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銅,是指植物體內的銅不能滿足其正常生長發育需求而產生的癥狀。銅為多酚氧化酶、抗壞血酸氧化酶、漆酶的成分,在呼吸作用的氧化還原中起重要作用;在葉綠體中,含銅的藍色蛋白質,亦稱質體藍素(或藍蛋白),起電子傳遞作用,對光合有重要作用。植物缺銅初期,葉片生長緩慢,頂端逐漸變白,癥狀從葉尖開始,隨之出現枯斑,最後死亡脫落;嚴重時頂端枯萎,節間縮短,主莖喪失頂端優勢,而分櫱明顯增加,叢狀;缺銅明顯影響植物的生殖生長,繁殖器官發育受阻、裂果,或不能結實。缺銅還有一個明顯特徵是許多植物花的顏色發生褪色現象。
在新墾泥炭土上種植禾
穀類作物會出現“開墾病”、麥類作物的“頂端黃化病”(上位葉黃化,
劍葉尤為明顯,前端黃白化,質薄,扭曲披垂,
壞死,不能展開)及果樹的“
枝枯病”(
柑橘、
蘋果及桃等的葉片失綠畸形,嫩枝彎曲,樹皮上出現膠狀的水泡狀
皮疹,呈褐色或赤褐色,逐漸向上蔓延,並在樹皮上形成一道道縱溝,相互交錯重疊,雨季時流出黃色或紅色的膠狀物質,幼葉變成褐色或白色,然後落葉、枯枝)等都是植物缺銅的典型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