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沙街道
大沙街道
大沙街道,隸屬於廣州市黃埔區,位於廣州市東緣、珠江之濱。
截至2015年,大沙街道下轄橫沙、姬堂、泰景、大沙東4個社區。面積13.1平方公里,全鎮總人口約6萬人,其中戶籍人口18705人、流動人口41300人。
大沙街道有東海魚珠、黃埔雲檣、魚珠炮台、蟹山炮台等名勝古迹。
1958年,東圃鄉、橫沙鄉合併成立東圃公社,屬廣州市郊區。
1960年7月划屬黃埔區。
1961年改為黃埔公社。
1962年5月併入廣州市郊區。
1973年劃出橫沙、姬堂、茅崗、下沙、文沖、雙沙、長洲等7個大隊,屬黃埔區,仍稱黃埔公社。
1983年12月改為大沙區,1986年12月改為大沙鎮。
2002年8月,隨著黃埔區撤鎮設街改革,撤銷大沙鎮建制,改設大沙街。
1956年6月,廣州市人民委員會將白雲、新滘、黃埔3個區合併成立廣州市郊區,屬黃埔區管轄的大沙地域的下沙、橫沙、姬堂、雙沙、茅崗、文沖6個小鄉合併為一個大鄉——橫沙鄉,下轄下沙、橫沙、姬堂、雙沙、茅崗、文沖6個生產隊。
1958年,廣州市依照中共中央關於在農村建立人民公社的決定,開始組建人民公社,橫沙鄉與東圃鄉合併成立黃埔人民公社。
1959年,長洲生產大隊劃歸黃埔人民公社,該社共轄14個生產大隊。
1960年5月,中共廣州市委決定撤銷中區和郊區,將全市調整為東、南、西、北4個市中心區(人民公社),黃埔、芳村、江村3個以工礦企業為中心的人民公社(區級),1個以農業為主的竹料人民公社以及花縣、從化2個縣;6~7月,將市區調建為東山、海珠、荔灣、越秀區人民委員會,同時撤消區級人民公社,調建為黃埔、芳村、江村區人民委員會,竹料地區併入江村區;原黃埔人民公社(由東圃鄉、橫沙鄉組成)分為東圃人民公社(原東圃鄉範圍)、黃埔人民公社(原橫沙鄉範圍及長洲生產大隊農村部分),這兩個公社先後隸屬黃埔人民公社(區級)及芳村、江村3個區,合併成立廣州市郊區人民委員會,東圃人民公社(原東圃鄉範圍)、黃埔人民公社(原橫沙鄉範圍及長洲生產大隊農村部分)和原長洲城市人民公社(1961年7月撤銷)合併成為黃埔人民公社,隸屬廣州市郊區人民委員會。
1973年2月,恢復設立黃埔區,5月,成立黃埔區黃埔人民公社,原屬廣州市郊區黃埔人民公社下屬的茅崗、橫沙、下沙、文沖、雙沙、姬堂、長洲7個生產大隊和廣州市汽車廠等10多家工礦單位的職工家屬劃歸黃埔人民公社管理。
1975年11月,原屬番禺新造人民公社深井生產大隊劃歸黃埔人民公社管轄。
1977年1月1日,長洲生產大隊和深井生產大隊劃歸黃埔區長洲鎮管轄。同年,黃埔區紅山街道辦事處成立,原屬黃埔人民公社管轄的文沖船廠、廣州冶鍊廠、廣州碳素廠的家屬委員會和文沖回龍市等集散居民劃歸紅山街管轄。
1983年12月,撤銷人民公社建制,改稱大沙區公所,各生產大隊改為鄉政府。
1986年,黃埔區魚珠街道辦事處成立,原屬大沙區公所管理的廣東省基礎工程公司運輸分公司家屬委員會、廣州汽車廠家屬委員會、廣州機床研究所家屬委員會、廣州珠江冶鍊廠家屬委員會划給魚珠街管轄。
1987年3月,撤銷大沙區公所建制,成立大沙鎮人民政府,鄉政府改為村民委員會,九沙漁民村划給大沙鎮管轄。
1999年1月1日,下沙村划給黃埔街管轄。
截至2015年,大沙街道下轄橫沙、姬堂、泰景、大沙東4個社區。
