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倫·杜勒斯

美利堅合眾國第一號間諜

艾倫·杜勒斯,美利堅合眾國第一號間諜,他在冷戰時期的國際關係中是一個重要角色,他也是美國情報史上的傳奇人物。在美國組建中央情報局時,他的情報理念深深打動了國會議員和美國民眾;此後,他成了美國歷史上任職最長、影響最大的中情局局長。他既非死於刀刃之下,也非葬身戰篷之中。因患亞洲型流感而引起肺部併發症,1969年在喬治城大學的診療所內默默地與人世長別了。在華盛頓長老會教堂為他舉行的悼念儀式上,有人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要是天使稍不留神讓艾倫·杜勒斯混進天堂,那他肯定會殺掉一批安琪兒,甚至還會暗害幾個大天神。

在“日出行動”中,艾倫·杜勒斯與法西斯德國黨衛軍參謀長卡爾·沃爾夫進行談判。企圖蒙蔽包括美國總統羅斯福在內的盟國和平主義者,單獨與法西斯媾和而共同對抗包括蘇聯在內的社會主義國家和社會主義民主黨派,此行為被蘇聯偵查員發現之後,蘇聯外交人民委員會立即展開行動,阻止談判。但背信棄義的盟國壟斷階級仍然完成了“日出計劃”。

人物經歷


艾倫·威爾遜·杜勒斯Allen Welsh Dulles(1893-1969),美國外交官和情報專家。中央情報局長。中央情報局總部的進出口處,有一塊艾倫·杜勒斯的浮雕像,上面的題詞是:“紀念他——和我們周圍的一切”。從某種意義而言,這句話是永久性的。
他是共和黨人,1916年於普林斯頓大學獲得文學碩士學位,1916年起在美國駐維也納和伯爾尼使館工作,1922年成為國務院近東局負責人,1926年後曾為美國駐華顧問,后因工資低廉而退出外交界,為美國最大的水果托拉斯——聯合果品公司服務。1941年12月被多諾萬選為駐瑞士情報站負責人,他在伯爾尼的一幢十五世紀風格的小樓里,一手製造了多起複雜龐大的行動。情報工作從柏林的總理府一直做到伊斯坦布爾的鴉片館。他在里賓特洛甫的新聞情報局裡安插了自己人,其中一個綽號為喬治·伍德的,曾送來過兩千多份秘密文件的複本;他的間諜打進了德國上層的反間諜機構的內部,通過他們,杜勒斯摸清了在佩內明德島的“復仇者”飛彈製造廠;並與反希特勒的軍官接上了頭;他識破了德國安在駐都柏林使館內與海上潛艇聯繫的秘密電台。他在導致北義大利德軍投降的事件中起到特別顯著的作用。1948年杜勒斯任負責檢查美國情報系統的三人委員會主席。1951年成立中央情報局以後,他在沃爾特·比德爾·史密斯上將手下擔任副局長。1953年被艾森豪威爾任命為中央情報局局長,其兄約翰·福斯特·杜勒斯為同一時期的美國國務卿。他們是一對“截然相反”的兄弟。大哥好鼓吹“冷戰”,小弟則熱衷於秘密戰;大哥喜歡炫耀實力,以炸彈壓人,小弟則講究搞情報,力圖給人背後一刀。在初期許多較大的諜報工作中都有所成功,1953年,伊朗的摩薩台政府被顛覆,眾所周知,這是中央情報局的傑作,杜勒斯在幾個石油大王的支持下,從德黑蘭黑市上僱用了一批烏合之眾,指揮他們進行了這一行動。1954年7月,中央情報局想挑起瓜地馬拉的內戰,以搞垮執政者。當艾森豪威爾問杜勒斯對這一行動成敗的估計時,他回答:百分之二十成功,百分之八十失敗。可他又補充說,如果再拖延下去,成功的機會更小。艾森豪威爾同意了他的看法,於是,杜勒斯手下的嘍羅們又向世界顯示了他們的“美國人的美洲”的原則。赫魯曉夫的秘密報告他也在第一時間弄到副本。當然,杜勒斯也有他的失策,但是在1960年計劃召開首腦會議前夕,U-2偵察機在蘇聯上空被擊落,使得中央情報局大為丟醜。艾森豪威爾當時還沒有勇氣解除他的職務,肯尼迪當選后還是任命他為中央情報局局長,但因1961年豬玀灣入侵古巴(吉隆灘戰役)失敗導致他辭去局長職務。

