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鬚鯨
水生哺乳動物
長鬚鯨(學名:Balaenoptera physalus),又名長簀鯨、鰭鯨、長績鯨,是鬚鯨屬中的一種水生哺乳動物。是全球第二大的板鬚鯨屬,在板鬚鯨屬僅次於藍鯨。
長鬚鯨體型呈紡錘形,長約25米,最大體重約110噸。單隻或2~3隻一起活動,夏季洄遊到冷水海域索餌,冬季到溫暖海域繁殖。食物為磷蝦類、糠蝦類、橈足類等小型甲殼動物,也吃鯡魚、秋刀魚、帶魚等群游性魚類。主要分佈在南極海域。
長鬚鯨在20世紀期間被大量捕撈,現時仍屬瀕危物種。2018年11月14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簡稱IUCN紅色名錄)更新發布,長鬚鯨從"瀕危"降到了"易危",主要歸功於捕鯨禁令。
分類學家在很久以前已對長鬚鯨略有所知,在1675年首度由弗萊德里克·馬汀(Frederick Martens)發表有關的分類學資料,其後再次於1725年由保羅·達德利(Paul Dudley)發表。這些對長鬚鯨的描述後來成為卡爾·林奈描述此物種的重要參考,並將共命名為Balaena physalus(1758),當中種加詞中的physa來自希臘語,意指噴氣。這個學名一直沿用至19世紀初,直至法國自然學家博內德·拉塞佩德(Bernard Germain de Lacépède)重新整理了鯨目的分類,並將長鬚鯨改置於鬚鯨科(Balaenoptiidae)鬚鯨屬(Balaenoptera)以下,而其原有的屬名(Balaena)則由弓頭鯨保留,並成為單型屬。
長鬚鯨屬鬚鯨科,同科異種的還有座頭鯨、藍鯨、布氏鯨、塞鯨和小鬚鯨。鬚鯨科早在中新世中期時就從其他鬚鯨亞目的科中分裂出來。可是直到現時為止,仍未有科學家能研究出此科的成員是在何時分裂成不同的物種的。在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的海域,偶爾會有藍鯨跟長鬚鯨雜交的情況出現。
直到2006年,人類發現的長鬚鯨亞種有二:一為北長鬚鯨(B. p. physalus(Linnaeus 1758)),出沒於北大西洋一帶的海域;另一個亞種為南極長鬚鯨(B. p. quoyi(Fischer 1829)),出沒於南冰洋的海域。很多專家認為出沒於北太平洋海域的長鬚鯨將會成為第三個長鬚鯨的亞種。就現時人類所知,這三個長鬚鯨族群甚少出現混交的情況。
長鬚鯨
長鬚鯨的體形小於北極露脊鯨、黑露脊鯨和藍鯨,居鯨類第4位。頭部約佔體長的五分之一至四分之一,體型龐大,頭部顏色不對稱,背鰭小,頭上有縱脊,頭部後方有灰白色的人字紋,是近距離鑒別的有利特徵。右側的下唇、口腔以及鯨鬚的一部分是白色,而左側則全部都是灰色。
長鬚鯨的腹部有56到100條褶溝,在其進食時,胃部需要更多空間容納食物,此時褶溝可以張開,以增加其腹部的容量。它們的背鰭呈弧形,長約60厘米。它們的鰭足(flippers)小而尖細,尾部寬廣,吻部較尖。
長鬚鯨用鯨鬚把食物過濾,然後吞下肚,而其食物有小型的魚類、烏賊及甲殼動物(這包括糠蝦和磷蝦)。它們進食時會以時速11公里的高速前進,然後張開嘴部,令它們每次吸下多達70立方米的海水。吸下海水后,它們會把嘴閉上,把海水透過其鯨鬚吐出,海水會穿過鯨鬚重回大海,小魚、甲殼動物及其他食物會被隔了出來,成為長鬚鯨的腹中物。一頭成年的長鬚鯨口中的兩邊各有262到473塊須板(baleen plates)。須板是由角質(keratin)組成的,由於經受長期的磨損,導致這些角質化為一些貌似毛髮之物,稱之為鯨鬚。這些鯨鬚最長可達76厘米,寬約30厘米。長鬚鯨通常會潛到水深超於200米之處,動用四個肺臟,讓自己能在水中待久一點,以捕獵磷蝦群。它們每張開口一次,就可以吸取到約10公斤的磷蝦。一頭長鬚鯨每天可吃掉1800公斤的食物,科學家們從此數據推算出它們每天會用三個小時來進食,以補充消耗掉了的能量。若獵物的數量不足,或是處在過於深水的位置,長鬚鯨就得用更多的時間來尋找獵物。根據科學家的研究,長鬚鯨會以高速圍繞獵物繞圈子,令獵物集成圓毬狀,密度極高,此時長鬚鯨就會一口一口的把獵物過濾掉,吞進肚子去。