大沙街道位於廣州市東緣、珠江之濱,距廣州市中心16公里,東與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及南崗鎮相連,南臨珠江,與長洲島黃埔軍校和番禺區化龍鎮隔江相望,西與天河區東圃鎮接壤,北與白雲區蘿崗鎮毗鄰。大沙街道地處北回歸線以南,東經113°27′39″~113°27′51″,北緯23°2′25″~23°9′55″,東西寬6.5公里,南北相距13.5公里,總面積13.1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佔77%,水域面積佔23%,有10多公里的珠江岸線。
大沙街道境內地質母岩主要有3種:廣九鐵路以北屬中生代燕山運動形成的花崗岩,表現為台地低丘陵垌田區和山坡地,山坡地為紅壤,丘陵坑垌田為水稻土。山地蘊藏著花崗岩石礦,廣九鐵路沿線附近,屬第三系中新線色岩系,呈孤立狀分佈於平原中。廣深公路沿線屬第四紀沉積物平原和珠江三角洲沖積平原,地勢較低平,土層深厚,土質肥潤,水網稠密,形成很多沙圍,該鎮境內有九沙圍、劍草圍、大吉沙圍、大蚝沙圍等眾多沙圍。不同類型的地質母岩形成了土母質的差異,對農作物布局有一定的影響。
大沙街道地處珠江北岸,從流水地貌類型形態上看,可分珠江三角洲沖積平原和侵蝕台地為主。其間為山竄田和開闊的垌田地帶,主要分佈在姬堂境內。
大沙街道境內的北部、東北部為丘陵區,主要山崗有大田山,但家崗、將軍山、加庄山、貓兒嶺等和許多小山坡連成一片丘陵地帶。其餘西部、中部、東部有分散丘陵和山崗。
大沙街道地勢總體走向是北高南低,自北向南略帶傾斜,地形起伏又平坦,北部山嶺連綿,南部台地平坦,台地上少量低丘分佈明朗。南部珠江沿岸,是本鎮最低平地帶,海拔只有5~10米,珠江岸線在鎮內長10多公里。
大沙地區土壤因受地質、地貌影響,大致東西向延伸呈梯形狀分佈,分為三角洲圍田區和丘陵垌田區土類,丘陵垌田區具有垂直變化的特點。
水稻區土類以瀦育型水稻土為主,潛育型和淹育型水稻土分佈較少。
廣深公路(107國道,下同)沿線的圍田區屬瀦育型水稻土,主要是由珠江及鎮內河流沖積,經人工水耕熟化而成。圍田區瀦育型水稻土分河沙泥田、潮沙泥田、三角洲沖積土田、反酸田等土壤。河沙泥田主要分佈於姬堂、茅崗、橫沙等。潮沙泥田主要分佈於廣深公路沿線的高圍地帶。反酸田主要分佈在珠江河畔的低圍地帶,珠江沖積土比較肥沃。廣九鐵路沿線屬坑垌田區瀦育型水稻土,這類土壤發育於台地丘陵的寬谷間,由洪積和坡積,經人工水耕熟化形成,這類土壤又可分片麻紅田、砂頁岩紅泥土田等。洪積黃泥田、寬谷沖積土田與圍田區水稻土相比較,坑垌田水稻土耕作層較淺,受成土母質影響,含砂較多,以壤質粘土、沙質粘土為主,但有效磷含量稍高,宜於水稻、花生輪作。
全街道自然土主要分佈在北部、中部和台地丘陵,由於中深受成土母岩影響,土壤發育和分佈從谷底隨海拔高度增加依次為水稻土、赤紅土、石質土,可分別發展水稻、柑橙、荔枝、烏白欖和馬尾松等林果業。
流經本街道的河流,除珠江外,還有烏涌河、珠江涌、深涌、文沖河。天然溪水1條,烏涌河發源於白雲區水口水庫,流經廣州市農墾局黃陂果園場、廣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玉樹村、白雲區蘿崗鎮、黃埔區姬堂、橫沙、文沖村等地,從北向南流入珠江;這條溪水是姬堂、茅崗、橫沙大部分農田灌溉的水源。天然水圳2條,一條發源於山澗,水口從黃羊橋文船生活區分支流入雙崗到白沙涌口(故又名白沙涌),流入珠江;一條發源於金雞嶺山澗,流經沙浦村后入珠江(故又名沙浦涌),是雙沙村大部分農田的水源。
