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元勛

明朝抗倭名將

張元勛(1533年~1590年),字世臣,號東瀛,浙江台州府太平縣(今浙江溫嶺)人。明朝抗倭名將。

自幼習武,體魄健壯。15歲中秀才。16歲時,倭寇侵犯台州,父張愷散資聚眾,力戰陣亡,元勛因此立誓殺萬賊以報父仇。17歲襲世職海門衛新河所百戶,從譚綸戚繼光征倭,轉戰浙江,升把總。嘉靖四十二年(1563),入閩剿倭,破敵橫嶼,突圍漳浦,殲倭寧德、興化、仙游、福安,以戰功升福建南路參將。

隆慶元年(1567),廣東曾一本勾結倭寇,戰艦千艘進逼福建,官兵屢戰皆敗。張元勛主動請戰,六次交鋒,獲全勝,沉敵艦300餘艘,升副總兵。隆慶五年(1571),署都督僉事,代行總兵官鎮守廣東。廣東惠州、潮州藍一清、賴元爵於嘉靖間在二府山地據險結寨,地連800餘里,有眾數萬。隆慶七年(1573),張元勛率兵深入山中攻破大小山寨700處。萬曆二年(1574)冬,倭寇攻陷銅鼓石、雙魚城。張元勛率兵千里急行,趕至儒峒設伏,大敗倭寇,擒殺800餘,以功授都督同知。萬曆五年(1577),攻破羅旁瑤寨,晉陞都督。后功成引退居家。廣東百姓為紀念他的豐功偉績,特建張公廟來祭拜。

人物生平


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四月初十,張元勛出生於浙江台州府太平縣新河(今溫嶺市新河鎮)東門故里。自幼愛好武藝,體魄健壯。15歲的時候考中秀才。16歲時,倭寇侵犯台州,張元勛的父親張愷散巨資聚集很多人保衛家鄉,最後陣亡了。張元勛因此立誓殺數以萬計的賊寇來報殺父之仇。
17歲襲世職海門衛新河所百戶,勇武有謀略,為台州知府譚綸器重。從戚繼光征倭,轉戰浙江、福建沿海一帶,破敵橫嶼,突圍漳浦,殲倭安德、興化、仙游、福安,以戰功進千戶,署都指揮僉事,充福建游擊將軍,改福建南路參將。明隆慶元年(1567年),廣東曾一本勾結倭寇,戰艦千艘進逼福建,官兵屢戰皆敗。元勛主動請戰,六次交鋒,獲全勝,沉敵艦300餘艘,擢副總兵。
五年署都督僉事,代行總兵官鎮守廣東。萬曆二年(1574年)冬,倭冠攻陷銅鼓石、雙魚城。元勛發兵千里急行軍,趕至儒峒設伏,親率援兵為應,大敗入侵之寇,擒殺八百餘,以功授都督同知。五年,從總督凌雲翼攻破羅旁瑤寨,晉陞都督。萬曆八年(1580年)告老還鄉,萬曆十八年(1590年)七月十六卒於家。
元勛深慮官場傾軋,功成引退。居家十年,種竹養花,自號逍遙道人。墓在長嶼鎮小嶼山東麓,尚存。

人物評價


總評

在明朝台州抗倭將領中,張元勛是最有建樹的一名良將,他不僅追隨戚繼光,在浙閩抗倭史上留下精彩的一頁;而且還鎮守一方,在剿平閩粵賊寇方面也是功勛卓著,榮耀百世,其名至今還流傳在閩粵一帶。

歷史評價

《明史》:世宗朝,老成宿將以俞大猷為稱首,而數奇屢躓。以內外諸臣攘敓,而掩遏其功者眾也。戚繼光用兵,威名震寰宇。然當張居正、譚綸任國事則成,厥後張鼎思、張希皋等居言路則廢。任將之道,亦可知矣。劉顯平蠻引疾,而以有司阻撓為辭,有以夫!李錫、張元勛首功甚盛,而不蒙殊賞,武功所由不競也。

個人作品


金鰲感懷(其一)
黃雲漠漠暗神州,洶洶江山日月愁。
一自鑾輿南渡后,至今草木尚含羞。
金鰲感懷(其二)
討平閩粵賦歸田,再上金鰲憶宋年。
若使吾生受長劍,肯教胡虜一生還!

