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倒戲
安徽省黃梅戲的主要劇種之一
“小倒戲”,又稱“倒七戲”,就是指今天的廬劇,是安徽省地方戲即黃梅戲的主要劇種之一。主要流行於安徽境內的淮河以南、長江以北地區,何時產生,說法不一。“小倒戲”融山歌、花燈歌舞和鑼鼓書、端公戲等唱腔於一體,曲調清新樸實,優美動聽,很受群眾喜愛。“小倒戲”在安徽因地域不同,形成了以六安、蕪湖和合肥為中心的上、中、下三路,即三個流派。由於它的流行區域集中在皖中古廬州一帶,1955年3月,經安徽省委宣傳部批准,“小倒戲”正式更名為“廬劇”,而老百姓還是習慣稱之為“小倒戲”。
“小倒戲”唱腔分主調和花腔兩個部分,主調富於敘事,也可抒情,用於表現較複雜的戲劇感情;花腔曲調絕大部分是民歌小調,一般曲式固定,反覆演唱。傳統“小倒戲”唱腔沒有絲、管樂器伴奏,只有鑼鼓。早期“小倒戲”表演比較簡單,基本唱一段舞一段,舞蹈動作一般不結合劇情。這種狀況直到解放后才得以改變,“小倒戲”的表演方式和台詞也更加豐富。(據史料記載,“小倒戲”的台詞和其他地方的藝術形式,如東北的二人轉、陝北的民歌、安徽的黃梅戲一樣一般都涉及到愛情題材,什麼哥呀妹呀的,所以曾被認為充滿了淫詞濫調,在清代即遭到禁演。)
1957年安徽省廬劇團赴京演出了“小倒戲”傳統劇目《休丁香》、《借羅衣》和《討學錢》等,贏得首都各界的好評。並受到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等中央領導的接見。後來,在“大躍進”的熱潮中,毛澤東主席巡視到合肥,還在他下榻的“稻香樓賓館”看了一場帶有那個時代烙印的新編廬劇《牛郎織女笑開顏》。這一時期,廬劇的優秀劇目有《陷巢州》、《程紅梅》等,也產生了像丁玉蘭、孫邦棟、鮑志遠這樣的“小倒戲”表演大師。
“小倒戲”的輝煌一直延續到上世紀80年代,當年上演《秦香蓮》時,連續滿座120多場。但是,它的現狀和黃梅戲比起來卻相去甚遠,離我們的生活越來越遠,逐漸走向邊緣和沒落,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地方戲,老百姓的戲。20多年來,基本上只有在田間地頭才能夠偶爾地,難得一見她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