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家莊村

雲南安寧連然鎮下轄村

位於雲南省中部,為行政村。上級行政單位為安寧市連然鎮。經濟成分以農業為主。該行政村隸屬雲南省昆明市安寧市連然鎮,地處連然鎮北邊,距鎮政府所在地8公里,到鎮道路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市2.5公里。東鄰極樂村委會,南鄰安溫路,西鄰溫泉甸中村委會,北鄰西山區團結鄉。轄松林、放馬坪、武家莊、北橋、新發、山光甸六個村民小組

村情概況


村委會辦公樓
村委會辦公樓
現有農戶691戶,有鄉村人口2261人,其中農業人口2193人,村委會辦公樓
勞動力1508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885人。全村國土面積16.89平方公里,海拔1873米,年平均氣溫15.1℃,年降水量877.4毫米,適合種植蔬菜作物。有耕地面積1514.94畝,人均耕地0.69畝,林地13851畝。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606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295元。農民收入主要以二、三產業為主。

自然資源


耕地
耕地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514.94畝(其中:田1067.52 畝,地447.42畝),人均耕地0.69畝,主要種植蔬菜、糧食作物;擁有林地14886.5畝;水面面積920.9畝,其中養殖面積920.9畝;其他面積8015畝。礦產資源有石英砂

基礎設施


截止2006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五通,有一個小組安有路燈。全村有691戶通自來水,沒有一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有691戶通電,有557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679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80.61%和98.26%);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614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501戶(分別佔總數的88.86%和72.5%)。該村到連然鎮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柏油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公共車直達武委會,無集貿市場。全村共擁有汽車71輛,拖拉機39輛,摩托車66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067.52畝,有效灌溉率為100%,由於化工污染影響糧食產量偏低。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72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90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27戶。全村有6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6個自然村已通電;有6個自然村已通路;有6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6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1個自然村已通路燈。沒有一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磚混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561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48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82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種植業
種植業
養殖業
養殖業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6061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587萬元,佔總收入的9.68%;畜牧業收入457萬元,佔總收入的7.54%(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289頭,肉羊101頭);漁業收入528萬元,佔總收入的8.71%;林業收入1萬元,佔總收入的0.02%;第二、三產業收入3200萬元,佔總收入的52.8%;工資性收入312萬元,佔總收入的5.15%。農民人均純收入3295元,農民收入以二、三產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312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740人(占勞動力的33.74%),在省內務工729人,到省外務工11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和養殖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06年全村銷售總收入1115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21%。該村正在發展漁業養殖特色產業,計劃大力發展種養殖業。擁有企業10個。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小學1所,校舍建築面積3689平方米,擁有教師15人,距離鎮中學2.5公里。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49人,其中小學生206人,中學生143人。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6個、圖書室6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新農村建設


2006年7月,在市委、市政府,鎮黨委、鎮政府的大力關心支持下,把我村的松林村民小組列為新農村建設市級試點村,放馬坪、山光甸兩個村民小組列為新農村建設鎮級試點村,按照新農村建設"二十字"方針,堅持規劃先行,量力而行、先易后難、循序漸進的原則,結合三個村民小組的實際情況,首先啟動了三個村民小組新農村建設第一階段村容村貌整治階段工作。同時,為體現全村新農村建設的整體效果,讓更多的群眾受益,在村、組兩級的共同努力下,又實施了武家莊村民小組的村容村貌整治工作。在村容村貌整治階段工作中,得到了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共投入資金150多萬元,完成了三個村的村間道路建設、放馬坪、山光甸兩個村小組的公廁建設等村莊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和放馬坪一個村小組的新農村建設宣傳文化欄建設;同時也得了各村民小組黨員、群眾的大力支持,拆除了影響村容和村間道路建設的建築物160多處,整治外牆面積111044平方米,使得新農村建設第一階段工作得到順利實施和完成。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1、農業基礎設施老舊,漁業養殖的發展和供排水系統的落後,嚴重製約了全村經濟發展,田間道路損毀嚴重,給群眾發展生產增加了負擔。 2、集體經濟發展缺乏活力,集體經濟薄弱,個別村小組已經影響到正常工作的開展,不能從關鍵的問題上解決群眾生產、生活困難。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結合全村的實際情況,我村今後工作以社會穩定和新農村建設為主線,帶動全村各項工作的開展,中心工作依然是新農村建設工作,新農村建設工作的重點是在提高和鞏固第一階段村容村貌整治工作的基礎上,以促進群眾增收為目的,組織實施好生產發展工作。一是村、組積極籌措資金,爭取黨委、政府支持,進一步完善公共基礎設施;二是確定群眾增收以外出務工為主,農業生產為輔的工作思路。圍繞這個思路,年初加強群眾的農業科技培訓,以蔬菜種植和漁業養殖培訓為主,繼續深入調整農業產業結構,進一步擴大時鮮蔬菜複種面積,提高現有魚塘養殖產量和質量,以提高產量和質量促進農業生產增效增收。加強素質培訓和技能培訓,提高勞動力人口的整體素質,在2006年外出務工740人的基礎上,通過培訓和動員,外出務工人員達到900人,佔到勞動力人口的一半多,基本達到一戶有一個外出務工人員,增加群眾的現金收入,到"十一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6年的3295元增加到6000元。通過這些工作,促進全村全面發展。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825戶,共鄉村人口2304人,其中男性1105人,女性1189人。其中農業人口2294人,勞動力1554人。到2011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0;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244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0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3.50公里。人畜混居的農戶0戶。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1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合同650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295.84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108.72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210.07萬元,有固定資產449.8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粘貼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0個,黨員總數100人,黨員中男黨員79人,女黨員21人。團員6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