史籍記載


《明史·卷二百一十二·列傳第一百》
《戚少保年譜耆編》
《浙江通志》
《福建通志》
《廣東通志》
《台州府志》
《太平縣誌》

張公廟


張公廟傳說

傳說宋桂張公廟原稱“元勛張公紀念祠”,約始建於萬曆七年(1578)。初時只有一個神棚,約一丈見方,內列元勛諸神位,后被風吹走一塊杉皮,一直吹到現在連灘張公廟地處落下,因而人們認為這是天意,故連灘人也在此建了座張公廟。
從建張公祠的1578年起,西寧縣城多次為明清兩軍反反覆復佔領,占事頻仍,形勢混亂。但地處羅定、東安、西寧三縣城的中心點連灘並無直接受到軍事衝突的影響,此地似非兵家所爭,成為亂世中的太平地,當地人就把這種現象歸結為張元勛的庇護,把張元勛逐漸神化。
連灘故老傳聞,余馬巴候恩金榮在清同治五年(1866)冬下鄉催科,巡至連灘喜泉書院。一日晚膳后,步行院外,路遇一位白衣老人對他說:“西匪侵犯縣城,你還在這兒逡巡?”邑候聽了大吃一驚,急忙問他姓名。老人說:“張氏!”邑候再問時,老人已向張公廟方向飄忽而去。
邑候見情更覺驚異,匆促回到縣城,立即加強戒備,組織四鄉團練準備抵禦。待西匪來時,看見城外紅燈四布,兵馬環繞,知有戒備而不敢貿然侵犯,乃竄退而去。邑候不費一兵一將而平息了西匪來犯。
事後,邑候感激張公爺顯靈御災救百姓之思,便親書“御災捍患”四字匾額,著人掛於張公廟殿堂上,並寫楹聯一副以記此事:
外寇不敢內侵,燈火光中,遙見金甲神兵揚威驅逐;
土匪竟成狼賊,瀧江道上,幸遇白衣父老傳語提防。
此事傳出,張公廟香火更盛,每遇縣治地方不靖,神靈必先示警,保護治安。咸豐同治以來,迭經匪亂,而連灘一隅皆慶安然。此事在《舊西寧縣誌》也載有。
連灘張公廟會在每年正月二十和八月六日舉行。五年一小慶,十年一大慶。逢甲年的舊曆八月初六開始,該日被當地人認為張公誕辰。屆時,請道士喃齋三天三夜。期間,周圍幾十台山歌唱酬、演戲,歌聲鼓聲不絕於耳。三天之後,恭請菩薩出遊。巡行隊伍,依連灘——西壩——東壩——連灘,在南江河兩岸幾十里走一圈,巡行時間長達十二天。