以上河涌,除深涌和烏涌河外,其餘流量都不大。珠江在大沙街道段江面寬800~2200米不等,水深8~15米,平均流速0.9米每秒,平均流量4326立方米每秒。珠江受洪水和潮汐影響,該地段平均潮差1.64米,最大可達3.38米。珠江大沙地河段屬鹹淡水交合活動範圍,屬咸潮區域。烏涌河在大沙街道內長度為4.8公里,集雨面積74平方公里,其中過境面積36平方公里,最大流量572立方米每秒。
大沙地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為21.8℃,最高7月份平均氣溫28.4℃,最低1月份平均氣溫13.7℃,無霜期長達350天。低溫霜凍期2~8天,其日平均氣溫在5℃左右,極少出現0℃以下低溫。年日照期較長,約2000小時。年平均降雨量1694毫米,一般集中在4~9月份,佔全年降雨量的70~90%。風速月平均1.7~1.8米/秒,7~9月最高風速8米/秒。蒸發量年平均1000~1300毫米。
2001年,大沙街道土地總面積4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6506畝,佔總面積的9.50%,林地面積8000畝,佔總面積的11.85%。
大沙街道毗鄰珠江,河網較多,水資源豐富。除珠江外,有烏涌河、深涌河、雙崗涌、沙浦涌、文沖河等。大沙地區年平均降雨量達1694毫米,境內徑流總量約為0.90億立方米,平均徑流深度900毫米。由於受季風氣候影響,年內降雨有干雨季變化規律,濕季4~9月,乾季10月至翌年3月,汛期為4~9月。
大沙地區受土母岩的影響,蘊藏著豐富的便於開採利用的花崗岩、片麻岩、砂頁岩,主要分佈在該鎮北部的大田山一帶。各山丘及部分山崗地帶,則容易找到適宜燒制磚瓦的土資源。
1988年,總人口29651人,其中:男性14593人、女性15058人;非農業戶口11250人,農業戶口18401人;共有10082戶,其中:非農業戶4574戶、農業戶5508戶。至1990年總人口37594人,其中:男性19675人、女性17919人;非農業戶口14939人,農業戶口22655人;共有10707戶,其中:非農業戶4588戶、農業戶6119戶。
1993年,總人口31495人,其中:男性15553人、女性15942人;非農業戶口13562人,農業戶口17933人;共有11617戶,其中:非農業5303戶、農業戶6314戶。
2000年,總人口92523人,其中:男性52469人、女性40054人;非農業戶口74823人,農業戶口17700人。
截至2015年,常住人口約6萬人,其中戶籍人口18705人、流動人口41300人。
2021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出爐,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大沙街道人口為61888人。
建國后,農牧漁業、鄉鎮企業、商貿金融等三大產業得到全面發展。截至2001年第一產業產值7099萬元,第二產業產值88969萬元,第三產業產值90259萬元。農民經濟總收入180328元。
建國前,水稻年畝產只有150公斤,1953年達到254公斤,1956年為306公斤。1958~1972年,黃埔人民公社水稻生產停滯不前,停留在建國初期水平。1978年改革開放后,農村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水稻面積雖然因征地逐年減少,但單造產量卻逐年提高,1990年單造每畝產350公斤,1998年畝產達400公斤。