天才少年


一些輿論聯繫杜勒斯家族的傳統和艾倫·杜勒斯早年形成的外交間諜才能,特地稱他是“情報界的莫扎特”。他確實是一個神童。
杜勒斯在法國聞悉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槍聲,他告別了熱鬧的塞納河,來到了神聖的恆河之濱,在一所教會中學教書。後來,他又去過中國和日本。不久他就在美國駐維也納的大使館內工作了,在莫扎特的故鄉,這位“情報界的莫扎特”為了促使奧地利早日脫離德國,而與反對派展開了秘密鬥爭。一年之後,他即被派往瑞士首都伯爾尼,負責在巴爾幹地區建立情報站。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杜勒斯重返巴黎,與其兄一起以美國代表團顧問的身分出席了凡爾賽會議。接著,他出任了美國駐柏林第一任大使的參贊,他從柏林被調往伊斯坦布爾,然後又重回華盛頓,被任命為國務院近東事務科科長。
1923年發生了一件事,對艾倫·杜勒斯的官運起了不小的作用。說來儘管三言兩語,可很能刻畫杜勒斯敏捷的間諜嗅覺和果斷的辦事能力。一天晚上,他用完餐后出去散步,突然,他聽到了報童在叫的令人震驚的“號外”:沃倫·甘梅利爾·哈定總統突然卒死。杜勒斯匆忙回到國務院,裡面除了值班的沒別的人。他又跑到國務卿休斯的私邸,把他從被窩裡拉到了國務院,兩人一起打電話尋找正在普利茅斯的父親家做客的副總統卡爾文·柯立芝。杜勒斯趁此機會從《世界文選》中抄了一段總統宣誓的詞,在電話中將其逐字逐句地念給柯立芝的父親聽,並建議副總統的父親利用高級法官的權利,使兒子完成宣誓的大業。為此,新總統一直忘不了年輕的外交家所幫的大忙……
當然,要想滿足杜勒斯的官欲,並非易事。他對自己的價值了解得一清二楚,根本就不會讓別人佔便宜。有一次,政府給了他一個年薪為八千美元的工作,在當時,這可是一筆數目可觀的錢。但是,杜勒斯還是怒氣沖沖地拒絕了,並大出所料地寫了一封信,發表在報紙上,引起了一場風波……

