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其庸

原中國紅學會會長

馮其庸(1924年2月3日-2017年1月22日),名遲,字其庸,號寬堂。江蘇無錫縣前洲鎮人。1924年2月3日出生。中共黨員。著名紅學家、史學家、書法家、畫家。歷任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中國紅學會會長、中國戲曲學會副會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北京市文聯理事、《紅樓夢學刊主編等職。以研究《紅樓夢》著名於世。2015年2月被聘任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

2017年1月22日12時1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

人物關係


人物經歷


馮其庸
馮其庸

早年經歷

1924年2月3日生於江蘇無錫縣前洲鎮。家貧困,幼年失學,在家種地,小學、中學均未能畢業。抗戰勝利后考入蘇州美專,兩月後又因貧失學。

教育經歷

時間院校
xx——1943年私立無錫前洲青城中學
1943年下半年無錫工業專科學校
1945年蘇州美專
xx——1948年無錫國專

工作經歷

1949年5月在蘇南行署工作。
1950年任教於無錫市第一女中。
1954年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歷任講師、副教授、教授等職。
1975年國務院文化組成立紅樓夢校訂組,任副組長,主管校注業務,前後七年,1982年出書。
1980年-1982年兩度赴美在史坦福、哈佛、耶魯、柏克萊等大學講學。獲富布賴特基金會榮譽學術證狀。
1984年12月由國務院、外交部、文化部派往前蘇聯鑒定列寧格勒藏本《石頭記》,達成兩國聯合出書協議。后又歷訪新加坡、馬來西亞、韓國作學術講演,均獲高度評價。
馮其庸
馮其庸
1986年調任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
1996年應邀訪問德國、法國,並在柏林和巴黎考察兩國所藏敦煌、吐魯番文獻。
1996年11月離休。
1998年5月25日至5月30日在中國美術館舉辦了“馮其庸書畫展”。
1998年8月以76歲的高齡,第二次上帕米爾高原,於海拔4700米的明鐵蓋山口,發現玄奘取經回國的山口古道,此古道為玄奘回國以後1355年來的第一次發現。這一發現,轟動了中外學術界。
1998年10月4日至酒泉金塔縣訪漢代雄關肩水金關、地灣城。10月5日(舊曆中秋節)至內蒙額濟納旗訪古居延海、西夏黑水城、漢甲渠候官遺址,對以上各處都作了詳細的調查。
2005年5月任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首任院長。
2008年1月任名譽院長。
2009年任中國文字博物館首任館長。

