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物理學院
二級學院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SchoolofPhysics,PekingUniversity)是北京大學的二級學院。
北京大學1913年設立物理學門,我國物理學本科教育從此開始。1919年更名為物理系。抗戰時期,北大、清華、南開三校物理系合併於西南聯合大學。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后,北京大學物理系集原北大、清華、燕大三校物理精英成為我國高校實力最強的物理重鎮,並先後創辦或參與創建全國高校第一個核科學專業、半導體物理專業、地球物理專業、微電子專業等。2001年,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在原物理系以及重離子物理研究所、技術物理系核物理專業、地球物理系大氣物理與氣象專業、天文系的基礎上組建成立。
據2020年1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下設2個教學實體單位,擁有4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及博士后流動站、2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有教學科研隊伍170餘人。
創建時期
京師大學堂(北京大學前身)創辦於1898年,1902年開辦預備科和速成科。速成科下設仕學館和師範館,學制三至四年。師範館設數學物理部,標誌著中國數理方面高等專業教育的開端。
1913年夏,理本科理論物理學門(不久改為物理學門)開始招收本科生,這是中國最早的物理學本科,也就是北大物理系的開端。第一屆學生丁緒寶、孫國封等5人於1916年畢業,成為我國最早的物理學本科畢業生。
1917年在當時的理科學長,曾留學耶魯大學、柏林大學的夏元瑮教授主持下,經過幾年的艱苦創業,建成預科兩年、本科四年的一套比較完整的課程設置。
1917年蔡元培校長到校后組織各學科教授會,物理學教授會於1918年1月成立,選何育傑為主任,相當於後來的系主任。1919年,北京大學進一步廢文、理、法科之名目,開始設置系級行政單位,物理學門改為物理系,至此才有“北大物理系”的名稱。
1918年10月,北京大學物理學門與數學學門的學生聯合成立北京大學數理學會。蔡元培在致辭中說:"數理之學,發達最早,應用亦最宏,有以數學講音樂者,有以物理講社會學者,故謂數學物理為諸科學之基本"。學會首批會員達40餘人,經常邀請國內外學者作學術講演,並與國內外大學的數學物理學會進行學術交流。
1919年1月,《北京大學數理雜誌》由數理學會發行出版。這是中國較早的大學自然科學刊物,在傳播新知識方面頗具特色。愛因斯坦狹義及廣義相對論分別於1905、1915年問世,該雜誌很快就予以介紹。當時軍閥混戰,學生在生活十分清苦的條件下堅持辦刊兩年,實屬難能可貴。
1925年經丁西林、李書華等人的努力,能開出62個預科實驗、69個本科實驗和兩學年的專門物理實驗,教學實驗室初具規模。
1930北京大學決定籌辦研究科,北大物理系的首批研究生是於1935年錄取的馬仕俊、郭永懷、卓勵、趙松鶴,到1937年,已系統地開出了研究生課程。
早在20年代,北大物理系已注意創造研究條件,積極提倡科研。30年代,王守競、饒毓泰主持系政時期,為物理系奠定了科研基礎:王守競建立了真空系統、陰極濺射,磨製精密光學元件等設備;饒毓泰則擴建了機械工作室,委託吳大猷從美國購得高解析度大光柵一個,建築了恆溫實驗室及配套設備。他們購置的實驗設備為開展原子、分子、光譜研究創造了良好條件。這一時期,北大物理系主要在光譜學和電子學方面取得了研究成果,自1931年至1938年,有25篇論文在國內外期刊上發表。北大物理系逐漸成為中國物理學研究的重要力量。
至抗戰前夕,北京大學物理系已形成了一支具有較強科研能力、能夠進行較系統的大學物理教學的教師隊伍。這一時期先後擔任系主任的有:何育傑、張大椿、顏任光、丁西林、李書華、夏元瑮、王守競、饒毓泰等人。擔任物理系教授的還有吳大猷、朱物華、周同慶、鄭華熾等。
聯大時期
1937年,日寇入侵,華北淪陷,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內遷至長沙聯合組建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又遷昆明,改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西南聯大合併后,師資力量更加強大。有對中國物理學事業作出卓越貢獻的元老饒毓泰、葉企蓀、吳有訓;有學術造詣精深的教授周培源、吳大猷、趙忠堯、朱物華;還有抗戰開始前後學成歸國的青年教授孟昭英、於瑞璜、范緒筠、王竹溪、張文裕、馬仕俊。他們當中1948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的有饒毓泰、葉企蓀、吳有訓、吳大猷、趙忠堯,先後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委員的有11位,真可謂群星薈萃、濟濟一堂。
