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廟

福建清流縣賴坊鄉南山村廟宇

九龍廟位於清流縣賴坊南山村西南部山腳下,幾棵百年古樟蓊鬱如蓋,庇護著這座近千年的古廟。廟裡供奉著九龍尊王坐像,左右排列值甲武士,威武莊嚴,氣象恢宏。

目錄

正文


簡介
概述
九龍廟始建於唐末五代,歷代都有修繕,現存廟宇為清代所建,但仍可看出初建時的規模形制,廟呈四方形,坐南朝北,三開間,進深九柱。歇山頂,四面坡,屋角翹起,檐廊寬綽,屋檐下再加一層遮風板。九龍廟內部結構及裝飾具有精緻華麗的特點,是整個閩西地區廟宇建築的典範。正堂金柱和壁柱均是用青磚砌成,外表用三合土塗抹,上部開榫卯與木構件銜接,兩者結合嚴密,天衣無縫,表現出高超的建築技藝。這種建築工藝為賴坊特有,其他地區不見。大殿正中,雕刻由九條龍作承重尤枋的花式螺旋藻井,製作精美,結構獨特,呈現出華麗,神秘的藝術氛圍。中心藻井四周,環設八個小藻井,形成九頂倒懸之勢。牆壁及枋柱間,施以眾多彩繪圖案,多為神仙傳說、戲曲故事和四時花卉,描繪精細,色彩艷麗。
廟是供奉神靈的地方,也叫寺廟。廟通常是指供神佛或歷史上名人的處所。廟結構有三個主要部分:即台基、主體與屋頂。中國廟堂木料結構之因素:木柱、楣梁、正梁、橫樑和支柱均披露可見。一排排的柱子與正梁及楣梁連結起來,支撐著遮蔽的屋頂,木架之上排鋪瓦片,而後砌磚隔牆填在柱間,構建中國建築的理念。廟在佛家叫寺廟,佛教徒常常來到廟中上香拜佛,所以寺廟是一種十分神聖的地方,在古時候的時候皇帝對寺廟更是敬重,在寺廟中多為和尚和一些俗家弟子,尼姑則在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