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

漢語詞語

想象它是一種特殊的思維形式。是人在頭腦里對已儲存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過程。它能突破時間和空間的束縛。想象能起到對機體的調節作用,還能起到預見未來的作用。

定義


想象
想象
1.普通心理學中的解釋:想象是人在頭腦里對已儲存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過程。它是一種特殊的思維形式。想象與思維有著密切的聯繫,都屬於高級的認知過程,它們都產生於問題的情景,由個體的需要所推動,並能預見未來。
2.心理學上指在知覺材料的基礎上,經過新的配合而創造出新形象的心理過程。
也可理解為對於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體形象;設想。例如:不難想象/想象不出。
3.想象是人在腦子中憑藉記憶所提供的材料進行加工,從而產生新的形象的心理過程。也就是人們將過去經驗中已形成的一些暫時聯繫進行新的結合。它是人類特有的對客觀世界的一種反映形式。它能突破時間和空間的束縛,達到"思接千載""神通萬里"的境域。

普通心理學分類


無意的

無意想象是指事先沒有預定目的的想象。無意想象是在外界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產生的。例如夢是一 種無意想象。

有意的

有意想象是指事先有預定目的的想象。有意想象中,根據觀察內容的新穎性、獨立性和創造程度,又可分為再造想象、創造想象、幻想。
(1)再造想象
含義:根據別人的描述或圖樣,在頭腦中形成新形象的過程。
意義:使人能超越個人狹隘的經驗範圍和時空限制,獲得更多的知識;使我們更好理解抽象的知識,使之變得具體、生動、易於掌握。
形成正確再造想象的基本條件:
一是能正確理解詞與符號、圖樣標誌的意義;
二是有豐富的表象儲備。
(2)創造想象
不根據現成的描述,而在大腦中獨立地產生新形象的過程。
創造想象的特殊形式—— 幻想:與個人生活願望相聯繫並指向未來的想象。兩個特點:體現了個人的憧憬或寄託,不與當前的行動直接聯繫而指向於未來。具有積極意義:積極的幻想是創造力實現的必要條件,是科學預見的一部分;是激勵人們創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個人和社會存在與發展的精神支柱。
(3) 理想與空想
理想是符合事物發展規律、並可能實現的想象。
空想是不以客觀規律為依據甚至違背事物發展的客觀進程,不可能實現的想象。

爭議

在知覺材料的基礎上,經過新的配合而創造出新的形象的能力。
“想象”和“想像”之爭:
自從“像”字恢復使用后,象、像二字一度造成混亂,“想象”和“想像”至今糾纏不清。你認為用哪個xiàng字更合理?
1986年是分界線
不說歷史,就現代漢語運用來說,“想象”和“想像”的糾纏是1986年以後出現的。1986年前是“想象”一統天下;1986年重新公布《簡化字總表》,恢復了“像”字的使用,“想像”開始崛起。
它突出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工具書肯定了“想像”的地位。比如《現代漢語詞典》,舊版只收“想象”,新版則兩者兼收,但以“想像”為主條,釋義后註:“也作想象。”“想象”后只注“同‘想像’”。編者的態度是顯而易見的。同樣,《辭海》1979年版只收“想象”,1999年版則反其道而行之,只收“想像”。
二是教材接受了“想像”的用法。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統編教材,一向只用“想象”,但現今出現了微妙的變化。比如2000年推廣使用的“試驗修訂本”《語文》,第一、二、三冊均用“想象”,至少出現了59次;而第四、五、六冊則一律改為“想像”,至少出現了63次。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收入第五冊的吳組緗的《我國古代小說的發展及其規律》一文,文中兩處出現“想像”,舊教材中均作“想象”,原文發表於1992年第1期《文史知識》,當時用的也是“想象”而不是“想像”。
用“想像”也許是大勢所趨吧?
(吳華)
一樁歷史公案
“想象”和“想像”之爭,其實並不自今日始,這是一樁歷史公案。
工具書中,談到“想像”,總以屈原《楚辭·遠遊》為書證:“思舊故以想像兮,長太息而掩涕。”其實不同版本用字並不一致,所以王逸特地加了個註:“像,一作象。”時代文藝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古典文化精華》叢書,選用的《楚辭》本子,便是用的“想象”。
又如曹植的名篇《洛神賦》:“遺情想像,顧望懷愁。”查《佩文韻府》,此句分明歸於“想象”條下。在流行的各種選本中,“想像”和“想象”也是平分秋色。
對此,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有個解釋。他認為最初有“象”無“像”,在表示“像”義時,“古書多假象為像”。後來“像”字出現,但該用“像”處,仍“皆從省作象”,於是“學者不能通矣”。他慨嘆曰:“凡形像、圖像、想像,字皆當從人,而學者多作‘象’,象行而像廢矣。”
那麼,我們今天是撥亂反正,還是將錯就錯呢?願聽高明裁奪。
(顧豪)

