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康陵
漢康陵
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咸陽城北7.5公里處渭城區周陵鄉大寨村。漢平帝劉衎墓。劉衎(前9~5)為漢中山孝王劉興之子,9歲即位,在位5年。時大司馬王莽輔政,嫁女為帝后。不久用藥酒毒死平帝,結束了西漢王朝的統治,改國號為新。
漢平帝康陵位於咸陽市渭城區周陵鎮大寨村之西。西漢平帝劉與王皇后同塋異穴的合葬陵。
陵園略呈正方形,東西423米,南北413米,四面垣牆之中建有闕門,今遺跡無存。陵冢形如覆斗,近冢頂內收成台,檯面距冢頂5.5米。陵冢通高30.6米,陵基邊長約210米。孝平王皇后陵在陵園東南距帝陵570米處,封土為覆斗形,底邊長86米,頂邊長33米,高10米,周圍出土大量漢代磚瓦。
漢平帝康陵:西漢皇室以包含有“安寧、安康”之意的“康”字來為短命的漢平帝葬身之地定名,實在是一種美好願望的體現。
(公元前9年-公元5年)劉衎,原名劉箕子,漢元帝孫,漢成帝的侄子,漢哀帝的堂兄弟,中山王劉興子。哀帝於公元前1年6月病死後,王莽為便於弄權,不肯立年歲較長的君主。於9月迎立年僅9歲的劉衎為帝。第二年改年號為“元始。”在位5年,一說被王莽毒死,一說病死。終年14歲,葬於康陵(今陝西省成陽市西25里處)。
劉衎的母親衛姬,系中山孝王之姬。其母家衛氏外戚卻讓王莽坐立不安。王莽怕平帝的母親衛姬進長安后被尊為太后,不准她入京同兒子住在一起。衛姬想念年幼的兒子,幾次上書請求王莽准許她進京,王莽執意不肯。並藉機殺盡平帝舅家,以防與他爭權。
公元5年,劉衎已經14歲。他耳聞目睹王莽的陰險刻毒,知道自己這個皇帝不但純粹是個擺設,而且親舅家一族已幾被滅絕,母親衛姬雖倖免活著,卻被人為分離,骨肉不能相見。常常對王莽面露慍色。有時背地裡吐露對王莽的怨情。王莽知道后,擔心劉衎成人後難以對付,決定除掉他。同年12月,大臣們給劉衎祝壽。王莽乘機敬上毒酒,劉衍一飲而盡。到了晚上,劉衎腹痛如絞,大場呼叫,卻不見有人來搶救,輾轉哀號,接連掙扎了幾天,后死於長安未央宮。劉衍死後,王莽又傳言劉衎得急病而死,還假惺惺地哭奠了一場。也有人說劉衎真的是病死的。
劉衎死後謚號為孝平皇帝,史稱平帝。
康陵 吉祥 / 攝
平帝王皇后合葬陵位於康陵東南570米,封土堆高10米,陵冢形如覆斗,陵園略呈長方形。在平帝死去,王莽逼她再嫁時,執意不從。到各地起兵討伐王莽,焚燒未央宮時,她說:“我有什麼面目再見漢家?”便自投火中而死。
康陵 吉祥 / 攝
公元前一年,漢哀帝病逝,平帝即位,年僅九歲。大司馬王莽掌權,在平帝十二歲時,他說服了太皇太后,將自己的女兒立為皇后以便鞏固權勢。可是婚禮后不到兩年,平帝與王莽的衝突越來越激烈,王莽不許平帝的母親衛姬與他團聚,還殺害了平帝的舅舅一家,以防止他們成為新一派的外戚,平帝懷恨在心。王莽一不做二不休,索性毒死了平帝,立兩歲的劉嬰為帝。王皇後年僅十四歲就當上了太后。
