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耐量減低
無癥狀糖尿病
糖耐量減低屬於一種專業術語,是一種醫學名詞。糖耐量減低以往稱無癥狀糖尿病,又稱化學性糖尿病、隱性糖尿病。糖尿病前期,IGT是糖代謝徠介於正常與糖尿病之間的中間狀態,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幾乎都要經過糖耐量減低這個階段。
我們無徠論吃什麼樣的食物,在就餐后的30分鐘或者60分鐘時血糖將升至最高水平,但一般不會超過一定值,而在就餐的2個小時之後,血糖水平就會恢復到空腹的正常水平。這種現象就被稱為糖耐量或耐糖現象。
正常的空腹血糖3.89-6.1 mmol/L,超過上限可考慮為糖尿病,但建議複查空腹血糖、糖耐量試驗等。如果隨機血糖大於等於11.1 mmol/L可確診糖尿病.(需另一天再次證實,排除應激狀態外,如感染,外傷)如果兩次空腹血糖大於等於7.0mmol/L可確診糖尿病.(需另一天再次證實,排除應激狀態外,如感染,外傷).正常人餐后2小時血糖小於7.8mmol/L,如果餐后2小時血糖大於等於7.8mmol/L,又小於11.1mmol/L,為糖耐量減低。餐后2小時血糖大於等於11.1mmol/L,考慮為糖尿病(需另一天再試).(排除應激狀態外,如感染,外傷).
IGT的干預治療有非藥物性和藥物性兩方面。非藥物性包括飲食干預,如限制飲食攝入的總熱量及脂肪成分,限制飲酒、少吃糖,鼓勵多食含鉻、鎂等微量元素的粗糧及新鮮蔬菜,高纖維食物。運動干預,一般應採取中度體力活動,使熱量消耗增加,體型過胖者應使體重減輕7左右。事實證明,長期控制飲食及增加體力活動有可能預防糖尿病的發生。藥物干預治療正在世界多國積極施行之中。常用的藥物有二甲雙胍,噻唑烷二酮類葯,α-葡萄糖苷酶抑製劑,磺脲類降糖葯等。這些藥物主要是分別通過改善胰島素抵抗;增加IGT患者的葡萄糖移出率及胰島素敏感指數,並降低空腹及餐后胰島素水平。通過減慢雙糖和澱粉類多糖轉變為葡萄糖,從而降低餐后高血糖、減輕β細胞的刺激,降低高胰島素血症。
① 糖耐量曲線異常但不足以診斷為糖尿病。
②長期隨訪中半數以上病人可轉化為正常糖耐量曲線,少數轉化為真正糖尿病。
③此組病人發生大血管病變伴動脈粥樣硬化者較正常人明顯增多,且伴有冠心病危險因子(包括高血壓、高血脂、肥胖症及年齡因素等)者明顯增多,故並非正常人。
④雖經D860長期治療不能防止其發生心血管病變與發展為糖尿病,但少數經飲食治療后如體重減輕者可使糖耐量曲線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