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全武功

清乾隆時期的十次軍事行動

十全武功是清乾隆時期的十次軍事行動,為乾隆皇帝自我誇耀之詞。所謂的“十全武功”,按照乾隆自己說的是:“十功者,平準噶爾二,定回部一,打金川為二,靖台灣為一,降緬甸、安南各一,即今之受廓爾喀降,合為十。”

實際只有九次,事實上,廓爾喀戰役也有兩次。細分的話,應該是:1747至1749年的大小金川之戰、1755年的平定準噶爾達瓦齊部之戰、1755至1757年的平定準噶爾阿穆爾撒納之戰、1758年的平定南疆大小和卓叛亂、1762至1769年的清緬戰爭、1771至1776年再平大小金川、1786至1788年平定台灣林爽文叛亂、1788至1789年的安南之役、1790至1792年兩次征戰廓爾喀。乾隆後期,八十二歲的乾隆皇帝在乾隆五十七年十月初三親自撰寫了《十全記》,記述他一生的“十全武功”,史稱《御制十全記》。乾隆帝並因此自稱“十全老人”。並創造了十全縣。

背景


乾隆帝
乾隆帝
通過康熙、雍正兩朝發展,清朝國力達到鼎盛。但此時國內邊疆地區仍處於複雜的環境中,從明朝之初便遺留下來禍根—分裂的瓦剌,通過明朝近300年時間對瓦剌姑息忍讓下,終發展成大禍。明末清初之際,瓦拉噶爾丹大汗橫空出世,一統瓦剌諸部、向西征服哈薩克、向南滅葉爾羌汗國、向東大敗喀爾喀蒙古諸部,稱霸中亞建立起強盛一時的準噶爾汗國,並試圖攻陷北京,后雖被康熙擊敗,噶爾丹兵敗被殺,但幾百年來長期與中原王朝分裂的準噶爾仍時叛時降,反覆不定。
乾隆帝:“乃知守中國者,不可徒言偃武修文,以自示弱也。彼偃武修文之不已,必致棄固有而不能守,是亦不可不知耳。”乾隆對待領土主權的原則是:“既不強取他國之寸土,亦不無故輕讓我寸土於人。”乾隆帝說:“夫開邊黷武,朕所不為,而祖宗所有疆宇,不敢少虧尺寸。”

過程


兩平金川

平定伊犁時的阿玉錫
平定伊犁時的阿玉錫
大、小金川地區近接成都,遠連衛藏,是內地聯繫西藏、青海、甘肅等藏族地區的橋樑和咽喉地帶,自古在川藏交往中佔有重要地位。金川地區處於海拔4000米的山地高原,到處懸崖峭壁,只有羊腸小道夾在崇山峻岭間,人畜都難以順利通過,漫山遍野布滿著高達幾十米的碉樓,有著“一碉當關,萬人莫開”的作用,被稱為“千碉之國”。
乾隆十二年( 1747年),大金川土司莎羅奔公開叛亂,乾隆派兵進攻大金川,大金土司莎羅奔依靠山高地險和堅固的石碉頑強抵抗,致使清軍久攻不下,損失慘重。乾隆皇帝認識到碉樓的意義,於是下令抓捕一批造碉工匠押往北京,並命其在北京香山地區建造石碉,供諭旨挑選的2000精兵進行攻碉演練。之後莎羅奔主動請降。
乾隆三十一年起,大金川土司再次叛亂,不斷侵擾進犯鄰近土司,乾隆最終平定大小金川。
兩平金川之戰,清軍幾乎都是圍繞攻碉樓進行,碉樓高達數十米,易守難攻。用於作戰的碉樓,一般都十分高大、堅固,每層四周都有內大外小的射擊孔,有專門儲存糧食、彈藥的地方。樓頂周圍建有掩體,並設有施放狼煙的地方和設施。牆體外面四周均嵌有石板,以便在危急時刻,從高處撤離到地面,進入地下通道。各個碉寨之間還挖有秘密的地下通道,碉房與碉房間也設有地下通道,頂部有外道,形成空中戶戶相通,地下家家相連,“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格局。同時,沿著各家、各寨的通道,均挖有水道。水道通向每家每戶,每家門口均開有一取水口,水道的其他地方全部封閉。這樣不僅有利於保護水質,更使來犯之敵取水困難。從碉樓在戰略防禦體繫上的完善,就不難理解清軍面對猶如彈丸之地的大、小金川地區,為何要付出較大的代價,才取得了大、小金川戰爭的勝利。
經過大小金川之役,此後清朝在這一地區廢除土司制,改置州縣。鞏固和發展了西南地區自雍正以來“改土歸流”的成果,加強了邊疆和內地的經濟文化交流。
兩次金川戰役之後,乾隆對金川地區進行改土歸流,金川地區屯田發展、人丁日增。停兵后第10年,金川荒土全部開墾,墾地達13萬多畝。有來自吉林、遼寧、黑龍江、陝西、湖北、廣西、貴州等多個地方的人民紮根金川,興起的三街五屯,開始出現漢藏兩結合的房屋,用藏式方法砌牆,裡面用木架為主結構,上覆小青瓦。街道變得狹窄,兩邊房屋比鄰,各種會館、廟宇等大量出現。
漢族屯兵將先進的農耕技術、畜牧和加工技術帶到了金川地區,刀耕火種變為精耕細作,二牛抬杠變為單牛犁地,木製鋤、鏵變為鐵制耕作工具,農業生產水平迅速提高。豆、麥等優良品種也被引入金川,尤其是河北、山東的屯兵帶來的鴨梨,同當地山梨嫁接,在金川特殊的自然條件下,培育出了至今聞名全國的金川雪梨
不光是士兵,內地的手工藝匠人在戰後也陸續來到金川,他們將內地的手工藝與金川本地的民族工藝相結合,生產出以精美工藝著稱的“金川土司刀”。由於要修建漢式房屋,燒瓦的工藝也傳入金川,出現了瓦窯廠。至今,在金川縣城老街,還能看到一些雕花門窗、飛檐青瓦的漢式老式房屋。