張公廟介紹

張元勛[明朝抗倭名將]
張元勛[明朝抗倭名將]
張公廟,始建於明代萬曆6年(1578),明代廣東總兵官張元勛。
張元勛,字世臣,明世職海門衛新河百戶,沉毅有謀,值僂警,隸屬戚繼光麾下,平僂有功,進副總兵。萬曆五年(1577年)為總兵官,鎮守廣東。曾率部在連灘一帶平定“瑤亂”,後人建廟之。
連灘張公廟,是我縣倖存比較完整的明代古建築物之一。1985年被列為郁南縣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於1986年由港澳同胞及群眾捐資維修,逐步恢復原貌。
張公廟位於連灘鎮的連灘中學右邊,始建於明代萬曆年(1587年),至今已有422年的歲月,廟宇經5次重修,最早的一次重修建於萬曆年二十七年(1599年),清朝也多次進行不同程度的修建和擴建。最後一次重建是在光緒三年(1877年)。頭座為一棟二間,中間為神廳,列元勛、張小姐及諸將校神像供人奉。入門右邊為廚房,左邊為廟祝等人住宅、洽談處及儲藏室。左邊成耳型又一棟三間,供奉者休息等用。
廟宇座西向東北,原是由內外建築物構成的建築群體。主要建築有前殿、正殿、四角亭、配殿和迴廊。前後院有戲台、炮台、六角亭、灰磚塑獅子和圍牆等附屬建築。解放前,每逢廟誕(農曆正月二十日),三羅(郁南、羅定、雲浮)等地群眾不畏路遙,紛紛前來參加廟誕活動,熱鬧非常。解放后,後院的炮台等附屬建築拆毀,修建一座糧倉,前院的戲台、門樓、圍牆、雙獅等建築與十年浩劫期間拆除,僅存主要建築面積1900平方米。
廟宇向縱橫排列,前為前殿,中為四角亭,後為正殿,兩旁為配殿和迴廊。布局均衡對稱,平面呈方形。廟宇大門前設兩根花崗岩石柱承托下飾飛頭,上覆以綠色琉璃瓦,正殿設六根格木圓柱承托重量,下有柱礎,尚有斗拱。柱子縱橫成行,排列規整,形成的明間,次間格外寬敞。畫棟雕梁,華麗堂皇。更值得欣賞的是堂壁上刻有各種詩詞和彩畫,鑲著工藝絕倫的各式各樣的雕刻畫案,有形象生動的古任務、有玲瓏別緻的雀鳥……一切裝飾,保留著明、清兩代的南方建築藝術特色,具有一定的藝術和歷史研究價值。

張公廟會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張公廟會簡介
熱鬧張公廟會
熱鬧張公廟會
張公廟座落於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郁南縣連灘鎮。連灘張公廟是為紀念明朝萬曆年廣東總兵張元勛而建,至今已經400多年。張元勛原為抗倭名將戚繼光部將,因抗倭有功升至廣東總兵。明代中葉,羅旁大山一帶(即今雲浮市轄各縣地區)發生土著人叛亂,歷時數十年之久。明萬曆四年,張元勛受命領兵平叛,據《張公廟碑記》載“行師甫四月剿平,積年蠶食之土悉歸版圖”“行者歌,居者寧”,官民感懷其恩德,“因此立廟祀於連灘”。張元勛因此被明朝萬曆皇帝敕封為“護國庇民”大將軍。
在連灘,有關張公傳奇、張公風俗、張公文化吸引著數以十萬計的各地信眾年年前來虔誠拜祭,400多年來香火鼎盛綿延不斷,場面熱鬧壯觀。
熱鬧的張公廟會
張公廟廟會是以民間信仰為主要內容的民間群眾性活動和民間文化活動,數百年來,人們對張公廟信仰紀念的內容和形式越來越豐富和多樣化,從而形成了固定的活動時間和較為穩定的表現形式,使張公廟廟會成為粵西地區至今仍然存續的反映傳統、信仰、生活方式、民間習俗的富有特色的民俗活動,在南江流域地區有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張公廟廟會主要集中在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至二十的“廟誕”和 農曆八月初六 的“秋祭”,廟會的主要內容有萬人朝拜、八音賀誕、醒獅表演、扮飾遊行、捐香油、求解簽語、吃齋飯、上刀山、唱山歌、演戲、燒炮、做醮、張公巡遊等等。

後世紀念


張元勛舊居
張元勛舊居
張元勛舊居
張元勛舊居,位於浙江省台州市溫嶺市新河鎮東門街122弄沈家牆裡。坐北朝南,原為三透九明堂式建築。前透和東西廂房因人為改造已毀。現存的中、后透及東西廂房基本保留了建築原貌。中為天井,由石板鋪成。現存建築佔地面積約1330平方米。中透七開間,中三間構成中堂,明間梁架為抬梁式,五架梁帶前後雙步加前後廊。后透五開間,明間構成後堂,梁架為抬梁與穿斗混合結構,十柱用十一檁。東西廂房四開間,兩層。舊居檐柱、柱頭多施斗拱,斗拱做成蓮花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