個人生活


2017年1月22日12時1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

社會活動


先後兼任中國紅樓夢學會會長,中國漢畫學會會長,《紅樓夢學刊》主編等職。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著有《曹雪芹家世新考》《論庚辰本》《夢邊集》《漱石集》《秋風集》等專著二十餘種,並主編《紅樓夢》新校注本、《紅樓夢大詞典》《中華藝術百科大辭典》等書。
馮其庸作品
馮其庸作品
還在研究中國文化史,古代文學史、戲曲史、藝術史等方面做出了成就,研究了中國大西部的歷史文化藝術,著有考證絲綢之路和支架取經之路的大型攝影圖冊《瀚海劫塵》,獲得學術界的高度評價。馮其庸還擅於書法和繪畫,書法宗二王,畫宗青藤白石。所作書畫為國內外所推重,被譽為真正的文人畫
專著
《春草集》(戲曲研究論文集,上海文藝出版社,1979年10月)
馮其庸作品
馮其庸作品
《逝川集》(文學史研究文集,陝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5月)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己卯本)(中國青年出版社,1980年6月)
《夢邊集》(紅樓夢研究論文集,陝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10月)
《秋風集》(散文序跋集,文化藝術出版社,1990年3月)
《落葉集》(學術隨筆,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3月)
曹學敘論》(曹學研究專著,光明日報出版社,1992年)
《漱石集》(紅樓夢研究論文二集,湖南嶽麓書社,1992年)
《論庚辰本》(紅學版本研究專著,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1978年4月)
《〈石頭記〉脂本研究》(紅樓夢版本研究專著,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12月)
《曹雪芹家世新考》(曹雪芹研究專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7月)
馮其庸
馮其庸
《八家評批紅樓夢》(紅樓夢評點派研究,文化藝術出版社,1991年9月)
《增訂本曹雪芹家世新考》(曹雪芹研究專著,文化藝術出版社,1997年7月)
《曹雪芹家世·紅樓夢文物圖錄》(紅學研究專著,圖版732幅,考證文字五萬字,香港三聯書店,1983年12月)
《夜雨集》(學術散文隨筆,北京友誼出版公司,1999年2月)
《瀚海劫塵》(中國大西部攝影集,共圖229幅,文化藝術出版社,1995年1月)
《蔣鹿譚年譜·水雲樓詩詞輯校》(詞學專著,齊魯書社,1986年9月)
《評批〈書劍恩仇錄〉》(文化藝術出版社,1998年11月)
《評批〈笑傲江湖〉》(文化藝術出版社,1998年11月)
《瓜飯樓重校評批〈紅樓夢〉》(遼寧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
《敝帚集:馮其庸論紅樓夢》(文化藝術出版社,2005年2月)
《朱屺瞻年譜》(當代中國畫家研究,與尹光華合著,上海書畫出版社,1986年5月)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匯校》(與馮統一合作,用12種脂本石頭記排列匯校,七年始完稿,文化藝術出版社,1989年4月)
《吳梅村年譜》(清詩研究專著,與葉君遠合著,江蘇古籍出版社,1990年3月)
紅樓夢概論》(與李廣柏合著,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年3月)
主編
馮其庸
馮其庸
《歷代文選》(古代散文選讀,中國青年出版社,1962年9月)
《新校注本紅樓夢》(紅樓夢讀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5月)
紅樓夢大辭典》(文化藝術出版社,1990年)
《曹雪芹墓石論爭集》(文化藝術出版社,1994年8月)
徠《中華藝術百科大辭典》(商務印書館,1998-1999年)
論文
《五慶堂重修遼東曹氏宗譜》考略(《紅樓夢學刊》1979年01期)
論《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甲戌本“凡例”(《社會科學戰線》1979年02期)
二百年來的一次重大發現——關於曹雪芹的書篋及其他(《紅樓夢學刊》1980年01期)
醉里乾坤大——論《紅樓夢》的情節和細節描寫(《社會科學輯刊》1981年02期)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
關於己卯本的影印問題及其他(《社會科學戰線》1981年03期)
影印《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甲戌本上被胡適刪去的幾條跋文(《紅樓夢學刊》1982年03期)
論南戲《張協狀元》與《琵琶記》的關係兼論其產生的時代(《社會科學戰線》1984年02期)
瞿塘石歌(《清明》1985年03期)
關於中國的陶文化、茶文化及其他(《文藝研究》1990年01期)
