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4條詞條名為陳玉龍的結果 展開
陳玉龍
北京大學書畫協會會長
陳玉龍,著名學者、書法家。一九二一年生於江蘇鎮江。北京大學東方學系教授,北京大學書畫協會會長,中國國際書畫人才網學術顧問,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五十年代曾兼任北大校長馬寅初先生的秘書。與季羨林、金克木並稱“北大三支筆”。曾應邀赴日本、美國、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五國和香港、台灣等地做書法藝術交流活動,效果甚佳。部分書法作品被博物館、碑林等重要場所收藏。
主要著作有:《漢文化論綱》、《中國書法藝術》(其中《書法五感》一文深受書法界重視)、《天地有正氣》等。
送給韓國總統金大中書法作品
陳玉龍[著名書法家、北京大學東方學系教授]
1979年春,在趙寶煦、李志敏、張振國三教授發起和張學書副校長首表贊同及大力扶持下“燕園書畫會”應運而生。引碑入草開創者李志敏會長去世后,由羅榮渠教授暫代會長。李、羅兩教授相繼辭世后,“燕園書畫會”擇定於1996年6月27日改組為“北京大學書畫協會”,歸屬於藝術教育委員會。是日也,天公作美,雨後天晴,一掃幾年來之陰霾與低沉。新老會員歡聚一堂,同聲讚美此次盛會為燕園書畫事業之“中興會”。展望未來,前景廣闊,無限振奮。陳玉龍以75歲衰邁老翁,推舉為書畫協會會長,
書法界一直流傳著陳玉龍寫過的一篇題為《優入聖域—漢字書法藝術禮讚》的文章。文章中說,研究書法必須提高到美學高度;研究美學,必須提高到哲學高度,應當以濃厚學養領字。
“以學養德”,這是當年陳玉龍的恩師許學源老先生留給先生的一筆寶貴財富,也是他幾十年來一直堅信和堅守著的信仰。學習書法初期可能更多關注技巧,要掌握一門藝術的基本語言,學習技巧是前提。但是稍微深入之後,修養即上升到了第一位。一個人如果沒有相當的文化修養,在書法上就不能上層次,如果沒有道德修養,那麼藝術再高也會遭人唾棄。
在文化修養和道德修養上,陳玉龍自己無疑是書法界的典範。陳玉龍治學,以史學為主兼及文學和書法。在史學方面,陳玉龍從事印度支那研究達半個世紀之久,主編了幾部頗有影響的論文集,在越南、柬埔寨、寮國三國的歷史和文化以及中越、中柬、中老關係史研究方面成績斐然,是我國著名的印支史專家。在文學上,陳玉龍早在學生時代就已經展現了他的才華。他的文章清新婉麗,給人以美的享受。《天地有正氣》散文集收入北大百年校慶“未名文叢”第一輯。也正是對史學和文學的偏好,為陳玉龍奠定了深厚的文化修養,筆下每一個字都融入了傳統的積澱和對歷史、藝術的深刻理解。
陳玉龍書法作品
陳玉龍書法作品精品
陳玉龍認為,“立體感”強調的是書法應追求結構造型的凝重感,厚實、雄渾、壯闊,血肉豐滿,此為書法藝術的筋絡百骸;“節奏感”重在用筆氣勢,要剛柔相濟,動靜結合,使書法形象既端莊又凝重,爽爽有神;“朦朧感”重在意境神韻,要深邃、幽遠、含蓄、蘊藉,神藏筆底,元氣淋漓;“空間感”重在書法的章法布局,要浩淼、空靈、沖淡,濟白當黑,黑白互補,納大江廣川之勢於尺幅方絹;“時代感”強調的是求變創新,要立足傳統而不為古人所宥,博採眾長,轉益多師。
陳玉龍八十誕辰書法展的開幕式上,著名書法理論家張同印老師說,陳老書法真正地達到了“老辣、蒼勁,人書俱老”。
人書俱老,大筆豪情,筆下每一個字都彰顯著陳玉龍多年的功力和深厚的學養。曾經採訪過陳玉龍的馬中華說,陳玉龍的作品,乍看好像漫不經心,細細賞之,始感蒼茫老辣,筆勢雄強。
他寫“翰逸神飛”四個字。“翰”字左右起伏,原本四平八穩的字極盡動感;“逸”字留空間於走字底和上側,疏落有致;“神”落筆一豎蒼勁有力,支撐起整個字;“飛”字起筆虛實相接,似斷非斷,收筆處反手處理,更顯力度,更有神韻,似雄鷹展翅。這四個字,後來曾經作為禮品贈送給韓國總統金大中。 ”
陳玉龍[著名書法家、北京大學東方學系教授]
1988年,中國書法家協會首任主席舒同舉辦首次個人書法展,其前言即是舒老和組委會請陳玉龍為其撰寫的;1996年,已過古稀之年的陳玉龍擔任北京大學書畫協會會長,為北大的學生,社團和外籍人士講授書法美學和書法史課程,積極推進學校書畫藝術的發展;
在新加坡的個展上發言
2004年,歐陽中石教授舉辦全國首屆書法博士論文答辯,聘請的答辯委員為沈鵬、馮其庸、史樹青和陳玉龍四人;
陳玉龍教授在歷屆博士生論文答辯會上
陳玉龍的書法,遒勁秀逸,別具一格,有江南才子的秀骨,頗為人們喜愛。作品先後在日本東京、大阪、新加坡、倫敦、布魯塞爾等地展覽,是饋贈國內外名流和政要的珍貴禮品,國內重要的博物館、碑林處都有所收藏。
陳玉龍向泰國公主詩琳通贈送墨寶
與董建華先生親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