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彈元勛
兩彈元勛
兩彈元勛,指為原子彈、氫彈的研究做出突出貢獻的人。主要人物有鄧稼先、錢三強、趙九章、錢學森、孫家棟等人。
鄧稼先,著名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參加組織和領導我國核武器的研究、設計工作。是我國核武器理論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
目錄
兩彈元勛
中國原子能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50年代領導建成中國第一個重水型原子反應堆和第一台回旋加速器,以及一批重要儀器設備。使中國的堆物理、堆工程技術、釺化學放射生物學、放射性同位素製備、高能加速器技術、受控熱核聚變等科研工作,都先後開展起來。在蘇聯政府停止對中國的技術"援助"后,一方面迅速選調一批優秀核科技專家去二機部,直接負責原子彈研製中各個環節的攻堅任務,一方面會同中國科學院有關領導人,組織聯合攻關。使許多關鍵技術得到及時解決,為第一顆原子彈和氫彈的研製成功作出重要貢獻。早在1960年前,即在原子能所組織中子物理理論與實驗兩個研究組開展氫彈的預研工作,為氫彈研製作了理論準備,促成了中國在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后僅兩年零八個月,就研製成了氫彈。
兩彈元勛
中國空間技術的開拓者之一。領導衛星總體、結構、天線、環境模擬理論研究。負責與組織小型熱真空環境模擬試驗設備、中小型離心機、振動台設備的研製。負責領導探空火箭頭部空間物理探測儀器、跟蹤定位和數據處理設備的研製,獲得豐富的試驗資料。參與制定星際航行發展規劃,提出多項有關開展人造衛星研製的新技術預研課題,為中國空間技術早期的發展做了很多開拓性工作。1965年提出《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方案設想》的報告。組織編寫《中國衛星系列發展規劃綱要設想》,組織並提出預研課題,為人造衛星研製打下了初步的技術基礎。負責組建衛星總體設計機構,是中國第一顆衛星東方紅一號方案的總體負責人。同時為回收型衛星的研製做了大量技術和組織領導工作。1964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姚桐斌(1922-1968)江蘇省無錫市人,1922年生,男,中共黨員,冶金學和航天材料專家。1945年畢業於交通大學唐山工學院(西南交通大學),1947年赴英國伯明翰大學工業冶金系留學,1951年獲博士學位,1954年赴聯邦德國亞亨工業大學冶金系鑄造研究室任研究員兼教授助理。1957年回國后,歷任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材料研究室研究員、主任,材料研究所所長。1968年逝世。
兩彈元勛
兩彈元勛
中國人造衛星事業的倡導者和奠基人之一。從1957年起,他積極倡議發展中國自己的人造衛星。1958年8月,中國科學院成立人造地球衛星研製組,他是主要負責人。同年10月,提出“中國發展人造衛星要走自力更生的道路,要由小到大,由低級到高級”的重要建議。在他領導下,開創了利用氣象火箭和探空火箭進行高空探測的研究,探索了衛星發展方向,籌建了環境模擬實驗室和開展遙測、跟蹤技術研究,組建了空間科學技術隊伍。1964年,根據國內運載工具的發展,他提出了開展人造地球衛星研製工作的建議。他對中國衛星系列發展規劃和具體探測方案的制定,對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返回式衛星等總體方案的確定和關鍵技術的研製,起了重要作用。在他的領導下還完成了核爆炸試驗的地震觀測和衝擊波傳播規律以及有關彈頭再入大氣層時的物理現象等研究課題。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兩彈元勛
在原子彈、氫彈研究中,領導開展了爆轟物理、流體力學,狀態方程、中子輸運等基礎理論研究,對原子彈的物理過程進行了大量模擬計算和分析,邁出了中國獨立研究核武器的第一步。領導完成原子彈的理論方案,並參與指導核試驗的爆轟模擬試驗。原子彈試驗成功后,立即組織力量,探索氫彈設計原理,選定技術途徑。198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85年獲兩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986年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1987年和1989年各獲一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兩彈元勛
核武器研製的主要科學技術領導人之一,核武器研究實驗工作的開拓者。在從事核武器研製期間,指導並參加了中國原子彈、氫彈研製工作。他是原子彈冷試驗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指導了中國第一次地下核試驗,領導並具體組織了中國第二、三次地下核試驗。主持指導的爆轟物理試驗、炸藥工藝、近區核爆炸探測、抗電磁干擾、抗核加固技術和激光模擬核爆炸試驗等方面都取得重要成果。1964年他與蘇聯著名科學家巴索夫同時獨立地提出激光慣性約束核聚變的新概念。他是中國慣性約束核聚變研究的奠基者。積極促成建立了高功率激光物理聯合實驗室並一直指導慣性約束核聚變的研究。積極指導原子能研究所開展電子束泵浦氟化氫激光器等的研究。
