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飛

中國當代二胡演奏家

宋飛,女,1969年出生於天津,著名二胡演奏家,國家一級演員。曾任中國音樂學院副院長,現任中國戲曲學院副院長兼中國音樂學院國樂系博士生導師,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中國音樂家協會表演藝術委員會主任,中國音協二胡學會會長。

七歲起隨父學琴,1981年考入天津音樂學院附中,師從宋國生教授。1987年考入中國音樂學院器樂系,師從二胡泰斗安如礪教授,並隨劉明源教授學習二胡、板胡高胡。1991年畢業於中國音樂學院,同年擔任中央民族樂團獨奏演員。1999年調入中國音樂學院任教。2017年調入中國戲曲學院任教。

人物關係


人物經歷


早年經歷

宋飛早年照片
宋飛早年照片
1981年就讀天津音樂學院附中。
1982年參加全國少年兒童民族器樂獨奏比賽,獲少年專業組銀獎。
1985年參加北京二胡全國邀請賽,獲二等獎及指定曲目《聽松》最佳演奏獎。
1987年考入中國音樂學院器樂系,學習二胡和古琴

演藝經歷

宋飛獨奏
宋飛獨奏
1989年4月參加第一屆“山城杯”全國部分民族器樂電視大獎賽,獲二等獎;6月參加首屆“ART”杯中國樂器國際比賽,獲青年專業組一等獎。
1990年天津電視台錄製了電視音樂片《青春浪漫才情飛》。
1991年從中國音樂學院畢業,獲中國音樂學院“學院大獎”;同年進入中央民族樂團,擔任獨奏演員。
1995年3月在北京音樂廳舉辦紀念劉天華100周年誕辰獨奏音樂會。
1996年發起組建了“華韻九芳”小民樂團,進行民族音樂的推廣。
1999年2月在維也納金色大廳中央民族樂團訪歐巡演音樂會上演奏了二胡曲《空山鳥語》;調入中國音樂學院任教。
2001年畢業於中國音樂學院“文化部民族聲樂、器樂研究生班”。
2002年5月在北京國圖音樂廳舉辦了“弦索十三弄”音樂會,演奏了民族拉弦樂器、古琴和琵琶等十三種樂器。
2003年11月獲得第四屆中國金唱片獎——演奏獎;2月在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廳舉辦了師生音樂會,演奏《江河雲夢》《如來夢》等作品。
2005年6月憑藉《宋飛二胡演奏專輯》獲得第二屆中國唱片“金碟獎”——最佳器樂獨奏。
2006年出版專輯《清明上河圖》,在專輯中領奏了二胡、墜胡、高胡、中胡、板胡、二弦和京胡等7種胡琴;同年獲中國國際音像博覽會“特金獎”。
2007年獲亞洲“十大發燒唱片”。
2008年4月洛陽舉辦了獨奏音樂會,演奏了《江河水》《葡萄熟了》等作品。
2009年1月擔任中國音樂學院副院長;5月在武漢湖北劇院舉辦了獨奏音樂會,演奏了《洪湖主題隨想曲》等作品。
2011年1月在國家大劇院將進行了“中國協奏”系列音樂會的首場演出,演奏了第四二胡協奏曲《愛恨情愁》等作品;6月被評為第三屆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11月在國家大劇院舉行了宋飛多媒體二胡獨奏情景音樂會《如來夢》。
2012年5月參加中央電視台音樂頻道“光榮綻放——十大青年二胡演奏家音樂會”。
2014年在中國音樂學院舉行了從教15周年師生二胡音樂會;同年在中國音樂學院和京民大廈分別舉辦了二胡“雙語”教學成果彙報以及“傳統二胡作品教學”專題研討會。
2015年7月為紀念劉天華誕辰120周年,在中山音樂堂舉辦獨奏音樂會,演奏了劉天華的10首二胡作品;10月在中國音樂學院和外國專家大廈分別舉辦了二胡教學成果彙報以及二胡教學專題研討會。
2017年7月舉辦了“宋飛弓弦夢”之弦風二胡名曲音樂會;11月與指揮家董俊傑天津民族樂團合作,舉辦了《宋飛弓弦夢》民族音樂會,首演了交響樂《逐夢》;11月擔任中國戲曲學院副院長。
2018年11月作為主講人參加北京大學“博雅美譚”——美育系列公開講座。
2021年2月2日當選中國音樂家協會第九屆副主席。
對外交流
自1995年以來,宋飛在中國以及亞洲、歐洲、北美洲、澳洲各國舉辦了多場個人獨奏音樂會。因其精湛、高超而極富藝術表現力的演奏才華,被譽為世界級的中國弓弦藝術演奏大家。多年來,宋飛作為中國弓弦藝術大師,曾出訪了數十個國家和地區,在維也納金色大廳、悉尼歌劇院等音樂殿堂演奏並傳播中國音樂,其演奏受到觀眾的高度讚賞。