改革開放后,由20世紀60年代的266.67公頃左右,發展到1988年的684.63公頃,水果總產量8417噸。1991年,水果種植面積略有下降,但總產量卻高於1988年,達11116.6噸。此後,因建設用地增加水果種植面積逐年減少,2001年種植面積為411.6公頃,水果總產量1670噸。改革開放后,蔬菜種植面積從六70年代的66.67多公頃擴大到80年代的266.67多公頃,面積增加近4倍,總產量達19588噸。由於征地等原因,1990年後,蔬菜種植面積只保持200公頃左右。2001年,蔬菜種植面積為190公頃,總產量是17162噸。
該街道漁業捕撈是以九沙村為主,大吉沙、雙沙、文沖也有少數漁民。捕撈水域主要在珠江三角洲水域和珠江口近海。20世紀80年代后,向北部灣、西沙、南沙漁場發展。建國初期,九沙漁民參加土改,部分漁民在茅崗分到田地,棄漁就農。1955年,九沙圍漁民成立魚珠漁業社。1958年,漁業社併入珠江高級漁業社。20世紀60年代,划給黃埔人民公社管理,實行“三包一獎”,漁業生產大隊有機動船,1979年6艘,1982年增加到73艘、1986年全部漁船實現機動化。1991年機動船達93艘噸位共566噸,總裝機容量2260千瓦。之後,產業結構有所調整,2001年,有機動船73艘,總噸位404噸,總裝機容量1713千瓦。1977年,產量為139.75噸,產值12萬元;1990年,產量為305噸,產值97萬元;2001年,產量322噸,產值225萬元。
建國前,大沙地區各村共有魚塘33.33多公頃,以養鱅魚、鯿魚、鯇魚為主,年畝產250~400公斤。建國初期,平均年畝產450~500公斤。20世紀六七十年代,貫徹“以糧為綱”,全鎮魚塘29.4公頃,比建國前減少6.67公頃。80年代改革開放后,全鎮魚塘面積由1979年的43.27公頃發展到1985年的60.4公頃,年產量258噸。1988年後,隨著鄉鎮企業和國家建設用地增多,部分漁塘被徵用,1990年魚塘面積為52公頃,年產量236噸;2001年,魚塘面積為34.73公頃,年產量262噸。
農業合作化后,大沙地區畜牧業出現集體豬場和奶牛場。公社辦的奶牛場,有奶牛142頭,場址在大田山。1958年在大田山辦起集體養豬場,隸屬黃埔人民公社農場。1961年,由於糧食缺乏,養豬場下放到生產隊辦。1971年,飼養量為15562頭,存欄量8150頭。1990年,生豬存欄量4204頭,出欄量5930頭;2001年,存欄量16349頭,出欄量22179頭。此後,生豬飼養全部由專業戶生產經營。
在珠江河畔、河涌交錯的茅崗、下沙、雙沙等村養鵝鴨相當普遍。建國前,茅崗村石崗有養鴨達萬隻的個別農戶。人民公社化時,群養鵝鴨發展很快,屬生產大隊或生產隊經營。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后,大沙地區有近百戶養群鴨數千隻的專業戶;80年代後期,養雞業悄然興起。2001年,養群雞數千及超萬隻的專業戶有100多戶,“三鳥”年出欄量為1764540隻,比1990年增長2.68倍。
截至2001年第一產業產值7099萬元。其中種植業3010萬元,佔比重42.4%;畜牧業3706萬元,佔比重52.2%;水產業383萬元,佔比重5.04%。