恢復

理應恢復“想像”
“五四”以後,《漢字簡化方案》推出以前,在這一段相當長的時間裡,顯然是“想像”更為流行。翻翻當時的文學作品,便可證明此言不虛。
瞿秋白在《餓鄉紀程》中寫道:“我現在想像,他說這話時的笑容,還儼然如在目前呢。”楊朔在《迎志願軍歸國》一文中,也有同樣的用法:“你們想像中的祖國正應該是這樣。”
正因為此,當時的工具書,無論是《辭源》《辭海》,還是《國語詞典》《同音字典》,都是只收“想像”而不收“想象”。
既然“像”字已經恢復使用,那麼“想像”理應恢復使用。這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宋桂奇)

通用性

“想象”更有通用性
毫無疑問,“想象”和“想像”是一組異形詞。通用性是異形詞整理的第一原則。那麼,它們誰更具有通用性呢?
李行健先生主編的《現代漢語異形詞規範詞典》認為,“想象”和“想像”為全等異形詞,“象”和“像”是古今字。根據詞頻統計,“想象”為2350,“想像”僅為22。為此,推薦“想象”為規範詞形。
筆者也作了一次調查,調查對象包括魯迅、老舍、張愛玲、蘇曼殊、金庸等人的作品以及現代人編的部分史書,其中“想象”用了169次,“想像”用了30次。筆者還統計了1981~1998年《讀者》的用字情況,結果大致相同,用“想象”的有155篇,用“想像”的僅4篇。可見,“想象”的使用頻率遠遠高於“想像”。
出現這種情況,可能和推行簡化字有關。從1956年到1986年,“想象”已經用了30年。既然事實如此,本人傾向於用“想象”。
(蕭模艷)
“象”實“像”虛
整理異形詞,詞頻統計是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因為這種統計,既受制於對象,也受制於時間,不同的統計對象,不同的統計時段,得到的結果是不一樣的。相比之下,構詞的理據分析顯得更為重要。
“想象”和“想像”,區別在於“象”和“像”。在甲骨文、金文中,有“象”無“像”,“像”是後起的區別字。“象”的本義是指哺乳動物大象,也可泛指事物的情狀和樣子。“像”則指比照人物創造或製造出來的形象,如塑像、畫像。由此觀之,“象”是實的,“像”是虛的;“象”是本體,“像”是造體。
“想象”或者“想像”,無論是作為心理學名詞,即指在知覺材料的基礎上經過新的配合而創造出新形象的心理過程,還是作為一般詞語,指設想不在眼前的事物的形象,它都是一種“思維活動”,也就是說,它是比較抽象的。有鑒於此,我認為用“想像”比較合理。
(楊永軍)