情報生涯


神秘的科爾比

1941年7月,47歲的艾倫·杜勒斯離開律師崗位,加入了新組建的美國戰略情報局(此即後來的中情局的前身)。這個機構負責為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提供戰時情報。第二年,他以"美國駐瑞士大使特別助理"的身份被派到這一中立國,代號110。從此開始其特工生涯。
作為間諜,杜勒斯堪稱是千面人。他是一名私人律師,走遍了歐洲。他還兼任施羅德銀行紐約分行經理。通過銀行,買通了弗蘭茨·蒂森聯合鍊鋼廠和有名的法本工業化學托拉斯,這說明他作為銀行家,一直和法西斯德國保持著聯繫,而作為間諜,他又與之在周旋鬥爭。對德國滲透是戰略情報局在瑞士設立工作站的主要目的。來瑞士之前,情報局負責人威廉·約瑟夫·多諾萬就交代過:德國內部存在一股反對希特勒的地下勢力,應伺機與他們建立聯繫。1943年8月,一個德國人走進美國駐瑞士大使館,他從口袋裡掏出個信封說:"裡面是新近發往柏林的絕密電報摘要。我有一個朋友在德國外交部工作,類似的情報還很多,我僅僅作為他的信使。"大使館讓杜勒斯處理這事。當晚杜勒斯與之相會,並開門見山地提出問題:"我們怎麼相信你?怎麼知道你不是德國情報機構派來的姦細?""很簡單。如果我是一個姦細,那我們為什麼帶上這186份文件,而不是兩三份?"這186份文件中,有德國外交部長約阿希姆·馮·里賓特洛甫談話的備忘錄,德國潛艇與日本潛艇會合的地點,德軍諜報局設在葡萄牙某港口的諜報網情況(這個諜報網專門監視盟軍運輸船隊的動向)……件件都是絕密的東西!接著來人介紹了自己的背景:"我叫弗里茨·科爾比,在德國外交部供職。我的工作是,每天將所有的文件過目,然後編出摘要確定將哪些文件呈遞給里賓特洛甫。我恨納粹主義。這些文件都是絕密級的,如果你們需要,我願意定期提供給美國政府。"
杜勒斯與科爾比約定,兩個月之內,讓他再來伯爾尼聯絡。杜勒斯把留下的文件細細過目了一遍。這些文件反映了第三帝國的核心機密:它的優勢、弱點和內部的爭鬥。看來科爾比在挑選時確實費了苦心。1943年10月7日,科爾比終於又得到一次前往伯爾尼送信的機會。這次他帶著個鼓鼓囊囊的大信封,上面蓋著德國外交部的火漆。但裡面還有兩個小信封,一個送往德國駐伯爾尼使館,另一個則是送給杜勒斯的。12月,科爾比第三次出現在杜勒斯面前,這次他帶來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悄息:英國駐土耳其大使館被一個名叫"西塞羅"的德國間諜滲透。杜勒斯立即把這個情報通報給英國人。可是他的上司對這位神通廣大的人卻持懷疑態度。不僅是美國戰略情報局的情報分析家,連英國人也被動員起來,為科爾比的情報提供鑒定。英國情報局認為情報是真實的。之後美國軍事情報部門也鑒定說,材料是真實的。不過他們還是懷疑這也許是德國人使用的伎倆,是為傳遞假情報作準備。但直覺告訴杜勒斯,科爾比是真誠的。1943年12月,他再次致電多諾萬,擔保科爾比。多諾萬也傾向於這一點,並將此事報告給了羅斯福總統。