公元8年,王莽自立為帝,自己的女兒當然也就不是太后了,被封為“黃皇室主”。但沒想道他的女兒竟是一個忠貞不渝的人,對父親的行為痛斥不已,並屢次拒絕了父親安排的改嫁他人。
公元23年,綠林軍攻入長安,殺死王莽,燒毀了宮殿。王皇后卻不肯逃走,毅然迎向火海,化為灰燼。
後來晉長安縣令潘岳在《西征賦》中是這樣評價她的:瞰康陵之孤墳,悲平后之專傑,央厥父之篡逆,蒙漢恥而不雪,激義成而引決,赴丹焰以明節,投宮火而焦糜,從灰熛而俱滅。
西起興平縣豆馬村,東到咸陽市正陽鄉張家灣,依次排列著漢武帝茂陵、漢昭帝平陵、漢成帝延陵、漢平帝康陵、漢元帝渭陵、漢哀帝義陵、漢惠帝安陵、漢高祖長陵、漢景帝陽陵。為什麼漢文帝霸陵和漢宣帝杜陵沒有修在咸陽原上呢?一方面是因為漢代帝陵埋葬有嚴格的昭穆制度;一方面文帝力求節儉,所以選擇在因山為陵。宣帝當皇帝之前“周徧三輔”、“尤樂杜、鄠之間,率常在下杜”(《漢書·宣帝紀》),他的父母均葬於長安城東南,所以宣帝築陵於杜東原。
西漢帝陵的形制有兩類:一類是霸陵因山為陵的形式,墓葬開鑿于山崖中,不另起墳丘。其他10陵則屬另一類,都築有高大的覆斗形夯土墳丘,一般底部約150~170米見方,高約20~30餘米,以武帝茂陵墳丘最大。漢代帝后合葬同塋而不同陵,后陵大多在帝陵的東面,墳丘亦較帝陵為小,惟呂后墳丘大小几乎與高祖長陵墳丘相等。從陽陵開始,在帝后墳丘的四周築平面方形的夯土垣牆,每面垣牆的中央各闢一門,門外立雙闕。這種圍墳丘一周的方形陵園,是西漢帝后陵園的通制。陵園之旁建寢殿和廟。
西漢諸陵的陪葬墓都在帝陵之東,長陵陪葬墓規模最大。茂陵陪葬墓中有著名的衛青、霍去病墓。這些帝陵加上皇親國戚、權臣列侯的陪葬墓自東而西綿延百里,正如古詩所云:“長陵高闕此安劉,附葬累累盡列侯”(彥謙
《長陵詩》)。長陵開始置陵邑。漢朝建都長安以後,便將齊、楚諸國的大姓和有功之臣都遷到長陵邑來。自此而後,往往把高官豪富之家遷到各陵邑中去,將有實力的豪族控制在長安,以便鞏固漢朝的統治。漢元帝永光四年(公元前40年)下詔罷置陵邑,因為強迫移民而使百姓破產,引起社會上的動蕩不安,設置陵邑對鞏固政權已不起作用,所以從渭陵開始廢置陵邑。
西漢有些皇帝還按帝陵規格修建其父或其母之墓,或以皇帝、皇后的禮儀安葬,如漢太上皇陵、薄太后南陵、鉤邑夫人云陵,以及宣帝父母史皇孫和王夫人的陵墓等。這些陵墓或在皇室帝陵陵區附近,或在陵區之外的京畿之地。
西漢皇帝陵墓以帝陵為中心的複雜而規整的布局,顯示了以皇帝為中心的專制主義意識和嚴格的等級觀念。漢代帝陵的形製為中國古代皇帝的陵墓制度奠定了基礎,對後世的帝陵制度有很大影響。目前西漢帝陵內的構築及埋藏情況因為尚未發掘,所以還不清楚;另外關於各帝陵陪葬坑的方位和具體數量因發掘尚少,了解也不多。隨著西漢帝陵考古工作的進一步開展,西漢帝陵的全貌將越來越清晰地展現在我們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