用字習慣

尊重專業用字習慣
本人是讀心理學的。當年讀書時,只知有“想象”而不知有“想像”。
據我所知,至今為止,一些權威的心理學教材,仍然用的是“想象”。比如黃希庚的《心理學導論》、葉意乾的《普通心理學》、李錚的《心理學新論》,等等。
非但教材,《中國大百科全書》中的《心理學》這一卷,在關於“想象”(imagination)的論述中,同樣用的是“想象”。“想像”一次也未用過。
“想象”是心理學中的一個重要的概念。《中國大百科全書》以及上述教材,都是十分有影響的出版物。對於專業用字習慣,我認為社會應予以尊重。
(溫珍琴)
想起了韓非子
“想象”還是“想像”?我想起了韓非子說過的一段話,也許可以讓我們得到一點啟發。
《韓非子·解老》:“人希見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按其圖以想其生也。故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謂之象也。”
“希”通“稀”,“希見生象”,即很少看到活象。這段話的意思是,由於地球生態的變化,人們很少看到活象,得到死象的骨頭,便按照骨骼的樣子想出活象的模樣。所以凡靠主觀意識去推想者,都稱之為“象”。
我認為這段話也許便是“想象”一詞的出處。
既然想的是“象”,那當然不能用單人旁。否則,反而是用了一個別字。不知諸君以為然否?
(蔡建)
何必走回頭路
韓非子關於“想象”的解說,生動有趣,有如寓言,因而屢被引用,連上一世紀50年代日本大修館出版的《大漢和辭典》,也曾用作書證,可見影響之廣。
然而,這一說法是靠不住的。段玉裁在注《說文解字》時,在“象”“像”二字條下針鋒相對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似古有象無像。然像字未制以前,想像之義已起。故《周易》用象為想像之義,如用易為簡易、變易之義,皆於聲得義,非於字形得義也。韓非說同俚語。”他認為“象”字只不過因為同音借用一下,和“大象”沒有任何關係。韓非之說同“俚語”一樣不可信。
那麼,“像”字制出以後呢?段玉裁也有說法。他注“象”字時說:“許書一曰指事,二曰象形,當作像形。全書凡言象某形者,其字皆當作像,而今本皆從省作象,則學者不能通矣。”注“像”字時又說:“凡形像、圖像、想像,字皆當從人,而學者多作象。象行而像廢矣。”
可見,按照段玉裁的觀點,不但“想象”應是“想像”,而且“象形”也應是“像形”。那麼,為什麼事實並未如此呢?因為出版物上“皆從省作象”,“而學者多作象”。這就出現了“象”行“像”廢的局面。這就是說,早在段玉裁時代,“想象”已經壓倒“想像”。這是文字“從省”的產物,也是“學者”選擇的結果。
既然如此,何必走回頭路呢?
(解志雄)

合理性

“想象”比“想像”合理
“想象”與“想像”這組異形詞,在書刊上使用頻率相當,《現代漢語詞典》將“想像”列為推薦詞形,其實從理據上看,“想象”更為合理。
首先,從語素表義的合理性上看,“象”字更勝一籌。分析詞的內部結構,“想象”和“想像”都是動賓(或述賓)結構,即“心造或懸想(某種或某些)形象”(這是根據該詞的詞義概括出來的)。在此前提下,我們可以確定“象”或“像”是作為名詞性語素出現在“想xiàng”一詞中的,因此在分析語素義時可以不考慮“象”或“像”用作其他詞類的情況(“象1”指動物大象,雖然是名詞,但與我們的討論無關)。
從這兩個語素本身的意義上看,“象”更具涵括力。舉凡與“形狀;樣子”有點關係的皆可謂之“象”,例如“景象”“天象”“氣象”“印象”“表象”“現象”“形象”“抽象”,所謂“萬象更新”“萬象歸一”之“萬象”正表明了“象”的涵蓋面之廣。而“像”只限於“比照人物製成的形象”(如肖像、畫像)或從物體發出的光線經某種鏡面反射或折射后所形成的與原物相似的圖景(分虛像和實像),義域狹窄。“想xiàng”的內容卻是無物不包的,當然宜用“象”字。
其次,《現代漢語詞典》在給“想xiàng”進行解釋時,兩個義項中都出現了“形象”一詞:“①心理學上指在知覺材料的基礎上,經過新的配合而創造出新形象的心理過程。②對於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體形象;設想:不難~/~不出。”釋義中的兩個“形象”都與“象”字對上了號,卻與“像”字不搭界。
(匡吉)

