobras),還有越南與泰國等國的國家石油公司,都已經加入了這一行列。
因此,國際石油公司要生存和發展,就必須調整戰略。第一,硬著頭皮同產油國國家石油公司合作,接受苛刻條件;第二,到發展中國家以外的“自由資本主義”國家(如美國、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去勘探、開發;第三,向專業化的勘探公司買新增儲量,或向別的公司買它們認為不很經濟的儲量(例如,在某地區孤零零的一個油田,或油田的一部分股份)。第四,向資金和技術密集的地區或領域投資,如海上深水區、天然氣(液化或生產天然氣合成油)、非常規油氣資源(如重油和油砂、煤層氣)開發利用等。
2.石油巨頭仍有優勢
雖然超級石油巨頭不如當年“七姐妹”那麼不可一世,但發展壯大的趨勢還在繼續。第一,它們擁有巨大的財力。前面說過,它們擁有上千億美元的營業額與資產額,每年上百億美元的投資。第二,它們擁有一批善於經營管理的人才。第三,它們擁有經驗。雖然專業技術服務不是它們的,設備製造不是它們的,但它們在世界各地的豐富實踐,使它們形成了高能力、高效率的團隊,善於把世界各地、各企業最佳的技術、設備、器材組合到石油勘探、開發項目里來,以較短的時間、較低的造價拿下項目。這三方面的優勢,大多數國家石油公司和中小獨立公司是不具備或不足的。即便是中國石油、Gazprom、Petrobras這些實力相當雄厚、人才濟濟、技術有特色的國家石油公司,總體上也不能同它們匹敵。
超級巨頭的更大優勢在下游。在這個領域它們擁有難以替代的長期優勢。在2007年世界煉油能力超億噸的公司中,六大巨頭分列第一、二、七、八、九、十二位。第一位的埃克森美孚,煉油能力高達3.15億噸/年;第二位的英荷殼牌集團達1.98億噸/年,遙遙領先於其他公司。而且,它們的優勢更體現在質量上。它們的深加工能力強,油品收率高,重質油轉化程度高,油品質量好。世界上煉油領域的大多數先進工藝技術也都是它們的。不斷降低油品燃燒后的污染物排放,更多地加工利用更重質的原油,是世界煉油業的發展趨勢。通過投資(參股或合營)和技術合作,它們正在“新興工業國家”擴大地盤,加強在煉油和基礎化工領域的存在,使之成為盈利的來源。
在油品銷售方面,它們開拓世界市場已七八十年乃至百餘年。它們的銷售體系已經滲透到世界每一個角落。2007年,油品銷售量的前六名全由它們包攬。第一名的埃克森美孚,年銷售量高達3.2億噸;第六名的康菲公司也達1.48億噸。近幾年,它們正在新興市場國家(包括中國)大力拓展業務。隨著一批新興市場國家的開放,它們必將拓展更大的市場空間,取得更大的市場份額。在十年八年內,這個優勢不會動搖。
3.競爭與合作的未來趨勢
石油工業的未來競爭將更加激烈。一方面,國際石油公司的兼并重組不會停息。有多家公司在向著超級巨頭的方向努力,如西班牙的雷普索爾、義大利的埃尼。它們有可能通過兼并組合成新的超級巨頭。另一方面,新興市場國家的若干有實力的國家石油公司,如俄羅斯的Gazprom和Rosneft,巴西的Petrobras等,正在加緊國際化步伐,成為國有巨頭公司。此外,眾多的中小石油公司也在努力擠佔一定的市場份額。
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這六家石油超級巨頭正在還將繼續在世界石油工業領域、在世界石油市場上發揮骨幹作用。但是,老一套的經營方式已經不能適應新的環境,合作正在成為主流,這不僅包括國際公司間的相互合作,更重要的是國際公司與國家石油公司的合作。
合作的基礎是優勢互補,互利共贏。有兩種合作方式值得注意:德士古以其在美國東部的煉油廠和銷售體系,同提供資金和原油的沙特阿美公司組成了星辰企業,這是國際大公司用下游的優勢同產油國國家公司的上游優勢相結合。中國福建省同埃克森美孚、沙特阿美合作的煉油化工項目,是石油進口國用市場,國際石油公司拿技術,產油國國家公司用資源三大優勢的結合。

綜合實力


如今,“老七姐妹”只剩其四,包括美國的埃克森美孚公司、雪佛龍公司以及歐洲的英國BP公司和英荷殼牌公司,加在一起只控制全球3%的儲量及10%的生產量,只靠主導金融計價、垂直整合及多樣化產品來維持利潤。這些公司以往呼風喚雨的能力大大被削減,而使之弱化的力量則多來源於由國家支持的國有石油公司。
新世紀取代“老七姐妹”的“新七姐妹”是一群由新興市場所帶領的石油新貴。《金融時報》和石油專家所研擬出的新七姐妹,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Aramco)、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CNPC)、伊朗國家石油公司(NIOC)、委內瑞拉國家石油公司(PDVSA)、巴西國家石油公司(Petrobras)和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Petronas),清一色都是由國家主導經營的企業,這些國家石油公司靠國際化浪潮催生,靠國有化推動迅速崛起,控制著世界三分之一的油氣產量和剩餘可采儲量。
90年代以來,有一批國家(國有)石油公司非常活躍,發展得很快。巴西的Petrobras和馬來西亞的Petronas,在國內積極同外國公司合作,在國外積極參與油氣田的勘探、開發。俄羅斯天然氣公司和俄羅斯石油公司在國內快速壯大。中國的三家國有石油公司都在積極向國外擴展,進展很大。它們不僅進入了《財富》世界500強的行列,在世界石油50強中的地位逐步上升。
按2006年50強的排序,在原油加工這個向來是跨國石油公司一統天下的領域裡,前10名里已經闖入4家國家石油公司。它們是:委內瑞拉國家石油公司(第三)、中國石化(第四)、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中國石油。在油品銷售方面,委內瑞拉國家石油公司、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巴西的Petrobras和中國石化四家升入了前10位。
就企業的規模和實力而言,國家石油公司在銷售額、資產總額和凈收入(利潤)方面也越來越壯大。同樣根據2006年排列的世界最大50家石油公司,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第五)、中國石化、墨西哥的Pemex進入了銷售額前10名,中國石油(第四)、俄羅斯天然氣公司、馬來西亞的Petronas進入了凈收入的前10名,俄羅斯天然氣公司(第四)、墨西哥Pemex、中國石油進入了資產總額前10名。一批實力雄厚的國家石油公司在大刀闊斧地參與國外石油天然氣資源的開發,參與國外的石油煉製和銷售。它們正在發展成為跨國經營的、一體化的國家石油公司。
在“新七姐妹”中,拉美國家的石油公司表現尤為突出。以委內瑞拉為代表,其跟從者巴西、玻利維亞、厄瓜多等國家紛紛實踐著既資源又政治的全新石油資源策略,將石油做為國家的資源武器,成就了國有大型石油公司也保證了自身做為資源國家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