建國后,20世紀50~60年代,大沙地區以農業為主,工企業極少。1973年,黃埔區第三次建區后,黃埔人民公社(後來改為大沙鎮)開始籌辦一些社隊企業。進入90年代,特別是1992年後,大沙街道的鄉鎮工企業發展更加迅猛,從建標準廠房、工業樓、工業村到建工業區,90年代初期、中期先後建成。其中大沙工業村佔地5.2萬平方米,首期投資1750萬元,建成廠房2.6萬平方米;大沙街道工業區佔地5萬平方米,建廠房近1萬平方米,總投資3000萬元;姬堂工業區(鎮、姬堂村、橫沙村合辦)佔地31.2萬平方米,總投資4500萬元;雙沙工業區(該鎮與雙沙村合辦)佔地46.6萬平方米,總投資近1億元;駿鴻房地產開發公司開發土地1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5萬平方米,投資10020萬元;該鎮政府大樓及二號樓建築面積14200平方米,投資3500萬元。
截至2001年,全街道有企業48家,從業人數5761人,固定資產原值47182萬元,工業總產值68092萬元,工業總產值比1990年增長15倍,比1978年增長37倍。
建國后,大沙地區歷史上的一些圩市由於交通或居民聚居點的變化和新的商業網點的形成而逐漸被取代。1953年後的30多年間,供銷社在農村商業中起主渠道作用。改革開放后,國營、合作和個體商業蓬勃發展,大沙地區各式樓宇商廈拔地而起,特別進入20世紀90年代后,一批具規模的大商家進駐大沙商業區,超市、購物中心、連鎖店等,逐漸取代小商鋪,成為大沙商業中的主角。大沙地區已經成為全區的商業貿易中心。商業街遍布大沙地區,除大沙地東、西路商業街,港灣路商業街,石化路商業街,海員路商業街,蟹山路商業街,港前路商業街外,1995年後又出現豐樂路、荔景路、公園西路、開元路和廣深路(107國道,后改為黃埔東路)大沙地段兩側的商貿走廊。2001年,商業街、各類商鋪遍布大沙城鄉。
大沙街道還發展運輸倉儲業、建築房地產業和餐飲服務業等。20世紀60年代,全鎮只有4部載重3~4噸的舊式解放牌貨車;到90年代,發展到近900台運輸車輛,發展載重4噸以上的大型運輸車輛。海上運輸也不斷發展,有倉庫、碼頭、運輸船、海上加油站,全鎮有吊機12台、50噸以上運輸船12艘。陸路運輸除汽車外,還有鐵路貨物轉運場。
截至2001年第三產業產值90506萬元。其中交通運輸業21161萬元,建築業20877萬元,商業45958萬元,服務業2510萬元。
國道、省道有:107國道(北京——深圳)黃埔大沙段、中山大道東黃埔大沙段、廣深公路(107國道,后黃埔段改為黃埔東路)原稱廣(州)虎(門)公路,黃埔橫沙至新塘紫泥段、廣園快速路黃埔大沙段。
公共交通:1978年前,大沙地區只有一條黃埔線公共汽車通往廣州市區(即後來的50路車),另有廣州——南崗和車陂——南崗2條公交專線,其它路過車也很少,交通很不方便。改革開放后,道路建設加快,車次增加,交通開始順暢。1990年,除50路線外,還有240路線、210路線、43路線、227路線、292路線、517路線,還有各種營運的中巴和新塘、東莞、深圳等地過往車輛都可經過大沙地區。2001年後,除上述各路車外,又增加298、242、240、503、513、506、560、561、882、883、570、507、505等多路公共汽車。較偏僻的姬堂村、茅崗村、華坑村也開通公交車。
