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製造服務業

現代製造服務業

現代製造服務業,是指融合了網際網路、通信、計算機等信息化手段和現代管理思想與方法的製造服務業。現代製造服務業將信息化作為提供服務的平台和工具,藉助於信息化手段把服務向業務鏈的前端和後端延伸,擴大了服務範圍,拓展了服務群體,並且能夠快速獲得客戶的反饋,能夠不斷優化服務內容,持續改進服務質量。

概念


製造服務業是向產品產生過程和產品使用過程所提供的各種形式服務業的總稱,是指服務的主體或客體之一是製造企業。
具體而言,生產製造和加工裝配開展的設備成套、工程總承包、交鑰匙工程、解決方、下料配送、檢修檢測、備件配件供應、上線物流、供應鏈管理、設備改造、設備租賃、各類服務平台、產品回收、設計研發、管理諮詢、生產力促進、商標專利、會計審計、法律諮詢、會展、擔保、ASP、培訓以及電子商務等,均屬於製造服務業的範疇。

類別


根據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的報告,現代製造服務業的業務活動,主要可劃分為10類:
1、專業的研發、設計、試驗;
2、第三方物流、供應鏈管理優化;
3、系統集成、工程總承包、整體解決方案;
4、檢測維修、零部件定製服務;
5、融資租賃、設備租賃;
6、呼叫中心、遠程監控;
7、企業診斷、管理諮詢;
8、雲計算服務;
9、專業的應用服務;
10、產品回收處理、再製造。

必要


發展現代製造服務業,是從生產型製造向服務型製造發展的戰略需求,是加快製造業自主創新和結構調整的一項重要內容,是科技部落實中央擴大內需措施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製造業信息化科技工程延伸發展的一項創新性內容。

發展概況


近年來,發達國家製造服務業強勁發展,推動著全球服務外包業務的發展更多地轉向製造服務業外包。製造服務業外包正在成為外包業務的核心,外包業務主要包括商務流程、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CAD/CAM)、軟體設計、研發設計、財務管理、數據管理、呼叫中心、後台服務、客戶交易以及專業服務等。
據有關機構估測,2006年全球製造服務業外包市場規模達1.2萬億美元。2006年,全球軟體外包市場規模達500億美元,預計未來幾年將以20%以上的增長率快速發展。印度佔有全球軟體外包市場的70%,佔有最大的美國市場(總額250億美元)90%以上的份額;英國信息技術服務市場規模達166億英鎊,其中軟體外包的比重超過50%,且逐年增加,2006年達到53.56%。過去25-30年間,製造服務業是英國增長最快的行業。1979-1988年,服務部門共新增240萬個職位,其中銀行、金融和保險部門就增加了100萬個,佔了近50%。到2005年,金融服務業產值占GDP的比例已達8.5%,2006年凈出口244億英鎊。
製造服務業的能量到底有多大?中國工程院院士盧秉恆做了一個統計,全球500強企業共涉足51個行業,其中28個屬於服務業。從數量上來看,有56%的公司在從事服務業,更有兩成的跨國製造業企業的服務收入超過總收入的50%。據了解,在發達國家普遍存在兩個“70%現象”,即服務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的70%,製造服務業占整個服務業比重的70%。
而在我國,2007年服務業實現增加值9.6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1.4%,但佔GDP比重僅為40%。其中,製造服務業在服務業中所佔比例也不高。根據中國社科院財政與貿易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裴長洪的估算,在我國,金融與保險、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等新興服務業只佔服務業總增加值的20%左右。
世界銀行統計,2003年農業、工業和服務業增加值在GDP的比重,美國分別為2%、23%和75%;日本分別為:1%、31%和68%;德國分別為:1%、30%和69%;而中國分別為:15%、53%和32%。
歐美髮達國家的產業分工之所以處於高端位置,主要是轉移了傳統製造業,留下了高質量的製造業,發展了高水平的現代製造服務業,推動了科技創新。