兩平準部

乾隆十年(1745年),準噶爾部首領噶爾丹策零病逝,准部統治集團內部為爭奪政權而內訌,大貴族阿睦爾撒納爭權失敗,歸附清朝。
乾隆二十年(1755年)二月,乾隆帝利用這一機會,在阿睦爾撒納領軍下出兵伊犁(準噶爾汗國首都),五月佔領伊犁,平定達瓦齊勢力。隨後清廷晉封阿睦爾撒納為雙親王,釋放被准部扣押作為人質的南疆回教領袖大小和卓。
清政府將準噶爾分治,封阿睦爾撒納為雙親王。但阿睦爾撒納並不滿足,他歸附清朝是想借清廷之手消滅對手達瓦齊,自己當可汗。在與清政府交涉無果后,1755年八月,阿睦爾撒納發動叛亂,並擊潰清軍留守部隊。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帝派蒙古人成兗札布、滿族人兆惠領兵進攻。阿睦爾撒納戰敗,逃往沙俄后亦染天花病死,沙俄將其屍體交給清朝。至此,清軍完全控制了天山南北兩路。
乾隆帝統一新疆后積極採取鼓勵措施,鼓勵陝甘等地無地的貧困漢人移民新疆,由政府提供車輛,路費官出,派人護送。
移民到達新疆后,從生活到生產都由國家負責。各個地區具體政策有細微差別,每戶分給田地30畝(有的地區視其能力按每人10-15畝)、給農具、給籽種、給房,再由政府借給馬匹、口糧,口糧按大人每人每天白面一斤、小孩減半,秋後豐收后歸還,各個地區具體政策有細微差別。分給移民的田地一般已由駐防清軍提前開墾好,房屋一般也由地方官員提前建好,並備好馬匹、籽種,只等移民入住,並且享受六年免稅政策,同時清政府鼓勵移民新開墾土地,新開墾的土地同樣享受六年免稅。
在乾隆時期移民新疆政策鼓勵,乾隆末期落籍移民已超25萬,而移民在六年免稅期過後,生科納稅之時才編入當地戶籍,故此數據應為乾隆末期移民人數遠應多於此數。

