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王同春的結果 展開

王同春

近代黃河后套主要開發者

王同春(1852--1925),俗名瞎進財,字浚川,邢台縣東石門村人,他是我國近代黃河后套的主要開發者之一。我國著名歷史學家和地理學家顧頡剛以及北京大學教授、地理學家侯仁之先生,曾對王同春開發黃河后套的事業給予很高的評價。

成長經歷


王同春出生在一個破落的商業地主家庭里。5歲時,因患痘,一目失明。7歲入塾讀書,因家境貧困,僅就讀半年即輟學。之後隨父謀生塞外,輾轉於寧夏磴口一帶,后被族叔王成收為嗣子。1881年(清光緒七年),王同春借銀兩租得蒙古某喇嘛地若干頃,自鑿渠引黃河水澆灌。渠成,初名王同春渠,后改名義和渠。之後,該渠繼續北鑿,越開越長,為便於經營,他就在名叫隆興昌的地方,起築房屋,后發展成為後套地區的五原縣縣城。在幾十年的時間裡,王同春在後套先後開鑿了沙河渠、剛目渠、豐濟渠、灶王河等渠。
主要貢獻
若以1904年(光緒三十年)以前情況統計,他共在後套自行開大渠5道,支渠270多道,可灌水田7000多頃,熟田27000餘頃。清光緒三十年,他又受清政府委託開鑿永濟渠,該渠為後套第一大渠。在後套地區,他以識水性,諳地理,精疏浚聞名四方。當地農民對他十分信賴,有一次,他指著一塊地說:"尺下必有水"。眾人不信,挖掘一尺深,果然出水了。群眾驚駭,問他原因,他說:"你們看,地鼠穿穴翻出來的土是濕的,這不是很好的證據嗎"?
后套地區黃河水利的開發,導致了農業的迅速發展。光緒三十年後,后套地區已是渠道縱橫,田疇相連,桑麻遍野的膏腴之鄉。在王同春開發后套的過程中,其家境也迅速致富。據光緒三十年時統計,他擁有田地上萬頃,自設牛犋27處,一年可收糧20餘萬石。1891年(光緒十七年)、1899年(光緒=十五年)、1900年(光緒=十六年)、1902年(光緒二十八年),晉、察、冀、陝等省先後大旱,他四次共調出糧食95000餘石到各省救災。

人物評價


王同春一生勤奮過人,他終年賓士于田野、察地勢、辨土壤,所遇無不精思以求其理。因此,他對后套廣大地區的地形、土壤、水文、地質等情況,都十分熟悉。他經常在下大雨的時候,騎馬賓士在野外,通過觀察積水的流向,考察地形的高低。對前往投奔他的邢台人,王同春給以特別的優待。讓他們作"二地主"為自己效力。因此在清末、民初,邢台人投奔王同春的很多,這也是促進順德府皮毛業發展的一個原因。
但是,他作為一個靠興修水利發家的封建地主,也不可避免地具有歷史局限性。他的勢力既逐漸發展,於是就招兵買馬,經常養有家丁數百乃至上千人。每當農忙季節,后套茫茫田野,為其鋤地及擔土修渠的有時竟達萬人。
1903年,清政府搞"移民實邊",迫令王同春將所屬之農田、灌渠交給清朝政府。迫於無奈,他將數十年所鑿之渠道和所置之田產一併交官,而官方僅給賞銀1.5萬兩。

人物影響


民國以後,王同春開發后套的事受到北洋軍閥政府農商部長張謇及地理學家張相文等人的重視。1914年,張謇約王同春來北平相商疏導淮河和開發西北事宜,1915年,王同春隨張謇等和美國、比利時的兩名工程師南下視察淮河。在視察過程中,能夠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受到了張謇等人的器重。 1915年視察淮河后,他在北返途中曾暫居故鄉邢台。不久,有山西人邀其至朔縣,指導開鑿廣裕渠道。又至應縣,指導開渠築壩,引渾河水灌田2000多頃。1917年,已經66歲高齡的王同春又在後套指導開鑿楊加河。次年又開鑿新皂河渠、竣川渠及珊瑚灣。其中新皂河渠於1920年告成,渠長120里,灌田面積很廣。
1924年,馮玉祥邀請當時已經73歲的王同春前往商議開發西北。他對馮玉祥擬用軍士開挖后套渠道的想法極表贊同,表示給以大力支持。次年,國民軍開至后套,石友三設總辦署於五原,接收各渠道,督軍士浚渠墾田,修整道路。5月,王奉命協助馮軍督察水利,進行指導。6月,再至黃河督修水利,因得病返家后,遂一病不起,28日逝世,葬於五原城東門外。
當地人以其治套有功,集資建祠,奉為河神。以示對他的深切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