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君宜

中國女作家

韋君宜,原名魏蓁一,1917年農曆10月26日生於北京。中國女作家。清華大學畢業。

韋君宜的成名作是《龍》,代表作品有《似水流年》《女人集》《老幹部別傳》。

2002年1月26日12時33分,韋君宜逝世,享年85歲。

大事件

1917-10-26

出生

1917年10月26日生於北京。

1934-09

選擇了清華大學的哲學系

1934年9月,韋君宜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燕京大學三所高校同時錄取,當她確定自己的攻讀方向時,選擇了清華大學的哲學系。

1935-05-15

發表長篇哲學論文

1935年5月15日出版的《清華周刊》第43卷第1期"清華論壇"刊出了韋君宜題為《理論能拉往事實么》的長篇哲學論文,署名陶清。這是我們所見到的韋君宜所發表的唯一的一篇哲學論文。

1936

擔任《清華周刊》的總編輯

1936年《清華周刊》45卷由中文系十級學生共產黨員王瑤主持擔任總編輯,韋君宜受聘任該刊"哲學欄"編輯,除了編輯每期關於哲學方面的大量稿件,仍然堅持筆耕不輟。

1948

負責《中國青年》的復刊

1948年韋君宜與楊述參加到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的籌備工作,主要負責《中國青年》的復刊。

2002-01-26

逝世

2002年1月26日12時33分,韋君宜逝世,享年85歲。

逝世

人物經歷


早年經歷

韋君宜在北京叔叔家裡讀完小學二年級時去長春,入了當地的鐵路子弟小學三年級。君宜與妹妹蓮一上學前,便在家裡背誦《琵琶行》、《阿房宮賦》等古典詩詞以及新舊《三字經》等。家裡還為他們延請家庭教師教授英文、古文等課程,此間讀了"四書"、"五經"等古籍。隔段時間,父母還帶領她們去書店購書,以增長知識,培養學習興趣。讀到小學五年級時,為了提高學業水平,家長便把她和蓮一一起送回北平,經考試韋君宜插班升入了北京實驗小學(今師大附小的前身)六年級。
君宜與蓮一由北京到了天津先後考入南開女中。父親親自對她們施以教育,對長女尤其器重,非常關注她的發展,讚賞她的才華。

教育經歷

經考試韋君宜插班升入了北京實驗小學(今師大附小的前身)六年級。
君宜由北京到了天津后考入南開女中。
1934年9月,韋君宜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燕京大學三所高校同時錄取,當她確定自己的攻讀方向時,選擇了清華大學的哲學系。

