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文化
羌文化
狹義為中國古代西部民族名稱,廣義為中國古代西部游牧民族泛稱。羌族現主要聚居在四川西部茂汶,其餘散居在汶川、理縣、黑水、松潘等地。人口19.82萬多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羌族自稱“爾瑪”,意為“本地人”。其族源可溯至三千多年前的左羌人。早在三千年前,殷代甲骨文中就有關於羌人的記載,他們主要活動在中國的西北部和中原地區。秦漢以來,古代羌人中的冉、(馬+龍)部落居住在今川西北一帶。唐時,一部分羌人同化於藏族,另一部分同化於漢族。今天的羌族是古代羌族人中保留下來的一支。羌族無本民族文字,通用漢文,但有自已的語言。羌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分南北兩大方言。因為沒有本民族文字,其文化都為代代口口相傳。
羌文化
羌人已向商朝稱臣納貢,商末羌人曾參加周武王伐紂的戰爭。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滅六國,定都咸陽,稱秦始皇。秦始皇的老家在甘肅天水,而天水正是羌人故里,史學家蒙文通考定,秦的族屬是羌,“秦之為戎,固不自疑。”秦始皇也曾頒布法令,不準對西邊的羌戎部落用兵。至今在四川茂縣松坪溝,羌族聚居地仍有其始祖是秦始皇的說法。
匈奴強大,羌人服屬於匈奴,一部分請求內遷,漢景帝劉啟允許研種留何率族人遷於隴西郡的狄道(今甘肅臨洮)、安故(今甘肅臨洮南)、臨洮(今甘肅岷縣)、氏道(今甘肅西和西北)、羌道(今甘肅岷縣南)。漢武帝劉徹為了反擊匈奴侵擾,開闢河西四郡,隔斷了羌與匈奴的聯繫,並派軍隊進入湟中,在今甘肅永登築令居塞;后又在湟水流域置縣,始設護羌校尉,總轄羌中事務。
河西諸羌和武都、陰平的羌部分別降屬魏、蜀。魏、蜀相互攻伐,都徵召羌軍參加作戰,許多羌人遷入了隴、蜀、秦、雍之地。即主要分佈於中國西部(現甘肅、青海、四川一帶)。居住在岷江上游的羌人部落(漢時稱冉、駹),自漢以來多歸屬中原王朝管轄,其中大部分漸同化於漢族和藏族,一部分得以保存下來,形成今天的羌族。
羌笛是我國古老的單簧氣鳴樂器,已有2000多年歷史,流行在四川北部阿壩藏族自治州羌族居住之地。羌笛兩管數孔(以前五孔,現在多為六孔,)用當地高山上生長的油竹製成,竹節長、管身較細,雙管並排用線纏繞連結在一起。終身全長13 ~19 厘米,管口直徑2 厘米左右,笛管上端裝有4 厘米長的竹制吹嘴。吹嘴正面用刀削平,並在上端約3 厘米處,用刀切開一薄片作為簧片。它主要用於獨奏,有十餘首古老的曲牌,樂曲內容相當廣泛,主要是傳達羌族人的思念嚮往之情。
羌笛為豎著吹奏,兩管發出同樣的音高,音色清脆高亢,並帶有悲涼之感,"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是其表現力的最佳寫照,故最適於獨奏,也可為歌舞伴奏。東漢馬融在《長笛賦》中曾有"近世雙笛從羌起"的記述。發展到近代,羌笛已成六孔。羌笛的存在至少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
徠音色清脆明亮,略有悲涼之感。羌笛的聲音常給人以虛幻迷離、動人心魄的感覺,羌族人民常用它來抒發自己喜怒哀樂、悲歡離合的種種情感。常演奏的曲目有《折柳詞》、《思想曲》、《莎郎曲》等。
羌笛的演奏是不會間斷的,並且這種演奏技藝是傳男不傳女,傳內不傳外。所以至今能完整並且正確地吹奏羌笛的人基本沒有了。
2006年5月20日,羌笛演奏及製作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羌笛與古詩
李白
《清溪半夜聞笛》
羌笛梅花引,吳溪隴水情。
寒山秋浦月,腸斷玉關聲。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台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涼州詞》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單於北望拂雲堆,殺馬登壇祭幾回。
漢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親歸去來。
PS:傳說清代的紀曉嵐曾機智敏捷,擺脫了一次窘境。
紀曉嵐是乾隆皇帝的大紅人,學問很大。應對敏捷,乾隆帝喜歡他。有一次要他在摺扇上題字,他就寫王之渙的這一首《涼州詞》。可是這位才子一下子不小心,把第一句的“間”寫漏了。乾隆帝發現了,不說什麼,只叫他把寫的得一念。紀曉嵐接過來一看,明白了,但很有捷才,不慌不忙地讀成了一首長短句:“黃河遠上/白雲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渡玉門關。”足以體現紀曉嵐的才智。
王昌齡
《從軍行七首》(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上海風秋。
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