結束混亂

“想象”──—就構詞形式來說,這個詞是動賓式的,“想”支配“象”,或者說“象”是“想”的具體內容。究竟用“象”還是“像”呢?不妨先把這個“象”字具體化。
“想”──—“想”什麼呢?天象、物象、景象、事象以及印象、形象、表象、現象,等等,等等,它們皆可以成為“想”的對象。這林林總總用一個字來概括,那就是“象”。既然天象、物象用“象”,那“想象”當然應該用“象”。這樣才能體現辭彙的系統性原則嘛。
在現代漢語中,“象”和“像”是有分工的。“有形之物皆曰象”;而“像”是“象”的影子,就好像文學作品是生活的影子一樣。先有人的形象,才有人的圖像。“象”是第一性的,“像”是第二性的。“想像”,它的辭彙意義總不該是去“想”一幅“圖像”吧。
不錯,這兩個詞在歷史上糾纏不清,但現今到了結束混亂的時候了。
(周延)
人民教育出版社編者附言
又是一個難題。通過討論,我們大致得到的印象是:在甲骨文、金文時代,有“象”無“像”。“象”的本義是指大象,也許因為大象在先民的心目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所以又被借用來表示形狀、樣子。小篆“像”字問世后,凡“形象”之類皆應有單人,但事實並非如此,長期以來,象、像混淆不清。究其原因,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的說法有點道理。
在現代漢語中,“像”字一會兒簡化,一會兒恢復,又經歷了一番變動,現今終於塵埃落定,按照周延先生的說法,“‘象’是第一性的,‘像’是第二性的”。凡指事物的形狀、樣子,一律用“象”;凡依照某一事物創造或製造的形象,一律用“像”。
至於“想象”,從來稿看,一般認為是動賓結構,但也有專家認為是聯合結構。如果是動賓結構,想的是事物的形狀、樣子,用“象”應該說是合理的。如果是聯合結構,“象”字本身也是動詞,即韓非子說的“故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謂之象也”。“想”即“象”,“象”即“想”,用“象”同樣應該說是合理的。
動賓結構還是聯合結構,這個問題可以作為一個懸念,留待專家繼續討論。現今可以形成的共識是:用“想象”是比較合理的。

認知加工


想象活動中的認知加工
1、粘合(或稱比擬)
粘合就是把兩種或以上本無關係的客觀事物的屬性和特徵結合在一起,構成新形象。
2、誇張
誇張是故意增大或縮小客觀事物的正常特徵,使他們變形,《格列佛遊記》中的大人國和小人國就是經典的例子。
3、人格化
人格化就是對客觀事物賦予人的形象和特徵,從而產生的新形象。
4、典型化
典型化就是根據一類事物的共同特徵來創造新形象。
作家﹑藝術家用以概括現實生活﹑創造典型形象的方法。就是通過收集、分析大量的生活材料,從中提煉出最能體現某種人物或某種生活現象特點的素材進行整合、虛構,在藝術加工基礎上創造出新的藝術現象來。(《文學理論導引》高等教育出版社)

原理和控制方法


人們為什麼可以“想象”一些本來“不存在”的東西?又要怎麼控制“想象”的東西?
想象
想象
●這是因為,人們想象事物時,其實是用各種“類別”的“感子”(感覺到最小微粒)在“組合”,並“模擬”事物的,而這些組合多種多樣,所以,當然也可以“組合”出本來沒有的事物了。
客觀證明:
◆近代心理實驗也證明了:人們在思考和選擇事物時,與各種類別相關的腦區域的活動變得激烈。
◆其實也可以從人類語言中看出:人類所有的文字都是描述各種“類別”的,但是它們組合在一起卻可以描述一個單一的事物;既然人類的語言就是由各種類別組成的,那麼人們的思維工作,當然也是依賴各種類別的。
控制想象結果:
●在這些“組合”中“屬性”的組合最為明顯,比如:先想象一個“塑料杯子”被一個“煙頭”給“燙”到的樣子,結果肯定是凹了進去;而現今,您賦予這個“杯子”於“鋼鐵”的“屬性”,然後再“想象”用“煙頭”去“燙”它,是不是出現了杯子不再“凹”進去了呢?
●所以就可以用“屬性賦予法”來控制各種想象的結果。
按照上述使用邏輯,可以在“差源”、“位源”和“形源”上進行各種組合“推理”和“實驗”。而“思想意識”中所謂的“形源”(形體資源,包括具體和抽象)就是“感子”(感覺的最小微粒),再深入一點,可以發現很多“感子”都是事物“屬性”的“感子”,最後實驗得出以上的事實。

