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頻重組菌株

高頻重組菌株

F因子若遊離與胞質中則為F+,它和F-進行結合雜交,結果是給、受體各含一個F因子(至於原因就不細說了)均成為F+;F因子若結合在給體染色體基因中,則稱做高頻重組菌株Hfr,它和F-進行雜交,結果是給、受體均成為F-。

簡介


還有F`(F右上角是一撇)的概念,F`實際上就是攜帶有宿主染色體基因的F因子,F`和F-的雜交與F+和F-雜交的不同處是給體的部分染色體基因隨F`一起轉入受體細胞,並且不需要整合就可表達,實際上是形成一種部分二倍體,此時的受體細胞也就變成了F`。
細菌的接合最早在大腸桿菌中發現,以後在其他菌中也觀察到,主要見於革蘭氏陰性菌。在電鏡下可觀察到細菌間借伸長的性菌毛進行接合。細菌能在接合中作為基因傳遞供體取決於致育因子(Fertilityfactor)又稱F因子。這是最早發現的一種質粒。F因子編碼在細菌表面產生性菌毛。F因子的特性為可以促進供體菌向受體菌傳遞色體DNA或質粒。F因子決定編碼的性菌毛可在供體與受體菌間形成交通通連接結構,從而可使兩個雜交細菌間形成胞漿內連接橋。F因子可以遊離存大於胞漿內,也可與細菌染色體整合。如果F因子遊離存在於胞漿內,接合時僅F因子DNA可通過胞漿的連接橋進入受體菌。然而F因子轉移的特點為,從一個起始點開始,僅有一條DNA鏈進入受體菌,以後供體、受體菌分別以一條DNA鏈為模板,以滾環式複製另一條互補鏈,形成完整的雙鏈F因子。這一特性使F因子與其他能通過接合傳遞的細菌質粒一樣,在細菌群體中傳播,類似引起傳染,即原來的F+菌仍為F+,而F-受體菌可變成F+菌。

相關資料


大腸桿菌素是某些大腸桿菌菌株所產生的一種能殺死另一些大腸桿菌敏感菌株的物質。它雖然在1926年前已被發現,可是在F因子被發現以後,才認識到細菌產生大腸桿菌素這一特性也為一種質粒所決定。
質粒在遺傳工程研究中被用作基因的載體。質粒的研究也涉及基因重組、DNA複製、生物進化等重要理論課題。此外,由於抗藥性質粒能在致病菌中傳播,又使質粒研究成為流行病學的研究課題。
大腸桿菌的F因子是1952~1953年間由萊德伯格等人最先發現的一種質粒。它決定細菌的性別,具有F因子的大腸桿菌(□)相當於雄性,不具有F因子的大腸桿菌相當於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