平回部

被清軍解救的小和卓也參加了阿睦爾撒納的叛亂,兵敗后投奔統治新疆西部回族人的兄長大和卓。
 《清朝平定西域史圖烏什酋長獻城降》
 《清朝平定西域史圖烏什酋長獻城降》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在小和卓的慫恿下,二人又發動叛亂,試圖脫離清朝的控制。但二人的統治卻很兇暴,不得人心。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在南疆人民的支持下,兆惠率清軍打敗了叛軍。大小和卓逃奔巴達克山(今阿富汗東部)。清軍派人與當地部族交涉,巴達克山部族首領執殺大小和卓,把屍首送交清朝。此役后清王朝統一了西域,命名為“新疆”。從此,新疆完全歸入清朝版圖。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乾隆帝設伊犁將軍,作為管理新疆的最高軍事長官,加強和完善了清朝對新疆地區的管理。

平緬甸

乾隆三十年(1765年),緬甸軍隊開始不斷侵入中國雲南普洱地區進行騷擾,雲貴總督劉藻兵敗卻謊報大捷,后自殺。新任雲貴總督楊應琚收復了邊境失地后貪功冒進遭到挫敗,卻謊報大捷,乾隆調查后令楊應琚自盡。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明瑞接替雲貴總督,兼兵部尚書,經略軍務。乾隆帝調滿洲兵三千,四川綠旗兵八千,貴州綠旗兵一萬(其中一千駐守普洱,並未參加遠征),外加雲南綠旗兵五千,合計二萬五千兵,分兩路進軍。明瑞親率一萬七千兵(內有滿洲兵二千餘)為南路軍,出宛頂由木邦經錫箔直搗阿瓦;參贊大臣額爾景額率八千兵(內有滿洲兵九百餘)為北路兵,出鐵壁關經新街進取猛密,再南下與明瑞回合阿瓦。每兵帶足兩個月的糧食,征馬、驢、牛八萬餘為作戰、後勤用。九月二十四日,清兵從永昌出發。十一月二日,明瑞率南路兵出宛頂進入緬境,十日,佔領木邦城(今緬甸興威)。自宛頂至木邦城六百多里,因為屢經兵火,人煙斷絕。緬兵也一路堅壁清野,不與清兵交戰。明瑞留參贊大臣珠魯訥率兵五千留守木邦城,自率一萬二千精兵繼續前進。
北路兵十一月十六日抵達老官屯(新街附近),與早已在此夾江樹柵防守的數千緬軍對峙。清兵連日攻擊,傷亡甚重。十二月,額爾景額得病身亡,乾隆令其弟額爾登額接任北路統帥。
明瑞出木邦后,克舊小,渡大疊江,經錫箔、大山等土司管轄地區,在蒲卡處殺敵數十,擒獲數名緬兵,偵知有九千緬兵屯駐蠻結(今緬甸南渡河以東),便於十一月二十九日率部直逼蠻結。蠻結緬兵在各險要處分扎十六營固守。第二日,明瑞分兵三路,自率中路,領隊大臣扎拉豐阿、總兵李全率部佔住東部山樑,參贊大臣觀音保、總兵長青率部佔住西部山樑,逼近緬兵營外兵列隊駐守。下午,緬兵自西部營寨出兵攻擊觀音保部,觀音保率所部奮力衝殺,明瑞中路也出兵接應,緬兵敗退,被殺二百餘名。緬兵兵器以火器和鏢子為主,無甲胄、弓矢,平地決戰不是騎兵強悍的清兵對手。緬人也說,交戰時候,最怕的是清軍彩甲騎兵(即滿洲八旗兵)。緬兵受挫,堅守不出。
蠻結之役,清兵殺敵二千餘,俘三十四名,繳獲槍炮糧食牛馬甚多。乾隆皇帝聞訊大喜,封明瑞為一等公,貴州兵王連也直接升為游擊。
蠻結之戰後,明瑞更加輕敵,繼續率兵深入,繞過天險天生橋,十二月十三日抵宋賽(今緬甸送速),十七日到邦亥,前鋒十八日至象孔(今緬甸辛古),距離阿瓦僅70里。但在緬甸的堅壁清野下,清兵糧盡、馬疲、人乏,已經無力攻城。十九日,明瑞無奈,只得下令退兵到孟籠處(今緬甸孟隆)就食。緬兵偵知清軍撤兵后,大舉反擊,對明瑞大軍只是派軍隔著十幾里路遠遠跟著,時不時進行騷擾作戰,但不正面作戰。
明瑞在後撤途中,被數萬緬軍包圍在象孔,為保證1萬2千大軍順利撤退,明瑞率領隊大臣、侍衛及數百滿洲兵殿後,領隊大臣扎拉豐阿中槍陣亡,觀音保以身上攜帶的最後一支箭刺喉自殺。明瑞身受重傷,用儘力氣疾馳了二十多里,“手截辮髮授其仆歸報,而縊於樹下,其仆以木葉掩屍去”。清兵突圍中共有千餘官兵戰死。十三、十四日,總兵哈國興、常青以下萬餘官兵突圍回到宛頂,其中許多傷病官兵及體弱文官都得以生還。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二月,乾隆帝任命傅恆為經略,再次大舉征緬,沿途未遇緬軍主力,卻因熱帶雨林中的瘴氣而損失慘重。此時,緬甸東部新征服的暹羅(今泰國)暴發起義,緬軍為避免兩線作戰首先提出議和,此時傅恆率出關的3萬多清軍因中瘴氣僅剩1萬3千人,故未等議和開議,清軍即班師回國。
乾隆80生日時,緬甸國王因擔心清朝與暹羅夾擊,主動派使者祝壽進貢,要求恢復通商和冊封。乾隆即冊封其為緬甸國王,恢復正常貿易。中緬糾紛遂以緬甸納貢投誠,正式成為清朝屬國而完結。

