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斑鸚嘴魚

黑斑鸚嘴魚

黑斑鸚嘴魚,又名蟲紋鸚哥魚,俗名鸚哥、青衫(雄)、蚝魚(雌)、臭腥仔,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鸚哥魚科的其中一種。背鰭前有鱗片5-6個;頰部有鱗片3行。尾柄和尾鰭顏色不顯著變淡。齒板白色。頭部無線紋也不形成蟲紋狀紋。背鰭第3-4鰭棘部具1卵圓形黑斑。體側有若干綠色小點。尾鰭后緣凹入。珊瑚礁魚類之一,棲息於礁盤水域附近。體長200毫米左右,數量不多。

分佈


本魚分佈於印度太平洋區,包括紅海、東非、馬達加斯加模里西斯、萊恩群島、塞席爾群島馬爾地夫、台灣、琉球群島、越南、中國沿海、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新幾內亞、澳洲、索羅門群島密克羅尼西亞馬里亞納群島、諾魯、馬紹爾群島、萬那杜、斐濟群島、帛琉夏威夷群島法屬波利尼西亞等海域。

深度


水深3~12米。

特徵


本魚體延長而略側扁。頭部輪廓呈平滑的弧型。開始型雌魚,體暗棕紅色,腹部具數條白色縱紋,各鰭條色較淡。齒黃白色,齒板之外表面平滑,上齒板幾被上唇所覆蓋;齒板無犬齒;每一上咽骨具1列臼齒狀之咽頭齒。尾鰭截型。終端型雄魚,體藍色,各鱗片具一橘紅短斑。身體背前部分綠色具通常斷裂成斑點狀。頭部有一綠邊的橘色斑紋由吻經眼到達鰓蓋。背鰭硬棘9枚、背鰭軟條10枚、臀鰭硬棘3枚、臀鰭軟條9枚。體長可達27厘米。

生態


本魚喜生活於珊瑚礁盤外或珊瑚斜坡外的乾淨水域。以啃食水底的藻類為生。

經濟利用


雌魚體型較小,故一般為觀賞魚,食用時宜用清蒸,或煮味增湯

其他特點


背鰭Ⅸ-10;臀鰭Ⅲ-9;胸鰭Ⅱ-12;腹鰭Ⅰ-5。側線鱗17—18+4—5。鰓耙17—19+22—26。體長為體高2.5—3.0倍,為頭長2.8—3.0倍。頭長為吻長2.3—2.5倍;為眼徑5.5—6.4倍。頰部有鱗3行,第三行具鱗片3個。背鰭起點前方正中有鱗5或6個。體呈綠色,背部深綠或藍綠色。腹部有2—3條平行的綠色縱帶。有1綠色條紋從吻中間伸至眼下緣,並向後延續到鰓蓋下部,其前端在吻上並與來自對側的綠色條紋相匯合。此一條紋即為頭部深綠色與淺綠色上下兩部分的分界線。背鰭第三與第四鰭棘間的鰭膜下部有一卵圓形黑斑。體長185mm。系海洋暖水性魚類,棲息於珊瑚礁盤及礁邊緣。分佈於中國南海;國外見於日本、波利尼西亞、非洲東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