長鬚鯨浮到海面上時,人們首先看到的是噴氣孔,其次就是背鰭。其噴氣孔垂直而狹窄,噴出的空氣及液體的高度可達6米。每次它們浮到水面時,都會噴氣數次,每次在水面逗留1分半鐘。在浮到水面期間,其尾部仍然會保持淹在水中。這以後,它們會往下潛至水深250米處,每次能在水中維持10至15分鐘。長鬚鯨跟很多其他鯨類一般,常會躍出海面,能夠在躍出期間把整個身軀懸在空中。
長鬚鯨會在2到12歲踏入性成熟的階段,雌鯨每2到3年生產一次。一般來說,母鯨一胎只產一隻幼鯨,根據有關的記錄,世界之最是一次產得六胎。雌鯨會在冬天期間交配,並需處溫帶及緯度低的海域,其妊娠期則長約11個月到一年。新生的小鯨會在出生之後6到7個月,身長達11到12米時才斷奶,這以後幼鯨就會隨母親前往冬季攝食區。另外有長鬚鯨和藍鯨雜交的記錄。
長鬚鯨是游泳速度最快的鯨之一,其速度可達時速37公里,錄得最高記錄為時速40公里,有“深海格雷伊獵犬“之譽。
長鬚鯨分部範圍相當廣泛。人們可以在世界各地的主要海洋中發現它們的蹤影,分佈範圍從極區至熱帶海域。長鬚鯨只會避開接近南北極點、充滿浮冰的海域與範圍相對較小的海域,例如紅海、波斯灣、地中海東部與波羅的海。長鬚鯨密度最高的地區則是在溫暖與寒冷的水域,它們很少會聚集在炎熱的赤道海域,而且比起淺水域,它們更喜歡比大陸棚還深的海域。
長鬚鯨在北大西洋的分佈範圍相當廣泛,從墨西哥灣到地中海,北到北極海充滿浮冰的區域為止。總體來說,長鬚鯨更常在大約北緯30°的海域出現,不過它們當出現在南緯30°附近時可能會造成人們的很大困惑,因為長鬚鯨不容易跟布氏鯨分辨出來。大範圍的船隻觀測活動讓研究人員推斷-長鬚鯨夏季時在西北大西洋海域的覓食範圍主要位於北緯41°20'至51°00'之間,距離海岸1,800米的海域。
國際捕鯨委員會確認北大西洋的長鬚鯨分散成7個離散的群體:加拿大新斯科舍、紐芬蘭與拉布拉多、西格陵蘭、東格陵蘭-冰島、挪威北部、挪威西部-法羅群島、不列顛群島-西班牙-葡萄牙等地區。標記回收的觀察結果指出有長鬚鯨會有一些越過各自區域界線的移動,於是生物學家認為這些區域並非完全各自分離,而是有一些遷居的行為發生。J. Sigurjónsson在1995年時估計在捕鯨活動開始前,北大西洋長鬚鯨的總數介於50,000至100,000條之間。不過他的這項研究被其他研究人員批評沒有提供充分的資料與這個推論的解釋。D.E. Sergeant在1977年則
長鬚鯨全球分布圖
2次空中探勘活動從1970年開始在加拿大海域實行,這些觀測顯示在1980年8月時,有79至926條長鬚鯨位在紐芬蘭與拉布拉多東部的大陸棚;在1995年至1996年8月間,則有數百條鯨魚出現在聖勞倫斯灣北部與中部海域。估計西格陵蘭海域在夏季時會有500至2,000條長鬚鯨出現。Jonsgard在1974年認為挪威西部與法羅群島海域的長鬚鯨“在戰後已經消失很多,很可能是因為濫捕過多“。
