黠鼠賦
宋代蘇軾創作的散文
這篇文人意趣很濃的小故事,描寫了一隻狡猾的老鼠(黠鼠)利用人的疏忽而逃脫的情節。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文中既有儒家“刺時刺事”的內涵,又有道家“萬物有靈,草木有本心”的氣韻。故事本身,讀後也能令人感慨萬千,最有智慧的人類,儘管可以“役萬物而君之”,卻難免被狡猾的老鼠所欺騙,原因全在做事時是否精神專一。專一則事成,疏忽則事敗。寓意深刻,發人深省。
本文是蘇軾少年時代寫的一篇詠物賦。它寓哲理於趣味之中,可以使讀者於詼諧的敘述中獲得有益的啟示。它就一隻老鼠在人面前施展詭計逃脫的事,說明一個道理:人做事心要專一,才不至於被突然事變所左右。《黠鼠賦》,看其表面題旨當是通過黠鼠利用人的疏忽而乘機狡猾脫逃的日常小事,來說明人即使聰明,也須將自身與自然萬物合一,否則將“見使於一鼠”的道理。帶給我們的啟示是:我們應該將自身與自然萬物合一,避免將兩者區分開來,而游於萬物之外。
第一段敘黠鼠橐中嚙咬及墜地逃走的始末。在這一段里,作者賦鼠之黠是虛實相因,老鼠出場不多,直賦其形的只是裝死、逃跑,但是老鼠之黠卻表現得淋漓盡致。這正是通過它的對立面————人來完成的。作者賦鼠之黠,穿插寫人,不僅使文章生氣勃勃,跌宕起伏,意趣橫生,無呆板之跡,更重要的是為詠物寓理做了開拓。
第二段通過分析老鼠騙人逃脫的伎倆,寫作者悟出鼠的狡滑,感慨身為萬物之靈的人也不免被老鼠所矇騙。這一段於全篇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如果說該文是蓄理於敘事之中,這一段則是由敘事轉入說理的橋樑,它起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先是由老鼠的行動推想它的動機,足以說明老鼠之“黠”;接著又從人能降四物,可見人比老鼠要高明,但卻遭到老鼠的暗算。這就不得不叫作者步水溯源,於是就自然地過渡到下面推原一段,而且顯得天衣無縫。
第三段寫人為物所用的原因,在於志不凝,心不專。揭示中心:自己不能與自然萬物合一,反而受外物左右,這是人被老鼠欺騙的真正原因。這一段是全篇重點之所在。也就是說,作者賦鼠的真正目的在於此。前人談古文的寫作時,談到“小題大作法”。就以此篇為例,也正是因為一隻老鼠引起了一番哲理的闡發。最後兩句交待了 《黠鼠賦》的寫作由來,是有感而發,即事成篇。在收筆之處,作者以平淡之語寫來,雖語朴而情真,綰合敘事之始末。從文章布局來看,於人物也有必要的交代,顯得特別嚴謹。結穴處,我們看到蘇子、童子為黠鼠而忙碌,與題目 《黠鼠賦》 又息息相關。
此賦文字簡短,僅有二百八十餘字。但卻洋溢著濃厚的情趣,又滲透著深永的哲理。讀之若身臨其境,看到了老鼠的一次精彩表演,又好象上了一堂生動有趣的哲學課,真可謂“趣幽旨深”,蓄理在中,耐人尋味。就其思想內容來講,已遠遠超出賦鼠本身。它借一隻黠鼠利用人的疏忽,狡猾地逃脫的日常小事,引出了一番議論。從而 說明一個道理:最有智慧的人類,倘能精神集中,發揮智力,便能搏猛虎,役萬物;如果精力分故,懈怠疏忽,就難免不”見使一鼠“,變色於蜂蠆。在藝術表現上,最為突出的特點是:趣幽旨深。讀此賦,我們首先感覺到的是很有情趣。既有如讀寓言的一覽欲盡的吸引力,又能啟發一個人的推理動機。文章的布局結構也很有特色,首先是敘事與說理的密切結合,敘事為說理張本;其次是人、鼠活動穿插其間,使文情錯落,不直不板。
《黠鼠賦》是蘇軾在十一歲時,應父命作的一篇文章,文中的“蘇子”指的是蘇軾自己全文生動,詼諧,表現出幼年的蘇軾天真活潑,觀察入微。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鐵冠道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政治家。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與辛棄疾並稱“蘇辛”。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四家”之一。