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蘭德·史密斯
美國現代兩棲作戰之父
霍蘭德·史密斯(Holland McTyeire "Howlin' Mad" Smith,1882年4月20日-1967年1月12日),外號嚎叫的瘋子,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美國陸戰隊上將。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史密斯將軍對於包括陸軍、海軍和陸戰隊的兩棲作戰的指導與訓練,實為美國能成功的在大西洋與太平洋進行多次登陸作戰的主要因素,因此他往往也被尊稱為“美國現代兩棲作戰之父”。
霍蘭德·史密斯
戰後,史密斯成為一名兩棲作戰專家。1937年三月,被任命為華盛頓海軍陸戰隊總部作戰與訓練總監。二戰爆發時,史密斯任陸戰第1旅旅長。不久晉陞為少將,率部在古巴進行準備訓練,以防美國隨時可能捲入衝突。但直到1943年九月,史密斯才被派往前線,並被任命為第5兩棲作戰軍軍長。
1943年,切斯特·尼米茲上將計劃從吉爾伯特群島攻打日軍。進攻部隊以雷蒙德·斯普魯恩斯中將的艦隊打頭陣,包括六艘航母,五艘快速航母,六艘新型戰列艦及其他艦隻。霍蘭德·史密斯受命攻打吉爾伯特最西的兩個島嶼:馬金島與塔拉瓦環礁。1943年十一月二十日,僅有800日軍的馬金島被美軍毫不費力的佔領。
但是塔拉瓦的防禦工事卻是相當堅固,第一天登陸的5000名陸戰隊員不得不冒著日軍密集的炮火在灘頭艱難前進。第二天(1943年11月21日)雖然取得了一定進展,但島上的零星交火持續到23日才停止。佔領這兩個小島的代價是陣亡1000餘人,受傷2000多人。此次作戰使參謀長聯席會議確信尼米茲上將在選擇攻打日佔島嶼問題上的看法是正確的。
晉陞為中將后,霍蘭德·史密斯率領陸戰隊於1944年6月18日開始了對塞班島的進攻,並同時攻下了距塞班三英里的提尼安島。日軍在這兩個島上的抵抗持續到1944年8月1日。
1945年7月,史密斯回到美國,接管了加利福尼亞彭德爾頓兵營的訓練事務。1946年5月,史密斯將軍結束了他41年的戎馬生涯,從陸戰隊中退休。1967年1月12日,霍蘭德·史密斯逝世,享年85歲。
1882年4月20日,霍蘭德·史密斯出生在亞拉巴馬州拉塞爾縣西爾鎮,父母親為約翰·威斯利·史密斯,與科內莉亞·卡羅琳·麥克提爾。他於1901年從阿拉巴馬理工學院獲得理學士學位,此時他已經決定了投身軍旅,並成為阿拉巴馬國民兵騎兵連中的二等士官長。不過,他仍然在1903年從阿拉巴馬大學得到了他的法學士學位,並於阿拉巴馬州的蒙哥馬利市執業一年。然後他於1905年3月20日獲得了陸戰隊少尉的任命(日後他獲得了阿拉巴馬理工學院所授予的名譽法律博士)。
1906年4月,在完成應用學校的訓練后,史密斯被派往菲律賓的第1陸戰旅直到1908年9月。返回美國后他駐防於安那波利斯的陸戰隊兵營直到1909年12月。在1910年4月結束了短暫的巴拿馬海外勤務后,他獲得了兩年多的美國本土勤務。他於1912年9月回到駐防於菲律賓的第1陸戰旅直到1914年4月。
接著他被任命為輕巡洋艦蓋維斯頓號上的陸戰隊分遣隊指揮官,當時該艦為美國亞洲艦隊的一員。他於1915年7月被調回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新奧爾良市的海軍造船廠,一年後被調往駐防與多明尼加的第4陸戰團,在第4陸戰團服役期間,他參與了盜匪的清剿戰鬥。史密斯於1917年3月30日調往法國的第5陸戰團擔任第8機槍連連長,並參與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綽號“瘋嚎男”是史密斯駐防在菲律賓時的部屬所取的,那是因為在他人表現差勁或未達水準時,他往往會有激烈的反應所致。
在法國,史密斯擔任連長的時間並不長,升任上尉后他被送到位於法國朗格爾的陸軍參謀學院,並於1918年2月畢業。他是首批完成訓練的六位陸戰隊軍官之一。結訓后他被任命為駐防於凡爾登的第4陸戰旅的參謀軍官。第4陸戰旅是美國陸軍第2步兵師的一部分,並參與了貝露森林戰役,但他只扮演“一個重要但平淡無奇的”旅連絡官,負責督導通信業務。到1918年7月,史密斯被調到美國第一軍團的第一軍擔任助理作戰官,仍負責督導通信業務,並參與了包括“埃納-馬恩”,“奧以森-埃納”,“聖米赫爾”,與“謬茲-阿爾貢”等攻勢作戰。休戰後他改任第三軍團助理作戰官,參與了進軍德國萊茵區的行動,並在美國佔領軍的參謀部里工作。
