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敕瑞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師
胡敕瑞,1963年生,男,江西泰和人。1991年7月於四川大學獲文學碩士學位,2000年8月開始任教於北京大學中文系,期間曾在美國、新加坡、韓國等地訪學與講學。主要從事古漢語教學以及漢語歷史句法、辭彙研究。2004年獲“北京大學優秀德育獎”。
1991年7月於四川大學獲文學碩士學位;1991年7月至1999年7月於江西師範大學任教。1999年8月於北京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1999年8月至2000年7月在挪威奧斯陸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2000年8月開始任教於北京大學中文系,期間曾在美國、新加坡、韓國等地訪學與講學。
研究生課程:《說文解字》研讀、中古漢語研究概況、古漢語辭彙
2011年本學期面對留學生開設《古代漢語》(下),周二3、4節,周四7、8節。
專著與論集
《<論衡>與東漢佛典詞語比較研究》,巴蜀書社,2002。
編著
《中國現代語言學家傳略》(參與編寫),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論文
2009:
從隱含到呈現(下),《語言學論叢》第三十八輯,商務印書館。
“正爾”與“今爾”——時間與空間的關聯,《歷史語言學研究》,第二輯,商務印書館。
2008:
漢語負面排他標記的來源及其發展,《語言科學》2008年第6期,商務印書館。
2006:
代用與省略——論歷史句法中的縮約方式,《古漢語研究》2006年第4期;人大複印資料2007年第5期轉載。
“去”之“往/至”義的產生過程,《中國語文》2006年第6期;人大複印資料2007年第2期轉載。
近幾年來古漢語辭彙研究概述,《中國文化研究》(韓國),2006年第1期。
2005:
動結式的早期形式及其判定標準,《中國語文》2005年第3期;人大複印資料2005年第9期轉載。
從“隱含”到“呈現”(上),《語言學論叢》第三十一輯,商務印書館;人大複印資料2006年第1期轉載。
2004:
略論漢文佛典異譯在漢語辭彙研究上的價值,《古漢語研究》,2004年第3期;人大複印資料2004年第7期轉載。
2003:
《道行般若經》及其同經異譯的互校,《中文學刊》第二輯(香港)。
2002:
從三音詞語看東漢辭彙的發展,《語言學論叢》第三十輯,商務印書館。
從概念出發的詞語比較研究,《漢語史研究集刊》(四川,成都)第五輯,巴蜀書社。
《論衡》詞語札記,《江西師大學報》,2002年第2期;人大複印資料2002年第9期轉載。
1999:
對漢字漢語性質的幾點認識,《古漢語研究》1999年第4期。
1996:
“諍”之誤訓“止”說,《江西師大學報》1996年第2期。
科研項目
2005-2008,參與“語言接觸與漢譯佛典語法比較研究——以梵漢對勘為基礎”項目
2006-2009,參與“上古至中古漢語動詞演變及其動因機制與影響研究”項目
2004年獲“北京大學優秀德育獎”。
2004年獲“北京大學第九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
2005年獲“北京市第八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