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保阿昌族鄉
雲南梁河縣的下轄鄉
九保阿昌族鄉隸屬於梁河縣。位於梁河縣中部,是全國僅有的三個阿昌族鄉之一,是縣城的近郊鄉,鄉政府駐地距縣城2.5公里,是辛亥革命名將李根源的出生地。全鄉轄九保、丙蓋、橫路、安樂、勐宋、勐科6個村委會,39個自然村,67個村民小組。
九保阿昌族鄉位於梁河縣中部,屬縣城近郊鄉。面積161.2平方千米,人口1.48萬人(2006年)。是全國僅有的3個阿昌族鄉之一。轄6個村委會:九保、橫路、勐科、安樂、丙蓋、勐宋。鄉政府駐九保,距縣城2.5千米。地形分為平壩、二台坪子、山地三級台階。騰(沖)隴(川)公路過境。大盈江由北向南流經鄉境。
傣語稱為“遮德”,意為“上城”,與“遮島”(下城)相對。古為中緬交通要衝。明正統年間設世襲南甸宣撫司於此。1958年後先後稱衛星公社、遮島區、紅旗公社,1988年2月改九保阿昌族鄉。1997年,面積156平方千米。人口1.4萬,轄九保、勐宗、丙蓋、橫路、勐科、安樂6個行政村。2002年底,全鄉面積156平方千米,轄九保、丙蓋、勐科、橫路、安樂、勐宋6個常委會,37個自然村,67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3777人,阿昌族3490人,佔總人口的25%。
抗戰遺址
九保阿昌族鄉自古以來就是交通要道,是古代騰越州的第“九堡”,是滇西古絲綢之路通道重鎮,位於梁河縣中部,境內被遮島鎮欄腰截割為東、西兩部分:東部分居大盈江東南岸,南甸壩中部,東鄰曩宋阿昌族、小廠鄉,南連大廠、芒東鄉,西接遮島鎮,北與河西鄉隔大盈江相望;西部地處大盈江兩岸,為二台坪子及山區,東連遮島鎮、河西、芒東鄉,南接芒東鄉,西、北鄰盈江縣油松嶺、舊城鄉。地處東經98°17′40″—98°20′24″北緯24°49′30″-24°51′50″之間。轄區內有大盈江、襄滾河穿境而過,最高海拔2304米,最低海拔1064米,國土面積146平方公里。年平均氣溫18.4 度,年降雨量1239.7毫米,適宜種植甘蔗、水稻、蓮藕、油菜、包穀等農作物。全鄉耕地面積31826.7畝,其中:水田面積16654.2畝,旱地面積15172.5,人均耕地2.38畝;林地73517畝,共有經濟林果地853.9 畝。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413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755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為主。
蓮藕
全鄉有農戶3424戶,共有鄉村人口13764人,其中:農業人口共13387人,勞動力8556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為6860人。在鄉村人口中男性6920人,女性6844人,漢族7233人,少數民族6531人,其中:阿昌族3698人,傣族2163人。鄉村人口中大專及以上170人、中學4570人、小學7176人、未上學1848人。年齡60歲以上14717 人,獨生子女225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村衛生所面積為770平方米,村衛生所13個,村醫生人數13人。該鄉建有公廁23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3個,未建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人畜混居的農戶2917戶,佔總農戶的85%。
九保阿昌族鄉有初級中學一所,12個教學班,在校學生484人,其中住校生399人;教職工62人,其中專任教師50人,職工8人。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達98%,中學高級教師3人,一級教師22人,初職25人;教職工中黨員20人,女教職工33人,少數民族教職工6人。
有小學14所,79個教學班,其中6所村完小,3所完小點,2所村小,12所一師一校,在校學生1204人,其中女生651人,有少數民族學生553人,佔49.9%。其中阿昌族學生407人。中心小學、勐科完小、安樂完小、勐宋完小、茂福小學、丙界完小,6所小學有住校生。共有教工111人,其中專任教師106人,職工5人,小學高級教師38人,一級教師75人,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100%,共有黨員28人。
全鄉目前有39個自然村已通電;有39個自然村已通路;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39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39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
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全鄉已有33戶居住磚(鋼)混結構房屋,有戶655戶 居住磚木結構房屋,居住於土木結構的房屋的農戶2507戶,還有227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房屋。
鄉到縣城道路為柏油路,進鄉路面為水泥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公里,建有農貿市場1個,全鄉共擁有汽車512輛,其中:農用運輸車56輛;拖拉機109輛;摩托車761輛。
全鄉現已通自來水,引用井水的農戶1戶。有3424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現全鄉已有3423戶農戶通電,有一個自然村已安裝路燈,有876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281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26%和82%),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556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891戶(分別占農戶總數74%和55%)。
到2008年底全鄉建有沼氣池的農戶數311戶,已完成“一池三改”的農戶數144戶,裝有太陽能的農戶591 戶,。全鄉有效灌溉面積8356.37面,高穩產農田地總面積2063畝,人均擁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15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