寫作經歷

1935年5月15日出版的《清華周刊》第43卷第1期"清華論壇"刊出了韋君宜題為《理論能拉往事實么》的長篇哲學論文,署名陶清。這是我們所見到的韋君宜所發表的唯一的一篇哲學論文。
在43卷《清華周刊》第2期和第5期的"書報評介"欄,韋君宜尚發表有兩篇書評:《中國大學生日記》和《由一本書看到―――讀〈革命哲學〉后》,均署名陶清。前者為萬迪鳴所著日記體長篇小說,1934年出版,在當時學生中頗為流行。后一篇是針對蔣介石《革命哲學》一書,這書當時被指定為清華"讀書競進會"大學組第二本參考書。
寫於革命期間的兩篇散文《寄不出的信》和《告訴》(發表於1935年天津《庸報》和《大公報》)便表現了她在人生道路上執著追求和上下求索的精神歷程。《寄不出的信》著重表現了她對真理的不懈追求和渴望投身革命的熾熱感情。《告訴》則側重揭示了她在追求路上所出現的精神苦悶。
"一二·九"前後韋君宜尚發表兩個短篇。處女作《小坑》刊於天津《國聞周報》,署名陶清。約半月後,在天津《大公報》"文藝"欄上,又發表了她的第二個短篇《探監》,署名陶清。小說反映了在政治鬥爭中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變化。
時值魯迅逝世,10月24日在清華大學舉行了魯迅追悼會,在11月1日出版的《清華周刊》第45卷第1期上,韋君宜發表了署名"君宜"的散文《哀魯迅》。
"一二·九"一周年紀念之際,韋君宜在《清華周刊》第45 卷第7期發表了她的第三個短篇《第一道光》,署名蓁藍。
從《中國青年》第1卷第8期起,韋君宜共發表六篇文章,除《陝北農村的一勺》,有三篇是工作雜談:《那個村子工作好?》、《"手工業"與"機械工業"》、《壯丁隊化到童子軍化》;一篇論文《新娜拉走後怎樣》(三八特輯);一篇人物剪影《悼紀毓秀》,以上均署名韋君宜。
在繁重的編輯工作之餘,韋君宜還動手寫了不少文稿,主要有:《在晉西紀念魯迅》(署名宜)、《怎樣出群眾牆報》(署名之初)、《我所見的續范亭》(署名藍濤,以上第1卷的1期);《談談封建觀念》(署名韋君宜)、第3期;《火燒趙家樓-"五四"漫話》(署名韋君宜,第5期)。
1941年5月16日《解放日報》在延安創刊,不久又由丁玲主編開闢了"文藝副刊"專欄。晉西北的那段歲月依然縈繞於韋君宜的腦際,她萌發了創作的慾望。很快,她在根據地的第一個短篇《龍》便發表在這一年7月8日創刊不久的《解放日報》第二版上。另一篇短篇《群眾》發表於1942年8月2日出版的《解放日報》"文藝副刊"上。
后在《抗戰報》上刊登《研究一下本報所登的勞動英雄的稿子》(二版)。
1947年9月13日在中央召開了全國土地工作會議,韋君宜被派往參加了平山土改工作團,擔任該縣溫塘區委員的工作。此間在《晉察冀日報》發表了她在根據地創作的第三個短篇《三個朋友》,自10月2日起在《人民日報》(晉察冀版)轉載了這個短篇。
十年的戰爭環境中,韋君宜還用淺近的文言文寫出了紀實性散文"三部曲"。第一篇是1938年流亡一年後在宜昌作《流浪記》,此篇已經軼失。據作者談一直保存在身邊,"文革"中抄家時被抄走,後來歸還材料中不見了此件。第二篇《八年行腳錄》寫於"八·一五"光復之際,(全文收入散文集《海上繁華夢》,為未完成之作,實際只寫至1942年到米脂後為止,發表時刪去部分文字,文章以簡練而富於文採的淺近文言,生動地記述描寫了作者從武漢撤退到大後方,以及在根據地最初幾年的足跡。第三篇是寫於1948年1月間的《還鄉記》,主要記述作者在1947年底從解放區化裝潛回北平家中治病的見聞,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國統區北平的衰敗景象。此外在戰爭環境中韋君宜還寫了相當數量的詩詞,上述所引及後來問世者如《夫子廟拾炭詩》、《離延安》等

工作經歷

1936年《清華周刊》45卷由中文系十級學生共產黨員王瑤主持擔任總編輯,韋君宜受聘任該刊"哲學欄"編輯,除了編輯每期關於哲學方面的大量稿件,仍然堅持筆耕不輟。
"青委"籌備《中國青年》時,要她留在"青委"做編輯。韋君宜自然樂意,這裡有許多熟悉的"一二·九"運動的戰友。於是她搬到了延安北門外大砭溝的"青委"所在地。沒幾天,便參加了"中央青委"的一個工作組,去安塞考察一周。
到延安不久,韋君宜復參加了由"中央青委"組織的"西北青年考察團"遠行至晉西北。一行五人,團長丁琇,支書馮直,成員有武克仁、張方海。此行的目的是東渡黃河,前往剛剛開闢工作不久的晉西北,調研前方農村"青救會"、"婦救會"等革命組織的組建情況,並寫成調查報告。
1940年夏7月,韋君宜受延安中國青年出版社委任,帶著出版《中國青年》地方版(晉西版)的使命,從延安出發第二次奔赴西北,同行的還有馮直的愛人康琳。途中趕上黃河漲水,戰事緊張,興縣丟失,遂在綏德停留。此期間還給楊述主編的《陝北文化》寫過稿。待興縣敵人退去,戰事稍停,韋君宜與康琳又渡黃河奔向晉西。8月19日,在興縣召開了晉西青年第一次代表大會,各縣"青救"幹部聚集一堂,氣氛十分熱烈。韋君宜和大家一起編會歌,出牆報,到處是歌聲,就象回到了"一二·九"時代一樣。大會通過頒布了《晉西青年抗日救國聯合會簡章》(草案),產生了晉西"青聯"執委會,主席羅毅,組織部長周穎、宣傳部長蘇展,韋君宜為九人常委之一,在宣傳部主要籌備出版《中國青年》晉西版的工作。此外,她還在賀龍兼校長的晉西青幹校任課。
經過艱苦的籌備,由韋君宜主編的《中國青年》(晉西版)以中國青年晉西分社的名義於1940年11月1日出版。韋君宜編輯5期(中國青年出版社後派黃照來接替了她的工作,共出版到二卷六期停刊)。
1941年4月韋君宜從晉西北返回了延安,時值《中國青年》(延安版)已停刊,她被安排在延安青年幹校執教。
婚後留在米脂中學任語文教師。不到一年後,已經作了母親的韋君宜與楊述被調到綏德地委。
1944年下半年,調他們夫婦到中央黨校工作,安排在校部教務處。后被調到延安新華社口語廣播部擔任編輯。
1948年韋君宜與楊述參加到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的籌備工作,主要負責《中國青年》的復刊。1949年3月,他們所在單位隨中央機關來到了剛剛解放不久的北平。