由於倉促內遷,儀器設備喪失殆盡。西南聯大物理系的教授們多方籌措,從國內外購得必要的儀器,經越南海防和滇越鐵路運至昆明,保證了實驗課的開出。由於西南聯大物理系幾乎集中了當時中國物理界的人才,因而在課程的設置與教學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水平。原三校物理系的教授互相促進,積極向上,帶動青年教師和學生進入學術研究前沿領域,為進一步研究奠定了堅實基礎。
西南聯大的八年間,物理系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據不完全統計,西南聯大物理系師生在國內外發表論文上百篇,不少論文代表國際先進水平,內容亦相當廣泛,涉及廣義相對論、湍流理論、原子和分子結構及光譜、熱力學與統計物理、介子理論和量子場論、核物理、X射線吸收及晶體結構分析,電子學及生物物理等方面。
西南聯大物理系學生中人才輩出。有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楊振寧、李政道,有國際知名的電機工程學家張守廉和天體物理學家黃授書,後來成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的有黃昆、胡寧、張恩虯、陳芳允、李整武、戴傳曾、李蔭遠、肖健、朱光亞、鄧稼先、李德平、應崇福等。
恢復時期
抗戰勝利后,1946年西南聯大宣布結束,北京大學遷回北平,物理系也隨之復系,進入恢復時期。
教師們收羅儀器,自編自印講義,課程設置基本上沿用自西南聯大。當時大多數知名學者都在國外,1946年在校的教授只有饒毓泰(兼北大理學院院長)、鄭華熾(兼北大教務長)、趙廣增、馬大猷(兼北大工學院院長)等。至1951年,隨著江安才、張宗燧、胡寧、朱光亞、虞福春等一批知名學者回國任教,北大物理系的教授陣容才逐漸恢複壯大起來。
1949年建國初期強調為國家建設服務,趙廣增教授帶頭開展光譜分析,翁文波教授為畢業班開設地球物理勘探課程。1952年,北大物理係為中國地球物理勘探專業培養了第一批骨幹。畢業學生中,後來成為中科院院士的有于敏、劉光鼎、鄧錫銘等。
恢複發展時期
1952年秋,為適應中國國家大規模經濟建設的需要,全國進行高等院校院系調整,原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燕京大學三校物理系的大部分和清華大學地質地理氣象系的氣象部分合併成北京大學物理系,設物理專業與氣象專業。這是繼西南聯大后的又一次師資大聯合。有來自原來北大物理系的饒毓泰、趙廣增、胡寧、黃昆、虞福春,來自原清華物理系的周培源、葉企蓀、王竹溪、楊立銘、洪朝生,來自原燕大物理系褚聖麟。
院系調整后物理系學生數量大增,從培養少數學生髮展到整批地培養物理人才。每年的學生人數從原先最多二三十個一下子增加到近兩百個,1957、58年維持在三、四百人,1959年初,物理系因學科建設和規模的急劇發展,將地球物理和無線電電子學專業由物理系分出,建立了地球物理系和無線電系。分成三個系后,物理系每年招生的人數仍有一百五六十人。
學習蘇聯的教學體制是這個時期北大物理系的特點之一。物理系的教學體制從美國的4年制轉變為蘇聯-歐洲的5年或5年半體制,前4年為基礎課,后1年或1年半為專門化訓練或畢業論文。52年全面學習蘇聯后,53、54、55三個年級改為5年制、56級以後又改為6年制。
1956年,根據中國國家科學發展規劃的需要,集中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廈門大學、吉林大學五校師生到北大物理系,在黃昆、謝希德教授的主持下,創辦了我國第一個半導體專業。
1955年,為了儘快建立中國的核工業體系,中國在北大建立了全國第一個原子能人才培養基地--物理研究室(技術物理系的前身)。先後從中國全國抽調胡濟民、虞福春、朱光亞、盧鶴紱、徐光憲等著名科學家和一批中青年骨幹教師孫佶、張至善、陳佳洱、孫亦梁、吳季蘭、劉元方等來北大開展籌建工作,學生亦調自各大學。1956年中國自行培養的第一屆原子核物理專業學生畢業。1959年初物理研究室改為原子能系,1960年又改為技術物理系。
這14年中,北大物理類學科為國家建設輸送了大批科學人才和技術骨幹,畢業學生中有90多人後來成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1名兩彈元勛中,有7名在北大學習和工作過。我國從原子彈到氫彈,花費時間遠比其它國家短,于敏功不可沒。60年代初我國的第一個激光器僅次於國際上一年試製成功,這是當時兩位30歲上下的年輕物理學家研製出來的,其中一位就是北大的鄧錫銘院士。