於是,在半信半疑中,戰略情報局開始在戰術層次上使用科爾比提供的情報。1944年3月,戰略情報局突然需要一些有關日本的政治、軍事情報,由於其情報重點一直放在歐洲,只好求助於伯爾尼情報站,看杜勒斯能不能及時與科爾比聯繫上。杜勒斯想到個主意:從蘇黎世向科爾比發一張明信片:"親愛的朋友,也許你還記得我的小兒子。他的生日馬上就要到了,我想為他準備一些日本玩具。你能不能在柏林幫我找一些?"復活節過後幾個星期,科爾比果然出現在杜勒斯面前,他不負厚望,帶來了大量縮微膠片,裡面包括日本海軍艦隊的戰鬥序列,德國間諜從東京發回的有關日本政治、經濟形勢的估計等。杜勒斯興奮地致電華盛頓:"伍德帶來了兩百份以上價值極高的復活節禮物。"

聯絡黑色樂隊

德國駐伯爾尼領事館副領事漢斯·吉斯維烏斯在結識了杜勒斯后表示,自己"可以列出一個願意看到希特勒死去的德國將軍的名單,並幫助你與他們取得聯繫"。他還向杜勒斯透露:"3月13日一個爆炸裝置會放在元首的飛機上。"他說,密謀分子需要的是從杜勒斯那裡得到保證:一旦政變開始,羅斯福總統和美國政府將對政變表示支持。
見杜勒斯顯得有些猶豫,吉斯維烏斯便從口袋裡掏出一個筆記本,翻開一頁念了起來。那是前不久杜勒斯剛從伯爾尼發往華盛頓和倫敦的一份報告,報告中預言義大利外交部長齊亞諾將參加推翻他的岳父、義大利法西斯黨魁墨索里尼的政變。報告用的是美國大使館的外交密碼,不料被德國人破譯了。吉斯維烏斯告訴他,這份電報是德國海軍觀察處大名鼎鼎的X-B機構破譯的,已經呈遞給希特勒,希特勒把報告轉交了墨索里尼,因此政變已經不可能發生了。到這種地步,杜勒斯不得不相信吉斯維烏斯的誠意。他沒有更換已經被破譯的密碼,因為這樣做的話德國人就會通過檢查文件分發的範圍找到泄密者。但這套密碼的作用只能用來欺騙德國人了。從此,杜勒斯通過吉斯維烏斯,與德軍高層中反希特勒的組織"黑色樂隊"建立了聯繫。
1943年3月13日,德國果然發生了一起謀殺希特勒事件,行刺者名叫費邊·馮·施拉勃倫道夫。他與在德軍諜報局的同謀偷偷設計了一顆炸彈。這天希特勒將乘飛機視察斯摩棱斯克,然而出人意料的是飛機沒有爆炸。原來這顆炸彈要靠硫酸腐蝕金屬引線來引爆,而飛機穿行在雲層上空,硫酸還沒來得及流出就已經凍結了。事件發生后杜勒斯報告華盛頓:"希特勒在黨內的聲譽已經動搖"。從1944年1月底開始,他的報告越來越多地涉及德國密謀分子的情況。在與杜勒斯保持接觸的密謀分子中,有一個是萊比錫市前任市長卡爾·戈台勒,他直接與"黑色樂隊"的精神領袖、德軍前總參謀長路德維希·貝克聯繫。4月初吉斯維烏斯帶來了貝克和戈台勒的口信:準備起事,希望盟國方面予以承認。4月7日杜勒斯將此事致電華盛頓。7月初德軍諜報局的信使來到瑞士,帶來了"黑色樂隊"暗殺希特勒的全部計劃。7月20日,杜勒斯期待已久的事終於發生了,在希特勒的司令部,有人向他發動了攻擊。但幾天後柏林電台稱,元首隻受了些輕傷,政變已被挫敗。隨後傳來的消息是貝克已經自盡,實施暗殺行動的克勞斯·馮·施道芬貝格上校被行刑隊處決。但對杜勒斯而言,7月20日事件無疑是他在情報上的一個勝利。政變發生前,英國人死活不肯承認德國存在一個反對希特勒的地下組織,事實證明他們錯了。