兩彈元勛
領導並參加原子彈、氫彈的原理突破和戰略核武器的理論研究、設計工作。在中子物理、輻射流體力學、凝聚態物理、爆轟物理等多種學科領域取得了對實踐有重要指導意義的一系列理論成果,並為中國核事業培養了一批優秀人才,1972年調任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長,1978—1983年任理論物理所所長。
兩彈元勛
2018年11月17日上午於北京病逝,享年101歲。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研製的開拓者之一,中國核武器試驗事業的創始人之一。在國內第一個計算出原子彈爆炸的彈心溫度和壓力,其內爆機理研究解決了原子彈的關鍵問題,為原子彈爆炸威力、彈體結構設計提供了重要依據。他創建了核試驗研究所,成功地設計和主持了首次原子彈、氫彈、導彈核武器和增強型原子彈等不同方式的幾十次核試驗,推動了核武器設計、改進和試驗技術協調發展。他是核試驗總體技術的設計者,及時提出了向地下核試驗方式轉變的建議並在較短的時間裡組織實現了大氣層試驗向平洞與豎井試驗的轉變。創立中國自己的系統核爆炸及其效應理論,為我軍的核武器應用奠定了基礎。開創了核爆炸的測試研究,對武器的研製及改進、效應及其防護研究起到重要作用。開創了抗核加固技術新領域並完成首次抗加試驗。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兩彈元勛
中國固體戰略導彈的奠基人,在導彈武器系統總體及控制技術的理論和工程實踐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詣,對重大關鍵技術問題的解決、大型工程方案的決策、指揮及組織實施發揮了重要作用。50年代末,在中國涉及火箭技術相當多的學科和技術領域都處於空白狀態下,他主持突破了中國液體戰略導彈控制系統的仿製和改型設計難關,進而通過自行設計相繼解決了遠程、多級火箭的液體晃動、彈性彈體穩定、級間分離及各種制導、穩定方案的理論和工程技術問題,使中國液體戰略導彈控制技術達到了新的水平。70到80年代,在沒有任何外國實物和資料可借鑒的情況下,以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主持研製中國第一個潛地和地地固體機動戰略導彈並獲得成功,突破了水下發射、三軸穩定平台在運動基座上的調平及瞄準、導彈射擊諸元的適時計算和裝訂、陸上機動車的研製及冷發射、高海情下導彈出水大姿態控制等一系列關鍵技術。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兩彈元勛
從50年代後期起,作為開創人之一,投身於中國導彈與航天事業。作為總體設計部主任和地空導彈型號的副總設計師,領導和參加中國地空導彈初期的仿製與研製。他先後擔任中國自行研製的液體彈道式地地中近程導彈、中程導彈的副總設計師,洲際導彈和長征二號運載火箭的總設計師,帶領科技人員突破了一系列技術關鍵,解決了許多技術難題。特別是在洲際液體彈道地地導彈的研製試驗中,以堅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提出獨到的見解和解決問題的辦法,保證了中國向太平洋預定海域發射洲際導彈任務的圓滿完成。他作為研製長征二號E大型捆綁式運載火箭的技術總顧問,參與領導研製試驗工作,保證發射成功,為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1980年獲七機部勞動模範稱號,1984年榮立航天部一等功,獲航天部勞動模範稱號。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2012年12月15日05時05分,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我國航天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著名導彈和火箭專家,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和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高級技術顧問,國務院頒發的首批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屠守鍔同志,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醫院逝世,享年95歲。
兩彈元勛
1956年提出《建立中國國防航空工業意見書》,最先為中國火箭導彈技術的發展提出了極為重要的實施方案。協助周恩來、聶榮臻籌備組建火箭導彈研製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1956年10月任該院院長。此後長期擔任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器研製的技術領導職務,並以他在總體、動力、制導、氣動力、結構、材料、計算機、質量控制和科技管理等領域的豐富知識,為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的創建與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1957年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一等獎,1979年獲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傑出校友獎,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989年獲小羅克維爾獎章和世界級科學與工程名人稱號,1991年被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和一級英模獎章。
