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鮑魚
大連鮑魚
大連鮑魚,遼寧省大連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大連是中國皺紋盤鮑的主產地。皺紋盤鮑俗稱“四孔鮑”和“鮑魚”,是鮑科中的優質品種,有“海味之冠”的美譽。其肉質細嫩,營養豐富,自古以來就是“海產八珍”之一。歐洲人早年間,也把鮑魚作為一種活鮮食用,譽作“餐桌上的軟黃金”。
2005年12月01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大連鮑魚”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大連鮑魚
皺紋盤鮑俗稱“大連鮑”,因主產於大連,故名。屬軟體動物門、腹足綱、前鰓亞綱、原始著在潮流通暢、藻類豐富的岩礁上,以褐腹足目、鮑科、鮑屬海棲軟體動物。貝殼扁而寬大,呈耳狀。殼長12.5—14厘米,高3.3厘米,殼寬8—9厘米,殼口高殖。10.5厘米。螺層3層,殼頂鈍,略突出於貝殼表面,但低於貝殼的最高部分。從第二螺層的中部開始至體螺層的邊緣,有一排以突起和小孔組成的旋轉螺肋,它其末端有4—5個開口,呈管狀,是排泄、生殖與呼吸的孔道。本種以4孔多見,故又稱“四孔鮑”。殼面生長線明顯,有許多粗糙而不規的皺紋,稱“皺紋盤鮑”。殼表暗綠褐色,內面銀白色,有青綠色珍珠樣光澤,中藥稱“石決明”。殼口卵圓形,幾與體螺層等大,無厴。足極發達,有廣而平的蛾部,位於身體腹面,所以稱“腹足”。足幾與殼分上下兩部分,上足覆蓋下足,邊緣生有很多小觸手。為適應匍匐爬行和吸附生活方式的需要,足部肌肉變得非常發達,它就是供人們食用的主要部分。
大連鮑魚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中國科學家就開始進行鮑魚的人工育苗和養殖,養殖產量得到迅速增加,全國產量達到數百噸。但到了90年代初中期,由於養殖產業使用不適於長周期、高密度養殖環境的野生種質,大規模的病害席捲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大部分養殖場,使剛剛興起的產業頓時跌入低谷,給產業和區域經濟造成了重大損失。
為了解決皺紋盤鮑的種質問題,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張國范課題組採用遺傳育種技術和現代生物技術相結合的方法,經過多年的努力,培育出生長快、品質優、抗逆能力強的皺紋盤鮑新品系,並在皺紋盤鮑雜交及雜種優勢的產業化應用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實現了雜種優勢利用的產業化。
大連鮑魚喜歡生活在水質透明度較高,底層營養豐富的岩礁帶。大連沿海島嶼眾多,礁石林立,氣候溫和,餌料豐富,很適合鮑魚棲息和繁衍。皺紋盤鮑具有晝伏夜出的特點,主食褐藻類和綠藻類。
水溫
大連沿岸海水年平均溫度,表層為12.1℃、底層為8.8℃;最高溫度28℃,最低溫度1℃。
鹽度與營養鹽
渤海近岸年平均鹽度30,黃海北部近岸年平均鹽度31—32。渤海底層無機氮總含量為1.26微克/升—3.20微克/升。黃海北部底層水無機氮總含量為2.10微克/升—4.04微克/升。渤海底層水磷酸鹽含量平均為0.41微克/升;黃海北部磷酸鹽含量平均為0.40微克/升。
潮流
黃海、渤海沿岸海峽水道和港灣狹窄處多為往複流,河口和外海多為迴轉流,流速0.8米/秒,大潮時流速1.0米/秒。
水深與透明度
渤海海底地形較平坦,水深5米—10米。黃海北部海底地勢比較陡峭,坡度較大,島礁多,平均水深18米。渤海水面透明度約2米;黃海北部水面呈黃綠色,透明度小於10米。
大連皺紋盤鮑資源佔中國70%以上,是中國皺紋盤鮑生產和加工的重要基地。
2005年12月01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大連鮑魚”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一)養殖海域環境。