日出行動

1945年初,戰局已經十分明朗。黨衛軍義大利戰線負責人卡爾·沃爾夫將軍的兩位代表也來到了杜勒斯面前。杜勒斯知道沃爾夫是希特勒的寵臣,在黨衛軍中他的權威僅次於希姆萊和恩斯特·卡爾登布魯納。這樣的人來談判和平之事,讓他懷疑。為了考察其誠意,杜勒斯給這些納粹分子出了道難題:兩位義大利游擊隊重要人物帕里和烏斯米安尼落在蓋世太保手裡,如果沃爾夫真有誠意,他應釋放這兩個囚犯。幾天後,這兩位游擊隊領導人被送到杜勒斯手中,接著沃爾夫也來到瑞士,要與杜勒斯就投降問題直接談判。
但杜勒斯的報告在華盛頓沒有引起任何反響。但杜勒斯還是決定接待沃爾夫。沃爾夫主動提出願意做幾件事以向盟國證明自己的誠意:一是停止針對義大利各黨派的敵對行動;二是將關押在義大利北部的最後一批猶太人釋放;三是對關押在義大利蒙塔的350名盟軍戰俘的安全負責。杜勒斯則要求對方儘快安排義大利戰線的德軍投降,在他看來,既然沃爾夫的黨衛軍可以凌駕於德軍之上,那麼由他安排投降應是沒問題的。沃爾夫答應回去說服義大利戰線德軍統帥阿爾貝特·凱塞林元帥和其他納粹頭目,他還表示自己與凱塞林私交很好。杜勒斯的報告傳到戰略情報局總部時,最高興的莫過於他的老闆多諾萬了,他立即對情報進行了加工,將杜勒斯所說的"沃爾夫及其一行準備認真地談判",改成"他們表示準備作出關於德國在義大利北部停止抵抗的肯定承諾。"結果一個試探性的情況報告,變成了既成事實。華盛頓立即把這情報通知給英國。1945年3月12日蘇聯也得到正式通知。緊接著盟軍地中海戰區總司令哈羅德·亞歷山大元帥派出兩個接收大員來到伯爾尼,準備接受德國人投降。元帥還為這次行動規定了一個代號,叫"日出行動"。
但這時的沃爾夫卻表示,凱塞林元帥已被召回柏林,吉凶未卜。最想不到的是,凱塞林被任命為西線德軍總司令,職務又升了一步。沃爾夫一下又來了勁,跟盟軍的兩位將軍說此次他可以把投降的規模擴大到整個西線。但將軍們等了一個星期沒任何消息。此時盟軍正一步步向前推進,如果不能趕在盟軍取得重大勝利之前實施德軍投降,那麼這個行動就完全失去了意義。可是凱塞林元帥沒有同意沃爾夫的請求,但他也沒有去告發沃爾夫的叛國行為。沃爾夫碰壁后回到柏林,他晉見了黨衛軍頭號人物希姆萊,想得到支持。希姆萊希望沃爾夫進行試探,但在他看來,採取決定性行動的時機還沒有成熟,盟軍還沒有兵臨城下,而更重要的是元首還沒有死,他無法採取行動。
此時遠在伯爾尼的杜勒斯已經如熱鍋上的螞蟻。要知道此事英國方面捅到了丘吉爾那裡,美國方面也已上報羅斯福。一直等到3月26日,沃爾夫總算帶來口信,說這次他將帶來一個"完整的方案"。但是直至4月11日還沒有新的消息,兩位將軍開始懷疑這是沃爾夫策劃的一個騙局。就在這時,羅斯福總統突然逝世,新總統杜魯門上台後得悉"日出行動"的內情,立即命令戰略情報局停止在伯爾尼與德國人接觸。杜勒斯4月20日收到了總部電報,可是第二天他得到消息:沃爾夫將軍已經帶人在前往瑞士的路上,準備立即就義大利的德國陸軍、黨衛軍以及蓋世太保的投降問題與盟軍磋商。杜勒斯立即向卡塞塔盟軍最高司令部請示。亞歷山大元帥上報華盛頓,剛剛上任十幾天的杜魯門總統不想改變自己的指令。杜勒斯不能與沃爾夫會談,他想了個辦法,讓瑞士情報部的韋貝爾作代表與德國人周旋。沃爾夫確實想把事情辦成,好為自己謀一個出路。4月26日,杜魯門總統對"日出行動"有了新的理解,終於讓亞歷山大元帥派人把德國使節接到卡塞塔,簽署投降文件。5月6日,杜勒斯被召到艾森豪威爾設在法國的前線指揮部,出席德軍的投降儀式。戰爭終於結束了,對杜勒斯來說,持續六十五天的"日出行動"成了他生命中的一項創舉。二戰結束后,杜魯門總統解散了戰略情報局。1945年底,杜勒斯回到紐約,不久被選為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主任。

