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篼

漢語詞語

背篼,拼音是bēi dōu,指用竹、藤、柳條等做成的背在背上運送東西的器具。

釋義


詞義:〈方〉∶用竹、藤、柳條等做成的背在背上運送東西的器具。

基本含義


山區地勢起伏高低。山高坡陡,地闊人稀,交通主要是靠一些行旅小道。縣級公路和區鄉道均狹長崎嶇;區鄉道與農戶家之間,往往要走半小時以上的山路。人民以“背”為主要運輸方式。
背篼又名“背簍”,是用竹條、藤、柳條等編成的筐狀背具。主要用慈竹編。根據編法和筐眼疏密程度的不同,背篼可分四種,一是大蔑絲背篼,用於背穀子等;二是小蔑絲背篼,又名夾背兒,編得非常細密,沒有漏眼,可以背米、面等;三是大花籃背篼,又稱倒花籃背英用於背豬草牛草,四是小花籃背篼,用於去集市時裝一些小物品。篾絲背篼和花籃背篼的區別在於,前者的筐眼細小些,後者大一些。還有背小孩的娃娃背。製作簡單、形態多樣,使用起來非常靈活,適合于山區不同地形下背運不同性質的物品,大大方便當地群眾的生活和生產。
背篼
背篼
背繩用布條,竹條,打包帶,甚至草繩。
背累了,背篼可以倒放在地上,然後坐在背篼上,或者乾脆直接坐在背篼口上,整個屁股都落在了背篼里。
在貴州等地區,背篼也是一種職業的稱謂,指依靠背篼為人運送貨物的人。

引證解釋


1、亦作“背兜”。方言。即背簍。
艾蕪《還鄉記》:“割草姑娘連忙把割好的草,裝進大背篼,背在背上。”沙汀《兇手》:“從廟門口望出去,已經看不見一隻尖底背篼,也聽不見一聲鶴嘴鋤掘土的聲響了。”《小說選刊》1981年第7期:“三子有點急,跳下車,把背兜往肩上一挎,就匆匆上了路。”參見“背簍”。
2、在貴陽有著靠苦力吃飯的人--“背篼”(與四川的“棒棒”一個意思)。

背篼種類


大巴山農村,幾乎家家戶戶的房前或屋后都有竹林。絕不是大巴山的農民都有東坡先生"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的雅好,種竹,是為著實用。農村家家戶戶都要使用竹編的背篼、撮箕簸箕、篩子、籮篼......竹與巴山人的生活實在是密不可分。
有背糧食用的篾絲背篼
底部略呈方形,從腰部開始便呈圓形,而且漸漸擴展開來,很像是一隻放大了若干倍的高音喇叭。這種背篼用於背穀子、麥子苞谷紅苕洋芋
白米細面背篼
那又另外有一種夾背。夾背,是先用片篾編成一個內胎,再在外面用細篾絲編織一層,不過比篾絲背篼略小,頂部不再呈開放狀,而是略向內收。
最精巧的小花籃背篼
這種背篼用韭菜般寬窄的青篾編成,底部到腰部是密密實實的正四方形,腰部以上便呈圓形,而且有了豌豆般大小的空花。不像篾絲背篼那樣狂放地擴張,而是有節制地漸漸展開。有些小花籃背篼還用拇指粗細的紫竹從底部四周各嵌一根到腰部,既為了加固,也為了美觀。這種小花籃背篼一般都是姑娘小媳婦趕場用或是走人戶用的,它不像篾絲背篼和夾背,只是在坡上或院子之間轉圈,它要在眾人面前展示。因此,在編製這種背篼時,編者也就格外地用心,或者說用它的人對它的要求和期望也更高一些,須知這相當於現代女士的手提袋了。它的名字就叫"花籃"啊!小花籃背篼的"小"字是必須加上的,因為還有一種與它完全不同的大花籃背篼,儘管大花籃背篼也用了"花籃"這個芳名,但其形狀和用途卻與小花籃背篼大相徑庭了。
大花籃背篼
是用食指寬的篾條粗枝大葉地編製成的,孔隙有鴿蛋大,而且不講究形狀,可以是腰部以下略小,也可以上下一般大小。這與它所裝的內容有關--它只是在坡上裝牛草、豬草或苕藤,因此是不用講究的,不比小花藍背篼,是用來裝衣裳、雞蛋挂面用的呵。內容決定了形式。如果說小花藍背篼是名嬡淑女,大花籃背篼就是粗夯村婦了。在農村和鄉場上,還有一種奶娃兒背篼,上下都是空花,不過下面是扁形,剛好放進奶娃兒的兩條腿,腰部一個台階,正好夠著奶娃兒的屁股,奶娃兒就這樣坐著,頭伸在背篼外,由母親背著,上街趕場,走親戚,或在家做家務事。
上世紀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背篼,不僅遍布大巴山農村,就是鄉場上和縣城裡,也常有居民背著小花籃背篼買菜。只是到了九十年代,縣城和鄉場上的居民便不怎麼用它了,漸漸地,農村婦女上街趕場也開始用提包或挎包取代了它。只是在農村裡,各種背篼仍然履行著它們各自的職責。短文《背篼》(作者: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曹雷)黃昏,蜿蜓的山道上,打柴的孩子歸來了。他背滿滿一背篼柴禾,他背著五彩的晚霞歸來了。
一路上,山風梳理著他蓬亂的頭髮,小溪對他說著悄悄話。鳥兒依依送別,約他明天再來。村子里,炊煙裊裊升起,飄過了林梢。他知道,那是媽媽高高揚起的手臂,在呼喚自己。他加快了腳步,拐過一道彎,繞過一道坎,走過一條窄窄的田埂,跨過小石橋,走進村子,走進了自家的小院。他放下沉甸甸的背篼,輕輕吁了一口氣,掏出一捧紅紅的山柿子,笑著給了圍上來的鄰家小弟弟。他把一小捆藥材交給爺爺,托他明天一早去鎮上換幾個錢。他想自己積攢下學期的學費哩。媽媽撩起圍裙一角,揩去他小臉上的汗水和泥漬。他抬起頭,抿著小嘴微微笑。哦,山裡的孩子,背篼里盛著一個勤勞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