文革時期
在文化大革命的背景下,前四年教學科研工作幾乎完全停頓,物理學科幾代人數十年來辛苦創建的教學科研基礎幾乎被摧毀。其中技術物理系遷往陝西漢中10年,損失巨大。1970年和1972年到1976年,共招收了六屆工農兵學員,在特殊的歷史條件下,經過師生的共同努力,學員們仍得到了應有的培養和訓練。其中不少人在後來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了成績,成為有用之才。
發展時期
文革過後,物理學科各方面工作百廢待興。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學校秩序開始步入正軌。
教學方面,1977年恢復高考招生以後,本科學制改為4年,從1978年和1982年恢復招收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北大物理的教學和系列教材享譽國內外。王竹溪、黃昆、虞富春、趙凱華、郭敦仁、曾謹言等名師名課在中國國內外影響深遠。他們的工作奠定了北大物理,乃至全國物理教學的傳統;至1985年,北大物理大部分的課程都有了自己教師編寫並公開出版的教材,為中國內許多院校所採用。
1989年普通物理實驗獲全國優秀教學成果特等獎。
1991年,物理系物理學專業被確立為中國國家理科基礎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
1992年,地球物理系大氣科學專業也被批准為中國國家基礎人才培養基地,得到特殊支持。
1993年,近代物理實驗獲中國全國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1994年,技術物理系核物理專業被補充入物理學理科基地,使基地的規模加強到一個半。
2000年物理學基地正式通過國家驗收。
2001年5月18日,北京大學物理學院正式成立。這是繼上世紀50年代院系調整之後,北大物理學科在管理體制上的又一重大改革。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
專業設置
據2015年12月學院官網顯示,學校有本科專業3個。
專業代碼 | 專業名稱 | 英文名稱 | 學制 | 授予學位 |
0702 | 物理學 | Physics | 4年 | 理學學士 |
0704 | 天文學 | Astronomy | 4年 | 理學學士 |
0706 | 大氣科學 | AtmosphereScience | 4年 | 理學學士 |
據2015年12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包括15位中國科學院院士(含7位雙聘院士),25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個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2位國家級名師獎獲得者,1個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在內的170餘人組成的教學科研隊伍。
院士 | |
陳佳洱(數理學部-核物理) | 陳建生(數理學部-天文學) |
甘子釗(數理學部-凝聚態物理) | 龔旗煌(信息技術科學部-光學) |
霍裕平 | 李政道(數理學部-理論物理) |
歐陽頎(數理學部-凝聚態物理) | 秦國剛(信息技術科學部-凝聚態物理) |
蘇肇冰(數理學部-理論物理) | 王恩哥(數理學部-凝聚態物理) |
徐至展(數理學部-光學) | 楊應昌(數理學部-凝聚態物理) |
葉恆強(數理學部-凝聚態物理) | 張煥喬(數理學部-核物理) |
趙柏林(地學部-大氣物理) | 趙光達(數理學部-理論物理) |
周又元(數理學部-天文學) | 謝心澄(數理學部-凝聚態物理) |
俞大鵬(技術科學部-無機非金屬材料科學與工程) |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戴倫、龔旗煌、胡小永、胡永雲、劉曉為、劉玉鑫、劉運全、馬伯強、孟傑、孟智勇、歐陽頎、沈波、施均仁、孫慶豐、王恩哥、王楠林、王新強、吳飆、吳學兵、徐仁新、許甫榮、顏學慶、俞大鵬、鄭漢青、朱世琳
據2015年12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下設2個教學實體單位,國家精品課程9門,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研究方向涵蓋了物理科學及相關的主要領域。
