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文化與當代發展

非洲文化與當代發展

《非洲文化與當代發展》是一部對非洲文化歷史演進過程及其當代發展做全景式透視的著作。作者秉持“非洲情懷、中國特色、全球視野”的理念,以多年在非洲實地考察為基礎,從世界文化史的開闊視野上系統描述非洲文化的基本形態與歷史進程,評價非洲文化的個性氣質與精神遺產,分析非洲文化傳統對當代非洲國家成長、民族建構、經濟發展、社會變遷的複雜影響。本書還從21世紀人類多元文化共存發展的角度關注非洲文化的當代命運,並就如何重估非洲文化的現代價值,如何推進中非文化交流對話與知識共享等問題做出思考。本書立意開闊,文筆雋秀,深度理論思考與感性生活體驗交融,是一部關於非洲文化史及其當代發展相關性問題的探索性著作。

內容簡介


《非洲文化與當代發展》立意開闊,文筆雋秀,深度理論思考與感性生活體驗交融,是一部關於非洲文化史及其當代發展相關性問題的探索性著作。

作者簡介


劉鴻武,浙江省特聘教授、浙江師範大學非洲研究院執行院長;雲南大學非洲研究中心主任、國際關係專業博士生導師、世界史專業博士生導師;中國非洲史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亞非學會理事、中國中東學會理事;北京大學非洲研究中心兼職教授;奈及利亞拉各斯大學訪問學者、坦尚尼亞達累斯薩拉姆大學訪問學者。主要從事人文科學理論、非洲研究、國際關係的科研教學工作,著作有《故鄉回歸之路》《人文科學引論》《黑非洲文化研究》《奈及利亞國家發展史綱》《守望精神家園》等著作8部;在《世界經濟與政治》、《西亞非洲》、《人民日報》等報刊發表論文50多篇。完成多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曾出席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1997年《非洲文化史課程建設》獲教育部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002年《守望精神家園》獲教育部優秀教材二等獎;2006年《人文科學概論》獲教育部國家級精品課程獎;2006年《中國對非洲戰略初探》獲中國國際關係學會優秀成果獎並受國務委員唐家璇獎勵

圖書目錄


引言
一、懷揣溫情,心存敬意
二、山河壯闊,文化奇美
三、多維視野,古今融通
四、中非合作,文化為要
第一章文化權利與非洲的自主發展
一、文化自覺與文化權利
二、文化研究與發展研究
二、以文化為基礎的發展
四、非洲困局的文化解讀
五、文化自立與非洲未來
第二章自然環境與非洲文化之生成
一、“文化非洲”及與自然環境之關聯
二、“南北非洲”之隔離與交往
二、“內陸非洲”之封閉與開放
四、“熱帶非洲”之生態與影響
第三章非洲的族群結構與語言文化形態
一、非洲族群的分析框架
二、非洲族群類型及特徵
三、非洲的族群語言體系
四、非洲族群語言的演變
第四章“非洲搖籃”與人類起源問題
一、人類起源的探究意義
二、“非洲搖籃”與人類起源
三、非洲文化初始與早期發展
四、“非洲大遷延”及其文化影響
第五章非洲文化的地域結構與特徵
一、“西蘇丹”文化區
二、“東蘇丹”文化區
三、“幾內亞”文化區
四、“大剛果”文化區
五、“東南非”文化區
第六章“具象非洲”與“符號非洲”
一、書寫文字與具象符號
二、書面文化與口傳文化
三、“具象文化”與“符號文化”
四、“非洲傳統”的現代影響
第七章非洲大河與“尼羅河文化”
一、尼羅河的“多重性格”
二、“埃及尼羅河”與文化
三、“蘇丹尼羅河”與文化
四、“源頭尼羅河”與文化
第八章非洲走廊與“努比亞文化”
一、上尼羅河與努比亞
二、努比亞文化譜系
三、努比亞文化品格
四、努比亞與基督教
五、現代蘇丹國文化
第九章非洲大草原與“蘇丹文化”
一、迦納馬里桑海
二、族群與語言
三、政治與社會
四、經濟與貿易
五、伊斯蘭非洲
六、傳說與故事
第十章非洲雨林與“幾內亞文化”
一、文化譜系
三、伊博格一烏庫文化
四、奧沃與努佩文化
五、伊費文化
六、貝南文化
第十一章非洲海岸與“斯瓦希里文化”
一、海洋與大陸之間
二、印度洋季風
三、早期城邦
四、斯瓦希里人
第十二章西方入侵與“非洲之痛”
一、惡浪滔滔
二、野蠻的征服
三、衰落與變化
第十三章歐洲統治與“殖民地文化”
一、殖民遺產
二、歐洲語言文字
三、西方宗教文化
四、西式教育體制
五、非洲社會變遷
第十四章現代覺醒與“去殖民地化”
一、非洲現代史的起步
二、“非洲覺醒”
三、“非洲認同”
四、非裔美洲人回歸
五、“非洲個性”
六、非洲復興的理想與現實
第十五章非洲國家建構與“主權文化”
一、文化與國家成長
二、國家認同與發展能力
三、國家認同路徑
四、國家文化建構特點
五、非洲社會主義
六、非洲國家主權的存失
第十六章城市文化及個性
一、非洲城市傳統及文化個性
二、稀樹草原與綠洲城市
三、幾內亞海灣城市
四、中部非洲熱帶雨林城市
五、東部非洲海島城市
六、南部非洲多元融合的城市
第十七章全球化時代的中非文化交流
一、當代中國對非洲文化的初步認識
二、中非合作論壇與非洲文化研究
三、非洲文化在中國的普及
四、推進中非文化交流的時代意義
結語文化成長及非洲未來
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