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河鎮

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賽罕區轄鎮

金河鎮,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根河市下轄鎮,是國有大型二檔森工企業金河林業局駐地,地處根河市西北部,東與甘河毗鄰,西南與得耳布爾鎮交界,西靠莫爾道嘎鎮,北與阿龍山鎮相鄰,行政區域面積5353平方千米。

1959年,建立金河鎮,由喜桂圖旗代管;1980年,金河鎮革命委員會改人民政府。截至2018年末,金河鎮戶籍人口有19851人。截至2020年6月,金河鎮下轄4個社區。

2011年,金河鎮財政總收入806萬元。2018年,金河鎮有工業企業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8個。

歷史沿革


1956年3月,呼盟金河林管區森林經營局成立。
1958年,金河林業局正式成立;同年5月24日,金河森林工業局與呼盟金河林管區森林經營局合併,稱金河林業局。
1959年,建立金河鎮,由喜桂圖旗代管。
金河鎮
金河鎮
1961年,由額爾古納左旗接管。
1966年,劃歸額爾古納左旗管理。
1969年,改稱金河鎮革命委員會。
1980年,金河鎮革命委員會改人民政府。
1994年,撤額旗建根河市,金河鎮劃歸根河市。
2001年,撤鄉並鎮,牛耳河鎮撤銷,行政區劃歸金河鎮。
地名由來
金河鎮因地處金河東岸而得名,“金河”系鄂溫克語,“犴的裡脊肉”之意。

行政區劃


2011年末,金河鎮轄煉化1個社區,小一間房、曙光、東達賴營、硼松營、旭泥板、格爾圖、班定營、色肯板、大一間房、天平營、后白廟、西黑河、前白廟、毫沁營、什不斜氣、碾格圖、西達賴營、西黑炭板、舍必崖、茂盛營、章蓋營、七圪太、甲拉營、河灣、沙梁、前三富、根堡、新營子、東黑炭板、羊蓋板、四間房、八拜、后三富、泉子什34個行政村。
截至2020年6月,金河鎮轄29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格爾圖村。
沙良村東達賴營村西達賴營村棚松營村舍必崖村
后白廟村前白廟村天平營村格爾圖村章蓋營村
大一間房村甲拉營村根堡村河灣村班定營村
碾格圖村色肯板村旭泥板村泉子什村茂盛營村
毫沁營村小一間房村曙光村東黑炭村西黑炭村
七圪台村四間房村羊蓋板村什不斜氣村——
金河鎮
金河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金河鎮地處根河市西北部。
金河鎮
金河鎮

地形地貌

金河鎮地處大興安嶺山脈西北坡,地勢由東北向西南傾斜,地形以山地為主。主要山脈有大興安嶺山脈,境內最高峰位於東部秀山與汗瑪自然保護區交界處,海拔1466米;最低點位於金河與牛耳河交匯處,海拔705米。

氣候特徵

金河鎮多年平均氣溫-5.5℃,極端最高氣溫36℃,極端最低氣溫-58℃。無霜期年平均60天。年平均降水量480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的6—8月。

水文

金河鎮境內河道屬激流河流域,境內最大的河流為金河,長107千米,流域面積2046平方千米,呈南北流向,於牛耳河鐵路橋北5千米處匯入激流河。主要支流有尼吉河、澳羅提河等。

自然資源


金河鎮境內地下礦藏有鈾、黃銅、石灰石、白雲石、螢石等。森林覆蓋率89.9%,林木以興安落葉楹、白樺為主要樹種,野生植物149種118屬,其中藥用113科323屬;有野生動物60餘種,鳥類106種,列入國家珍貴保護動物的有駝鹿馬鹿、紫貂、雪兔、榛雞等22種。

人口民族


2011年末,金河鎮總人口23938人。另有流動人口3148人。總人口中,男性12422人,佔51.89%;女性11516人,佔48.11%;14歲以下1905人,佔7.96%;15—64歲19071人,佔79.67%;65歲以上2962人,佔12.37%。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21886人,佔91.43%;有蒙古、回、滿、朝鮮等11個少數民族,共2052人,佔8.57%。超過百人的少數民族有蒙古、回、滿3個民族,其中蒙古族1205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58.72%;滿族393人,佔19.15%;回族296人,佔14.42%。2011年,人口出生率2.92‰,人口死亡率3.32‰,人口自然增長率-0.4‰。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4.5人。 
2017年末,金河鎮常住人口為18091人。 
截至2018年末,金河鎮戶籍人口有19851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金河鎮財政總收入806萬元。
2017年末,金河鎮財政收入完成379萬元,其中國稅完成85萬元,地稅完成294萬元。固定資產投資6000萬元,招商引資2000萬元。
2018年,金河鎮有工業企業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8個。

