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黑星寶螺的結果 展開

黑星寶螺

黑星寶螺

黑星寶螺(學名:Cypraea tigris)是腹足綱寶螺科的軟體動物。貝殼渾圓,螺層內卷。殼口狹長,外唇和內唇有細齒,齒舌紐舌形。外套膜薄、二葉型,活體幾乎完全覆蓋貝殼。螺旋部至成體時幾乎消失,成體無厴。殼面平滑而富有光澤,貝殼的背面至周緣以白色至淺褐色為底,綴有許多大小不同的黑褐色斑點。

棲息在潮間帶至水深40米處的岩石及珊瑚質底。主要以藻類或珊瑚動物等為食。因其美麗的外形,而倍受廣大貝類收藏者的青睞,具有較高觀賞和收藏價值。

外形特徵


黑星寶螺
黑星寶螺
黑星寶螺長38-134mm,屬於大型寶螺。貝殼堅固大而重,背圓膨,底部扁平或微凹。殼緣在殼上半部呈長形隆起,表面鍍有一層琺琅質,極光滑並富有光澤。貝殼的背面至周緣以白色至淺褐色為底,綴有許多大小不同的黑褐色斑點,殼面上的背線(mantleline)為淺黃色,腹面為白色,花紋圖案分兩層:下層為淺藍灰色;上層介於淺紅和深褐色之間。雙層的構圖使殼表斑點顯得擁擠,且常常融合在一起;上層圓點周圍常為黃橙色。(已發現全黑殼體及巨型的種類)。
外唇齒短而寬;內唇齒較細而長,但最下端四枚齒則大而短,強度弱,齒間縫隙大。體螺層長大,殼口狹長,在殼體背面的中央線上呈縫狀,共長度幾乎等於殼長。兩唇很厚向內卷,唇緣厚,邊緣具齒紋,無厴。成年個體的螺旋部極小,一般埋於體螺層中,吻和水管都比較短。外套膜和足都十分發達,一般具有外觸角。生活時外套膜伸展將貝殼包被起來。寶貝的身體可以全部縮入殼內。

分佈範圍


分佈於印度-西太平洋地區,例如:菲律賓群島、澳洲的亞伯洛赫(Abrolhos)以及西澳至新南威爾斯北部、中國廣東、海南及西沙群島。產於台灣北部、東部、南部,產量多,例如:台北、宜蘭、花蓮、花東海岸、綠島、高雄、屏東、澎湖、東沙群島、南沙太平島

棲息環境


生活於熱帶和亞熱帶暖海區,從潮間帶至較深的岩礁、珊瑚礁或泥沙海底均有其蹤跡。完全為海產。生活在珊瑚礁附近,水的溫度不得低於15℃(除極少數例外)。在海洋中可以下潛的最大深度為800米。晝伏夜出,白天隱藏在岩石和珊瑚的裂縫和小洞穴里。

生活習性


寶螺科的動物,行動緩慢,怕強光,白天蟄伏在珊瑚洞穴或岩石下面,黎明或黃昏時外出覓食,是肉食性的種類。大多數種類營自由生活,行動緩慢,據記載,行動快的每分鐘可向前爬行15厘米,慢的向前移動僅約7厘米。當潮水每天有規律的退出后,寶螺類多隱藏到礁石塊下面、洞穴內或藻類叢生的陰暗處。它們是晝伏夜出,每到黃昏夜幕降臨后,它們便爬出來活動,所以,白天很難採到生活的寶螺,但當夜間再到海灘珊瑚礁盤間採集時,便很容易採到生活寶螺。
當夜間它們出來活動時,它那絢麗多彩的外套膜,便從殼口出來向兩側伸展覆蓋整個貝殼,同時,外套膜上美麗似花的各式各樣乳突起也伸了出來,其長橢圓形發達的足,也同時從殼口出來,爬行於珊瑚礁盤上或附近的沙灘上,緩緩向前爬行尋覓食物或尋配偶。
它們主要以珊瑚動物為食,此外,海綿、有孔蟲和小的甲殼動物等,也是它們獵取食物的對象。進食時,主要依靠一個較窄長的齒舌進行活動。它們還有一個奇特的習性,當四處爬行時,或翹起尾巴,然後又突然放下,這也是一種防禦手段。

繁殖方式


雌雄異體,產卵季節多在3-7月,卵一般產在珊瑚洞穴,空貝殼及陰暗的地方。母貝產卵后並不離開卵群,有看守卵的習性,仍卧伏在卵群上面刻意保護,直到孵化為止。

實用價值


寶螺集食用、玩賞和裝飾為一身,深得人類喜愛。雖然肉可食用,但因其貝殼質優價高,採集者往往不肯將它砸碎食用,而是採到后將它埋於沙內,待它肉體腐爛后洗凈售殼。

保護級別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