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馬巷

王馬巷

王馬巷,東起海獅溝,西至新華路。宋名樞密巷,《咸淳臨安志》,樞密院親兵營凡四,一在褚家塘。巷以樞密得名。

概述


明改稱王馬巷,《成化杭州府志》稱,凝真庵為里人馬教授舍宅。今巷正對凝真庵,揚清祠即奉王公騎之處,故以王馬名巷,巷有白衣寺,舊有好木庵,亦稱西江禪院,因好木禪嘗隱於此,故名。

歷史


王馬巷東起東清巷,西至新華路,長200米。宋名樞密巷,據《咸淳志》記載,樞密院親兵營凡四:一在褚家塘,故以樞密巷名。明改稱為王馬巷,據《成化府志》,凝真庵為里人馬教授舍宅,今(王馬)巷正對凝真庵,而揚清祠(在水陸寺巷西),即奉王琦之處,故巷名“王馬”,是以二人之姓合成。《康熙仁和志》:凝真庵,在平安坊。元至正二十年(1360),境內疾疫,里人馬教授(均禮)舍宅為庵,請紫陽庵姚懶朴醫療,疾疫遂止。明洪武重建,並重陽庵。后改為揚清祠,火毀。今復。凝真庵在清康熙時已改為揚清祠了。
揚清祠,《嘉靖仁和志》載,在忠清里,改凝真庵為之。蓋其里人、四川按察僉事王琦,素持廉介,后致仕家居,雖貧甚,有人饋者,亦堅辭不受,竟以餓死。復有同里刑部郎中項麒,亦以冰櫱,終身不受非義。致仕后二十七年,僅以粥糊口,雖至屢空,不改顏樂。嘉靖二十年(1541),知府陳一貫建祠以祀二公,匾曰揚清。揚清祠多次重建,光緒三年(1877),綢商丁、王兩姓募資重修,遂由綢商綜理祠事。民國時建綢商第二小學(私立絲織二小),后改觀成小學。1956年7月改為公立忠清巷小學,當時神像尚在,碑匾未動。1966—1967年間,學校與杭州紡織器材廠以地易屋,原祠址建紡織器材廠綢扣車間,揚清祠(凝真庵)遂毀。
王馬巷有白衣寺,址王馬巷13號。孫鏘《杭州建白衣寺記》:白衣寺,在杭城古大東門南王馬巷。寺初為庵,其地曰海獅溝。道光初年,有佛頂山僧果禪者,以事詣杭,念普陀諸僧頂禮三天竺者,附郭有海潮、昭慶諸叢林,而城以內獨無掛單(吃住)之所,心甚歉焉。既而覓有白衣庵故址,即其地結茅為廬,持木魚行募,規建殿宇。光緒二十年(1894),住持印悟進一步擴建寺院,補建僧寮齋舍三十餘楹,且又設法購其餘地,計其廣共有十八畝九分有奇,遂成杭州叢林之一。光緒三十四年(1908),又發起建佛教總公所。宣統元年(1909)改名佛教會。辛亥革命后,公舉汪淑明、孫康侯兩人為正副會長,並設僧校一所。1932年秋,由白衣寺住持太靜發起成立“杭州大東亞佛教會”。會址駐王馬巷白衣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杭州市佛教會辦事處設在白衣寺。1949年11月會址亦移至白衣寺。1950年1月,由杜偉居士等借白衣寺召開會議,將佛教會改組為杭州市佛教協會籌備委員會,並組織僧尼學習時事政治,從事力所能及的生產勞動,以解決生活問題。同時,集資7200元(舊幣)建杭州福利茶廠,杭州各庵堂130名尼姑進廠揀茶。后經股東大會決議,將福利茶廠無償贈送給中茶公司,130名揀茶尼姑一併轉入中茶公司,成了職工。白衣寺亦作為茶廠的車間及倉庫,佛像絡續被毀。1972年下半年由輕工業局將該寺交杭州牙膏廠使用。1975年,青春中學擴建校舍,辦妥交換手續后,前兩殿由青春中學使用,后兩殿則由杭州煙糖公司作貯酒倉庫。1991年10月20日大殿毀於火災。三四進(殿)由長慶房管站使用。白衣寺系杭州市文物保護點。
白衣寺西南舊有搖鼓盪,廣約一畝,水甘清洌,一方飲濯賴之。相傳即武安泉。《咸淳志》:“武安泉,在皇城司營。”王馬巷一帶原為殿前司后軍寨,皇城司親事營當在東清巷相近處,所以地址相吻,搖鼓盪即武安泉無疑。民間或有一說:盪為姚、顧兩姓所業,故又稱姚顧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