教學實體單位:基礎物理教學中心、基礎物理實驗教學中心
國家級教學團隊:國家理科基地物理基礎課程教學團隊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基礎物理實驗教學中心
據2015年12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3個國家理科基礎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4個博士后流動站,2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8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3個國家理科基地。
國家理科基礎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物理學、核物理、大氣科學
一級學科博士點及博士后流動站:物理學、大氣科學、天文學、核科學與技術
國家一級重點學科:物理學、大氣科學
國家二級重點學科:理論物理、凝聚態物理、光學、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大氣物理學與大氣環境、氣象學、天體物理、核技術及應用
學院現有物理學、核物理、大氣科學3個國家理科基礎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物理學、大氣科學、天文學、核科學與技術4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及博士后流動站,物理學、大氣科學為國家一級重點學科(含理論物理、凝聚態物理、光學、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大氣物理學與大氣環境、氣象學等6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天體物理、核技術及應用為國家二級重點學科。學院致力於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創新精神,具備紮實理論基礎和突出科研能力的優秀人才,每年招收約200名本科生,200名研究生和20名博士后,吸引著來自全國各地最優秀的學子,形成了一套科學完整的高層次人才培養體系。物理學院畢業生基礎紮實寬厚、綜合素質突出,廣泛活躍在國內外高等院校、科研機構、政府部門、金融實業等領域。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
2011年,學院“海外學者講學計劃”邀請外籍專家79名;“海外學者訪問研究計劃”邀請專家4名;“海外名家計劃”邀請專家2名。
2011年3月,學院在美國物理年會上舉辦第二屆招待會和招聘會。王恩哥院士向來賓介紹了物理學院的基本情況和未來發展規劃,引起與會學者的廣泛關注和興趣,許多學者提出各自關心的問題,並表明了與北大物理學院建立進一步合作的願望。會議期間學院還舉行了人才招聘答辯會,由謝心澄教授主持。
2011年4月,德國亞琛工業大學校長Dr.ErnstSchmachtenberg一行訪問該院,並參觀了人工微結構和介觀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探討進一步合作。龔旗煌副院長、李焱教授陪同周其鳳校長接待來賓。
2011年5月,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CollegeLondon)校長兼教務長Prof.MalcolmGrant一行訪問該院,王宇鋼副院長代表學院接待了來賓。雙方就實驗室合作、博士生互派、聯合培養、視頻教學等方面展開討論,並參觀了學院電鏡實驗室和現代光學實驗室。
2011年5月,作為北京大學在台灣大學舉辦的“北京大學日”活動之一,龔旗煌副院長、張慶紅教授、華輝副教授與我校其他理科院系代表參加了台灣大學理學院的專場交流活動,隨後分別拜訪了台大物理系和大氣科學系,並與台大師生互動。
2011年10月,台灣大學理學院副院長郭鴻基教授訪問該院,副院長龔旗煌教授、大氣與海洋科學系副系主任張慶紅教授會見了來賓,就建立正式合作關係交換了意見。此次訪問是台灣大學理學院和該院繼台灣大學“北京大學日”后的第一次正式會談,標誌著雙方合作進入實質性階段。
2011年10月,荷蘭奈梅亨大學“瑪麗·居里”學生社團一行20人到該院參觀學習。蔣瑩瑩副教授簡要介紹了學校和學院的基本情況,科維理天文與天體物理研究所ThijsKouwenhoven博士向考察團介紹了我校天文學科的研究概況,隨後考察團訪問了該院天文學系。
2011年,國際量子材料科學中心與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聯合培養項目舉辦簽字儀式。