平林爽文起義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十一月,台灣彰化地區天地會首領林爽文率領千餘人,在距彰化縣20餘里的大里杙起義,隊伍迅速發展到3000人,攻破台灣北部眾多城池,成為台灣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起義。林爽文布告安民,並申明軍紀,群眾痛恨清朝的腐敗統治,紛紛加入,聲勢很大。這時庄大田在南路響應林爽文起義,起義軍攻下彰化后,推林爽文為大盟主。起義軍彼此平等相待,兄弟相稱。對貪官污吏堅決鎮壓,沒收一些地主的土地給起義群眾耕種。
清廷先後派提督黃仕簡、任承恩,閩浙總督常青,陝甘總督福康安帶領官軍渡台鎮壓。開始時軍事上毫無起色。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十一月,福康安到達台灣,對起義軍進行分化瓦解,以優勢兵力解諸羅之圍,又接連攻下斗六門、大里杙等軍事要地。不久,庄大田負傷被俘,就地斬首。
次年正月初五日,林爽文被俘,押往北京后被凌遲處死。

平安南

清乾隆五十二年,廣南王國(今越南南部)親王阮文惠攻打安南王國(今越南北部),直搗其首都東京(今河內)。安南國王黎維祁逃到廣西,請求清政府干涉。乾隆帝認為,百餘年來,黎氏王朝朝貢不絕,清朝有“興滅繼絕”的義務。遂派兩廣總督孫士毅率兵1.2萬人。雲南提督烏大經率兵8千人,並集結黎氏王朝殘餘勢力,於1788年出關。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農曆十一月,兩廣總督孫士毅奉命帶兵出鎮南關,用兵安南。清軍師出有名,一路勢如破竹,僅用兵20天攻陷安南都城黎城(今越南河內)。黎氏宗族、百姓出迎,阮惠遁還廣南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農曆十一月二十二日,兩廣總督孫士毅宣詔正式冊封黎維祁為安南國王,安南黎朝正式復國。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正月,軍中置酒張樂慶祝春節,夜裡西山朝阮兵大軍偷襲黎城,清軍退走。西山朝阮惠懼怕清軍再伐,多次向清朝謝罪稱臣,並全盤接受乾隆帝四項乞降請封條件(送清軍散落士兵回國、將殘害清軍大員者軍前正法示眾、阮惠在乾隆八旬生日“親自赴京吁懇”、為清軍許世亨等陣亡將士建立祠宇,春秋虔祭)。乾隆帝最終認可阮惠為安南的新君主。
乾隆五十五年(1792年),阮文惠改名阮光平,親自到北京祝賀乾隆帝的八十壽辰,乾隆帝封他為安南國王。