冰島附近長鬚鯨的生存環境則改善非常多,在1981年時的數量只比1960年代早期要小幅度的減少。根據1987年與1989年夏季間的觀測,生物學家估計有10,000至11,000條長鬚鯨棲息在東格陵蘭與挪威海域。雖然生物學家根據1976年的觀測,估計當時總共有6,900條個體,比起1948年的估計數量有“微量“的減少。不過與1980年的估計數量相比,它們的數量確實增加了。長鬚鯨在不列顛群島-西班牙-葡萄牙海域夏季時期的估計範圍從7,500到17,000條 以上。整體來說,棲息在北大西洋的長鬚鯨數量估計介於,000至56,000條之間。然而根據可靠性高的遺傳學估計顯示,捕鯨時代開始前至少生存著300,000條長鬚鯨。這也意味著鯨魚數量與歧異度的降低至少低估一個量級,而未來的海洋生態系統(高度依賴這種巨大的哺乳生物)甚至可能更加無法確定。
長鬚鯨夏季時在北太平洋的分佈範圍介於日本與下加利福尼亞州中部的近海之間,北達北冰洋邊緣的楚科奇海。在5月至10月間,它們會高度聚集在阿拉斯加灣北部與白令海的南部海域,並有一些穿越阿留申群島來進出白令海的移動。幾條在11月至1月間於加利福尼亞州南部海域被加上標記的鯨魚後來在夏季的加利福尼亞州中部、奧勒岡州、英屬哥倫比亞與阿拉斯加灣被殺。長鬚鯨的捕食行為曾經在5月中旬於夏威夷海域被觀察到,而且在冬季時也有幾次目擊紀錄。一些研究人員認為長鬚鯨最早在秋季與冬季時進入夏威夷附近的海域。
雖然長鬚鯨季節性進出高緯度覓食區域的遷徙、移動與整體的遷移模式仍未完全了解,不過水中偵測器的聲學紀錄指出北大西洋長鬚鯨往南的遷移活動會發生在秋季,並從紐芬蘭-拉布拉多海域往南通過百慕大,進入加勒比海地區。一群或幾群長鬚鯨群體被認為會全年都停留在高緯度海域並在近海活動,它們不會在晚秋往南方移動。長鬚鯨在太平洋的遷移模式很難了解,雖然有一些鯨魚似乎會全年留在加利福尼亞灣,而且它們的數量在冬季與春季時會大量的增加。南極海域的長鬚鯨會季節性的在夏季時的高緯度覓食區域遷移到冬季時位於低緯度的交配與生育海域。它們冬季的覓食場所仍不清楚,因為這種鯨魚傾向在開放海域中來移動,所以精確的位置很難確定。
估計在商業捕鯨開始前,棲息在北太平洋海域的長鬚鯨總數介於42,000至45,000條之間。其中,北太平洋東部的長鬚鯨數量估計位於25,000與27,000條之間。到了1975年時,估計長鬚鯨的數量已經下降到8,000至16,000條。在1991年、1993年、1996年與2001年分別進行的觀測顯示加利福尼亞州外海的長鬚鯨介於1,600至3,200條,而奧勒岡州與華盛頓州外海則有280至380條長鬚鯨。加利福尼亞州-奧勒岡州-華盛頓州海域估計的最小值則大約是2,500條,這是根據美國太平洋海洋哺乳類估計得到的數值。在白令海靠近普利比洛夫群島的觀測指出當地的長鬚鯨在1975年-1978年與1987年-1989年間大量增加。在1984年時,估計北太平海域的長鬚鯨數量已經少於歷史負載量的38%。
生物學家對於歷史上棲息在南極海域的長鬚鯨數量所知相對比其他地區要少。國際捕鯨委員會官方則估計在捕鯨活動開始前,棲息在南半球的長鬚鯨為400,000條,而在1979年(南極大規模捕鯨活動的結束)時的數量則是85,200條目,其他的估計則認為鯨魚數量不會超過5,000條,甚至可能只有2,000至3,000條。在2006時,仍然沒有任何有系統的估計目前鯨魚的數量或變化。
當美國研究人員首次紀錄到長鬚鯨的叫聲時,並不明白這種異常響亮、長且純粹的規律聲音是由鯨魚所發出的。他們首先懷疑這些聲音是因為機械故障、地球物理學的一種現象、甚至是蘇聯偵測敵人潛艇所導致的。最終生物學家終於確定這些聲音是由長鬚鯨所發出的。像其他鯨一樣,雄性的長鬚鯨的叫聲長、響亮且頻率低。據人類所知,藍鯨和長鬚鯨的叫聲是全世界所有動物的叫聲中最低的。長鬚鯨大部分的發出低調頻的聲音,範圍從16至40赫茲(大部分的人類可以聽到的範圍是20赫茲至2萬赫茲之間),每個聲音持續1至2秒,並以許多不同的聲音來組成一個長7至15分鐘的序列。長鬚鯨會在持續很多天來反覆的發出這些聲音。這些聲音在參考距離一米一大氣壓的情況下達到184-186分貝,並且在幾千公里之外都可以檢測到。