曹學敘論(《紅樓夢學刊》1991年04期,1992年01期,1992年02期)
一個持續五千年的文化現象——良渚玉器上神人獸面圖形的內涵及其衍變(《中國文化》1991年02期)
程甲本問世的歷史意義——為紀念程甲本問世二百周年而作(《紅樓夢學刊》1992年03期)
曹雪芹墓石目見記(《紅樓夢學刊》1992年04期)
論《紅樓夢》的脂本、程本及其他——為馬來西亞國際漢學會議而作(《紅樓夢學刊》1994年02期)
再論曹雪芹的家世、祖籍和《紅樓夢》的著作權(《紅樓夢學刊》1995年01期)
曹雪芹祖籍“豐潤說”駁論(《紅樓夢學刊》1996年03期)
玄奘取經東歸入境古道考實——帕米爾高原明鐵蓋山口考察記(《法音》1999年03期)
關於北京師範大學藏《石頭記》庚辰抄本的幾點思考(《紅樓夢學刊》2001年04期)
論《紅樓夢》的思想(《紅樓夢學刊》2002年01期)
啟功先生論《紅》發微——論《紅樓夢》里的詩與人(《北京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馮先生在採風
馮先生在採風
曹雪芹的祖籍、家世和《紅樓夢》的關係——對一個爭論了半個多世紀的問題的梳理和透視(《紅樓夢學刊》2002年04期)
《紅樓夢》的思想(央視百家講壇,2003年10月15日)
解讀《紅樓夢》(《紅樓夢學刊》2004年02期)
初讀《四松堂集》付刻底本——重論曹雪芹卒於“壬午除夕”(《紅樓夢學刊》2006年04期)
讀滬上新發現的殘脂本《紅樓夢》(《紅樓夢學刊》2006年06期)
曹、李兩家的敗落和《紅樓夢》的誕生(《紅樓夢學刊》2007年03期)
《紅樓夢》的語言魅力(《文匯報》2007年4月6日)
序跋
《紅樓識小錄》序(《陝西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83年02期)
《紅樓夢論集》序(《紅樓夢學刊》1984年01期)
《精忠旗箋證》序(《陝西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84年02期)
侯北人的畫——侯北人畫集序(《陝西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84年03期)
讀書·游山·看畫——《歷代遊記選》序(《陝西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85年01期)
讀屺瞻老人的畫——屺瞻老人畫冊序(《社會科學戰線》1985年01期)
馮其庸
馮其庸
吳梅村年譜序(《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6年03期)
重議評點派——《八家評批紅樓夢》序(《紅樓夢學刊》1987年01期)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匯校》序(《紅樓夢學刊》1987年03期)
走自己的路——王同書《施耐庵研究論集》序(《社會科學戰線》1987年03期)
振衣千仞岡 濯足大江流——為《傅抱石畫集》而作(《文藝研究》1989年01期)
《新編石頭記脂硯齋評語輯校》序(《紅樓夢學刊》1989年01期)
馮其庸
馮其庸
《金瓶梅及小說戲曲比較研究》序(《徐州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年01期)
論夢敘本——影印夢覺主人序本《紅樓夢》序(《紅樓夢學刊》1989年02期)
《紅樓夢大辭典》序(《紅樓夢學刊》1989年02期)
校紅漫議——八家評批紅樓夢校後記(《紅樓夢學刊》1989年04期)
《紅樓夢研究》序(《紅樓夢學刊》1991年02期)
語可誨人 光可鑒物——《俞平伯·周穎南通信集》敘(《中國文化》1991年02期)
《紅樓夢會心錄》敘(《紅樓夢學刊》1992年02期)
無盡的懷念——《漱石集》後記(《紅樓夢學刊》1992年04期)
重論庚辰本——《校訂庚辰本脂評匯校》序(《紅樓夢學刊》1993年01期)
關於《石頭記》脂本的研究——《〈石頭記〉脂本研究》序(《紅樓夢學刊》1998年01期)
紅學的新貢獻——《紅樓夢考論》序(《紅樓夢學刊》1998年04期)
筆耕不輟的藝術大師——《朱屺瞻作品集—朱屺瞻藝術館藏品》序(《美術之友》2000年01期)
讀紅三要——胥惠民《和青年朋友談〈紅樓夢〉》序(《紅樓夢學刊》2001年04期)
《論〈紅樓夢〉的思想》自序(《紅樓夢學刊》2002年01期)
馮其庸
馮其庸
《清代評點本紅樓夢叢書》序(《紅樓夢學刊》2002年03期)
《紅樓樓》——永恆的認識對象——《紅樓夢六人談》序(《紅樓夢學刊》2003年03期)
紅樓沉思錄——《曹雪芹的最後十年考》序(《紅樓夢學刊》2003年04期)
永遠芬芳的紅學奇葩——《紅樓夢人物論》序(《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論甲戌本——紀念曹雪芹逝世240周年重印《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甲戌本弁言(《紅樓夢學刊》2004年04期)
我對《紅樓夢》的解悟——瓜飯樓重校《評批〈紅樓夢〉》後序(《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紅樓夢與揚州》序——從“富貴榮華”到“茫茫白地”(《紅樓夢學刊》2007年01期)

