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5條詞條名為少年行的結果 展開
少年行
民國文人蔡和森詩詞
《少年行》是近代詞人蔡和森作的一首詞,詞中主要寫到少年的遠行的原因和目的、抱負和志向,一層進一層,敘事與抒情相結合,塑造了一位熱血少年的形象,表現出早期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風采和豪情。熱情洋溢,一韻到底,層次分明。
大陸龍蛇起①,乾坤一少年②。
鄉國騷擾盡③,風雨送征船。
世亂吾自治④,為學志轉堅。
從師萬裡外⑤,訪友人文淵。
匡複有吾在,與人撐巨艱⑥。
忠誠印寸心,浩然充兩間⑦。
雖無魯陽戈⑧,庶幾挽狂瀾。
憑舟衡國變⑨,意志鼓黎元。
潭州蔚人望⑩,洞庭證源泉。
①大陸:指當時國內各種派系的政治力量正展開激烈鬥爭。
②乾坤:天地。一少年:作者自指。
④世亂:上承風雨句,猶《詩經·風雨》篇中所說“風雨如晦,雞鳴不已”,言國內的政局雖然混亂,但我自是清醒地從事革命工作。
⑤從師:作者去北京訪問他的老師楊昌濟先生。楊先生在湖南第一師範學校任教時是毛澤東同志和蔡和森同志等最敬愛的教師。人文洲:指北京是人文淵藪,即人文匯聚的地方。這句後面,根據劉昂同志的記憶可能還有兩句,但她已記不起來。
⑥與人:言與同志共同擔負革命的艱巨任務。
⑦浩然:言浩然正氣充塞於天地之間。浩然,指正義感。兩間,天地間。
⑧魯陽戈:《淮南子》里說,魯陽公跟韓國軍隊作戰,到太陽落山時,他用戈一揮,太陽倒退了三舍(一舍為三十里)。後人用魯陽揮戈來指使敵人倒退。這句是說自己沒有掌握軍權。挽狂瀾:本於韓愈文“挽狂瀾於既倒”,是指要把國內軍閥所造成的戰亂平定下來。
⑨衡國變:衡量國內的變亂。鼓黎元:鼓動人民的革命熱情。黎元,人民,百姓。
⑩潭洲:指長沙。蔚人望:蔚,蔚然,狀豐盛繁茂。這句當指毛澤東同志領導的“新民學會”,人才濟濟,為青年所仰望。洞庭句:從洞庭湖的浩渺廣大證明它的源泉的深遠眾多,這句當指“新民學會”等湖南進步團體取得眾多青年的仰望,有深厚的群眾基礎。
這首詩作於1918年,當時作者和毛澤東等人在長沙創立了“新民學會”,而他們的老師楊昌濟先生已在北京大學任教。他寫信給毛澤東,告訴他有人發起赴法勤工儉學的消息。毛澤東主張利用這一機會,了解俄國和歐洲革命的真實情況,因此和蔡和森一起在長沙倡導和組織赴法勤工儉學,並經在長沙的“新民學會”會員共同討論,提議由蔡和森先去北京了解情況和取得聯絡。1918年6月,蔡和森離開長沙赴北京,坐木船途徑洞庭湖時,正逢風雨大作、因有感而發,寫下了這首詩。
“大陸龍蛇起,乾坤一少年。”開首的兩句,點出了大的時代背景及本詩篇的主人翁,即作者。中國大地,各派政治力量紛爭不休,南北軍閥如一丘之貉,你方唱罷我登台,亂紛紛猶如龍爭蛇斗。就在這麼一個混亂的背景下,天地間走來了一位少年。
“鄉國騷擾盡,風雨送征船。”道出了這位少年的來歷。少年來自深受軍閥騷擾的湖南,那裡兵禍天災連年不斷,生靈塗炭,民不聊生,在這樣的時刻這樣的年代,少年肩負著使命,為了追求真理,頂風冒雨,乘舟遠行,踏上了茫茫征程。
“世亂吾自治,為學志轉堅。”這兩句是說少年遠行的原因。在這個亂世之中,“我”要清醒地把握自己,要認清方向,為了學習道理,取得真理,“我”意志堅定。
“從師萬裡外,訪友人文淵。”這是遠行的目的,說的就是他們後來赴法勤工儉學的事。到北京這個人文薈萃的地方,拜訪老師,聯絡友人,了解赴法勤工儉學之事,為的是將來能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學習西方的先進經驗,學習救國救民的真理。
“匡複有吾在,與人撐巨艱。”匡複社稷,平定亂世,自有“我”及與“我”志同道合的朋友們,“我們”一起擔負起這艱巨的任務。“忠誠印寸心,浩然充兩間。”描述“我”及“我”的同志們都是赤膽忠心,“我們”的浩然之氣充盈於天地之間。“雖無魯陽戈,庶幾挽狂瀾。”抒發“我們”的志向,雖然手中沒有魯陽戈,即沒有掌握軍權,但也有決心力挽狂瀾於既倒,即要把國內混亂的狀況平定下來。
“憑舟衡國變,意志鼓黎元。”這兩句是說作者在籌劃將要進行的革命事業。憑依著衝風冒雨的木舟,考慮怎樣進行救國救民的事業,謀劃了半天,還是認為首先應該去喚起民眾,鼓動起群眾的革命熱情,中國的希望還在民間。“潭洲蔚人望,洞庭證源泉。”在長沙有一群少年人,創建了一個“新民學會”,宗旨是改造社會,改造中國,尋求救國救民的道路和方法,那裡人才濟濟,滿腔熱忱,源泉滾滾的洞庭湖啊,請記住這群少年的熱忱與赤膽忠心吧。
這首詩熱情洋溢,一氣呵成,層次分明,描寫清晰。從時代背景,到少年的遠行的原因和目的,到少年的抱負和志向,一層進一層,敘事與抒情相結合,塑造了一位熱血少年的形象,表現出早期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風采和豪情,作者的全部熱情和精神盡在詩中。
蔡和森(1895 -1931)字潤寰,號澤膺。複姓蔡林,學名彬。祖籍湖南湘鄉永豐鎮(今屬雙峰縣管轄)。1913年,蔡和森考入湖南鐵路專門學校,不久轉到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學習,從師楊昌濟,與毛澤東結為摯友。1918年4月,與毛澤東等組織新民學會。1919年偕母親、妹妹蔡暢與女友向警予前往法國,在巴黎參與組織“勤工儉學勵進會”,並接受共產主義。1921年年底回國,在上海經陳獨秀等介紹加入共產黨,並於1 922年中共“二大”上,同妻子向警予一起當選中央委員。1925年,作為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團長赴莫斯科。1927年回國,任中央宣傳部長,在中共“五大”當選為政治局委員。在大革命失敗的緊要關頭,蔡和森支持毛澤東的意見,主張獨立開展武裝鬥爭。1928年因病赴莫斯科治療.1931年回到上海。6月10日出席香港海員會議,被叛徒顧順章出賣,遭便衣特務逮捕,隨即被港英當局引渡給廣東軍閥。8月4日,在廣州英勇就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