第一產業

2011年,金河鎮有耕地面積0.19萬畝;林地面積689萬畝。2011年,蔬菜種植面積0.012萬畝,主要品種有白菜、黑木耳,其中白菜產量100噸,黑木耳產量10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年末存欄0.13萬頭;羊年末存欄197隻;牛年末存欄82頭。2011年,生產肉類319噸,其中豬肉232噸,牛肉61噸,羊肉11噸。截至2011年末,累計造林21萬畝,森林覆蓋率90%活立木蓄積量3816萬立方米。
2018年末,金河鎮有養殖戶204戶,北極狐存欄量35734隻。

第二產業

2011年,金河鎮工業總產值2.5億元,比上年增長40%。2011年,金河鎮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家,職工272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0.5億元。

第三產業

商業
2011年末,金河鎮有商業網點388個,職工551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627萬元,比上年增長6.4%;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0.09億元,比上年增長5.7%。
金融業
2011年末,金河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3.3億元;各項貸款餘額0.01億元,比上年增長9.8%。

社會


教育

2011年末,金河鎮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150人,專任教師39人;小學2所,在校生498人,專任教師170人;初中2所,在校生405人,專任教師331人。

文化事業

2011年末,金河鎮有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300平方米;公共圖書室1個,建築面積60平方米,藏書3750冊。事業單位從業人員3人。

醫療衛生

2011年末,金河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個;病床8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0.08張。專業衛生人員147人,其中執業醫師41人,執業助理醫師39人,註冊護士47人,平均每千人擁有執業(助理)醫師0.15人、註冊護士0.05人。2011年,醫療機構完成診療0.7萬人次,住院手術48台次,出院病人0.05萬人次。

體育

2011年末,金河鎮有體育場地4處。體育社團5個,各級社會體育指導員2人。每年定期舉辦的體育活動有4次,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40%。

社會保障

2011年,金河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740戶,人數2554人,月人均205.12元,比上年增長0.45%。

交通


2011年,金河鎮客運總量4.4萬人次,貨運總量15萬噸。鐵路牙林線過境,設金河站,年均客運量3.5萬人次,貨運總量15萬噸。設有汽車客運站1個,年均客運量0.9萬人次。

文化


文物古迹

綜述
2012年,沈書琴烈士墓、金河鎮機修廠舊址、金河鎮防空洞舊址、金河鎮戰壕舊址被列為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沈書琴烈士墓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根河市金河鎮北36千米處,為金河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
金河鎮機修廠舊址
金河鎮機修廠舊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根河市金河鎮平安社區,修建於中蘇關係最為緊密時期,後由於中蘇關係破裂,可見牆體上部分體現中蘇友好字樣被去除,遺址點為四方形狀機修廠方一座。現牆體上仍保留有“總路線”、“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高舉毛澤東思想乘勝前進”等字樣。
金河鎮防空洞舊址
金河鎮防空洞舊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根河市金河鎮,洞口寬3.5米,高2.6米,洞深150米。
金河鎮戰壕舊址
金河鎮戰壕舊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根河市金河鎮西南1.5千米,戰壕全長398米,深1米,寬1.5米,中間建有重型武器射擊點。戰壕構築材料為土石。
內蒙古大興安嶺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內蒙古大興安嶺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根河市金河鎮境內,地處大興安嶺北段西北坡原始森林腹地,總面積1073.48平方千米。保護區屬森林生態類型自然保護區。201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劃國際協調理事會將中國內蒙古汗馬自然保護區列入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路。2017年,內蒙古大興安嶺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正式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內蒙古牛耳河國家濕地公園
內蒙古牛耳河國家濕地公園位於金河林業局牛耳河林場生態功能區內,批准建設於2012年12月。總規劃面積17525.14公頃,濕地總面積為10718.34公頃,占濕地公園總面積的61.16%。牛耳河國家濕地公園與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共同構成結構完整的牛耳河河流濕地保護系統,將為維持區域生態平衡,保持大興安嶺地區森林生態系統完整性發揮重要作用。

獲得榮譽


2010年,金河鎮獲“全國環境優美鄉鎮”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