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區制

地方教育行政區域

學區制(district system),狹義上來說是盛行於英、美兩國的教育制度。全名地方教育行政區域,即地方學區。廣義上來說指國民教育或義務教育階段招收學齡兒童的居住範圍,即所謂的入學學區。

美國的學區,是美國公立初等教育與中等教育體系裡地方政府對市、鎮居民區的一種劃分,以利於對各學校的管轄、撥款,並對哪些地區居民子女可以進入附近的公立學校作出規定。

制度模式


“學區制”是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體制和機制創新的實踐模式之一,是中小學實行分片划區管理的制度。在學區內通過一定的管理制度、運行機制及考核評估措施,搭建交互平台,實現資源共享,實施優質學校對薄弱學校在學校管理和教育教學上的指導與幫扶,以及教育設施設備、師資和生源的均衡分配,從而縮小區域內學校間的差距。這是一種中心拉動、以強帶弱、共同發展、整體推進的均衡發展策略。

改革思路


一、通過實行學區化管理和推進學校聯盟建設,盤活資源存量,打破校際資源壁壘,實現教育資源的統籌利用,形成了有限教育資源的聚集效應,基本實現了學校優質均衡發展。通過逐步實現從以校為單位到以學區、校區為平台,在一個學區和校區內,實現硬體設施共享、人力資源共享、課程資源共享。
二、通過“學區制”改革,有效控制擇校現象。
三、促進教育資源均衡發展。
四、促進教師資源共享。

歷史沿革


2014年,西城區開始試行學區制,將15個街道由原來的7個片區變為11個學區。
2015年5月12日上午,划片學校名單終於確定。
西城新一輪的教改方案中,將調整14所中學布局、增加兩所對口直升小學,兩年新增15個幼兒園……這些改革將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讓更多的孩子享受優質教育資源。
西城區成立融合教育中心,面向全區中小學校、幼兒園和特殊教育學校、專門學校開展工作,承擔教研科研、師資培訓、巡迴指導、鑒定諮詢、教育康復、資源開發、組織管理、交流合作等職能。
調整學校調整方案
六十三中學北京四中合併
八中分校北京八中合併
一五四中學與北京八中合併
一四〇中學十五中合併
廣安中學與六十六中合併
宣武分院附中與育才學校合併
徐悲鴻初中部徐悲鴻中學合併
六十二中學北師大附中合併,成立北師大附中南校區
西城區實驗學校北師大二附中合併,成立為北師大二附中初中部
華夏女中
成立北師大實驗華夏女子中學
裕中中學三帆中學合併,成立三帆中學裕中學校
二一四中學
北京大學承辦二一四中學,
更名為北京大學元培中學(正在籌建中)
徐悲鴻中學
中央美術學院合作,將合併后的徐悲鴻中學
更名為中央美術學院徐悲鴻中學
月壇中學
外交學院合作,
月壇中學更名為外交學院月壇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