出任中情局長

1946年1月24日,哈里·S·杜魯門總統任命威廉·丹尼爾·萊希海軍上將和西德尼·索爾斯海軍少將為美國情報委員會總統私人代表和中央情報主任。這樣,美國歷史上最大的情報機構--中央情報局(當時稱"中央情報組")就算開張了。可是國會沒有為它的出生頒發准生證,也不向它提供撥款,甚至連工作人員也沒有。經杜魯門特批,總算從陸軍那裡搞到第一筆經費,一年後這個機構才有了數百人馬。1947年2月26日,杜魯門總統向國會提出《1947年國家安全法》,其中包含了設立國防部,組建國家安全委員會,在國家安全委員會下設中央情報局等內容。
中情局局長艾倫·杜勒斯
中情局局長艾倫·杜勒斯
1947年4月25日,艾倫·杜勒斯作為美國外交委員會主任,就"國家安全法"問題向參議院軍事委員會提交了一份備忘錄,贊成成立中央情報機構,並提出其活動不能過於隱蔽,過去人們通常過分重視通過秘密手段搜集的情報,實際上在和平年代,大部分的情報可以通過公開手段獲取:我們可以通過外交官、駐外武官、駐外記者和收聽廣播來搜集外國的情報,通過分析我們可以得到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情報。1947年6月27日,負責情報事務的眾議院撥款委員會舉行聽證會,杜勒斯在發言中把矛頭對準了軍事情報機構通過職業間諜搜集情報的做法。他說:"你僱用了某個人充當間諜,你認為他有能力建立一個間諜網路。你給了他一大筆鈔票,然後坐等他把情報送回。有些時候,他提供的情報確實十分出色,可有些時候你卻不能無保留地接受他提供的情報,因為你不知道真實情況到底怎樣,你對他失去了控制。"一席話讓那些對情報工作一竅不通的議員們明白了其中的奧秘,並就建立強大的中央情報機構達成了共識。
1947年7月25日,美國中央情報局正式成立。杜勒斯有意出山,可杜魯門看中的中央情報主任是海軍少將希倫科特。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時值周末,杜魯門正在老家度假,大部分政府官員都不在崗位上,華盛頓亂成一團。新聞界大肆炒作"情報失誤",議員們連聲責問中央情報局為什麼不能提前24小時作出預報。杜魯門對希倫科特徹底失望。誰能讓中情局儘快運轉起來?國務卿艾奇遜提出了艾倫·杜勒斯。可杜勒斯是共和黨人,作為民主黨的杜魯門不感興趣,便決定讓二戰期間在盟軍最高統帥部當過參謀長的史密斯擔當此職。史密斯沒有情報工作經驗,就請杜勒斯作他的顧問。一個半月後,他讓杜勒斯出任負責中情局秘密行動事務的副局長,主管秘密情報搜集和隱蔽行動事務。在1952年11月的大選中,共和黨擊敗了民主黨。1953年1月20日艾森豪威爾就任總統,四天後即任命杜勒斯出任中情局主任。這年,杜勒斯正好60歲。從1953年到1961年,杜勒斯經歷了艾森豪威爾兩屆政府,接著又被肯尼迪政府留用。如果再加上他在杜魯門政府時期的副局長生涯,那麼,他在中情局任職竟長達十年之久,這是中情局歷史上任職時間最長的局長。
美國情報史的整整一個時代,都與艾倫·杜勒斯這一名字息息有關。實際上,是他親自解僱了一幫嗜好道聽途說的庸人,繼而錄用了一批專家,將一個小小的俱樂部建成了龐大的獨立機構。形式上,美國中央情報局的第一任局長是沃爾特·史密斯;可真正創建者應該算艾倫·杜勒斯。他是這個國中之國的君王。他不但有威信,而且大小事情一手包攬。他喜歡說:“我是一名間諜,而不是官僚主義者,文件讓別人去簽吧,我的工作是如何得到文件。”杜勒斯的親密合作者回憶說,每當一項“緊急行動”預示將遇上艱難曲折時,杜勒斯就會直接參與其細節。他的自信達到了無法預測的極限,在他看來,生活中和地圖上的極限,無非是為了有突破而存在的。

