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涇縣誌的結果 展開

涇縣誌

涇縣誌

《涇縣誌》是由清李德淦修,洪亮吉撰的清代名志。共三十二卷,採用章節體,著重記述了涇縣1949年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反映了涇縣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深刻變革和巨大成就。涇縣,今屬安徽省宣城市

作者簡介


《涇縣誌》
《涇縣誌》
洪亮吉(1746-1809),字稚存,號又蛣,晚號更生居士,江蘇陽湖(今常州市)人,乾隆五十五年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充國史館纂修官,后出任貴州學政。李德淦,字梅岩,直隸延慶人(今屬北京市),乾隆五十五年進士。嘉慶九年(1804年),李德淦知涇縣,適逢寧國知府魯銓欲修《寧國府志》而令各縣修志,便延請洪亮吉纂修縣誌。嘉慶十一年十一月,書成。期間,洪亮吉又受聘纂修《寧國府志》。洪亮吉為方誌名家,纂有不下八部方誌,後人以《涇縣誌》為最佳。其“一方之志,苟簡不可,濫收亦不可”及“撰方誌之法,貴因而不貴創,信載籍而不信傳聞”等主張,在該志都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內容簡介


《涇縣誌》共三十二卷,首一卷,卷一沿革,卷二城池,卷三至四山水,卷五食貨,卷六至七學校,卷八書院,卷九壇廟,卷十官署,卷十一古迹,卷十二金石,卷十三職官表,卷十四至十五選舉表,卷十六名宦,卷十七至二十人物,卷二十一至二十四列女,卷二十五寺觀,卷二十六藝文,卷二十七雜識,卷二十八辨證,卷二十九舊志源流,卷三十至三十二詞賦。
該志正文有概述,大事記,第一章建置,第二章自然地理,第三章人口,第四章農業,第五章林業,六章水利,第七章工業,第八章宣紙,第九章交通,第十章郵電,第十一章商業,第十二章糧油貿易,第十三章工商管理,第十四章財稅,第十五章金融,第十六章城鄉建設,第十七章黨派,第十八章群眾團體,第十九章人民代表大會,第二十章政府,第二十一章人大政協,第二十二章僑務外事,第二十三章公安、司法,第二十四章軍事,第二十五章民政,第二十六章人事、勞動,第二十七章教育,第二十八章科學技術,第二十九章文化,第三十章藝文,第三十一章體育,第三十二章醫藥衛生,第三十三章風俗,第三十四章宗教,第三十五章方言,第三十六章人物,共173節。
涇縣位於安徽省東南,境內多竹木,是全省主要林區之一。境內山高林密,溪澗縱橫,自然環境優越,有獸、烏、魚、蟲各種野生動物2000餘種。境內礦產資源豐富。非金屬礦有煤炭、大理石、瓷土等10餘種,金屬礦有鐵、銅、金等10多種。涇縣工業以造紙、機電、化工、煤炭、冶金、電力、建材、輕紡、服裝、釀造、食品等為主。
該志后附附綠,內容有舊志、序文選、決議等。

序言


安徽襟江帶淮,無論自然條件,還是人文風俗,皆有南北兼容的特點。歷史上潑墨操戈,代有風流;百業競技,各顯其能;地域文化,源遠流長,方誌是其重要的文獻載體之一。
安徽方誌歷史上可追溯到漢代,有《廬江七賢傳》、《九江壽春記》等。羅願《新安志》是安徽流傳下來的唯一一部宋代志書,也是方誌體例定型的代表作之一。志書編纂,代代相濟,明清時期數量劇增。安徽地靈人傑,文風昌盛,地方官員、文人學士或賢達名流都樂於修志,參與修志的著名學者有章學誠、洪亮吉、孫星衍龔自珍、李兆洛、鄧廷楨、何紹基、趙紹祖、趙吉士、劉師培等人。眾多名流的參與保證了志書編纂質量,章學誠《和州志》、鄧廷楨《安徽通志》、孫星衍《廬州府志》、趙吉士《徽州府志》、洪亮吉《寧國府志》、李兆洛《鳳台縣誌》等一批名志為安徽留下了一筆筆寶貴而又豐富的文化遺產。歷經風雨洗劫,據不完全統計,安徽歷代方誌現存470餘種。

