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王士嘉的結果 展開
- 明朝禮部右侍郎
- 中國滑雪運動員
王士嘉
明朝禮部右侍郎
王士嘉(農曆1369年9月7日~1455年5月17日),字道亨,號裕庵,山東武城人,祖籍河北省永清縣。自幼聰敏喜學,十二歲題古塔詩,弱冠拔貢入太學。歷任山西大同府山陰知縣、陝西按察司僉事、工部員外郎、工部郎中、陝西布政司右參政、禮部右侍郎授通議大夫,歷官五十年,七十三歲致仕。歷經洪武、建文、永樂、洪熙、宣德、正統、景泰七朝。
據《明實錄》 、《抑庵集・侍郎王公墓誌銘》等文獻記載
洪武二年九月七日(1369年) | 出生 |
洪武十九年(1386年) | 入國子監讀書 |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 | 以大司成宋訥薦舉出身歷事 |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 | 山陰縣知縣 |
永樂二年四月(1404年) | 由 山陰縣知縣 升 陝西按察司僉事 |
永樂中(1403-1424年) | 歷任饒州監陶官、工部都水/虞衡/屯田員外郎 |
宣德中(1426-1435年) | 由 工部員外郎 升 工部郎中 |
宣德七年(1432年) | 由 工部郎中 升 陝西布政司右參政 |
宣德十年七月(1435年) | 由 陝西布政司右參政 升 禮部右侍郎 |
正統元年二月(1436年) | 知貢舉 |
正統元年四月(1436年) | 巡視捕蝗 |
正統二年五月(1437年) | 持節分封諸王 |
正統三年(1438年) | 致祭衡山 |
正統三年十月(1438年) | 以年老乞致仕上以老成方倚任不允所請 |
正統四年二月(1439) | 知貢舉 |
正統六年正月(1441年) | 祭告華山、吳山之神 |
正統六年九月(1441年) | 以年老致仕 |
景泰六年五月辛酉(1455年) | 壽終正寢,享年八十七歲 |
王士嘉母親“少從女學頗知詩書”,在其母教育熏陶下,少年時便顯露才華,其六歲戲縣令的故事流傳至今。十二歲作古塔詩(題於慶林寺塔):“浮屠何代建?峭拔入雲端,絕頂登臨處,摩挲星斗寒”,鄉先生劉中行見而奇之,以擬寇萊公。十八歲入太學,“太學諸生讓其能”,破格擢升為大同山陰令。
墓誌銘記載了兩則案例:
有瞽者賫鈔百緡,醉卧城南荊樹下,覺而失之。訴於公,公揚言:此荊樹為孽,當出城按問,民大駭從之。公令人密捕不往者,得一人,倉惶失措,訊之果服,還其鈔而罷。
代府內藏失彩幣,而戶牖封識宛然,莫知其所自。王知公有智略,召問之,公察視氣樓似有物嘗往來,而非人跡,疑為狙所竊。乃以幣列庭中,伺群狙過而觀焉,一狙果玃取之,因詰其主皆款服,盡還之官,人以為神。自是鄰邑有疑獄,皆請決於公。
母淑人年逾七十迎養來山陰。有疾,公朝夕侍湯藥,惟謹而疾彌甚,忽氣絕不可救,公哀號不止,聲徹天地,久之淑人復甦,人以為誠孝所感,雲公忠厚愛人,上每欲用之而下不忍舍。
正統己未秋(1439年)京師多雨,公之居壓焉,上知其貧,命有司賜地東安門外,給以材俾自營。其素行見知於上。如此既三年(正統三年1438年)以七十乞致事不許,又三年再請乃許焉。陛辭之日上賜之酒,給以道里費慰諭而遣之。