主要成就


音樂影響

宋飛作為當今中國弓弦藝術領域的代表人物,她的演奏風格和對作品的詮釋,她錄製的二胡作品,以及由她示範的音像教材和親自編訂的樂譜,已經成為最具權威性的演奏版本,並深深影響著年青一代演奏家的二胡審美觀念。宋飛應邀首演有大量著名作曲家創作的經典作品,其中包括《竹韻》《楚魂》《燕趙春潮》《野草》《清明上河圖》、等作品。宋飛也是唯一一位能夠演奏和錄製中國一百年來所有二胡經典作品,並獲得音樂評論界高度評價的二胡表演藝術家。她曾經在《弦索十三弄》演奏會上,分別演奏各種類型的胡琴以及琵琶、古琴等13種樂器,展示出博學、貫通、出類拔萃的藝術才能。她的“中國音畫《清明上河圖》——宋飛胡琴多媒體音樂會”和“無伴奏套曲《如來夢》——宋飛胡琴情景音樂會”,將現代多媒體舞台藝術與二胡的獨奏相結合,引領了中國弓弦藝術新的探索方向。多年來,宋飛為國內外電台、電視台錄製了大量的音樂節目,出版了《江河雲夢》《長城隨想》《宋飛與愛樂女》《種子燈焰》《胡琴與胡琴》《二胡協奏曲》等十餘張獨奏專輯。

教學成果

在二胡教學領域,宋飛編撰和錄製有成系統的教材,其中包括《宋飛二胡教學經典》《中國二胡名曲指導》《怎樣演奏二胡》《中國二胡考級指導》等大量教學VCD,出版了《胡琴家族演奏入門》專著。宋飛還撰有《二胡演奏風格類型20種》等學術論文,闡發其二胡演奏與教學理論。在二胡教學方面,宋飛不斷豐富並提升其父宋國生教授創立的二胡教學法,形成了一整套可謂“手-腦-心-身一體”的系統化二胡教學法。宋飛還開創了獨具特色的二胡“雙語”教學模式,以開放的理念、多元的思維兼容傳統和現代、中國和世界各種音樂風格及元素,啟發學生了解、體會不同民族、地域和國家,以及不同時代、語境中音樂的文化特質,從而更好地運用不同的音樂語言來表達、詮釋音樂的內涵。為此,她經常舉辦各種形式的《宋飛師生二胡演奏會》,不僅到全國各院校作教學示範和巡演,同時也帶著學生到各地學習傳統音樂。宋飛已經培養出一批才華出眾的學生,這批學生在全國的高級別專業比賽中均曾獲得大獎。

創作特點


演奏風格

宋飛的二胡演奏藝術,可以說是集各家各派之精華,融傳統與現代於一體。她的二胡演奏在已經成為具有示範性、引領性的楷模。她的演奏風格著重於作品的意、情、趣,聽來自然流暢,揮灑自如。被媒體喻為“中國二胡皇后”和中國當代譽滿國際樂壇的二胡演奏家”。宋飛作為倍受中外音樂界、唱片界矚目的頂級音樂家,因其藝術地位和影響力,已經成為中國弓弦藝術的頂級演奏家,並被認為是中國民族器樂表演藝術領域的“領軍”人物。

社會活動


任職經歷

曾任中國音樂學院副院長、中央民族樂團獨奏演員、愛樂女樂團獨奏演員。
現任中國戲曲學院副院長,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中國音協音樂表演藝術委員會主任,中國音協二胡學會會長,中國弓弦藝術中心主任,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屆全委會委員,第九、十屆全國青聯委員,九三學社北京市市委委員、中國音樂學院支社主委,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理事,劉天華、阿炳中國民族音樂基金會副秘書長,劉天華研究會副會長,北京中華傳統樂會會長,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理事、胡琴專業委員會副會長。