大沙街道的水上交通得天獨厚,極為便利。華南第一大港——黃埔港(后稱廣州港)座落其中,2001年,黃埔港可通往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00多個港口。國內航線,可達東江、西江、北江沿岸和沿海各城市,黃埔客運碼頭坐飛翔船可直達港澳。在大沙街道10多公里長的珠江岸線上,有區屬聯圍碼頭,主要向港澳運送鮮活畜牧產品。鎮屬白沙、九沙、文沖等碼頭則是用作物資運輸和漁港。1983年,建成的魚珠輪渡碼頭,可渡人,也可渡車,方便珠江兩岸的人員和車輛來往。
建國前和建國初期,大沙地區的橋樑大多是木橋或條石橋。20世紀六70年代,區、鎮轄的地方公路上才陸續建設一些鋼筋混凝土橋樑,計有橫衝橋、紅崗橋等。20世紀80年代起,隨著地區經濟和城鎮建設發展,陸續修建蓮溪橋、茅崗橋、中山大道高架橋、黃埔東路1#2#3#橋和大沙地東路烏涌河橋等。鎮村結合水利建設,完成多處橋閘和機耕橋工程,姬堂村1992年完成烏涌河左支流兩橋兩閘的拆建工程。茅崗村在鎮政府資金支持下,完成坑頭涌頂崗橋的建設。另外,在中山大道的港灣路口、珠江村口,廣深公路(后改為黃埔東路)的駿鴻花園住宅小區邊、雙崗村口先後修建人行天橋4座,實現幹道上人車分流,保障交通順暢安全。
截至2001年大沙街道域內市、區屬中學有兩所:廣州市第86中學位於大沙西5號;廣州市第123中學位於蟹山路46號。
廠企中學六所:港灣中學、石化中學、文船中學、魚木中學、廣冶學校、同仁學校。
大沙街道共有小學及小學教學點15個。
20世紀90年代,老人院和老人活動中心也在大沙街道普遍建立。1993年,大沙街道投資30萬元,建設1座面積約300平方米的文化中心大樓,內設閱覽室、健身室、棋藝室等。
1992年初,大沙街道曲藝人員以一出自編的《浪子回頭》曲目代表黃埔區赴花縣演出,參加廣州電視台拍攝的“春滿田間”文藝晚會。2001年,該街道有新藝曲藝社,各村則有粵劇團或樂社等文藝團體。
2001年,大沙有區屬醫院兩所和職工醫院三所。共有房屋建築面積83209平方米,在職職工1218人名,核定床位1020張,實際開放床位851張,醫院設置有醫教科、護理部、設備科、門診辦、預防保健科、急診科、心血管呼吸內科、神經消化內科、普外科、神經外科、創傷外科、脊椎手術外科、婦產科、兒科、康復科、手術麻醉科、皮膚科、中醫科、中醫骨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影象中心、檢驗中心、藥劑科、功能科、輸血科、高壓氧室、病理科、供應科等。 2001年,大沙有5個衛生站,覆蓋面100%,集體辦站率100%,並全部達到甲級標準。衛生站有醫務人員19人,其中達到鄉醫水平的14人。
大沙街道
“東海魚珠”是清代“羊城八景”之一。指地處黃埔魚珠地域珠江東面寬廣河段,當年,有一塊突起的礁石,浮沉波際,被珠江河水沖蝕后的紅色砂岩層所殘留的江心石,形如魚珠,埋於河床,隨著珠江水的漲落,石身時隱時現,故名魚珠石。當時,魚珠石是四面被水圍繞,石塊長期被波濤沖刷,圓凈如珠。北岸橫跨著一座形似鯉魚張嘴的山巒,銜珠江,吞魚珠,故曰“魚珠”。據番禺縣誌卷一,與地略一載:“魚珠石在相對岡南,四面皆水,中有卷石圓如珠,北有一山,如魚張口向珠,因名焉。由於當中流,故建炮台其上(即魚珠炮台),今則已和北岸聯合,成為黃埔港陸地。魚珠石亦埋於地中,成為陳跡。”
黃埔雲檣
1986年,黃埔雲檣被評定為新羊城八景之一。指從黃埔老港到黃埔新
港連綿數公里的珠江兩岸現代化港口碼頭的壯麗景觀。
大沙街道