個人作品


千古文章未盡才——為紀念曹雪芹逝世二百二十周年而作(《紅樓夢學刊》1983年04期)
列寧格勒藏抄本《石頭記》印象(《紅樓夢學刊》1985年03期)
懷念葉聖陶老人(《紅樓夢學刊》1989年01期)
瓜飯樓上說金庸(《讀書》1991年12期)
漢畫漫議(《尋根》1995年05期)
曹雪芹和《紅樓夢》(《紅樓夢學刊》1999年03期)
千秋長懷趙朴翁(《佛教文化》2000年Z1期)
——為柳子谷先生誕辰一百周年作(《同澤書畫》,2001年10月16日)
庄生曉夢迷蝴蝶——讀杜世祿畫的感受(《藝術界》2002年01期)
列寧格勒藏本《石頭記》回歸記——我與中華書局(《紅樓夢學刊》2003年01期)
乾坤清氣一鴻儒——饒宗頤的書畫藝術(《中國書畫》2004年09期)
丹青潑向黔西東——讀劉白雲先生的山水畫(《美術觀察》2004年10期)
新疆師範大學的學術演講(《新疆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學畫漫憶(《榮寶齋》2005年02期)
又見青山育後人——讀俞宏理山水畫(《書畫藝術》2005年04期)
兩樁歷史事實和兩件珍貴文獻(《紫禁城》2005年06期)
關於王瑗仲先生的絕筆《十八帖》(《中國書畫》2005年07期)
石壺手稿(《藝術界》2006年03期)
傳統書畫的學習和繼承——寫在我的書畫展之前(《文藝研究》2006年05期)
懷舊空吟聞笛賦——《紅樓夢》新校注本25周年紀念座談會上的發言(《紅樓夢學刊》2007年02期

人物評價


馮其庸為人寬厚,但愛憎分明,富有興情。他以“寬堂”為號可能也就是表達這種人格上的追求。而這種人格力量反映到他的畫上,其寬厚的氣局就表現出一種不同尋常的人格精神。他的畫率意而天真,放浪形骸,寥寥數筆而能全其氣韻神采,一切無不透露學養功底。
馮其庸的畫遠追青藤、白陽,近受齊白石、劉海粟、朱屺瞻的影響,但是蒙養不同,生活相殊,他的畫表現出與前輩們不盡相同的藝術方式。在各種藝術方式之間,他更重“聊寫胸中逸氣”,表現出與同鄉倪迂之間的暗合。
他的畫還有“寫”的特色,反映了他在書法方面的造詣。他早年臨寫各家各派,但最喜歡的是行書,尤其鍾情於王羲之的《聖教序》。它不僅收集了《聖教序》的各種佳拓的影印本和明拓殘本,而且反覆臨寫右軍存世的各種書札,以右軍書法建構了自己的書法基礎。他的書法神清氣朗,意遠韻長;文氣勃發,雅緻四溢。他的書法風格,瀟灑而不失法度,清秀而遠離流俗,規矩而沒有造作。這些書法品格都奠立了他的繪畫基礎。但是,在他的書法中有時又反映出畫的謀篇布局和筆墨韻致,表現出中國書畫在兩種藝術形式創作中的相互作用的關係,也論證了書畫同源的道理
馮其庸代表作
馮其庸代表作
馮其庸代表作
馮其庸代表作
馮其庸
馮其庸

獲得榮譽


時間獲獎全稱具體獎項頒獎機構
2012年10月首屆吳玉章終身成就獎終身成就獎中國人民大學
2011年12月中華藝文獎終身成就獎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