工作原理


運動想象工作原理
為什麼人們可以想象到一個運動著的場景?
●這就好比看“電影”,其實“電影”是由很多個“靜止”的畫面“快速替換”而是人們感覺到“動”的。而人的大腦也一樣,只是把那些連續的“感子”(感覺的最小微粒)“快速替換”讓人感覺到“動”,但不一樣的是,人可以讓整個“動畫”的過程的“感子”同時出現,形成一個“軌跡”,而“電影”卻不行,它總是要將原來的畫面替代掉。
●為什麼敢說大腦“動畫”的原理和“電影”一樣?因為人“清楚的感知”事物是要一定的時間的,而這段時間就好比是在“拍攝”一個“靜止”的畫面,而“拍”的“次數”多了,“時間”快了,自然也就“動”起來了。而這些“靜止”的場景多了,想象的時候自然也可以“調用”,並拿來當“電影”播放了。
◆使用邏輯:所有的“功能”,只是不同的“差源”在不同的“位源”上通過不同的“形源”所產生的“拼源現象”;所以,我們就可以在“差源”、“位源”和“形源”上進行各種組合“推理”和“實驗”。而一個圖像的“感子”剛好就充當一張膠帶的“底片”,作為“形源”(形體資源)進行拼合。

內容更真實


要怎麼讓“想象”里的事物,變得更真實?
想象
想象
●只要使“虛擬情節”盡量“模擬”出“現實情節”,就可以使“虛世界”里的東西都變得很有“真實 感”(如夢境里的情景就很有“真實感”)。
●案例:如果您要是一個“虛世界”里的“蘋果”變得更有“真實感”,那麼就請您“想象”用“手”去“觸摸”這個“蘋果”並“感受”其各個部位的“觸覺”;想象“光線”照射在“蘋果”上,並“感受”由此帶來的各種“視覺”;然後想象將這個“蘋果”放入“嘴巴”進行咀嚼,並感受其“味道”以及“嘴巴”內的“觸覺”;還可以“預測”一下,自己吃“蘋果”時,周邊人“表情”等。這個時候,那個“蘋果”是不是變得很“真實”了呢?
◆使用邏輯:所有的“事件”都屬於“引導存在的事件”,我們簡稱為“導件”,要更好的完成一個“導件”,就應該從其“導素”(導存要素)入手,而要使“虛世界”更有“真實感”當然要研究“感子世界導存”的“導素”了。

與身體健康


“想象”中的“事物”,會對人們的“身體”和“現實知覺”產生什麼“影響”?
想象
想象
●“大腦虛擬世界”雖然很多時候是“模擬現實世界”,所以對於“現實世界”來說是“虛幻”和“不 影響”的,但對於人們的“神經知覺”來講卻是會產生各種“現實結果”的。如:和“喜悅”、“舒適”有關係的“感子”是會帶給人們“喜悅”、“舒適”的感覺的。而與“悲哀”、“痛苦”有關係的“感子”也是會引發人們相關的“反應”的。而這些對於人們“身體”和“知覺器官”來講是“真實存在”的。
●案例:當人們想象到美麗的“花朵”、“草原”、“瀑布”時,我們就會有“舒適”的“感覺”,這種感覺確實是“真實存在”的,只是人們想象的內容並不“真◆使用邏輯:自然萬物都是“源層”(資源層)與“拼層”(拼合層)的不斷“周而復始”而形成的,這就是“拼源質”;而“源層”與“拼層”的關係很特別,那就是:它們的“日常活動”往往“截然不同”而且幾乎不會“互相影響”!就像“原子”的“活動”與“細胞”的“日常活動”是“截然不同”且大多時候並不“互相影響”的;但還有些時候它們又是可以“互相影響”的,如果用“儲空”(存儲空間)的角度來看“拼源層”的話,那麼可以“互相影響”的地方,就稱之為“儲空門”,也就是說:人們可以通過某個“儲空門”影響到其他的“儲空”!這就是“感子”可以影響到“身體健康”的“本質基礎”。

作用


1.補充作用:對人類認識活動的補充
想象
想象
2.預見作用:預見活動結果,指導活動方向 3.代替作用:滿足現實中不能實現的需要
4.對機體的調節作用:
“聖斑現象”:在歐洲的中世紀,發現有一些患有歇斯底里症的病人,當他們想到耶穌基督受難的痛苦時,其手掌和腳掌上就會出現瘀血或潰瘍的癥狀,形同自己受到同樣的酷刑一樣。
“念動現象”:又叫意動現象,很普遍:
當人們手拿一根系著重鎚的直線,閉上眼睛想象重鎚作圓周運動時,會發現重鎚真的轉動起來了。
如想象舉重時,會感覺到肌肉的緊張,並能記錄到肌肉相應的生物電活動;想象視物引起眼動。
想象不僅可以改善個體的身體狀況,也能使人體出現病理性變化。如假孕、誤診、被害妄想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