公歸怡神養性,手不釋卷,汲引後輩尤惓惓。其質干魁偉,言動不妄,人皆望而敬之。歷事五朝,享有厚祿,然居處服食如寒士,見人之貧窮無告、孤而不能婚嫁者,輒周給而相成之,若此類蓋多。
山陰民獷悍,公教之以禮義,均其徭賦,躬歷畎畝,視勤惰而課勵之,人知公之愛己也,莫不化服。
永樂初擢為陝西按察僉事,所至無冤民。以西域貢使失供應三司皆坐免。
未幾公復起監饒州陶器,凡三十餘萬皆如期而辦,授都水員外郎。以母憂去。服除改虞衡,時宮殿大材皆積紫荊關,山西軍民防守慮有失,以公臨之令嚴而事妥。興濟河決妨漕運,俾公涖屯田往塞之,不勞而成功,升北京行部工曹郎中。
臨清舟楫往來帶磚者皆頌公之德(臨清磚政舊例起運勞費莫可言,士嘉請命艘順帶迄今公私兩便——王士嘉建議運河北去經過臨清的船隻,可捎帶臨清貢磚,並根據數量抵銷一定的榷稅。此舉不僅受到帶磚者的歡迎,而且巧妙地將貢磚運入北京,保證了故宮的建設。)
正統初以少傅楊士奇薦升禮部右侍郎,勤於稽古禮文之事。兩知貢舉,皆以公得譽。關中大旱,命公往禱之,輒應。凡其所行莫不盡誠。
明英宗實錄・卷二五三記:士嘉儀觀魁偉,性度開爽,為人狷介,持正不苟,家無餘貲,士林高其行。
國朝列卿紀・卷四十四記:處事謹飾詳雅一毫不苟,以才識老成薦升陝西布政司參政,持身清白無他嗜好,不入義外一錢,出督郡邑田賦措置得宜,人受其惠,以清譽召為禮部右侍郎,為人端重踐履篤實,與尚書胡濙並以忠厚稱。
嘉靖武城縣誌・卷七記:才識老成,清譽振世,為人端重詳雅不苟,踐履篤實,為士大夫推重。
山東東昌府麒麟碑贊:倬彼哲人綽有清譽,敷政山陰保懷黎庶,執法憲台冰霜益著,晚歲林泉優遊自豫。
墓誌銘后評:生既逢時,出也有為,其德則優,其才具宜,故功業日彰,而譽望四馳。歸老於家不見闕虧,大耋而終一往莫追(臨終遺言:忠厚傳家,清白繼世。勿請謚封,封必辭),昭德有銘,百世之思。
以下摘錄部分詩文:
楊士奇贈詩兩首:
平生操節比瓊瑤 身荷天恩到五朝 為國一心常耿耿 歷官雙鬢已蕭蕭
西人每見談仁政 故吏頻聞誦教條 獨恨相逢各遲暮 白駒那復永今朝
--------------------------------------------------------------------------------------
蕭散高情早息機 衣冠祖送出都畿 六官守道如公少 七袠辭榮自古稀
沃野秋風黃黍熟 長河春水白魚肥 不才苦被樊籠系 翹首冥鴻嘆願違
楊溥贈詩兩首:
十載南宮兩髩絲 玉壺秋水共襟期 潞河一棹還鄉日 贏得松筠似舊時
霄漢飛英五十年 衣冠今喜賦歸田 竹窗夢覺霜風曉 猶似朝鐘到耳邊
徐有貞贈詩一首:
踐揚中外著賢名 掌禮南宮屬老成 節操當為千載重 歸休贏得一身輕
林泉自適多新趣 軒冕何嘗戀舊榮 惟有愛君心未已 時還飛夢到瑤京
劉定之贈詩一首:
華髮趨朝羨老成 亞卿望重荷恩榮 喜看解組辭文陛 得遂懸車向武城
報國功名書簡冊 傳家詩禮繼簪纓 於今暮景渾無累 桑梓陰中衣錦行
另有王直、李時勉、劉球長篇詩序分別載於其個人文集中。
長子:王玉,由進士升翰林院修撰侍講,據明英宗實錄及謇齋瑣綴錄記“正統中朝廷選翰林院王玉等儀錶俊偉者十人,習制誥於東閣,蓋以備內閣之選也”,后因英宗親征被俘代宗即位,外放河南按察司副使。
次子:王璽,正統丁卯科舉人,以父士嘉年老未仕,士嘉病逝服闕后,任河南郟縣知縣,仕至光州知州。
三子:王瑄,未入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