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嚴
孔嚴
孔嚴(?-370年),一作孔岩,字彭祖,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市)人。東晉大臣,廷尉孔坦從弟。
孔嚴少仕州郡,歷任司徒掾、尚書殿中郎,殷浩以為揚州刺史別駕,遷尚書左丞。太和年間,拜吳興太守,遷丹陽尹,以疾去職。太和五年(370年),卒於家。
孔嚴,字彭祖,年輕時在州郡任職,歷任司徒掾、尚書殿中郎。殷浩任揚州刺史,聘他為別駕。遷任尚書左丞。當時朝廷尊崇殷浩,以與桓溫相抗衡,恆溫大為不平。殷浩又引薦任用邊遠之地的人,想要在京都之外立功。孔嚴對殷浩說:“當今時勢艱難,可以說是一百零六的厄運,使君您委屈自己處理政務,正是機會。聖上之所以到日頭西下還不懈怠,臨朝時仔細謹慎,是因為常常想要鞏固根本,使邊境平靜國家安寧,又哪裡是為了私利呢!而官員們志向不同,見解各異,議論紛紛,無所不有。近來天時人事,很令人寒心。古人為政,防備人的議論比防備河流決口還重視。閑時陪坐,也已經大略地陳述了心裡所考慮的,不知道究竟將用什麼方法來處理?《老子》說‘正因為不爭,萬物就不與他爭’,這話不能不仔細地想一想。所以愚意認為,朝廷應當再申明授任的原則,韓信、彭越可以讓他們專門征戰,蕭何、曹參讓他們留守後方,內外之任,各有所司。深思廉頗、藺相如屈伸的道理,陳平、周勃和睦相處的原因,把官員之間的關係很好地理順,別人沒有閑言,然後才能穩居高位建立功勛,平定惠濟天下。又看到近日歸降的那些人,都是人面獸心,貪婪而不可親近,難以用道義去感化。這些人聚集城邑之中,混雜在人群裡面,使君常常用聖體疲乏來接待他們,不惜使倉庫空虛來拯濟他們,這足以疑惑視聽。”殷浩非常同意他的看法。
晉哀帝即位時,議論所繼承的統緒,當時有許多不同的意見。孔嚴和丹陽尹庾龢主張說:“順著根本保持正統,最親的血統不能改變,應該是繼承成皇帝。”諸儒者都認為孔嚴的主張有道理,最後採納了。這時東海王司馬奕請求錢塘、海鹽用水牛牽引船過壩的的稅收穫取錢財,皇帝開始同意了,孔嚴勸諫后停止了。當初,皇帝有時施予私恩,用錢帛賜給左右之人,孔嚴又陳述各種非正式的賞賜以及宮內的供給膳食,都應該減省。皇帝說:“左右之人都很睏乏,所以有一些賞賜,現在全都取消。又膳食應該節省一些,可以詳細地說來以使全部知悉。”孔嚴所做的匡正補益很多。
太和年間,拜授吳興太守,加俸祿中二千石。他善於治理,很得人心。餘杭有個婦人度荒年,賣掉自己的兒子來養活哥哥的兒子。武康縣有弟兄兩人,妻子都懷孕了,弟遠出未回,遇上荒年,無法兩全,拋棄自己的兒子而救活弟弟的兒子。孔嚴都褒獎舉薦他們。還選取有才能之士,議論者讚美他。五年,因病去職,在家中去世。
善於宰牧,甚得人和。又襃薦行義,甄拔才能。
孔嚴作有文集十一卷,(《隋書·經籍志》注,《唐書志》作五卷)傳於世。
晉書 卷七十八
孔嚴,字彭祖。祖父孔奕,全椒縣令,明察過人。時有遺其酒者,始提入門,孔奕遙呵之曰:人餉吾兩罌酒,其一何故非也?檢視之,一罌果是水。或問孔奕何以知之,笑曰:「酒重水輕,提酒者手有輕重之異故耳。」在官有惠化,及卒,市人若喪慈親焉。父孔倫,黃門侍郎。
孔嚴少仕州郡,歷司徒掾、尚書殿中郎。殷浩臨揚州,請為別駕,遷尚書左丞。時朝廷崇樹殷浩,以抗擬桓溫,桓溫深以不平。殷浩又引接荒人,謀立功於閫外。孔嚴言於殷浩曰:當今時事艱難,可謂百六之運,使君屈己應務,屬當其會。聖懷所以日昃匪懈,臨朝斤斤,每欲深根固本,靜邊寧國耳,亦豈至私哉!而處任者所志不同,所見各異,人口云云,無所不至。頃來天時人情,良可寒心。古人為政,防人之口甚於防川。間日侍座,亦已粗申所懷,不審竟當何以鎮之?《老子》云:夫唯不爭,則萬物不難與之爭,此言不可不察也。愚意故謂朝廷宜更明授任之方,韓彭可專征伐,蕭曹守管籥,內外之任,各有攸司。深思廉藺屈申之道,平勃相和之義,令婉然通順,人無間言,然後乃可保大定功,平濟天下也。又觀頃日降附之徒,皆人面獸心,貪而無親,難以義感。而聚著都邑,雜處人間,使君常疲聖體以接之,虛府庫以拯之,足以疑惑視聽耳。殷浩深納之。
及晉哀帝踐阼,議所承統,時多異議。孔嚴與丹陽尹庾龢議曰:順本居正,親親不可奪,宜繼成皇帝。諸儒咸以孔嚴議為長,竟從之。
隆和元年,詔曰:天文失度,太史雖有祈禳之事,猶釁眚屢彰。今欲依鴻祀之制,於太極殿前庭親執虔肅。孔嚴諫曰:鴻祀雖出《尚書大傳》,先儒所不究,歷代莫之興,承天接神,豈可以疑殆行事乎!天道無親,唯德是輔,陛下祗順恭敬,留心兆庶,可以消災復異。皆已蹈而行之,德合神明,丘禱久矣,豈須屈萬乘之尊,修雜祀之事!君舉必書,可不慎歟!」帝嘉之而止。以為揚州大中正,孔嚴不就。有司奏免,詔特以侯領尚書。
時東海王司馬奕求海鹽、錢塘以水牛牽埭稅取錢直,帝初從之,嚴諫乃止。初,帝或施私恩,以錢帛賜左右。孔嚴又啟諸所別賜及給廚食,皆應減省。帝曰:左右多睏乏,故有所賜,今通斷之。又廚膳宜有減撤,思詳具聞。孔嚴多所匡益。
太和中,拜吳興太守,加秩中二千石。善於宰牧,甚得人和。餘杭婦人經年荒,賣其子以活夫之兄子。武康縣有兄弟二人,妻各有孕,弟遠行未反,遇荒歲,不能兩全,棄其子而活弟子。孔嚴並褒薦之。又甄賞才能之士,論者美焉。五年,以疾去職,卒於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