評議


嘉慶《涇縣誌》的由來涇縣(位於安徽東南部)修志始自南宋,寧宗嘉定年伺知縣王栐首倡志事,撰成縣誌十三卷,其書早佚。明代凡三修:正德年間涇人左順撰志八卷。成化丙申(1476),曹遷撰成增志十卷,趙昌為之校正。嘉靖辛亥(1551),王延干受知縣邱時庸禮聘,主持志事,越數月而志成。該志凡十一卷。明代三志,惟嘉靖《涇縣誌》尚見於《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入清,《涇縣誌》又經三修。順治年間知縣孫登第奉部院李日芃檄令,聘舉人王雲龍、趙時可等纂成縣誌一部。乾隆十八年(1753)鄭相如私纂《涇縣誌》四十五卷本行世,人稱《鄭志》。《鄭志》採用綱目體,綱仿《春秋》,目仿《左傳》、《穀梁傳》、表志列傳則取法班馬。

涇縣


涇縣位於安徽省東南,東與宣州市、寧國縣接壤;南與黃山市、旌德縣毗連;西與青陽縣交界;北與南陵縣為鄰,處長江南岸平原與皖南山區交接地帶。“枕徽襟池,緣江帶河”。面積2054。5平方公里,東西距66公里,南北53公里。轄4鎮、32鄉、272個行政村。人口34。7萬。縣人民政(百度)府設城關鎮,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涇縣建置迄今已有2100餘年,古有“漢家舊縣,江左名區”之稱。青弋江為境內主要河流,古稱涇水,亦名涇溪、涇川,由西南向東北出蕪湖入長江。《漢書·地理志》註:涇水出蕪湖,縣因水立名。建置以來,相沿至今。

舊志源流


涇 縣 素 有 江 南 名 區 望 邑 之 稱。唐 代 曾 編《圖 經》 宋 代 曾 編《圖 牒 》。南 宋 嘉 定 初
(1208 )始編纂涇縣誌,迄清道光五年(1825 ), 600 余年間共修志 15 次:
1 .南宋嘉定《涇縣誌》 13 卷,共成書於嘉定三年 1210 年。知縣王木永(濡須人)撰,編承
議郎權發遣無為軍趙汝談序。篇目不詳,已佚。
2 .明宣德《涇縣誌》 8 卷,共成書於宣德元年(1426)。曾任東安訓導左順(涇縣人)修。
篇目不詳,已佚。
3 .成化《涇縣增志》 10 卷,共成書於成化十二年(1476 )。時任涇縣訓導曹遷(浙江臨
海人)增集,曾任山東布政使趙昌(涇縣人)校正。已佚。
4 .嘉靖《涇縣誌》 11 卷,共成書於嘉靖三十年(1552 )曾任戶 部郎中行人司司正、九
江知府王廷干(涇縣人)編纂。有序二:一為自序,一為時任涇縣知縣邱時庸撰。分十門,曰:
建置、輿地、秩統、次舍、田賦、禮祀、歷宦、選舉、人物、藝文。今寧波“天一閣”圖書館有藏。
安徽省圖書館藏有抄本。
5 .嘉靖《涇縣續志》 1 卷,共成書於嘉靖四十年 (1561 ) 涇縣庠生趙恩、張問政、沈麟、
鄭文瑞同輯。篇目不詳,已佚。
6 .萬曆《涇縣補志》 1 卷,共成書於萬曆三年 (1575 ) 涇縣庠生左潤、趙仲評、鄭岱、王
文炯、趙士瞻同輯。篇目不詳,已佚。
7 .萬曆《涇縣補志》 1 卷,共成書於萬曆十三年( 1585 ) 曾任江西雩都知縣沈容賢(涇
縣人)輯。篇目不詳,已佚。
8 .清順治《涇川志概》 4 卷,共成書時間無考,涇縣文學左士望輯。篇目不詳,已佚。
9 .順治《涇縣誌》 12 卷,共成書於順治十三年 (1565) 涇縣人王雲龍、趙時可、庠生左
士望、趙行可、趙霖、文啟元、趙瑞開、馬三錫同纂。有序二,一為分巡徽寧兵備道孫登第撰,
一為時任涇縣知縣習全史撰。分12 門,曰建置、輿地、風俗、次舍、食貨、秩統、歷宦、選舉、
人物、禮記、藝文、雜錄。已佚。
10 .康熙《涇縣誌補遺》 1 卷,共成書年代不詳,涇縣貢生吳永旭,舉人王國彥輯。篇目
不詳,已佚。
11 .康熙《涇縣續志略》 1 卷,成書年代不詳,任廣東肇慶推官趙善增共成曾(涇縣人)
輯。篇目不詳,已佚。
12 .乾隆《涇縣誌》 45 卷,共成書於乾隆十七年 (1752 ) 本縣貢士鄭相如編。有序二:
一為自序,一為時任江南安徽等處承宣 布政使高晉撰。分 16 門,曰沿革、職官、選舉、輿
地、山川、建置、賦役、學校、武備、禮祀、祥紀。已佚。
13 .乾隆《涇縣誌》 10 卷,共成書於乾隆十八年,曾任翰林院侍讀學士錢人麟(江蘇武
進人)纂修。有序二:一為自序;一為時任涇縣知縣王廷棟撰。分 10 門,封域、曰:營建、學
校、禮祀、食貨、官師、選舉、人物、藝文、摭遺。已佚。
14 .嘉慶《涇縣誌》 32 卷,共成書於嘉慶十一年 (1806) 曾任翰林院編修洪亮吉(江蘇
陽湖人)纂修。有序二,一為自序,一為時任涇縣知縣李德淦撰。分 21 門,沿革、曰:城池、
山水、食貨、學校、書院、壇廟、官署、古迹、金石、職官表、選舉表、名宦、人物、列女、寺觀、藝
文、雜識、辨證、舊志源流、詞賦等。原刊本散佚,現有民國 3 年 (1914) (重刊本存世。
15 .道光《涇縣續志》 9 卷,共成書於道光 五年(1825) 時任涇縣知 縣阮文 藻(江西 安
福人)纂修。有自序。分 15 門,曰:書院、壇廟、官署、橋樑、津渡、古迹、寺觀、食貨、職
官表、選舉表、人物、列女、藝文、災祥。原刊本散佚,現有民國 3 年重刊本存世。