因為這種聲音是在鯨魚的生育季節中發出的,所以科學家認為這很可能是求偶的展現。在過去超過100年間,船隻與軍事活動造成的海洋噪音可能減緩長鬚鯨量的恢復速度,因為這些聲響可能妨礙雄鯨與雌鯨之間的接觸。
在19世紀時,長鬚鯨偶爾會被不具甲板船隻所獵殺。不過相較於後來的船隻,這對長鬚鯨而言是比較安全的,因為它們速度較快,而且被捕殺時經常會沉入水中。不過蒸氣動力的船隻在19世紀後半被引進,魚叉的出現也對長鬚鯨造成衝擊,因為它可以讓捕鯨業者能夠獵殺及固定被捕的藍鯨、長鬚鯨與塞鯨。當其他鯨魚被濫捕過度后,捕鯨業將數量仍然豐富的長鬚鯨視為替代目標。獵殺長鬚鯨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鯨脂、鯨油與鯨鬚。大約有704,000條棲息在南極海域的長鬚鯨於1904至1975年之間被獵殺。在具有船尾平台的蒸氣船於1925年出現后,每年的捕鯨數量大量增加。單單在1937年,就有超過28,000條長鬚鯨被捕。從1953年到1961年,每年平均有25,000長鬚鯨被捕。到了1962年,因為長鬚鯨的數量已經相當稀少,所以開始捕殺塞鯨。到了1974年時,每年被捕的長鬚鯨已經少於1,000條了。國際捕鯨委員會在1976年開始禁止在南半球捕殺長鬚鯨。
根據紀錄,在北太平洋海域,大約有46,000條長鬚鯨在1947年至1987年間被獵捕。但因為蘇聯確定曾經非法捕殺這些鯨魚,所以這個數字是不完全的。棲息在北太平洋海域的長鬚鯨在1976年受到國際捕鯨委員會完全的保護,而北大西洋海域則在1987年禁止捕鯨,除了一些少數原住民與研究目的的捕鯨活動以外。長鬚鯨在美國魚類及野生動物部門與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瀕危物種,而且也名列在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的附錄1中。
在國際捕鯨委員會的程序之下,原住民的捕鯨活動仍在北半球的格陵蘭持續中。被獵殺的鯨魚肉與其他產品在格陵蘭市場中廣泛的流通,不過向外輸出則是非法的。在不確定長鬚鯨數量的情況下,國際捕鯨委員會每年給予格陵蘭的配額是19條。冰島與挪威則不受到國際捕鯨委員會商業捕鯨活動停止的限制,因為這兩個國家反對這項禁令。在2006年10月,冰島漁業部門授權捕鯨業者在2007年8月前可以捕殺9條長鬚鯨。而日本在南半球將長鬚鯨當成研究的目標,這項特別認可的研究要在2005年-2006年與2006年-2007年間每年獵捕10條鯨魚。在2007年-2008年與接下來12個季節的計劃中,將要每年獵捕50條長鬚鯨。
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公約:CITES —Ⅰ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IUCN RL —易危。
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China Key List —Ⅱ級。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評估級別為瀕危(EN)。
CITESI,國內於2018年10月9日被核准為2級保護水生野生動物( 含人工種群)。
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