2011年,學院設計完成《物理學院2009-2010年度報告(中英雙語版)》,涵蓋學院人事概況、下屬機構、系所中心研究亮點、校友與基金、合作與交流等內容。
據2015年12月學院官網顯示,有研究機構7個,研究系所8個,其他研究機構7個,其中國家級重點實驗室3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網上合作研究中心1個。
國家級重點實驗室:人工微結構和介觀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核物理與核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大學-蘭州重離子加速器國家實驗室聯合青年核物理中心
北京市重點實驗室:醫學物理和工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教育部網上合作研究中心:核科學與核技術教育部網上合作研究中心
研究系所:理論物理研究所、凝聚態物理與材料物理研究所、現代光學研究所、重離子物理研究所、等離子體物理與聚變研究所、技術物理系、天文學系、大氣與海洋科學系
截至2015年12月,來承擔和完成了300餘項國家科研項目,包括多項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973”計劃)項目、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項目、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等。學院每年以北京大學為第一作者單位發表SCI論文約400篇,獲得和申請國家發明專利20多項。
物理學院圖書館新館於2015年5月正式開館,新館總面積1100多平方米。全館分地下一層閱覽室和地下二層書庫兩部分。地下二層書庫採用密集書架的形式,包括主書庫和善本書庫,收藏6萬餘冊中西文合訂期刊,2萬餘冊《杜威法》中西文圖書、工具書以及1990年至今的本、碩、博學位論文,設有10個閱覽座位;地下一層閱覽室建有舒適的休閑交流區、64個座位的閱覽區、館藏區收藏2萬餘冊《中圖法》中西文圖書及1百餘種中西文現刊供師生借閱。
圖書 | 期刊 | 報紙 | 論文 | ||||
種 | 冊 | 種 | 冊 | 種 | 冊 | 冊 | |
中文 | 26595 | 36871 | 1319 | 11970 | 9 | 2000 | |
西文 | 38497 | 42636 | 1870 | 66129 | 1 | ||
其他 | 5450 | 6240 | 693 | 10155 | |||
總計 | 70542 | 85747 | 3882 | 88254 | 10 | 2000 |
職務 | 名單 |
院長 | 高原寧 |
副院長 | 曹慶宏、彭良友、徐莉梅、顏學慶、孟智勇 |
書記 | 楊金波 |
副書記 | 鄭濤、董曉華 |
鄭濤、董曉華 | 陳曉林、李成才、李焱、呂軼舟、馬伯強、冉廣照、肖慶、張華偉 |
郭永懷(1909年4月4日—1968年12月5日),男,山東榮成人,中共黨員。力學家、應用數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近代力學事業的奠基人之一。
彭桓武(1915年10月6日—2007年2月28日),物理學家。1915年10月6日生於吉林長春,祖籍湖北麻城鐵門崗鄉人。1935年畢業於清華大學。1940年獲英國愛丁堡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48年當選為愛爾蘭皇家科學院院士。1955年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鄧稼先(1924—1986),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學家,中國核武器研製工作的開拓者和奠基者,為中國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發做出了重要貢獻。
朱光亞(1924.12.25~2011.2.26),男,漢族,湖北武漢人。美國密執安大學研究生院物理系原子核物理專業研究生畢業,中國核科學事業的主要開拓者之一,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名譽主席、原主席,中國工程院原院長、黨組書記,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八屆、九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