兩彈元勛
周光召教授在理論物理的各主要領域都有過傑出的創造性成果,使他在國際物理學界享有盛譽。因其為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氫彈的研製成功作出了重大貢獻,於1964年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因在量子場論的研究中有重大突破,1987年年獲中國科學院重大科技成果獎一等獎。周光召教授還被美國紐約市立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大學、加拿大麥吉爾大學四所世界知名大學授予榮譽博士;1993年被義大利政府授予“義大利共和國爵士勳章”,1994年被香港求是科技基金會授予“中國傑出科學家”獎,1996年經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審議通過,將國際編號為3462號的小行星命名為“周光召星”。他是美國科學院、俄羅斯科學院、歐洲科學院、第三世界科學院、捷克科學院、保加利亞科學院、蒙古科學院、法語區工程師科學院、羅馬尼亞科學院、韓國翰林院等11個國家和地區的科學院院士,是目前中國擔任外籍院士頭銜最多者。
兩彈元勛
他長期致力於中國科學技術和航天事業的發展。參與中國空間技術發展規劃的制訂,是中國科學院早期開展航天技術研究的專家之一。領導和參加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姿態測量系統的研製。是空間技術分系統的設計師,在中國返回式衛星姿態控制系統方案論證和技術設計中,提出一系列先進可行的設計思想。領導研製的返回式衛星姿態系統及數據分析指標達到當時國際先進水平。指導研製為原子彈爆炸試驗所需的檢測技術及設備等重大科研項目。1984年獲航天部勞動模範稱號,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兩彈元勛
在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氫彈及核武器的發展研製工作中,主要領導組織了核裝置爆轟物理、炸藥和裝藥物理化學、特殊材料及冶金、實驗核物理等學科領域的研究工作。組織並參加了聚合爆轟波人工熱核反應研究以及核裝置球面同步起爆的方案制定和研究,在較短的時間內,攻克了技術難關,實現預期結果。198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84年獲國家發明獎二等獎,1985年獲三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兩彈元勛
中國衛星測量、控制技術的奠基人之一。1957年,原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時,他即對衛星進行了無線電多波勒頻率測量,並和天文台的同志一起,計算出了衛星的軌道參數,該方法成為以後中國發射人造衛星所採用的跟蹤測軌的主要技術之一。1963年研製出國際領先的納秒脈衝採樣示波器。1965年擔任衛星測量、控制的總體技術負責人,為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的準確測量、預報作出了重要貢獻。他還參加了中國回收型遙感衛星的測控系統方案的設計和制定工作,為中國十幾顆遙感衛星成功回收作出了重大貢獻。他相繼提出了微波統一測控系統、“雙星定位系統”、遙感小衛星群對地觀測系統和小衛星移動衛星通信系統等方案。他直接參與指導研製成功的微波統一測控系統,在中國同步通信衛星發射和運行中發揮了很高的效用。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兩彈元勛
1954年領導完成了中央軍委下達的抗美援朝前方需要的特種電阻絲研製任務,獲得獎勵。50年代,用國內富產元素錳、鋁等代替短缺的鉻,研製蘇聯40X低合金鋼的代用鋼取得成功,對建立中國合金鋼系統起了開創作用。60年代,在困難的條件下,冶金所承擔氣體擴散法分離鈾同位素用的“甲分離膜的製造技術”任務,與原子能所、復旦大學等單位的科研人員聯合攻關,組成第十研究室,他兼任該室主任,主持這項工作。在他的領導下,經過艱苦探索和反覆試驗,於1964年試製成功並投入使用。1984年獲國家發明獎一等獎。
兩彈元勛