位於東經120°58′至123°31′,北緯38°43′至40°12′。海水平均溫度12.1℃,最高25℃,最低1℃。潮差1.5米至2米(最大4米至4.5米)。鹽度垂直分佈一致,平均30%至32‰,酸鹼度7.9至8.3。褐藻、綠藻資源豐富,水流通暢、水質清澈、岩礁底質,冬季不結冰,水深50米以內。
(二)生產工藝。
1.人工育鮑:
(1)親鮑選擇。
於自然海區或人工養殖水體選取軟體部飽滿,活力強,無損傷的3至4齡個體。
(2)育苗管理。
培育密度為30至40枚/立方米。親鮑進池后,前3天池內水溫與采捕地水溫相同,以後逐漸升溫,每天升溫1.0℃至1.5℃,至15℃時保持恆溫2天,再升至20℃促熟,7.6℃以上至有效積溫700至1300℃成熟,可誘導產卵。以鮮海帶或裙帶菜為餌料,每晚投餌1次。日投餌量為親鮑體重的30%至35%。每天全量倒池換水1次。每天早、晚各吸底1次,後期適當增加吸底次數。每7天消毒1次。連續充氣,100升/立方米小時。照度小於800勒。
2.幼苗培育:
(1)采卵。
紫外線照射海水誘導采卵,密度為50至70粒/毫升。
(2)孵化。
密度為15至20粒/毫升,水溫為20℃至22℃。加入精液10分鐘后,應注入清潔的海水洗卵,洗8至10次。
(3)培育。
密度為3至4個/毫升,每天換水3次,每次換100%。連續微量充氣,照度為500勒以下。當幼苗出現頭觸角與平衡囊時,投放采苗器。逐漸加大充氣量,每次換水1/2,水溫16℃至20℃,照度1000至2000勒。
3.稚鮑培育:
(1)移苗。
當幼苗殼長5毫米以上,將其從采苗板上剝離,移到波紋板上,密度在1500至4500枚/平方米。
(2)管理。
自然水溫,連續24h平面流水。照度為1000至4000勒。水溫15℃以下時,每4至5天倒池清底1次;15至20℃時,每3天倒池清底1次;20℃以上時,每2天倒池清底1次。用散氣石連續大量充氣。餌料培育前期使用微顆粒,後期使用顆粒。日投餌量為稚鮑體重的5%至7%,每晚投餌1次。
4.鮑魚養成:
(1)底播增殖。
底播:選擇合適海域,每年5月上旬至10月中旬,水溫8℃以上,由潛水員下潛進行播撒。稚鮑殼長>3厘米,密度為10枚/平方米。
管理:對藻類生長稀疏的區域進行藻類增殖。清除海星和其它敵害生物。定期、定區進行跟蹤調查、監測,掌握鮑魚的分佈、密度、生長速度、存活等情況,並做好水溫的測定。
收穫:當鮑魚殼長達到7厘米以上時,潛水員潛水采捕。
(2)筏式養殖。
大連鮑魚
管理:餌料投喂鮮海帶、裙帶菜等海藻,也可投喂符合NY5072―2001規定的優質片狀配合餌料。殘餌必須回收上岸,清除敵害生物和附著物,根據鮑魚生長和風浪及時調節養殖水層,盡量避開貽貝、藤壺和牡蠣附著高峰期進行倒籠操作。
收穫:當殼長達到5.5厘米以上時可進行收穫。
5.干鮑魚加工:
清洗:將活鮑魚除去殼,用清潔海水清洗2至3次,再用7%至8%食鹽水浸泡12小時,去掉粘液,洗凈。
蒸煮:將鮑肉放在經過過濾的海水中煮沸4小時,冷卻后搓去所有黑膜。
晾曬:搭起網架晾曬。不能一次性晾乾,應曬一段時間,再遮一段時間。應用6天時間曬乾。
整形:將鮑魚乾整成扁平狀。
(三)質量特色:
1.活鮑魚:
鮑殼橢圓形,呈綠褐色或棕褐色,殼內呈銀白色,有綠、紫、珍珠等光澤,肉質呈淡黃色,富有彈性,蛋白質≥14。
2.干鮑魚:
有光澤,有透明感;體形較完整,較飽滿;味鮮美,有特有香味;水分≤20%。
大連鮑魚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以遼寧省大連市人民政府《關於申請大連鮑魚和大連海參實施原產地域產品保護的函》(大政函[2003] 28號)提出的範圍為準,為遼寧省大連市現轄行政區域。
大連鮑魚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大連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