與麥卡錫對陣

杜勒斯任中央情報主任后,碰到的最大一次危機是與麥卡錫的對陣。來自威斯康星州的參議員約瑟夫·麥卡錫是一個政治煽動家,1950年2月9日他飛往西弗吉尼亞的惠林,在那裡打響了第一炮。他說:"我沒有時間把國務院里的共黨分子和間諜網成員一個個點名,但我手頭有一份二百零五人的名單。國務卿明知他們是共產黨,可是這些人現在還在國務院工作,參與制定政策……"麥卡錫一邊講,一邊還向聽眾揚了揚手中的紙條,聽眾頓時沸騰起來。麥卡錫的依據是,早在1946年7月,國務卿貝爾納斯就曾致信眾議院,說根據杜魯門總統的"忠誠調查",國務院對三千餘名公務員進行了甄別,認為有二百八十四人不宜在聯邦政府任職,而其中的七十九人已經被解僱。
接著麥卡錫乘著飛機周遊全國,每到一處他都提出一些新的指控,拿出一批黑名單。美國記者乘機推波助瀾,這樣美國上下出現了一股反共歇斯底里,美國歷史上黑暗的麥卡錫時代開始了。麥卡錫攻擊的主要目標是杜魯門政府的國務院。他說國務卿馬歇爾"為克里姆林宮的政策服務",之後又攻擊馬歇爾的繼任者艾奇遜"僱用並保護了共產黨人"。由於麥卡錫的一再詆毀,喬治·卡特利特·馬歇爾,和迪安·艾奇遜這兩任國務卿先後辭職。1950年3月,麥卡錫拋出了"八十一名共產黨嫌疑犯名單",為首的就是美國第一流的遠東問題專家、美國霍普金斯大學教授歐文·拉鐵摩爾,緊接其後的是抗戰時期美國駐華大使館一秘、曾訪問過延安的"中國通"卡特·文森特。結果文森特被迫接受長達三年的專案調查。在艾森豪威爾執政一年內,有一千四百多名政府官員遭到清洗,八千人被認定為"危害國家安全的人物",其中包括美國原子彈之父羅伯特·奧本海默
麥卡錫對國務院的進攻屢屢得手后,又把矛頭指向了中央情報局。1953年7月9日一早,麥卡錫的調查人員柯恩打電話給中情局負責聯絡事務的法律顧問沃爾特,要求情報處高級官員威廉·邦迪前往國會山作證。因幾天前在對中情局進行的一次例行安全檢查中,發現邦迪曾向國務院官員希斯捐贈過四百美元。希斯1949年因間諜罪遭到聯邦法院起訴。此事邦迪在加入中情局時已經交代清楚,誰知安全檢查材料移交給負責國內安全事務的聯邦調查局時,聯邦調查局局長埃德加·胡佛看到后如獲至寶,立即把情況通報給麥卡錫。麥卡錫立即對邦迪下達傳票。當天上午,杜勒斯正在白宮出席國家安全委員會會議,邦迪向副局長艾默里作了報告。艾默里當機立斷,讓邦迪出國旅遊,暫時避開作證的問題。杜勒斯回到中情局后,對副手的安排表示讚賞,他決不讓麥卡錫把手伸到中情局來。柯恩意識到邦迪的"度假"可能是一個圈套,便指責艾默里犯了偽證罪
艾倫·杜勒斯,時代周刊1953.8.3
艾倫·杜勒斯,時代周刊1953.8.3
第二天,杜勒斯帶著中情局的總法律顧問勞倫斯前往國會山,他直截了當地對麥卡錫說:"邦迪是不會到你這兒來作證的。"但麥卡錫不斷向杜勒斯施加壓力要他交人。在1953年8月3日的一封信中,他威脅杜勒斯說:"你手下一位高級官員與叛徒有聯繫,你竟然將他保護起來。很難想象這種人還能成為中情局的頭子。"杜勒斯想起了副總統尼克松,尼克松是麥卡錫的朋友,他請尼克松設法對付麥卡錫。尼克松答應了,他對麥卡錫說:"我在國家安全委員會的幾次會議上觀察過邦迪,他好像是個忠誠的美國人。"但麥卡錫仍不罷休。尼克松便威脅說,如果你繼續追查邦迪或中央情報局,那麼很可能在參議院的小組委員會中落選。麥卡錫這才意識到自己的行動過火了,這事才算了結。
在放過邦迪之後,麥卡錫還沒有死心,他還想找機會向中情局下手。很快,他根據聯邦調查局的材料,又把準星對準了其成員邁耶,指控他有問題。主持工作的中情局副局長命令邁耶停職。但杜勒斯不同意,他知道世人都瞪大了眼睛注意著這一場交鋒,他要讓人們看到,麥卡錫並不是無所不能的,只要你堅決抵抗,他也會失敗。經過重新審查聯邦調查局的材料,證明邁耶並無過錯后,杜勒斯再次擊退了麥卡錫的進攻。中情局的行為使美國聯邦政府其他機構的官員受到鼓舞,他們再也不把麥卡錫的傳票看在眼中。從此很多官員對麥卡錫不再那麼順從,到1954年,麥卡錫徹底垮了台。