蟹山公園原名黃埔公園,座落在大沙鎮西南面、下沙村珠江自然村側的山崗上,山形如蟹,故名蟹山。清代道光年間建有炮台,稱蟹山炮台。炮台東側原建有“忠靈塔”石碑1座,碑高8米,寬2米。“文化大革命”破四舊時被拆毀。山頂建有八角亭1座,山北樹木成林,南面山腳下原有大娘廟1座,於1939年被日軍拆毀。廟前有棵秋楓,樹齡約有200年。這棵秋楓樹,當地人稱它為“大娘樹”,因村民信仰大娘菩薩,而樹又生長在大娘廟前,故名為大娘樹。
獅山
位於珠江村北側,與蟹山相對,有1座小山崗形如雄獅,故名獅山。山上築有炮台,建於清代鴉片戰爭時期,作為海防第三防線而築。南麓是炮台、堡壘,北面的堡壘是用來辦公和作休息之用,建築堅固。有個“獅腰台”,是光緒十一年築造。
瓦壺崗登亭夜觀
珠江村西北角有一山崗,名叫瓦壺崗,在廣州市第八十六中學對面,因滿山松樹,又名大松崗。崗頂有電視轉播站,並建有1座三層六角彩亭,增添瓦壺崗景色。2000年6月,建設成為瓦壺崗公園,建有登山道路,植樹綠化,改造林相等。
廟宇
建國前,大沙地區各村,多有廟宇。幾乎村村都建有洪聖王廟,文沖、下沙、雙沙等村,村民們較多信奉洪聖王,都有建廟供奉。其它廟宇有:雙崗村、華坑村的華光廟,姬堂各自然村建有觀音廟、龍頭廟、北帝廟、南北廟,茅崗有天后宮、紫霞宮、金花廟,橫沙村有雷峰堂廟,珠江村有大娘廟等。當時民間信奉神靈,經常到廟參拜,各廟香火頗盛。建國后,破除迷信,觀念更新,拜菩薩之舉漸漸消減,大多廟宇已拆毀,不復存在。華坑自然村的華光廟於1931年拆毀;雙沙村沙浦自然村建於清朝的上元宮,於1958年拆毀。也有少數保存下來,如清朝所建的雙崗村華光廟,坐落在村內大公祠旁邊。
門樓、牌坊
建國前,大沙地區各村習慣在村頭村尾(或村東村西)建更樓、門樓。更樓為以前更夫巡夜防衛盜賊而設,門樓多是安置一位門官和土地神,作為庇佑村中百姓出入平安。建國后,肅匪反霸,治安良好,隨著建設的發展需要,鄉村街道的拓展和改造,各村不同程度地把更樓、門樓拆掉。改革開放后,各村的文明建設,把村容村貌美化起來,隨之出現許多新門樓、新牌坊。如沙浦、雙崗、文沖東西坊、文園、橫沙、珠江等各村的村頭、村尾(村東、村西)都新建牌坊,冠以本村村名的橫匾,造型宏偉、美觀,都用彩釉錦磚、紅色或黃色琉璃瓦建造,橫額上貼以瓷片彩畫並有村名及坊名題字等,莊嚴美觀。橫沙村東面牌坊,橫額石刻“橫沙”,牌坊兩旁石柱石刻楹聯為:橫路辟通衢大地宏開新貌,沙鄉騰巨變瓊樓裝點好家園。村西牌坊同樣冠以石刻橫額“橫沙”二字,石柱所刻楹聯為:雍雍桑梓千秋迎日月,睦睦吾民萬世念家山。珠江村也有石牌坊,橫額上“珠江”二字,剛勁有力,兩側楹聯為:珠水新圖連蟹石,江城瑞氣繞獅山。至於文沖東、西坊及文園的牌坊上則刻“文沖、西坊、文園”字樣,雙沙村的牌坊上的“雙崗”、“沙浦”等字樣。
大沙街道
魚珠炮台坐落在大沙鎮魚山(山崗狀如一條魚而得名),現在港前路港務監督站的後山上。據舊《番禺縣續志卷二·輿地誌》36~37頁載:“炮台:魚珠炮台在珠江北支北岸,光緒十一年新建,凡三所計七座置洋炮七尊。勇營:光緒十年辦防魚珠炮台駐部兵鄧安邦粵軍四營停后裁撤駐總兵鄧安邦舊部勇丁一營。”魚珠炮台成為當時防禦外敵的珠江第三防線。現在魚珠炮台已毀,只留一些炮台位的痕迹。
大沙街道
蟹山炮台位於大沙鎮港前路蟹山公園上,建於光緒年間。當時炮台後有彈藥庫4間,與魚珠炮台、獅山炮台同為防禦外敵的珠江第三防線之軍事設施。蟹山炮台上放置的德國克虜伯大炮,在建國后1958年撤走(存放在廣州市博物館內),現只留炮位遺跡。炮台舊址、炮眼、坑道等仍清晰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