1964年作為型號副總設計師,領導和參加了第一個自行設計的液體中近程彈道式地地導彈液體火箭發動機的研製工作,保證了東風2號導彈飛行實驗取得圓滿成功。他相繼領導組織了中程、中遠程、遠程液體彈道式地地導彈的多種液體火箭發動機的研製、試驗工作。1980年5月在向太平洋預定海域發射遠程彈道式導彈的飛行試驗中,作為首區總指揮,協助領導和指揮了這一重大的飛行試驗任務。組織研製長征一號運載火箭,保證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獲得成功。領導組織了氫氧發動機、長征三號運載火箭和整個通信衛星工程的研製試驗;領導組織了用長征三號運載火箭把亞洲一號通信衛星準確地送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實現了中國運載火箭國際發射服務零的突破。1984年榮立航天部一等功,1989年和1990年兩次榮獲航空航天部通令嘉獎。1985年獲兩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兩彈元勛
1967年以前,先後領導和參加中國第一枚自行設計的液體中近程彈地地導彈與液體中程彈道地地導彈的研製試驗工作。1967年後,開始從事人造地球衛星的研製試驗工作。在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研製中,作為技術總負責人,主持完成衛星總體和各分系統技術方案的修改工作。在研製試驗過程中,深入實際,艱苦奮鬥,帶領科技人員攻克了多項技術關鍵,解決了一系列技術問題。他為中國東方紅一號衛星發射成功作出了重要貢獻。1980年獲七機部勞動模範稱號,1984年榮立航天部一等功,1985年獲兩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兩彈元勛
1957年從事核反應堆的研究工作,領導設計、建成輕水零功率裝置並開展了堆物理試驗,跨出了中國自行設計、建造核反應堆的第一步。他是中國核武器研製的科學技術領導人,負責並領導中國原子彈、氫彈的研製工作。1962年主持編寫的《原子彈裝置科研、設計、製造與試驗計劃綱要及必須解決的關鍵問題》,對爭取在兩年內實現第一次原子彈爆炸試驗的目標起了重要作用。參與組織領導中國曆次原子彈、氫彈的試驗,為“兩彈”技術突破及其武器化工作作出了重大貢獻。70年代以來參與組織秦山核電站籌建和放射性同位素應用開發研究,80年代后參與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的制定與實施、國防科技發展戰略研究工作。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2011年被評為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
兩彈元勛
中國早期從事火箭技術研究的組織者之一,是中國第一枚液體燃料火箭及其後的氣象火箭、生物火箭和高空試驗火箭的技術負責人,倡導並參與發展無控制火箭技術和回收技術兩門新的學科。他創造性地把我國探空火箭技術和導彈技術結合起來,提出中國第一枚衛星運載火箭的技術方案。主持長征一號運載火箭和核試驗取樣系列火箭的研製。作為返回式衛星的總設計師,負責制定出立足國內技術和工業基礎而又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研製方案。在他主持下大量採用新技術並突破一系列技術關鍵,使衛星增大了功能,延長了壽命,使中國衛星返回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成為世界僅有的掌握此項高技術的三個國家之一。1982年榮立航天部一等功,1985年和1990年各獲一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987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兩彈元勛
中國現代國防光學技術及光學工程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在他領導下,開拓與發展了靶場光學測試技術、激光技術及太陽地面模擬等國防光學技術領域。為配合中國中程地地導彈發射實驗,中國科學院承擔研製大型精密靶場光測設備的任務,他任總工程師,提出工程總體方案,解決關鍵技術問題,一次研製成功,性能達到當時同類儀器的國際水平,滿足了國防尖端武器試驗的急需。繼而在G179、718經緯儀和船體變形測量系統,170跟蹤望遠鏡,331電影經緯儀等研製任務中,對總體方案和技術路線進行指導,解決了許多關鍵技術問題。他對國家光學技術領域的長遠發展規劃的制定,研究方向、研製任務的確定,技術基礎的建議等方面,做了大量籌劃決策、組織領導和技術指導工作,並積極倡導建立研究——發展——小批量生產一體化的體制。2011年7月21日13時02分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6歲。
兩彈元勛
在氫彈原理突破中解決了熱核武器物理中一系列基礎問題,提出了從原理到構形基本完整的設想,起了關鍵作用。后長期領導並參加核武器的理論研究、設計,解決了大量關鍵性的理論問題。從70年代起,在倡導、推動若干高科技項目研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198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85年、1987年和1989年各獲一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985年榮獲“五一勞動獎章”,1987年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1992年獲光華獎特等獎, 。
兩彈元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