典型案例


1、羅爾斯-羅伊斯公司:製造商不賣產品賣服務
羅爾斯-羅伊斯公司是全球最大的航空發動機製造商。作為波音、空客等飛機製造企業的供貨商,羅爾斯—羅伊斯公司並不直接向他們出售發動機,而以“租用服務時間”的形式出售,並承諾在對方的租用時間段內,承擔一切保養、維修和服務。
發動機一旦出現故障,不是由飛機製造商或航空公司來修理,而是發動機公司在每個大型機場都駐有專人修理。這樣,發動機公司得以在發動機市場上精益求精,飛機製造商也“落得輕鬆”。也正因如此,廉價航空公司也才有發展的空間,因為它們不用專門養一批發動機維修隊伍。
近年來,羅爾斯-羅伊斯公司通過改變運營模式,擴展發動機維護、發動機租賃和發動機數據分析管理等服務,通過服務合同綁定用戶,增加了服務型收入。公司銷售的現代噴氣發動機中55%以上都簽訂了服務協議。公司在過去18個月中民用發動機訂單有80%都含有服務協議;2007年服務收入達到公司總收入的53.7%。
2、通用電氣:資本服務為電氣製造提供成長動力
通用電氣公司上世紀八十年代在全球24個國家共擁有113家製造廠,其產值中傳統製造產值的比重高達85%,服務產值僅佔12%。而目前,通用電氣的“技術+管理+服務”所創造的產值占公司總產值的比重已經達到70%。
這個轉變的根源在於韋爾奇實施的新服務戰略,大力發展通用電氣的資本服務公司,為通用電氣的工業部門提供了成長動力。通用電氣的產品包羅萬象,從電冰箱、照明燈,到飛機引擎等都在其生產範圍內。而資本服務公司的經營範圍很廣,從信用卡服務、計算機程序設計,到衛星發射,樣樣俱全。曾經有人估算,如果讓資本服務公司從通用電氣獨立出來,它將以327億美元的營業額名列“財富500強”的第20位。資本服務公司目前擁有全球最大的設備出租公司,擁有900架飛機(這比任何一家航空公司都要多),188000輛列車(數量超過任何一家鐵路公司),759000輛小汽車,12000輛卡車和11顆衛星,它還擁有美國第三大保險公司。目前,資本服務公司的經營範圍還在不斷擴大,已經開始涉足於計算機服務業和人壽保險行業。這些數據可能不是最新的,但這些數據已經充分說明了通用電氣服務業發展的強大規模。
資本服務公司作為通用電氣的子公司,它是如何回報通用電氣的呢?那就是提供大批有價值的客戶。資本服務公司為通用電氣旗下其他子公司的客戶(如航空公司、電力公司和自動化設備公司)提供大量貸款,以幫助這些子公司,為其與客戶簽訂大宗合同鋪平道路。一個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是:1993年,洲際航空公司瀕臨破產,資本服務公司為其提供貸款,使洲際航空公司恢復生機,重返藍天。隨之而來的便是雪花般的訂單飛向通用電氣的子公司飛機引擎公司——洲際航空公司購買通用電氣的飛機引擎。分析家說:“這種養雞取蛋的做法,使資本服務公司成為傑克·韋爾奇打敗競爭對手最有力的一張王牌。”
3、IBM:從硬體製造商向IT服務商的成功轉型
IBM曾經是一家單純的硬體製造商,但經過十多年的整合,IBM已經成功轉型為“提供硬體、網路和軟體服務的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2005年,IBM公司服務收入所佔比例超過50%,利潤連年增長高達10%以上。
十幾年前,當所有IT廠商大造PC時,IBM已悄然轉型IT服務。而今天當越來越多的IT廠商開始意識到IT服務的戰略重要性及極強的創收能力時,IBM卻再次轉身,開始轉入服務產品化策略。
在IBM全球的營收體系中,目前大約有55%的收入來自IT服務。而根據IDC的研究報告,2006年中國IT服務市場整體增長19.7%,市場規模超過950億元,預計到2010年有望超過2000億元。未來,中國將超越澳大利亞成為亞太地區最大的IT服務市場。面對如此巨大的市場空間,IBM提出了用“服務產品化”的方法來創新IT服務策略。“服務產品化”,用一個產品化的角度來看IT服務會使其對市場的需求把握得更準確,響應市場的速度也會提高,進而可以把產品定義清楚,把質量也定義清楚,可以使得服務質量提高。同時,還有利於IT服務提供商實現規模化,擴大收益。

發展經驗


美國、英國、日本、德國等西方發達國家,在推進位造服務業發展方面有一些成功的經驗:
1、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規,為製造服務業發展提供保障。為了促進現代物流業的發展,美國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就制定了一系列法規,逐步放寬對公路、鐵路、航空、航海、物流等運輸市場的管制,通過激烈的市場競爭使運輸費率下降、服務水平提高。在促進服務業發展方面,美國、英國、日本等都制定了相應的法規或專業資格認證程序,從制度上保證了人員的業務水平、服務運作的規範化進程以及契約簽訂的嚴謹程度。在信息技術推廣和應用方面,日本制訂了《IT基本法》,美國有《電子政務法》、《統一電子交易法》、 《聯邦信息安全法》等。
2、積極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促進位造服務業發展。從美國、日本、英國等國製造服務業發展的經驗來看,它們都通過組建行業協會的形式來加強和完善製造服務業市場的管理。例如,美國物流協會由個人和公司會員組成,擁有3000多個會員。這樣的協會不僅協助政府做好物流規劃、制定政策、規範市場競爭秩序,同時還開展物流研究,指導行業發展,舉辦交流活動,提供信息諮詢服務和各種專業培訓,為物流業的發展輸送了大量人才。
3、建立完備的基礎設施,制訂相關技術標準,為製造服務業發展提供重要支撐。從發達國家促進位造服務業發展的經驗看,基礎設施建設是生產性服務健康、快速發展的重要支撐。德國政府通過應用新的通信技術來幫助改善物流並促進裝卸,促進貨運代理和運輸商之間的合作。在企業相關的認證體系方面,美國現有55種認證體系,日本有25種認證體系。在技術標準方面,英、法、德等採用國際標準已達80%,日本已達90%以上。
4、建立多層次、有針對性的人力資源開發培養體系。美國、日本、德國、英國等國,都建立了多層次的人才培訓體系和科學的人力資源開發培養體系,為製造服務業發展提供大量的專業人才。多層次的專業教育,包括研究生、本科生和職業教育等。同時,在行業協會的組織和倡導下,還全面開展了在職教育,建立相應的職業資格認證制度。它們通過確立了專業人才能力開發和客觀評價的體系引導培訓教育工作,並從世界各國引進生產性服務領域的專業人才,促進生產性服務領域的人才的流動。
5、政府非常重視對企業的諮詢與培訓,對企業發展進行指導。英國政府對發展製造服務業的扶持重點不是撥款,而是非常注重對企業的教育和指導,著重幫助企業管理層認識到發展製造服務業的重要性。英國政府在每個地區建立了顧問署,作為專門的企業管理和諮詢機構。在全國雇傭了1000多名有公司背景的退休企業家和工程技術人員為高層顧問,負責幫助企業制訂發展計劃,引導企業改變經營策略。同時,積極開展企業高層培訓,由企業自己報名,制訂有針對性的培訓方案。此外,英國政府每年投入1.5億英鎊,建設為企業發展提供信息和資源服務的平台-企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