人物評價


宋飛早年寫真
宋飛早年寫真
宋飛的二胡,有點像觀賞大家筆走龍蛇的書法。“北碑南帖”,風韻迥異,宋飛的演奏也是如此:既有北國大漠孤煙、銅鑼鐵馬的豪放,又有江南小橋流水、杏花春雨的旖旎;既有漢隸的古樸蒼勁、又有晉草的婉轉風流。當然,作為燕趙女兒的她,更本質的生命氣度還是那份厚實和大方。唐太宗曾稱讚王羲之的書法:“煙霏露結,狀若斷而運連;峰翥龍蟠,勢如斜而反直。“宋飛發揮的好時,的確有一點近似此境。她聰穎好學,又有追求,且正當一個演奏家逼近顛峰狀態的年華,可以,而且應該把二胡藝術推向一個更高的境界。
但“境界“二字卻談何容易?!“境”如果是理想、是追求的話,那麼,“界”可帶著鮮明的“謝絕如內”的難以逾越之意。沒有九天攬月的膽略,沒有鍥而不捨的努力,沒有直倒雄關的決心和才智,絕無可能越界登關而臨勝境。古人“九品論人,七略栽士”,不是非得把本性平等的眾生分出層次來,而是因為在現實生活當中的確存在著你還看不到的更高境界。對那個渺遠但卻充滿魅力的藝術境界,儒家稱為“盡善盡美”,道家稱為“天籟”,佛家喻為“音聲海”,人們稱之為“自由之境”。離這個境界,宋飛可還有一段路好走!
宋飛是活躍在中國乃至世界舞台上的二胡演奏家中比較突出的一個。她出身二胡世家,其父宋國生教授不僅長於二胡教學,且有深厚的民間音樂修養和作曲方面的成就,為宋飛演奏技巧尤其是基本功的訓練和音樂感的培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成人後,宋飛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創新,很快便脫穎而出,贏得了群眾的喜愛和專家的肯定。宋飛好學、多思、眼界較寬、氣魄較大,存博才眾常之志,有卓越成家之象。宋飛的實力:既有《江河水》這樣傳世的經典二胡曲,又有用改革胡琴演奏優秀作品《葡萄熟了》的新創之作;既有神采飛揚、個性鮮明的板胡小曲《哥哥回來了》、墜胡演奏的《河南小曲》,又有膾炙人口、經常演奏的廣東音樂名曲《平湖秋月》(高胡)、《娛樂昇平》(二弦),孫文明的胡琴名作《流波曲》,還有象奚琴演奏的《茅草屋裡的歌聲》、中胡演奏的《草原上》這樣較少演奏但韻味獨特、內涵深厚的樂曲。梨園行素有“人保戲,戲保人”之說,音樂依然。一件
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
樂器的成熟,是一代又一代優秀演奏家們努力的結果;而一件件表現力豐富的樂器,也會成就一個又一個傑出的音樂家。宋飛若是為胡琴而生,胡琴則是為宋飛而鳴。
多年來,作為著名藝術家的宋飛,一邊挖掘整理前輩們優秀的作品,一邊用自己的精湛演奏把它們展示給社會,比如著名盲人二胡演奏家孫文明先生的老作品《流波曲》《彈樂》《送聽》,就是宋飛在音樂會上演奏后再度流傳;再比如她在社會上產生過強烈反響的獨奏音樂會——“華鳳琴韻”,演奏的也全是二胡前輩劉天華、阿炳的作品。宋飛還在維也納金色大廳里兩次演奏《二泉映月》和《空山鳥語》,令所有觀眾深深為之感動。當地媒體評論說,沒想到中國二胡神奇的兩根弦,音色與表現力可與四根弦的小提琴相媲美。這正是宋飛追求的效果,她說就是想讓全世界知道,中國的民族音樂不僅底蘊深厚,且美妙動聽。她還大膽改革創新民族音樂的演奏形式,至今,她與“華韻九芳”女子樂隊的美麗倩影還留在許多樂迷的記憶中。她與交響樂團
宋飛演奏
宋飛演奏
聯合奉獻的二胡協奏曲《洪湖隨想》《紅梅》等仍然迴響在觀眾的心頭。她用十三種民族樂器演奏的《弦索十三弄》音樂會,堪稱民族音樂家的里程碑;她與亞洲愛樂樂團合作的中國首部音畫《清明上河圖》(CD),開啟了民族音樂與時代完美結合的大門。前不久,她又帶領中國音樂學院的師生們,舉辦了一場名為“春華秋實”的民族音樂會,還用民族樂器編演了首部音樂劇《如來夢》。

個人作品


出版作品

《清明上河圖-中國音畫》《宋飛教二胡》

獲得榮譽


獲獎時間獎項名稱獲獎作品獲獎結果
1982  全國少年兒童民族器樂獨奏比賽少年專業組銀獎(獲獎)
 1985 北京二胡全國邀請賽-等獎《聽松》最佳演奏獎(獲獎)
 1989  第一屆“山城杯”全國部分民族器樂電視大獎賽二等獎(獲獎)
1989-6 首屆“ART”杯中國樂器國際比賽青年專業組一等獎(獲獎)
 2003-11 第四屆中國金唱片獎演奏獎(獲獎)
2005-6第二屆中國唱片“金碟獎”《宋飛二胡演奏專輯》最佳器樂獨奏(獲獎)
 2006中國國際音像博覽會 “特金獎” (獲獎)
 2007  亞洲“十大發燒唱片”  (獲獎)
榮譽稱號
▪ 2011-6 第三屆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獲獎)

音樂作品

發表專輯

專輯名稱
二胡協奏曲

二胡協奏曲

凌波仙子

凌波仙子

粉墨是夢

粉墨是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