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如

王曉如

9.《唐代長安的旅遊》,《唐都學刊》2002.1 13.《唐代陝西陵墓與旅遊文化》,《西安聯合大學學報》2004、3 17.《宋代終南山地區文化資源研究》,《唐都學刊》2007.1

目錄

正文


王曉如,女,滿族,遼寧本溪人。教授,碩士生導師。1984年畢業於陝西師範大學歷史系,獲歷史學學士學位。後於河北大學宋史研究室跟隨漆俠先生攻讀宋史並獲得碩士學位。現為陝西省史學會常務理事、唐代文化史學會理事、中國宋史學會會員、西安文理學院重點學科帶頭人、西安歷史文化研究所負責人、《中國通史》基礎課程教學團隊主持人、《中國古代史精品課程主持人。民盟西安市委副主委、西安市政協委員。從教20餘年,纂寫著作、主編教材7部;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主持陝西省哲學社會科學等課題10餘項,多次獲得省、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目前主要從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以及音樂史、唐宋文化史、宋史等方面的研究。
其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代表作:
《陝西活的歷史--西安鼓樂史的整理與研究》,三秦出版社,2010年
主持課題:
1.陝西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規劃課題):《陝西活的歷史——唐傳長安古樂史的整理與研究》
2.陝西省教育廳社會科學項目:《唐傳長安古樂的傳承研究》
3.陝西省教育廳社會科學項目:《陝西宗教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開發研究》
4.陝西省藝術科學規劃課題:《中國古代的交響樂——唐傳長安古樂
的保護與傳承研究》
5.陝西省藝術科學規劃課題:《西安鼓樂史研究》
6.陝西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歷史學專業第二課堂實踐教學研究》
7.陝西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高校非物質文化遺產教學與實踐創新研究》
8.西安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西安城南歷史文化環境保護規劃》
9.西安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西安非物質文化遺產持續性保護利用研究》
10.西安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西安市少數民族流動人口問題研究》(重要參加)
11.西安科技局軟科學項目:《西安非物質文化遺產網路化、數字化研究》
代表性成果:
1.《略論宋代鄉村的第五等戶》,《青海社會科學》1990.2
(全文被中國人民大學《宋遼金元史》轉載)
2.《宋代鄉村的無產稅戶》,《中國經濟史研究》1991.1
《青海社會科學》1991年第2期
(全文被中國人民大學《宋遼金元史》轉載)
3、《閑話王安石的人品》,《文史知識》1996.7
4.《宋代的丁口賦》,《中國史研究》1998.3
(收入《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被中國人大複印資料《宋遼金元史》索引、被全國報刊索引(哲學社會科學)《財政史》索引)
5.《宋代的孝》,《西安聯合大學學報》1999、1
6.《宋代的賦稅制度與鄉村下戶的負擔》,《歷史教學》1999.11
7.《北宋土地政策對南宋社會的影響》,《河南大學學報》2002.5
(被《新華文摘》《報刊文章篇目輯覽》2003、1)
8.《論南宋初年中央軍事集權的原因》,《人文雜誌》2002.6
9.《唐代長安的旅遊》,《唐都學刊》2002.1
(收入《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
10.《潘 宇文》,陝西人民出版社、遠東(新加坡)出版公司
2002、4初版,2002、10再版
11.《試析宋代兩京的旅遊特點》,《唐都學刊》2003、4
12.《乾陵》,三秦出版社 2003.10
13.《唐代陝西陵墓與旅遊文化》,《西安聯合大學學報》2004、3
14.《試析宋代宗教對旅遊的影響》,《唐都學刊》2005.1
15.《才能 心胸 名利—才子劉文靜的悲劇》,《文史春秋》2005.2
16.《唐代寺院編戶流民探析》,《唐代歷史文化研究》2006、4
17.《宋代終南山地區文化資源研究》,《唐都學刊》2007.1
18.《絲綢之路上的活文物-唐傳長安古樂在西安地區的傳承與分佈》,
文博》2008.1(《歷史地理學研究的新探索與新動向——慶賀朱士光教授七十華秩暨榮休論文集》2008、6,三秦出版社出版)
19.《唐傳長安古樂譜字、古譜識讀與記譜法》,《人文雜誌》2009、1
20.《試析長安的生活經歷對杜甫“詩史”風格的影響》,《唐都學刊》 2009.1 (《長安學叢書·文學卷》,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三秦出版社 2009.9)
21.《20世紀80年代以來長安古樂保護傳承成果綜述》,《長安歷史文化研究》2009.9
22.陝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與經濟發展的聯動思考,《陝西文化產業》藍皮書,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4
《陝西文化發展報告(2010)》
23.《第二課堂與課堂教學關係研究》,《青海民族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1
24.《實踐教學與人才培養關係研究》,《天水師範學院學報》2011、1
26.《音樂與宋代城市生活》,《西安文理學院學報》2012、5
26.《廟會與西安鼓樂傳承》,《咸陽師範學院學報》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