史密斯於1919年4月返回美國,他先服役於維吉尼亞州諾福克港,接著進入位於羅得島州紐波特的海軍戰爭學院受訓,畢業后被指派到位於華盛頓特區的海軍軍令部長辦公室,同時他也是第一位進入聯合計劃委員會的陸戰隊軍官。1923年5月,他調到戰列艦懷俄明號和阿肯色號上,擔任美國巡邏艦隊的艦隊陸戰隊軍官。同年9月那年,他調到陸戰隊司令部並參與了在西印度群島所舉行的聯合軍事演習。1924年2月升任中校,並調到駐海地陸戰旅任參謀長。1925年8月至1926年9月,他回到美國本土擔任第一陸戰旅的參謀長。之後進入陸戰隊學校受訓,並於1927年6月結訓。接下來從1927年7月到1931年3月,他擔任費城海軍造船廠陸戰隊軍營的軍需官。
1931年4月,史密斯中校調到戰列艦加利福尼亞號,擔任美國作戰艦隊的陸戰隊指揮官的副官。1933年6月到1935年1月,他調任華盛頓海軍造船廠的陸戰隊軍營指揮官。接著他調到位於加州舊金山的陸戰隊太平洋軍區擔任參謀長,1937年3月升上校,並調回陸戰隊司令部,主管作戰和訓練,並從1939年4月到9月擔任陸戰隊副司令。
1939年9月,史密斯上校在匡堤科基地接任第1陸戰旅旅長,並隨即將部隊帶往古巴的關塔那摩灣基地進行廣泛的兩棲訓練。1941年2月,第1陸戰旅擴編為第1陸戰師,晉陞為少將的史密斯也成為第一任師長。1941年6月,史密斯少將奉命組織,訓練並指揮大西洋艦隊的兩棲部隊,該兩棲部隊包括第1陸戰師,及陸軍的第1與第9步兵師。
指揮第5兩棲軍的霍蘭德·史密斯
在1944年1月的馬紹爾群島戰役(代字燧發槍)中,名義上史密斯少將雖然仍是V兩棲軍的軍長,但行動過程中甚至沒有離開屠納將軍的旗艦洛磯山號。1944年3月15日,史密斯晉陞中將,同年6月6日,馬里亞納群島戰役展開,在塞班島戰役中,史密斯將軍撤換了美國陸軍第27師師長雷夫·史密斯少將,由於爆發軍種間的對立,史密斯中將在8月調任為太平洋艦隊陸戰隊司令。雖然太平洋艦隊陸戰隊司令為太平洋地區所有陸戰隊部隊的指揮官,但從此史密斯將軍便不再直接指揮戰鬥部隊。
1945年2月,他雖然參與了硫磺島戰役,但僅被允許上岸視察。3月15日,史密斯將軍離開硫磺島戰區,回到位於珍珠港的總部。4月1日沖繩島作戰展開,雖然有陸戰隊參戰,但他並沒有離開總部。1945年7月,他被調回位於加州潘德頓營區的陸戰隊訓練與補充兵司令部擔任指揮官,直到戰後。
史密斯中將於1946年5月15日,即64歲時屆齡退休。當被列入退役名單時,史密斯晉陞為上將,以表彰他在戰鬥指揮上的功績。史密斯退役后住在加州聖地牙哥的拉荷亞,並從事他的園藝愛好。史密斯將軍在久病後於1967年1月12日病逝在加州聖地牙哥的美國海軍醫院,享年84歲。葬禮在1月14日,於陸戰隊召募站教堂舉行,並以全軍禮安葬於可俯視聖地牙哥港與北島(美國海軍基地)的羅斯克蘭斯堡國家公墓。史密斯將軍過世時是由兒子,美國海軍少將約翰·史密斯隨侍在側。史密斯將軍的妻子,艾達·威金森於1962過世。
霍蘭德·史密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史密斯將軍被授予了服務優異勳章(為他在兩岸訓練兩棲部隊),與三個金星勳章以代替第二個(為他的吉爾勃特群島和馬紹爾群島行動的計劃和施行),第三個(為馬里亞納群島行動)和第四個(為硫磺島行動)服務優異勳章獎。
其它的獎章及勛表包括:飾三個銅星的陸戰隊遠征勳章,墨西哥服役勳章,多明尼加行動勳章,與附五個作戰鉤飾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勝利勳章,陸軍佔領德國勳章,美國防衛服務勳章附基地鉤飾,美國戰役勳章,與大西洋-太平洋區域戰役勛附一枚銀星以代替五枚銅星,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勳章,多明尼加的功勛勛位,與英國巴斯勛位。他也被授予了作戰勛帶
H.M. Smith營區
位於夏威夷歐胡島(Oahu,Hawaii),以霍蘭·史密斯將軍為名的陸戰隊基地,此營區也同時為太平洋軍區,太平洋陸戰隊指揮部,以及其它指揮部的所在地。
陸戰隊協會(Marine Corps League)
有兩個協會分區以何蘭·史密斯將軍為名:
第39分區-“瘋嚎男”,位於印地安那州的霍巴特(Hobart,Indiana)
第592分區-“瘋嚎男”史密斯,位於阿拉巴馬州的伯明罕(Birmingham,Alab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