涇縣地方志


1.《涇縣陳村鎮志》列印版本1988 年完成,分 13 類,27 章。翟祖繩主編。
2.《赤灘鄉志》列印,送審稿。 1987 年 4 月完成。分 14 篇共 65 章。衛忠華主編。
3.1986 年 10 月完稿。《蔡村鄉志》手抄本,草稿。除概述、大事記外, 15 篇共 62 章。分
陳啟顯、朱大倫、左煥文編撰。
4.《浙溪鄉志》手抄本,草稿。共 14 篇(內容有部分缺項)。主修胡仲民、主編鄭振聲。
5.1988 年 10 月完稿。 “概述”《章渡鄉志》複寫本,初稿。除、“大事記”分 14 篇共 60外,
章。章良浩、董祖詮、馬大緝等編寫。
6.《太園鄉志》複寫本,初稿。1985 年 9 月完稿。分 16 篇共 41 章。吳雲峰、楊松林等
編寫。
7.《黃村鄉志》手抄本,草稿。1990 年 7 月完稿。分 14 篇共 44 章(有兩篇缺內容)。黃
摩纓等編撰。
8.《漕溪鄉志》手抄本,草稿。分 15 篇共 54 章。
9.《丁橋鄉志》手抄本,草稿。1985 年 12 月完稿。除“大事記”分 14 篇共 54 章。丁外,
學農編撰。
10.1987 年 9 月完稿。 “大事記”《雲嶺鄉志》手抄本,草稿。除、“概述”分 12 篇共 65外,
章。陳振新、王文漢等編撰。
11.1986 年 4 月完稿。《潘村鄉志》複寫本,初稿。 14 篇共 67 章,分曹遠芳、汪克昌、邱
志火昆等編寫。
12.《烏溪鄉志》複寫本,初稿。共 9 篇(含大事記、概述) 1986 年完稿,,董敏等編寫。
13.1987 年完稿。《榔橋鄉志》手抄本,草稿。 14 篇。共吳明耀、朱海祥、鮑克強等編寫。
14.1986 年完稿,《汀溪鄉志》手抄本,草稿。共 14 篇,唐景琳、盧永年等編寫。
15.《昌橋鄉志》手抄本,草稿。僅寫三篇(農業、工業、教育) 1986 年 10 月完稿。,
16.《北貢鄉志》手抄本,草稿。 1986 年完稿,韋玉龍,董法源、洪靜如等撰寫。
17.《中村鄉志》手抄本,草稿。除概述、大事記外, 14 篇共 57 章。1986 年完稿。董分
山峻等編撰。
18.《涇縣城關鎮志資料彙編》 1987 年元月完稿,,馬文 鹿、吝 王宏業編寫。
19.1986 年完稿。章逢時、《安吳鄉志》手抄本,草稿,章秀清等編寫。
20.《查濟鄉志》手抄本,草搞。 1987 年完稿。查克定編寫。
21.《銅山鄉志》手抄本,草稿。共 17 篇(含概述、大事記、附錄) 1986 年 7 月完稿。徐,
文壽等編寫。
22.1987 年 7 月完稿。《包合鄉志》油印本,初稿。除概述、大事記外, 9 篇共 39 章,分
包士材主筆。
23.《古壩鄉志》手抄本,草稿。汪景雲等編寫。
24.《愛民鄉志》手抄本,草稿。倪恆義等編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