個人生活


家庭生活

韋君宜
韋君宜
父親魏仲衡早年留學日本,專修鐵路,是孫中山手下一批年輕人之一,發表文章,從事民主革命活動。1913年回國后在北京鐵路管理學校(即今北方交通大學前身)任教,後到交通部任職,又派長春任鐵路局長。參加修建吉長線、吉敦線兩條鐵路。鐵路局長魏仲衡很重視鐵路子弟的教育,在長春車站附近辦了一所扶輪小學和一所職業中學,從大城市北京等地延請名教師為學生開課。
母親司韻芬,為湖北沙市舉人之女,婚前念私塾九年。
1928年魏仲衡離職,不久在天津法租界定居下來。
父親留日的日本同學中有許多是當政的官員,東北淪陷后曾請他就任鐵道部長一職,他堅決拒絕,與人說子女將來還要做人。日本入侵北平后,也有人勸他任偽職,他索性躲到上海租界,以經商為生計,來往於上海、北平之間。
韋君宜的弟妹,抗戰期間和解放戰爭期間,都陸續參加了革命,大弟留學美國,是解放后最早一批回國的人員。
韋君宜的第一個女兒,因政治和生活環境的困苦逝世。

情感生活

1941年9月韋君宜與時任米脂中學黨總支書記的楊述結婚。

個人作品


著有散文集《似水流年》、短篇小說集《女人集》、中篇小說集《老幹部別傳》、長篇小說《母與子》、晚年所寫的回憶錄《思痛錄》和自傳體小說《露莎的路》等。

社會活動


1935年12月16日參加全市學生的抗日大示威。韋君宜積極地投入了這場運動,她和靜齋小組的人,不顧天寒地凍、艱難險阻,走在遊行隊伍的前列。遊行示威中她寫的對口詞《老百姓》傳單,散發給沿途的老百姓。
從1934年秋冬參加"現代座談會"開始學習馬克思主義,韋君宜的革命要求向前發展成為實際的革命行動,她對理想的追求有了明確的方向。
北平十七中女學生郭清慘死獄中的事件引起了進步學生很大的震動。"北平學聯"決定舉行北平學生追悼郭清烈士大會以示對反動派的抗議。韋君宜奉命撰寫的祭文,用毛筆寫成大橫幅懸掛在台上,祭文憤怒揭露了反動派破壞愛國運動、迫害進步青年的罪行,喊出了廣大愛國學生的心聲:"我們今後沒有眼淚,沒有悲哀,沒有凄涼。我們只有沉痛的憤恨,火一樣的烈,海一樣深的憤怒和仇恨。"
1936年暑假參加革命組織"犧盟會"。
韋君宜到重慶見到二叔謊稱去昆明上學,要了一筆錢便於12月5日從女友王作民家動身,乘飛機去了成都。經過數日準備又啟程到了延安。
來到延安一年許,韋君宜與延安中央"青委"組織部幹部蘇展參加了由"青委"舉行的十對新人的集體婚禮,陳雲同志當時兼"青委"書記主持了儀式。
韋君宜曾在綏德師範開辦的短訓班講過短時間的課。
1942年在延安開始的整風運動,又發展為審干運動、"搶救失足者"。楊述、韋君宜都捲入這場運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