兩平廓爾喀

清朝鎧甲
清朝鎧甲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廓爾喀(今尼泊爾)因不明原因(可能是追討地方官 欠款或宗教問題)攻擊清朝,清朝派去談判的官員巴忠竟私下允諾每年賠款1.5萬兩,待廓爾喀退兵後向中央謊報戰功;但不久因為巴忠未履行允諾,廓爾喀兵再次進攻,巴忠自殺。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福康安率兵反擊廓爾喀,清軍一路追擊,翻越喜馬拉雅山連續作戰,大敗廓軍。清軍深入廓爾喀境內以圖攻陷其首都陽布(加德滿都),但未達目的,反而因驕傲輕敵而勞師損兵。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正月,廓爾喀與清朝議和,制訂《欽定藏內善後章程》,規定駐藏大臣與達賴喇嘛地位平等,並制定“金瓶掣籤”制度來認定達賴、班禪的轉世靈童,加強了清政府對西藏的統治。
1792年,廓爾喀(今尼泊爾)再次侵入西藏。清政府命福康安等率兵入藏,敗廓爾喀兵。史稱清反擊廓爾喀人之戰。
清兵凱旋之際,乾隆帝回憶即位后在邊疆地區建立的十大武功,因作《十全記》以紀其事:“十功者,平準噶爾為二,定回部為一,掃金川為二,靖台灣為一,降緬甸、安南各一,即今二次受廓爾喀降,合為十”。乾隆帝因此自稱“十全老人”。

意義


清前期諸帝仍有“守中治邊”“守在四夷”的傳統意識,但卻少有“內華夏外夷狄”一類的看法。雍正帝明言,“何得尚有華夷中外之分論哉!” “中國之一統,始於秦;塞外之一統,始於元;而極盛於我朝,自古中外一家,幅員極廣,未有如我朝者也”。清朝保守疆域的觀念亦較明確,乾隆帝說:“夫開邊黷武,朕所不為;而祖宗所有疆宇,不敢少虧尺寸。”由於處理與北方游牧民族的關係較為得法,重北輕南的治邊傳統傾向在清代不明顯。開始著力收復歷代疆域。
這10場戰爭,有勝有負,都打得艱苦卓絕。孟森評價:“高宗(乾隆)於新疆定后,志得意滿,晚更髦荒。自此以前,可言武功;自此以後,或起內亂,或有外釁,幸而戡定,皆救敗而非取勝矣。”為了應付繁浩的軍費開銷,當時鹽商總計捐輸不下1310萬兩白銀之巨。
乾隆的“十全武功”,情況不同,性質各異:有鎮壓民變,有平息叛亂,有揚兵耀武,有小題大做,有得不償失,有多管閑事,有維護正義,有反擊侵略。如新疆用兵三次,廓爾喀用兵兩次,這五次用兵對新疆、西藏的鞏固統一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但是,也有的用兵是小題大做,窮兵黷武。如大小金川之役就是這樣的。
乾隆利用清朝強大的軍事力量和少數民族之間的隔閡,兩次平定西北的準噶爾部,一次平定新疆回部,兩次征服西南的大小金川,一次鎮壓台灣林爽文起義,一次出征緬甸,一次出征越南和兩次出征尼泊爾的廓爾喀。其中對歷史影響最大的是西北方面的軍事行動,密切了中原與少數民族的關係,加強了中央集權。

評價


從戰爭事件上看,從乾隆十二年(1747年)第一次戰爭開始到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結束。事件長達45年,幾乎伴隨著乾隆的統治歲月,也是乾隆不可磨滅的歷史功績。
從戰爭對象上看,有外國的、本國的、有廓而喀王、有藩屬土王、有蒙古大汗、有回部和卓、有金川土司、有台灣反清義士,作戰時間少則一年,多則三四年。
將近半個世紀的連續戰爭,不僅耗費了龐大的軍費,死傷了眾多的官兵,同時老百姓的生命財產損失更是無法估量。所謂“十全武功”,不過是一個好大喜功者的幻想,乾隆確實有窮兵黷武、好大喜功之嫌,但是這十次的戰爭保障了中國領土的完整和國家的統一,在這一點上,乾隆的功績不可抹殺的。

紀念


• 《十全武功記》
• 《平定台灣戰圖冊》
• 《平定金川戰圖冊·收復小金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