插手印尼政局

1955年,在印度尼西亞的萬隆召開了亞非國家首腦會議,蘇加諾成了第三世界的一面旗幟。可是在華盛頓眼裡,蘇加諾無疑屬於站錯隊的人。美國國務院情報研究局局長卡明甚至向白宮各個部門發出一連串的備忘錄,要求"在事態還沒有發展到不可收拾之前採取措施"。1955年9月29日,印尼舉行議會選舉,杜勒斯領導的中情局採取的第一個行動是希望穆斯林派的瑪斯友美黨能夠在大選中戰勝印尼共產黨,因此撥出一百萬美元支持瑪斯友美黨。可是瑪斯友美黨在大選中敗北,中情局一無所獲。
大選結束后,蘇加諾先後訪問了中國、蘇聯和一些東歐國家,他公開說,西方式的民主在印尼已經被證明是行不通的。1956年底美國軍方有人提出:"收拾蘇加諾的時機到了。"但美國駐印尼大使對此事有不同看法,他認為政變不可能成功。這個觀點違背了華盛頓的方針,大使立即被免職。1957年秋,杜勒斯派中央情報局雅典情報站站長小艾爾弗雷德·厄爾默出訪雅加達,以干預印尼局勢,行動代號為"海克"。杜勒斯撥給厄爾默七百萬美元,厄爾默更是雄心勃勃。他很快制訂出行動計劃,第一部分主要是敗壞蘇加諾的聲譽。蘇加諾此時58歲,有四位夫人,還不時傳出一些緋聞。中情局據此決定拍一部影射他的黃色電影,在印尼及東南亞地區公映。
蘇加諾總是戴著他那頂穆斯林小帽,中情局的官員費盡心機要猜透小帽下面的秘密:或許蘇加諾是個癩痢頭?或許是個光頭?中情局動用洛杉磯警察局,在茫茫人海中找了一個與印尼總統相似的黑皮膚、禿腦袋的男人。這還怕人們不明白,便又製作了一具蘇加諾的假面具,讓其在拍片時帶上。然而中情局這番努力卻是白費,根據伊斯蘭教義,每一個穆斯林男子可以有四個妻子,蘇加諾算不上什麼越軌。蘇加諾的地位還是穩如泰山。厄爾默只得另想辦法,他提出了軍事計劃。他們物色一批反對蘇加諾的叛軍,向他們提供武器,讓他們發動叛亂。1957年4月,印度尼西亞駐蘇門答臘守軍的兩名上校--海珊和辛玻隆與中情局印尼情報站聯繫,情報站送交的計劃得到了杜勒斯首肯。就在準備動手的時候,中情局的情報分析家遞上了一份有關印尼政局的分析報告說,印尼存在一個軍人集團,這個集團特別想得到美國支持,這使杜勒斯欣喜若狂。於是,一名准軍事行動專家和一名報務員被派到蘇門答臘,大量的武器通過美國駐菲律賓的軍事基地運到了叛軍手裡。中情局還招募了三四百名美國人、菲律賓人和中國國民黨士兵,乘坐運輸機到了印尼。
1958年2月,蘇加諾出訪日本。15日叛軍在蘇門答臘發動叛亂,接著叛軍的空軍襲擊了萬隆、望加錫、安汶等地。行動開始后,杜勒斯興高采烈。而一向被中情局視為優柔寡斷的蘇加諾卻表現得十分沉著,叛亂很快被平息了。但中情局仍不死心,又向蘇門答臘派去了一些准軍事行動專家,指望叛軍能守住一兩個小島,作為向蘇加諾施加壓力的工具。4月30日,蘇加諾譴責美國向叛軍提供了轟炸機和飛行員,並警告華盛頓當局不要"在印度尼西亞玩火"。5月18日,中情局僱用的飛行員艾倫·勞倫斯·波普駕駛一架B-26轟炸機,對安汶島機場進行空襲。飛機被擊落後,他的空軍身份證、民用航空公司身份證和中情報局就此計劃簽訂的合同,均被查獲。這使杜勒斯狼狽不堪,他不得不中止了這一連串的行動。

折戟豬灣

1961年春,艾倫·杜勒斯試圖扼殺古巴,唆使近千名流亡者入侵古巴豬灣,可沒想到反而引火燒身。肯尼迪表面上對他表示同情,說:“您的成績人們閉口不談,您的失策則誰也不肯放過。”而這位剛進白宮才三個月的年輕總統私下對心腹說:“杜勒斯是個奇才,可與奇才打交道並不好受。”在古巴事情發生后的第七個月,肯尼迪就把杜勒斯當替罪羊拋了出去。肯尼迪給他佩上了一枚勳章,同時又借給了他一隻作伴的狗兒。1961年他從肯尼迪手上接受了國家安全獎章,外加一張辭退書,開始了人生最後的晚年。

寂寞餘生


艾倫·杜勒斯這位飽經驚險奇遇的人物,在華盛頓一座寂靜的私人住宅內度完了動蕩人生的最後余年。他嘴上一直咬著那隻不曾分離過的名貴煙斗,一會兒寫回憶錄,一會兒又寫《傑出的真實間諜故事》——《紐約時報》稱此書為“當代間諜文選”。工作之餘,他又看幾頁英國作家伊恩·弗萊明筆下的間諜詹姆士·邦德的奇異經歷。有時,他重又被請去執行“一次性”使命:他參加了調查約翰·肯尼迪遇刺的華倫委員會;1964年,他受林登·約翰遜 總統的委託溯遊了種族浪潮洶湧的密西西比河,寫出了具體的遏制辦法的報告。當然,這只是他在漫長、動蕩的官場中留下的最後餘光而已。
杜勒斯天生是干間諜的人才,就如鳥天生會飛一樣。在秘密戰爭的奇異迷宮中,他如魚得水,隨心應變,弗萊明小說中間諜邦德想得出做得到的事,杜勒斯只需稍動腦筋便一一信手再現了出來。可是,他最後還是象一隻受了傷的鳥,一條拋上岸的魚,退出了舞台。1969年他默默無聞的死去,時年76歲。

個人作品


有《德國的地下活動》(1947)、《情報技術》(1963)、《秘密投降》(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